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盛唐高歌》三百零五 挑釁
作為一個軍人,花裡木已經做到了極致。

 鄭鵬自問,自己也做不到更好。

 “花裡木見過張監軍、鄭副監軍和諸位頭領。”花裡木單膝跪下,恭恭敬敬地給在場的諸人行了個軍禮。

 雖說他受了傷,但是他的腰挺得筆直,筆直得像一杆標槍。

 張孝嵩走過去,親自把他扶起:“花將軍,你受苦了。”

 “是諸位辛苦才對,花裡木做得還是很不夠。”花裡木有些慚愧地說。

 “實在不能要求再多了。”張孝嵩說完,開口問道:“花將軍,這些事我們容後再議,相信你的王不會抹殺你的功勞,朝廷也不會忘記你的付出,當務之急是如何把盤踞在連城的亂臣賊子一網打盡,你是撥汗那的將軍,也曾擔任連城的守將,對連城很熟悉,跟大夥介紹一下吧。”

 “末將領命。”

 花裡木說完,扭頭對眾人說:“諸位,我只能說,連城的堅固,絕對出乎你們的意料之外,請諸位一定要萬分小心,說實話,要是讓我率兵攻打連城,對我來說絕對是一場惡夢。”

 阿史那獻最心急,開口問道:“花將軍,你對連城最熟悉,依你之見,有什麽方法能以最小代價攻下連城?”

 “沒有”花裡木很乾脆地說:“撥汗那對連城的經營逾百年,已經把連城修築得固若金湯,要攻下連城,只能硬攻,沒有取巧的辦法。”

 張堅開口說:“一座連城,住進這麽多人,每日人吃馬嚼得多少糧草,只要我們把望天峰的圍住,等到他們彈盡糧絕之時,就是我們攻破連城之日。”

 “這個方法不是不行,只是...需要很長的時間。”

 “多長?”

 “少則三年,多則五年。”

 張堅一下子皺起了眉頭:“這麽久?會不會言過其實?他們的糧草夠嗎?就是糧草夠,上面有那麽多水嗎?人要是三天不喝水,得渴死。”

 花裡木解釋道:“真沒誇張,連城有三個大糧倉,每個糧倉藏糧不下五萬石,阿了達謀反後,不僅把撥汗那各地的糧食搶過來送到連城貯藏,還四處高價收購糧食,據說一運就運了二個月,誰也不知他到底屯了多少糧食。”

 “至於水源,連城頂峰有一個天池,池深六丈,裡面滿是清水,旁邊還有雪山融水補充,那麽多牛羊喝水,從沒看到它乾涸過,要想圍住等到連城亂臣賊子糧草告急的時候,估計也得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

 張堅還沒說話,一旁的張孝嵩斷然拒絕:“不可,此事不能拖得太久,遲則生變。”

 南北兩路大軍加起來有七萬多人,加上後勤超過十萬,先不說每天消耗的糧草是天文數字,西域的大半精銳在這裡,要是戰事推進不利,其余勢力肯定會乘虛而入。

 張孝嵩收到情報,最近吐蕃的斥候和探子在西域異常活躍,要是這裡拖得太久,只怕連城這顆釘子還沒有撥除,自己的大本營被人抄了。

 就是吐蕃沒有下一步的動作,大食肯定會有動作,所以,這仗不能拖得太久。

 花裡木有些無助地苦笑一下。

 就是花裡木也沒想到,原來作為國家最堅定可靠的地方,現在成為撥汗那復國的最大障礙。

 眾人聞言,忍不住暗暗歎息。

 連城是建在懸崖上的城市,易守難攻,而上面的人又準備得異常充分,要想短時間內攻下,只能付出很大的代價。

 以張孝嵩為首一眾頭領,在望天峰下商量了很久,最後還是一愁莫展。

 火攻、水攻、夜襲、強攻等,每提出一個方案,最後都被一一推翻。

 連城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好到讓很多百戰將軍都束手無策。

 “澎澎...澎澎...澎澎澎”

 “噔噔噔...烏拉拉...”

