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唐高歌》七百九十一 終於踏上歸途
麗妃苦澀一笑:“就是比得了最嬌美的鮮花又有何用,還不是讓蓬萊殿那個狐狸精比下去了。”

 胡公公站在一旁不敢答話。

 對鏡自憐了一會,麗妃突然咳嗽起來,還越咳越厲害,一旁的宮女連忙輕輕撫她的背,胡公公也忙拿一個金盆伺候著,咳了好一會,臉色有些蒼白的麗妃搖搖頭說:“本宮真是可憐,不僅華麗逝去,身子骨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太醫館的那些庸醫,真是該殺。”

 “娘娘一定要養好身子,他日太子殿下親政,還有很多事要向娘娘請教呢。”胡公公在一旁勸道。

 一提起兒子,趙麗妃蒼白的臉多了一絲紅潤,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蓬萊殿哪邊,最近有什麽新動作?”

 兒子李瑛被立太子,可趙麗妃遲遲沒有扶正,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武惠妃仗著得寵,一直想李隆基改立他兒子李瑁為太子,不僅經常給李隆基吹枕頭風,還聯合了很多外臣想奪權,像最近得寵的張說、李林甫等人,都是站在武惠妃的那邊。

 這些自持出身高貴的人,不就是嫌棄自己是倡伎出身嗎?

 趙麗妃心裡暗暗發誓,等兒子登上大寶之位,一定要狠狠清理這些自視高貴的人。

 胡公公恭恭敬敬地稟報道:“回娘娘的話,張說把鄭萬、鄭裡安排進了集賢院擔任侍講學士。”

 “鄭萬、鄭裡?他們是什麽人?”趙麗妃有些疑惑地說。

 根本沒聽過的小人物,也值得自己重視?

 胡公公提點道:“鄭萬、鄭裡都是資質平庸之士”話還沒說完,趙麗妃就搶過話頭:“憑這點想打壓張說,說他弄權?”

 “張說向來任人唯親,集賢院區區兩個不入流的侍講學士根本不算什麽,也扳不倒張說”胡公公解釋道:“鄭萬、鄭裡是征西將軍鄭鵬的親堂弟。”

 趙麗妃一下子回過神,有些焦急地說:“胡公公,你的意思是,武惠妃那個騷狐狸想通過他的兩個堂弟拉攏鄭鵬?”

 “正是。”

 趙麗妃不淡定地站起來,面帶愁容地說:“不好,鄭鵬是陛下身邊的大紅人,陛下對他非常看重,連吐蕃的邏些城也讓他攻破,吐蕃讚普都被他逼得以身殉國,光是這二樣他的地位無人能替代,而鄭鵬的背後是崔源,崔源的背後是博陵崔氏,太子本已處於下風,要是鄭鵬也投靠那邊,太子之位,危矣。”

 有一點趙麗妃沒說出來,太子妃和鄭鵬的家眷還有間隙,增加鄭鵬倒向武惠妃的可能。

 不等胡公公答話,趙麗妃咬牙切齒地說:“此人就是不能為太子所用,也不能為他人所用,胡公公,明兒一早讓太子過含象殿,就說本宮有要事商議。”

 太子是趙麗妃的最大希望和寄托,現在趙麗妃做的一切就是確保太子能順利繼位,不知為什麽,最近身體越來越差,趙麗妃覺得,自己要在倒下前,盡可能為兒子出謀劃策。

 只要保住太子之位,自己揚眉吐氣的日子就不遠了。

 “老奴遵命。”

 第二天朝會過後,太子李瑛到含象殿與麗妃商議了一個多時辰才離去,當天響午,太子妃薛氏就帶著一大車禮物拜訪鄭宅,進去不到二刻鍾就面沉如水地離開,那些禮物也原封不動地被退回。

 長安有關太子之位的爭奪,一直波濤暗湧,而鄭鵬在吐蕃的工作,開展得極為順利。

 烏古拉山一戰,不僅打出了唐軍的威風,也徹底把吐蕃最後一絲反抗的勇氣打消,悉諾邏恭祿不僅官職比莆巴甲大,名望、能力也甩莆巴甲九條街,在悉諾邏恭祿的幫助下,唐軍節節勝利,吐蕃軍隊、部落聞風而投,很多部落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也為了得到大唐的重用,主動攻擊那些頑固派和老貴族,再加上征西軍、葛邏祿一族的努力,不到三個月時間,吐蕃全境都飄揚起大唐的旗幟。

