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盛唐高歌》二百九十七 阿史那獻的驚訝
“鄭副監,軍中生活很清苦,比不上京師的繁華,你還習慣吧?”看到鄭鵬,阿史那獻面色平談地問道。

 鄭鵬聽不出他是關心還是諷刺,不過也不放在心上,隨口應道:“呵呵,還好,我這個人不挑,不僅會隨遇而安,還會苦中作樂,有勞大總管關心。”

 “會苦中作樂,這很好”阿史那獻點點頭,然後開口道:“鄭監軍突然造訪,不知有何吩咐?”

 不會吧,兩個帳蓬相距也就是五六十米,很多時候抬頭不見低頭見,叫串門都顯得生分了,還用到“造訪”這個詞,阿史那獻就是保持距離,也不用一本正經地說出“造訪”這個詞吧。

 這距離保持得還真是刻意。

 鄭鵬也懶得和他計較這些小問題,徑直問道:“最近的情報,想必大總管已經看了吧?”

 “看了。”阿史那獻回答得簡單直接。

 “大總管對阿了達的懸賞令怎麽看?”

 阿史那獻不以為然地說:“一群跳梁小醜的小把戲,沒必要理會。”

 “小把戲?”鄭鵬據理力爭地說:“這幾天,我軍的傷亡人數一直在擴大,大總管,你作為北路元帥,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將士們成為獵殺的對象吧?”

 “上了戰場,就要作好犧牲的準備,就是到野外放羊,還有可能被野獸吃掉,哪有打仗的不死人?”阿史那獻面無表情地說:“鄭監軍不必擔心,這點傷亡我們還承擔得起,也不會動搖軍心,再說某也讓人做了對應的法子。”

 鄭鵬有些質疑地說:“大總管的應對之法,就是加強戒備,增派人手,對吧?”

 “沒錯,除此之外,某也會派人多收集情報,防患於未然。”

 說到這裡,阿史那獻有些驕傲地說:“中原有句話叫一力降十會,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的努力都是陡勞。”

 想不到阿史那獻能說出這麽多道理,鄭鵬有些鬱悶,徑直開口說:“大總管,開門見山吧,自阿了達發布懸賞令後,無必要的傷亡的確在增加,有件事大總管說得對,這點攻擊不會動搖軍心,但會影響士氣,這對我軍不利。”

 “鄭副監的意思是?”阿史那獻開口問道。

 說了那麽多,左右不樂意,阿史那獻乾脆問鄭鵬,到底想怎麽樣?

 鄭鵬一臉正色地說:“以其人之道還以其人之身。”

 阿史那獻楞了一下,有些疑惑地說道:“鄭監軍的意思是,我們也搞一個懸賞令?”

 “沒錯,也讓他們嘗嘗被人獵殺的滋味。”

 “想法是好,不過...沒錢。”阿史那獻很乾脆地說。

 鄭鵬有些不相信地說:“這話說笑了吧,大總管,你可是北庭都護使,鎮守庭州,北庭之稅金,盡入大總管的口袋,朝廷每年都有大筆封賞撥下,怎麽能說沒錢呢?”

 大唐對西域統而不治,稅收也很少,西域有產出、有出售牲口的收入、胡商經過交納的稅金等等,堂堂都護使哭窮,有點不太像話。

 阿史那獻苦笑地說:“要是那些稅金盡歸我一人花費,肯定非常豐厚,可北庭將士近二萬,這可是一大筆開銷,養一匹馬的成本可抵兩個普通士兵,在北庭每個士兵最少也有二匹馬,光是人吃馬嚼,每天的花銷都很驚人。”

 “不光吃喝,打仗要裝備武器,一套好的武器裝備不下二百貫,還不包括修理、維護等費用,鄭監軍,北庭在冊的將士逾萬人之巨,像慶典、招待客人、將士的賞賜、撫恤等等,每一項都是巨額的開銷,鄭監軍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據我所知,這次征討撥汗那,朝廷特別撥了一大筆錢下來。”鄭鵬不緊不慢地說。

 “沒錯”阿史那獻也不否認,很乾脆地說:“有錢,可不敢花,因為這次出征不同,涉及吐蕃和大食,不知道什麽時候結束,也不知他們會不會派援兵。”

 鄭鵬打量了一下阿史那獻,想了想,開口說道:“大總管,以你之見,如果要出懸賞令,這筆費用需要多少?”

 “阿了達的價碼是一隻耳朵一金,一金也就十貫,我們要出懸賞令,至少也要這個價碼,一個一金,能有一千幾百人,已經很了不起,至少要一萬貫,不過考慮到殺得越多,獎勵就越豐富,級別高的重要人物價碼更高,這樣一來,起碼三萬貫才行。”

 說了半天,就是三萬貫的事?

 鄭鵬心中有數,開口問道:“大總管能出多少?”

