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唐高歌》九百一十二 小氣的李隆基
“微臣參見皇上,不知聖駕光臨,有失遠迎,請皇上恕罪。”鄭鵬給李隆基行禮。

  李隆基擺擺手:“免了,平身吧。”

  “不知皇上這次大駕光臨,有什麽吩咐?”

  “朕就是想看看你都在忙什麽”說到這裡,李隆基一邊走,一邊四處打量,看到工場上熱火朝天的場景,滿意地點點頭:“還不錯,像模像樣的,不像是胡鬧,朕還以為你要打退堂鼓了呢。”

  聽說鄭鵬要以一己之力修一條新路時,而這條新路還要逢山開路、逢水架橋,成本已比原來的要高,除此之外,還要用價格不菲的鐵來鋪路,李隆基第一想法是鄭鵬只是一時衝動,等幾天靜下心就會不了了之,沒想到,鄭鵬不僅堅持下來,還做得有聲有色,就是李隆基都有些佩服。

  說乾就乾的人,不多。

  鄭鵬最擅長就是打蛇隨棍上,聞言馬上苦笑地說:“皇上謬讚了,微臣都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了。”

  “哦”李隆基有些驚訝地偏了偏頭,不過他很快回過神,很快若無其事地向前走:“鄭聊家,前面帶路,看看現在在忙什麽。”

  鄭鵬略帶失望地應了一聲,連忙跟上,向李隆基講解工程的進展,特別是遇到的困難。

  真是精明,鄭鵬想趁機提出自己的困難,只要李隆基稍稍露出一點點口風,就打蛇隨棍上,伸手要好處,沒想到李隆基明顯看出自己的意圖,死活不接招,一時間也不開口,隻好先給他介紹。

  看到繁華的工地、努力乾活的壯力、還有各工種之間的默契配合,李隆基內心有些觸動,當他看到那些壯力好像比賽一樣,一個個甩開膀子賣力乾的樣子更是驚訝,忍不住小聲對陪在一旁的高力士說:“力士,你看看這修路的工地,有什麽特別?”

  高力士壓低聲音說:“大家,這工地給人一種很有活力、很有乾勁的樣子,很難得,要知像這些工地,特別是用到大量奴隸和戰俘的工地,大多是懶洋洋、死氣沉沉的樣子,而這裡截然相反,那些人,好像比乾自家活一樣用心。”

  “的確是這樣”李隆基點點頭:“這個鄭鵬,辦事還真有一套,僅僅三個月,就修了近八十裡的路,還是高標準,了不得,比朕預計的還要快。”

  高力士領會李隆基的想法,扭頭問跟在後面的鄭鵬:“鄭將軍,咱家有個問題,不知方不方便問。”

  “方便,方便,高公公有什麽問題,盡管問。”

  “項目的進程不錯,特別是那些壯力的精神風貌很好,不知鄭將軍用什麽方法?”高力士徑直問道。

  “也沒什麽創新,就是分攤責任製,把人分夥分隊,以夥為單位,讓他們在規定時限內完成規定的工作量即可,提前完成就可以休息,不休息選擇工作的,有獎勵,超額做得越多,獎勵也就越多,相反,不能在限量內完成的,就要接受懲罰。”

  高力士有些不解地說:“鄭將軍,咱家知道,工地上只有一部分工匠是聘請過來的,剩下的不是從吐蕃押解裡來的吐蕃戰俘,就是你府上的家奴,不用對他們客氣,不肯乾活,抽他們就行,給他們一碗乾飯吃,已是天大的恩賜,還給他們賞賜?沒必要吧。”

  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奴隸,初期多戰俘,現在戰爭相對少,罪官也不多,可唐律規定奴隸所生的兒子,自動歸為奴籍,這就是家生奴的由來,對主人家來說,家生奴比養牲口還劃算,以至市集設的奴市,年初到年末都那麽興旺。

  鄭鵬解釋道:“高公公,一個人主動賣力工作和被動假裝努力工作,效率相差得太遠遠了,先不說善心不善心的問題,講求效益,怎麽說呢,用同樣的錢可以做更多事,何樂而不為呢?”

