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唐高歌》一百五十六 風來儀和涼得快
產品調試完畢,無論是鄭鵬、郭子儀還是庫羅,都不適合拋頭露面,畢竟商人地位不高,對仕途也可能有不好的影響,雖說世家大族多在經商,但遮醜布還是要的。

 好在郭子儀早就備案,從他家店鋪裡抽了一個叫郭七的人來負責。

 郭七是郭家的家生奴,精明能乾,忠誠方面沒問題,沒調來前是當成未來掌櫃培養,對長安很了解,是不錯的人選,鄭鵬和他聊了一會,很快就同意郭子儀的建議。

 這時聞到動靜的庫羅也起來了,過來打完招呼後,提出一個問題:“就要推出去了,可這兩個產品還沒有名字呢,飛騰兄,得給它們取個名字吧。”

 “對,不僅要取一個名字,還要取個響亮的名字,我們一炮而紅。”郭子儀點頭附和。

 郭七猶豫一下,小聲地說:“這產品怎麽定價,小郎君們還得拿個主意。”

 鄭鵬擺擺手說:“不急,我們一件件把它捋順,先說名字吧,子儀兄,庫羅兄,你們這段日子最辛苦,就由你們取個名字。”

 “飛騰兄,讓我們取名字,這,合適嗎?”郭子儀有些受寵若驚地說。

 無論古今,像題字、取名、留章這些事,都是一種榮幸,或者說是一種肯定,像家中有新生兒,取名字的肯定是家中最有權威的人拍板,鄭鵬把取名的權利交給郭子儀和庫羅,這是一種肯定。

 “有什麽不合適的,讓你起就起。”鄭鵬沒好氣地說。

 郭子儀指著風櫃,沉吟一下,然後開口說道:“風櫃一轉,清風徐來,對了,就叫風來儀,飛騰,你覺得怎麽樣?”

 不用說,風來儀改自“有鳳來儀”,聽起來大方得體,鄭鵬點頭說:“風來儀,不錯,就叫它風來儀。”

 這家夥,名字裡有個“儀”字,起名也巧妙把“儀”字放了進去,還真有點小心機。

 郭子儀起了名,現在輪到庫羅了。

 庫羅沒有心理準備,沒想到自己也有起名字的待遇,聽到郭子儀起得那麽文藝,只見他糾結了好一會,才從嘴裡擠出:“這個風大,扇一會就涼爽了,不如,不如叫涼得快吧。”

 說完,馬上補充:“某才疏學淺,起得不好,要不,還是飛騰兄起吧的。”

 “就涼得快,簡單、直接,客人一聽就知它的用途了。”鄭鵬當場拍板。

 不就是個名字嗎,叫什麽都行,鄭鵬自然不會在這些小問題上浪費時間。

 郭子儀搓著手,高興地說:“好了,現在說說售價吧。”

 這是郭子儀最關心的事,最近這麽忙,起早貪黑就是為了搞點錢,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滋潤一點。

 定價的高低,直接影響收入。

 鄭鵬轉頭詢問道:“要定售銷價,得先了解成本,老胡,你說說成本。”

 老胡忙應了一聲,然後開口說道:“三位公子,小的算過了,不算工錢,隻算材料的話,風來儀的成體需要八百錢,主要用到的木料都是上好的木材,還用到不少鐵器,像連接的鐵管,打造起來費時費力,至於涼得快,便宜多了,只是用了一點鐵皮,木料和皮帶值不了幾個錢,成本大約在三百錢。”

 開元盛世,物產豐富,價格便宜,銅錢的購買力杠杠的。

 大唐在工商業中大量使到奴隸,這些奴隸沒有工錢,每天給點吃的就行,任勞任怨,於是很多地方都不計算工錢。

 庫羅有些感歎地說:“成本挺高啊,八百錢,都能買幾匹細絹了。”

 “工錢也得算,依某看,價格得翻三番,風來儀賣2500錢,涼得快就賣1000錢,這樣我們才有賺頭。”郭子儀扳著指頭算了一會,然後給他一個他自認為滿意的答案。

 郭子儀算出答案後,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鄭鵬身上,他是整個團隊的核心,什麽事都要鄭鵬拍板才行。