 此刻,吐蕃才算完完整整地並入大唐的版圖。

 征服吐蕃全境後,鄭鵬馬上把權力移交給前來接收相關官員。

 像人事的安排、行政區域的劃分這煩瑣的事,鄭鵬不想理,也懶得理,只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好,免得惹人非議。

 其實悉諾邏恭祿歸順大唐,一邊勸說相關勢力,一邊組建軍隊替大唐征伐時起,鄭鵬讓郭子儀、崔希逸等人全力配合悉諾邏恭祿,自己的注意力開始放在征西軍將士的後事上。

 活著的,把他們的功勞登記好送上去;

 傷的安排就醫;

 殘的統計好,跟楊基和黃洋聯系,讓他們按約定的安置這些傷殘的征西軍將士;

 死的全部安排他們魂回故裡,還要全力尋找那些在戰場上失蹤的部下,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忙到八月下旬,征西軍將士的後事安排得差不多,吐蕃境內的反唐勢力也肅殺一清,而李隆基召鄭鵬進京領賞的聖旨也終於來了。

 從出發到西域協助剿滅所謂的流匪到征服吐蕃,鄭鵬離開長安足足有六年之久。

 接到聖旨的那一刻,鄭鵬都快想哭了。

 吐蕃剛剛征服,很多事情需要做,征西軍大部分還需要留在吐蕃,守在邏些城,幫助新委派到吐蕃管理的官員慢慢消化這塊剛征服的土地,所以征西軍大部分不能走,像郭子儀、崔希逸陸進、方山明等人都要留在吐蕃等待朝廷的論功行賞,宋衝帶著一批表現突出、功勳卓越的將士作為代表回長安接受檢閱和獎賞。

 順便護送鄭鵬、金城公主、蘭朵回長安。

 當然,從吐蕃到長安,一路都會有人護送。

 九月一日,天氣不錯,晴天無雨,碧空如洗,萬裡無雲,鄭鵬率著回長安的隊伍,在邏些城的東門跟郭子儀道別。

 “大哥,我要回長安,這裡交給你,辛苦了。”鄭鵬有些抱歉地跟郭子儀說。

 自己可以回長安領賞、跟家人團聚,而郭子儀需要鎮守邏些城,很明顯,在下一批適應吐蕃這種高原氣候的大唐精兵訓練出來前,郭子儀都不能離開。

 訓練一支能在高原作戰的士兵,就是快也要三年,新的西門四軍訓練快一年了,也就是說,郭子儀起碼還要在吐蕃熬二年。

 “不辛苦,真的,一點也不辛苦”郭子儀附在鄭鵬耳邊小聲說:“這裡山高皇帝遠,樂得一個自在,再說守在這裡還可以增加履歷,還變相賺軍功,這可是天大的好事,三弟,謝謝你成全了。”

 鄭鵬以家人為重,以自由為在為目標,對郭子儀來說, 沒什麽比建功立業更重要,鎮守吐蕃看似是一件苦差,實則是一個天大的機遇。

 吐蕃剛並入大唐版圖,戰爭剛停,百廢待興,這裡不知蘊藏了多少機遇,只要郭子儀沒出什麽差錯,這是奔著一方大員的方向跑啊。

 道相同,志不同,鄭鵬哈哈一笑:“大哥高興就好,吐蕃雖說拿下,肯定還有很多老頑固,一切要小心行事。”

 “放心,你大哥睡覺也睜一隻眼,不會給他們暗算的機會,放心吧。”郭子儀說完,很快叮囑道:“正如三弟所說,吐蕃有很多沒有清理的老頑固,他們都把三弟恨之入骨,三弟回去一定要多加小心,千萬不能大意。”

 據情報說,有逃脫的四尚族余孽暗中散布懸賞令,殺死鄭鵬的人可以獲得黃金萬兩的賞金,正所謂財帛動人心,郭子儀很擔心鄭鵬的安危。

 “是啊,三弟”崔希逸附和道:“吐蕃這鳥地方,地廣人稀,就是藏幾千人也不容易找到,也不知還有多少余孽沒有伏法,回去路上切記要小心、再小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