  “鄭將軍的意思,分攤責任製的效果好,咱家可以這樣理解嗎?”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氣,鄭鵬高興地說:“高公公真是才思敏捷,沒錯,這個方法的效果很好,在分攤責任時,就事先做過估算,把他的勞力充分利用之余,但又給他們留有希望,讓他們賣力地乾,舉個例,平整一塊地,正常要十天完成,當他隻用了八天就完成,可以省下二天的口糧和工錢,把這份口糧和工錢的一半賞給他,這就是刀切豆腐兩面光,都有好處,當然,不可能平分,能分他三成或二成就不錯了。”

  “不錯,一個人像懶驢一樣磨工和像乾自家活一樣賣力苦乾,差太遠了,這樣做挺好,氣氛一片和氣。”高力士一臉讚同地說。

  李隆基也點點頭說:“還是鄭愛卿有主意,都算計到盡了。”

  這是讚揚還是諷刺?鄭鵬一時不知說什麽好,只是訕笑地說:“皇上謬讚。”

  說著說著,一行人走到虎嘯嶺,李隆基看著山腳下標記著準備挖掘的隧道口,有些驚訝地說:“鄭愛卿,看樣子,這是要挖一條隧道?”

  “皇上慧眼如炬,一下子就看出了,的確從這座虎嘯嶺挖掘一道隧道,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李隆基輕皺著眉頭說:“這麽大的一座山,開鑿隧道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耗資想必也巨大,為什麽不選擇繞過去,是不是征地方面出問題,或是像黑山坳一樣,把這座山炸平呢?”

  鄭鵬解釋道:“皇上,虎嘯嶺跟黑山坳不同,比黑山坳大多了,要是選擇炸山,不知要耗費多少火藥,不劃算,再說現在也是一個敏感的時候,在還沒有證明自己的清白前,收斂一點;至於繞路,這一繞得多繞二三十裡,太遠了,不切合微臣的初衷。”

  “知道避嫌就好,朕還以為你一點也不放在心上呢,不肯繞路就是不肯將就,那就得多拿錢,鄭愛卿,你的那點家底,說不定要折在這條路上。”李隆基突然感歎道。

  七百多裡的路,還是高標準,就是朝廷來做,戶部和工部也得扯皮幾年,又籌備幾年才能成行,鄭鵬硬是憑一己之力來修,就是李隆基也對鄭鵬另眼相看。

  “已經折在上面了,不瞞皇上,修路到現在,拿出的錢快一千萬貫,連拙荊的嫁妝也動用了,一會管家就回家變賣物品籌錢。”鄭鵬可憐巴巴地說。

  李隆基沒好氣地說:“?朕一到就大獻殷勤,就知另有用心,現在狐狸尾巴露出來了吧。”

  鄭鵬幾次把話題往錢上面引,李隆基哪能沒看出來,只是故意不接話題而己,看到鄭鵬在自己財力不足的情況下,還堅持不將就,要在虎嘯嶺下開挖隧道,心裡暗暗動容,稍稍松口,而鄭鵬隨即打蛇隨棍上。

  “皇上英明,微臣為官清廉,就指著那點俸祿,手裡的物業不大,平日開銷又大,只有厚著臉皮向皇上求助了。”鄭鵬笑容可掬地說。

  長洛路十字還沒有一撇,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可是手裡攢下的錢不多,收入又很難一下子暴增,要是不盡快籌一筆錢,只能暫停修路,等到有錢再繼續,要知鄭鵬是一個急性子,想做的事一天做不到,心裡就是不自在,看到大唐最有權勢、最富有的人在這裡,自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

  李隆基沉吟一下,很快開口道:“說吧,想朕怎麽幫你?”

  太子府遇襲,李隆基在楊崇禮等人的勸說下,暫停了鄭鵬的職務,下旨時沒覺什麽,心裡隻想著火藥外泄對大唐的危害性,隱隱把責任歸咎於鄭鵬對火藥管理不嚴,事後冷靜過後想了想,覺得鄭鵬沒必要這樣做,要是鄭鵬有二心,就不會把火藥的配方獻上來,擔心鄭鵬鬧情緒,也對修的這條路很有興趣,這才有了禦駕親臨。

  前面委屈了鄭鵬,自然要補償一下,於是開口問鄭鵬要想什麽。

  “皇上,修路的開銷太大,現在手裡的錢不夠,請皇上能賞個一百萬,不對,三百萬即可。”鄭鵬很現實地說。

  難得李隆基開口讓自己提條件,鄭鵬也不客氣,張口就要了一筆巨款。

  李隆基點點頭說:“三百萬貫也不算多,一會讓力士安排。”

  “皇上,不是三百萬貫,是三百萬兩黃金。”鄭鵬有些不好意思地更正。

  皇帝不是動不動就是黃金的嗎?自己跟他說黃金,他理解成銅錢?