 就在眾人大傷腦筋,正準備怎麽攻城時,突然傳來幾聲高亢的鼓聲,接著又是一陣弦樂聲起,眾人抬頭一看,不由齊齊臉色大變:望城的牆頭上,一群衣著華美的女子正在弦樂聲中翩翩起舞,而那些士兵則指著唐軍哈哈大笑。

 分明是在嘲笑唐軍,嘲笑唐軍拿他們沒辦法。

 “太可恨了,竟敢笑我大唐無人。”張孝嵩臉色鐵青地說。

 鄭鵬連忙安撫他說:“張監軍息怒,他們是用激將法,我們不用理會它。”

 “就是”阿史那獻也在一旁勸道:“鄭副監說得對,這些人已被我們逼上絕路,敗軍之將,可足言勇,現在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人了。”

 眾人紛紛勸說,張孝嵩哈哈一笑,開口說道:“諸位放心,這些雕蟲小技,某還是分得清的,哪會讓他輕易激怒。”

 就當眾人想松一口氣時,張孝嵩語音一轉,有些陰森地說:“天城和峰城易守難攻,特別是峰城,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然而,修築在山腳的望城,只是城牆特別一些而己,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什麽也別想,我們先把望城拿下,再謀其余二城。”

 一口吃不成胖子,張孝嵩當機立斷,先把規模最大的望城拿下,一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二來也可以壓縮敵人的生存空間。

 “張監軍高見”作為大唐的首位扶持對象,蘇祿可汗第一個站出來說:“我願率麾下勇士,奪下望城為張監軍獻禮。”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攻打連城刻不容緩,反正都要上戰場的,還不如乾脆一點、主動一點,給張孝嵩留一個好印象。

 阿史那史馬上說:“張監軍,我願率麾下勇士奪下望城,為大唐獻禮。”

 平日讓蘇祿可汗搶了不少風頭,在關鍵時刻,阿史那獻不甘落後,主動請纓。

 兩人一開口,其余勢力也不甘落後,紛紛開口請求參戰,有的為了能打頭陣,還相互爭吵推罵起來。

 張孝嵩馬上勸道說:“諸位,不要吵,不要吵,莫要傷了自家人和氣,請聽某一言。”

 等眾人都停下後,張孝嵩這才開口說:“我知道,在座的諸位,沒一個是膽小鬼,我們不畏戰、不怕死,但犧牲得要有意義,都不用爭了,新型雲梯和投石機,已在運送途中,三日內必能抵達,到時大夥都看看,是望城的城牆堅固,還是大唐的攻城器更犀利。”

 還沒有會師,張孝嵩已經猜想到阿了達的最後打算,事實上,阿了達一開始不遺余力地加固連城,情報就送到張孝嵩的案頭,早下密令讓人把工部最新設計出來的攻城器運到這裡。

 天城和峰城難說,望城肯定擋不住大唐威力強大的攻城器。

 “聽說工部又出了新式投石機,能把三百斤重的巨石投到五百步開外,威力強大,沒想到這麽快就能親眼目睹。”

 “對了,有了大型投石機,看看阿了達怎麽守得住望城。 ”

 “據情報說,阿了達手裡的小型投石機,最多也就投二百步,我們新式投石車能投五百步,到時可以悠著打、瞄著打,打得他們滿地找牙。”

 “還是張監軍神機妙算,早早就算到他們會躲在這裡。”

 “太好了,讓賊子嘗嘗巨石雨的滋味。”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在吹捧著張孝嵩,把張孝嵩哄得笑容滿面。

 一旁的鄭鵬,對張孝嵩也暗暗佩服。

 進士出身的讀書郎,搖身一變成實力監軍,明知很危險也要去,蘇祿可汗、阿史那獻等人搶著打風險很高的頭陣,無它,那是對張孝嵩很有信心。

 不患貧而患不均,這句話很有哲理,張孝嵩在處理西域事務上很小心,盡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恩威並施,在百余股勢力中如魚得水、遊刃有余,簡直是一個人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