 鄭鵬有些無語地看著郭子儀,這個家夥還真會想,2500錢,簡直就是10個二百五。

 “飛騰兄,這價錢是不是太高了?要是高,你降一點,某只是提個建議,價錢是你說了算。”讓鄭鵬看得有些不自在,郭子儀連忙說道。

 “好了,風來儀的售價是十貫,涼得快售價是三貫,風來儀要是需要走地底,打洞費另算。”鄭鵬斬釘截鐵地說。

 很難想像,眼前這位郭子儀會成為傳奇式的將軍,讓他開個價,那價格開得非常小家子氣。

 “不,不會吧,十貫,是不是太黑不對,是不是高了點?”庫羅有些驚訝地說。

 郭子儀也附和道:“飛騰兄,價格要得這麽高,會有人要嗎?”

 開了2500錢,郭子儀都覺得有些心虛,沒想到鄭鵬二話不說,張嘴就把價格翻了十多番,這還不算,還說要挖洞安放的話,還得額外收費。

 “你們覺得價格高?”鄭鵬開口問道。

 郭子儀和庫羅連連點頭,就是一旁的老胡和老丁,也露出同意的神色。

 鄭鵬解釋道:“除了成本,我們還得人工,還有研發費用,前期我們可是砸了幾百貫過去,子儀兄和庫羅兄為了這件事,大半個月都在這裡乾,這得算開發成本啊,再說這產品,成本不能隻算成品,打造時出現的次品也得算進去,還得有利潤,大唐就我們這裡獨一份,物以稀為貴,這價錢很公道了。”

 說完後,鄭鵬一臉堅定地說:“就這價,他們愛要不要。”

 郭子儀和庫羅對視一眼,然後點點頭:“行,就聽飛騰兄的。”

 鄭鵬想了想,開口叫道:“郭七”

 “小的在。”

 “記住,質量要把好關,每一台設備都要刻好名字、出產日期,打上我們的標記,某、子儀兄和庫羅兄,一共三人出來賺錢,這裡以後就叫三寶號。”鄭鵬吩咐道。

 古代可沒有什麽知識產權,推出後也不知會不會讓人模仿,鄭鵬一早就裝備好打響自己的名號。

 “三寶號,這個名字有意思,某喜歡。”郭子儀高興地說。

 郭七連忙答應。

 名字有了,價格也定好,現在就差客人了。

 郭子儀拍拍鄭鵬的肩膀,一臉認真地說:“飛騰兄,現在就看你的了,去平康坊宣傳一下,以你的影響力,一張嘴就財源滾滾,到時數錢都數到手軟。”

 平康坊是銷金窟,一天光是賞錢都不知有多少,那些錢來得容易,花起來也慷慨很多。

 “不,平康坊不考慮,起碼一個月不考慮”鄭鵬解釋說:“要是先做平康坊的生活,到時讓人一宣揚,說這是青樓和青樓女子才用,到時想賣出去就難了。”

 庫羅有些不肯定地說:“要不,我們拿一套成品去市場,找識貨的人。”

 郭七也積極出謀劃策:“小的在長安多年, 認識不少尊貴的客人,要不,就讓小人找他們推薦一下。”

 萬事開頭難,產品做出來後,怎麽把別人沒見過產品賣出去,這是一個很認真的問題。

 鄭鵬擺擺手說:“都不用想了,第一個客人有了,你們收拾一下,準備去左教坊安裝,一會我先去打個招呼。”

 就在入職前,鄭鵬許諾過錢公公,會想辦法給左教坊降溫,前些日子錢公公還提起這事,是時候兌現諾言了。

 每天都有官員到教坊喝酒、聽歌看舞,這是一個不錯的宣傳場所,到時客人現新奇好用的風來儀和涼得快,宣傳出去後,銷路也就不用愁了。

 說乾就乾,鄭鵬馬上動身去左教坊,聽到鄭鵬說要給左教坊送可以降溫消暑的設備,錢公公當場就同意,還大方地表示全力配合,左教坊的雜役也聽從指揮。

 時間就是金錢,在鄭鵬的調度下,郭七當天就帶著工匠和材料到左教坊,開始安裝大唐第一台風來儀和涼得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