  “什麽,三百萬兩黃金?”李隆基嚇了一跳,很快板起臉說:“鄭鵬,你不是想錢想瘋了吧,朝廷的錢是用在全大唐百姓身上,不是給你一個人揮霍的。”

  張嘴就三百萬,還是黃金,還真不客氣,李隆基都讓鄭鵬給氣樂了。

  鄭鵬有些不好意思地說L:“皇上,這是一條鐵路,一條劃時代的鐵路,一條大唐從來沒有的鐵路,花銷大一些很正常,請皇上放心,這筆錢不是一下子就全要,可以分批給,微臣可以保證,錢全用在修路上,要是有一文落到我口袋裡,天打五雷轟。”

  難得有機會張嘴,鄭鵬一也也不客氣,再說現在是開元盛世,大唐的國庫富得流油,要不然,李隆基也養不起成千上萬的樂伎供他享樂了。

  “不行,這數目太大了”李隆基斷然拒絕:“動國庫修私路,這件事就是朕答應,朝中的文武百官也不會同意,要是每個人動不動找朝廷要錢,就是朝廷有金山銀海也不夠。”

  鄭鵬立功很多,貢獻很大,是大唐的福星,李隆基對鄭鵬有很大的期望,要知鄭鵬很少開口提要求,不是過分的請求還可以考慮一下,可三百兩黃金實在太大,想答應也應不下。

  “不知皇上能支援多少?”鄭鵬小心翼翼地問道。

  “三百萬貫,多了沒有,不夠自己想辦法。”李隆基的老臉抽了抽,有些不耐煩地說。

  這個鄭鵬,簡直就是無法無天,別的臣子看到自己,哪個不是畢恭畢敬的,而鄭鵬倒好,反而跟自己討價還價。

  在大唐,鄭鵬是獨一份,當然,像鄭鵬這種能文能武還能立下不世奇功的臣子,也是獨一份。

  才三百萬貫,也就是維持三五個月,三五個月後,又要想辦法弄錢,鄭鵬想想都覺得頭痛。

  看到鄭鵬有些失望,而一旁的李隆基又繃著臉,顯然雙方都不滿意,高力士連忙勸道:“鄭將軍,你要知道,大唐的國庫是有錢不假,可那些錢要發俸祿,打仗要錢,修路要錢,疏通河道要錢,接待各國使者要錢,維護驛館要錢,天災要撥款,還要留一部分作備用金,看似很多,實則一分攤,要是皇上把錢賞你,就算皇上答應,朝中的大臣也絕不會答應。”

  頓了一下,高力士補充道:“就是皇上答應的三百萬貫,也不會通過戶部撥款,而是從宮中的內庫撥劃,皇上為了將軍,可要節儉一段時間, 皇恩浩蕩啊,將軍,還不快點謝恩?”

  國庫是有錢,可就是李隆基,也不能想怎麽用就怎麽用。

  鄭鵬楞了一下,想想好像真是那回事,連忙向李隆基行禮謝恩,完了張張嘴,好像想說什麽,可最後還是沒說出來。

  李隆基一直留意著鄭鵬的一舉一動,馬上問道:“好了,這裡也沒外人,別吞吞吐吐的,有什麽就說什麽。”

  “謝皇上”鄭鵬的眼珠子轉了轉,很快說道:“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是微臣太理想當然,錯怪了皇上,請皇上恕罪,其實微臣不是很缺錢,或者說缺錢只是短暫的,高公公說得對,大唐那麽大,開銷也肯定多,這樣吧,只要皇上答應微臣二個小小的請求,三百萬貫就算微臣向皇上借的,晚些一定連本帶利還給皇上。”

  “說吧,什麽請求。”李隆基徑直問道。

  鄭鵬舉起一根手指:“第一個請求,微臣手裡的錢不足,兵部那些番奴的工錢,延遲一些結算,最好是等我手頭寬裕時再結。”

  “朕允了,第二個。”

  不就是蕃奴的工錢嗎?沒什麽錢,再說那結蕃奴都是鄭鵬抓的呢,就是全給鄭鵬也沒問題。

  “第二個簡單,微臣想集資,簡單來說是想借用大唐百姓手中的閑錢來用,當然,這錢不會白借。”鄭鵬一臉認真地說。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