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盛唐高歌》一百零一 申王之義
  李隆基的話音一落,在場的幾位兄弟都下意識閉口不語。

  玄宗上位後,采納姚崇十諫,勵精圖治,國力不斷攀升,頗有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的風采,然而,在繁華的背後,開元初期的邊境,遠遠沒有貞觀時那樣穩如泰山。

  太宗李世民文武兼備,是在馬背上奪取的江山,麾下人才濟濟、名將輩出,李靖、程咬金、候君集、段志玄、秦叔寶等將領都是獨當一面的將才,專治各種不服,用自己的文治武功,打出一個“天可汗”的美名,相鄰的小國在李二的鋒芒下,躲都來不及,哪敢挑釁?

  經歷幾代的安穩日子,昔日那支威名遠播的大唐鐵騎好像被安逸的日子磨去了不少血性,將才調零,就是去年,大將軍薛訥率六萬精兵在灤水谷之戰全軍覆沒,隻身隻帶幾百人逃出生天,這給勵精圖治的李隆基當頭一棒。

  灤水谷一役後,契丹越發猖獗,屢屢挑釁,而吐蕃看到大唐“積弱”,人也有挑事的苗頭,看似歌舞升平的大唐,其實隱藏著許多危機。

  大將軍薛訥兵敗灤水谷,僅僅只是貶為凡人,與吐番作戰時再次復出,為什麽,就是大唐能用的將領太少,以至李隆基留著他的命,有需要時讓他再次披甲上陣。

  要是有初唐那樣名將齊集,至於嗎?

  李成義突然開口道:“代國公安在,這些鼠輩還敢這麽放肆?”

  “這是朕之過。”想起郭元振昔日的功勞,李隆基有些感歎地說。

  郭元振生時,長袖善舞,離間吐蕃、治理涼州、都護安西,用一個穩固的邊防回報朝廷和皇上對他的信任,並輔助唐玄宗誅殺太平公主,力扶玄宗上位,為開元盛世立下汗馬功勞,可惜.....

  宋王李成器點點頭說:“代國公的確是難得一見的人才,只是他為人有些不自持,三弟無須自責。”

  “是啊,三哥”薛王李隆范也開口:“代國公走了,三哥對他後人不薄,代國公泉下有靈,定會感恩戴德。”

  在花萼樓裡,身邊都是自己的兄弟,李隆基說話有也沒那麽多顧忌,聞言開口道:“平心而論,元振功大於過,大唐能有今天的局面,他功不可抹,若不是驪山之變,肯定走得更遠,算了,希望他的後人不要怨恨朕就行了。”

  “三弟,這個...”李成義欲言又止道。

  李隆基馬上說:“二哥,有什麽事,但說無妨,在花萼樓,沒有君臣之別,只有兄弟之誼。”

  “好,不過在說這之前,請容許某賣個小關子,一會讓你們開開眼。”李成義一臉神秘地說。

  一聽到有新鮮玩意,岐王李隆業馬上來了精神,焦急地問道:“二哥,有什麽好玩意,看你說得那麽玄乎,弄得某都焦急了。”

  兄弟幾人生於帝王之家,一個個可以說見多識廣,聽到李成義說讓眾人開眼,大夥心裡都有些不服。

  大哥李成器乾咳一聲,在一旁提點道:“老二,可不能拿那些春宮圖或美女胡弄我們,要是讓大臣知道,又得死諫了。”

  幾兄弟感情很好,在花萼樓無話不說,經常五兄弟蓋一張大被同眠,有次老四李隆業說有新鮮玩意,結果是一本精繪的春宮圖,看到一半幾兄弟就各自散了,回去找美女泄火。

  李成義哈哈一笑,信心滿滿地說:“哪能呢,某可沒四弟這般胡鬧,這個新玩意,不僅新奇有趣,還是一件有利於大唐江山社稷的好事,就當是給三弟解個憂了。

”  “還有這事?”李隆基也來了興趣:“二哥,我心中正苦惱,你快快讓我看看,到底是什麽這般神秘。”

  “兄弟們,隨某來。”

  很快,大唐最尊貴的幾個人,一起出現在申王府,在一間有些偏僻的房間內,李隆基終於看到李成義所說的新鮮事物:一塊刻板和幾名工匠。

  “二哥,是不是又有新作?”李隆業有些失望地問道。

  不會吧,說得那麽神秘,就是看一塊平淡無奇的印板?