 “最多三千貫。”說到這裡,阿史那獻解釋道:“一些重要的裝備,需要向繳獲的將士折現,這些需要現錢,將士們不認字隻認錢,所以能動用的錢不多。”

 “三千貫?算了,省省吧。”

 就當阿史那獻以為鄭鵬要放棄時,沒想到鄭鵬很快說道:“大總管,我問你,如果出了懸賞令,如何鑒別是不是真的?不怕有人弄虛作假?”

 “簡單,將士和普通百姓有很大的區別,每個士兵身上者佩帶了代表身份的令牌,阿了達以耳朵和令牌作憑證領賞,我們也可以效仿,至於有人弄虛作假,這個沒必要擔心,我們在敵軍裡面有細作,只要將情報一核對,就知真假。”

 說到這裡,阿史那獻有些殘忍地說:“要是有人敢弄虛作假,某會讓他後悔到這世上。”

 有信心就好,鄭鵬毫不猶豫地說:“那好,大總管盡可貼出公示,這筆賞金我出了,內容跟阿了達的一樣,不過賞金加倍,對了,最後一項改一下,阿了達對表現好的人賞田地,這個僅力我沒有,就改變代他向陛下請功。”

 “什麽?鄭監軍願出這筆錢?你不是開玩笑吧,這筆錢可不會少,六萬貫還是保底。”阿史那獻吃驚地說,目光都有些異樣。

 三萬絕不是一個的小數目,還是保底,別人征戰沙場,那是為了升官發財,鄭鵬做了監軍,差不多是跟著分功勞的角色,回去就等著封賞就是,可鄭鵬一張嘴就是六萬貫,把阿史那獻嚇了一跳。

 圖什麽?

 鄭鵬一臉認真地說:“大總管,某既然說了,自然是言出必行,當然,這筆錢不是只是我一個人出,到時我以籌款的方式來獲得這筆錢,一會我讓人先送三百兩黃金作前期啟動資金,余下的我會派人從附近櫃坊調來,要是調不及,就從軍費中先墊支。”

 阿史那獻這才發現,鄭鵬不是在開玩笑,試探著說:“鄭監軍一心為國,某可以理解,可此事非同小可,要不要再深思熟悉一下,或征求家人的同意?”

 “不用,就這樣決定了。”鄭鵬毫不猶豫地說。

 家裡就自己一個人,花自己的錢,不用征得別人同意。

 “鄭監軍,你說這錢是籌款的方式進行”阿史那獻有些擔心地說:“要是籌不夠,或一時填補不了軍費的窟窿呢?這可關系到軍心的穩定和軍隊的聲譽。”

 扔三百兩黃金,折錢才三千貫,這與保底的六萬貫相差甚遠,要是鄭鵬拍拍屁股就走,阿史那獻就慘了。

 “不怕,不夠的部分,我全部墊上,一文都籌不到,那六萬貫都是我一個人出,不勞大總管,我身為監軍,有權調動錢糧,到時有事也牽連不到大總管。”鄭鵬一臉霸氣地說。

 鹵肉的生意很穩定,隨著規模的擴大,收入也不斷增加,再加上腳踏車的熱銷,區區幾萬貫鄭鵬還是拿得出來的,郭可棠也表過態,有需要郭府會全力支持,就是一貫也籌備不到,鄭鵬也有能力承擔得起六萬貫。

 再說了,遊戲是自己開啟,規矩肯定也是自己來訂,隨時可以終止。

 這筆獎金,是針對軍隊以外的人,據情報顯示,阿了達麾下控弦之士不過八千,吐蕃派遣了一萬二,大食決心最大,兵力大約在二萬五,加起不過四萬五千人,殺一個二十貫,殺一萬人不過二十萬貫,要是普通人也能乾掉四分之一的敵軍,那勝利只是囊中之物。

 看似很大方,其實鄭鵬也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次立了功,肯定有賞賜,鄭鵬不缺錢,這次出了這麽多錢,不僅是一份功勞,也能拉近與軍方的關系, 個人出錢減輕將士的傷亡,軍方能不喜歡嗎?

 出了這麽多錢,朝廷賞賜時也不好再賞錢,那只能往升官方面想。

 花了那麽多心思,冒那麽大風險,不就是為了升官嗎?

 阿史那獻站起來,驚訝中帶著感地說:“這...這...”

 一時間,都不知說些什麽好。

 阿史那獻對鄭鵬,一直沒有好感:沒有任何從軍經驗,也不是科舉出身,文不成武不就,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樂官,也不知用什麽手段撈了一個副監軍,以為他來這裡就是要喝兵血、搶將士們的功勞,最重要的,鄭鵬跟突騎施公主蘭朵打得火熱,阿史那獻更是從心底討厭鄭鵬。

 即使鄭鵬在於闐鎮大捷,也沒改變阿史那獻對鄭鵬的印象,可他怎麽沒想到,鄭鵬竟願意出巨資來對付敵人。

 他不是來撈錢的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