  其余幾個人都一臉好奇地看著李成義,包括李隆基,所有人都在想:不就是一塊印板嗎,誰府上沒幾個印板的工匠,前面還說有利於大唐江山那麽玄乎。

  太能吹了吧。

  “呵呵,大夥先不要出聲,靜靜地看,很快你們就會看到奇妙之處,皇上,要是一會你不心甘情願說出一個好字,臣甘心認罰。”李成義一臉自信地說。

  “那就依皇兄的話。”李隆基補充道:“朕賞罰分明,光是罰不行,要真是那麽好,三哥你不是喜歡朕那個玉蟾蜍嗎,到時給你就是。”

  李隆基的案頭有一隻松州進貢的玉蟾蜍,由上等和田羊脂玉雕成,形狀可掬,栩栩如生,李成義都饞了很久。

  “嘻嘻,那臣先謝過皇上。”李成義胸有成竹地說。

  看到李成義這般自信,幾個人耐下心,看看李成義這葫蘆裡,到底賣什麽藥。

  打印的速度很快,沒什麽值得驚訝;

  印出來是當朝左拾遺的那首《望月懷古》,諸王早就鑒賞過了,也不值得喝彩;

  直至工匠印完一版,把框架松開、重新排字模時,眾人的神色這才變了。

  “天啊,這版可以重用?”

  “印完可以回收重用,死字變活字,太神奇了。”

  “咦,你們看,這字模好像是膠泥所燒,得節省多少成本。”

  “這樣打印法,豈不是有幾塊板和足夠的字模,就可以印盡天下之書?”

  “二哥,這,這到底是什麽呀,快跟我們說說。”

  新式印刷術,一下子刷新在場人對印刷的認識,一個皇帝和幾個王爺,都像小孩子一樣圍著觀看,邊問邊摸,特別是玄宗李隆基,拿著那些燒硬的字模愛不釋手。

  李成義不敢吊大家的胃口,把有新式印刷法的好處和妙用一一道出,聽到諸王頻頻點頭,當李成義說到新式印刷的成本降到原來的四分之一時,李隆基突然大聲說:

  “好,真是太好了,有此神器,那天下讀書之人、愛書之人就有福氣了,多讀聖賢書,可以讓百姓開民智,懂禮儀、識廉恥,二哥,你這個新式印刷法,真是妙。”

  說到這裡,李隆基激動說:“這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二哥,那玉蟾蜍是你的了,還要什麽隻管開口,朕還要好好地重賞。”

  有了新式印刷,不僅朝廷在印刷方面節約大筆經費,還有利於天下的讀書人,能極大地推動大唐的進步,李隆基心情大好, 張嘴就許下厚賞。

  李成義突然跪下說:“皇上,臣有話要說。”

  “這裡沒外人,二哥快快起來說話。”李隆基連心扶起李成義。

  “皇上,貴鄉郭氏,也就是代國公的後人,沒有埋怨過朝廷,反而一心報效朝廷,這是代國公之子郭鴻,托臣獻給皇上的新式印刷法,還請皇上定奪。”李成義恭恭敬敬地說。

  李成義生性豁達,好交朋友,頗有俠義之氣,與郭元振可以說惺惺相惜、臭味相設,結下深厚友誼,在郭元振死後,重義的李成義對郭家多有照顧,明知李隆基不喜歡兄弟干涉政事,還是找機會親自獻上去。

  當中沒貪一點功勞。

  李隆基看看手裡的字模,巧的是,手裡拿的字模是一個“忠”字,不由長長歎了一口氣,開口道:“真是一門忠良,大唐多一點像郭氏這樣的忠臣良民,何愁大唐不興,郭鴻是忠良之後,又有獻新式印刷之功,來人,傳朕旨意,召貴鄉郭鴻進京,聽候重用。”

  太監領命下去後,李隆基拉著李成義的手說:“二哥舉薦有功,朕一定要好好賞賜。”

  李成義連忙說:“不敢,這是臣兄應盡的要份,皇上,難得兄弟這麽齊,不如就在這裡用膳吧。”

  “就依二哥的話,朕與諸位兄弟,今日不醉無歸。”心情大好的李隆基大手一揮,就把事情定了下來。

  皇帝擺駕申王府,申王府上下一片喜慶,可誰也不知道,新式印刷的真正開發者鄭鵬,此刻騎著高頭大馬,正在通往長安的官道上策馬狂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