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盛唐高歌》六百一十一 軍中無戲言
“解決?”唐寬有些驚訝地說:“解決目力問題?敢問鄭千騎使如何解決。”

 人的目力,差不多是天生的,偶爾有目力出眾的人,也是少數,唐寬聽到鄭鵬說有辦法增加人的目力,第一時間就是懷疑。

 把耳朵貼在地面,有經驗的人可以聽到很遠地方傳來的馬蹄聲,在地上插一個特製的瓦器,可以監聽地底的情況,防止有人挖地洞潛入。

 這些助長耳力的方法唐寬知道,但助長目力,還真是聞所未聞。

 郭子儀壓低聲音說:“三弟,這種事不能信口開河。”

 鄭鵬一臉認真地說:“不是開玩笑,唐將軍,那夥流匪太狡猾,極有可能有細作和內應相助,估計短時間內拿他沒辦法,還是聽郭百騎的建議,進行戰略性調整,熱氣球的製作方式各軍事重鎮也有,可以先準備,至於目力方面的問題,交給我。”

 “好!本將信你一次,記住,軍中無戲言。”唐寬被鄭鵬的自信感染,當場答應。

 鄭鵬一臉嚴肅地說:“軍中無戲言。”

 回去的路上,郭子儀忍不住問道:“三弟,你真有辦法增加人的目力?”

 “有。”

 “真有?這麽神奇?”

 鄭鵬一臉正經地說:“故事不是說嗎,千裡眼、順風耳。”

 “什麽?故事?”郭子儀瞪大眼睛說:“三弟,那是故事,很多是杜撰的,千裡眼真能看千裡?順風耳能聽到很遠人說話的聲音?能相信嗎?,那神話故事還有什麽縮地術,飛行術,人一天能跑三千裡,動動手指,就能把話轉到千裡之外,能信嗎?軍中無戲言,要是你真拿不出有助目力的輔具,唐將軍肯定要罰你。”

 故事啊,很多是騙人的,兩片嘴唇一碰,想說什麽沒有,不能為了一時口舌之快而招惹麻煩吧。

 都不用猜,現在唐寬的心情肯定很差,要是騙他,肯定沒好果子吃。

 “大哥放心,我既然說出口,肯定有辦法,你就等著見證奇跡的時刻吧。”鄭鵬信心滿滿地說。

 很想說,到了後世科技發達的年代,間諜衛星能監視萬裡之外的人,特殊竊聽設備能偷聽到很遠人說話的聲音,坐上飛機,別說一天三千裡,三萬裡也不在話下,動動手指撥動手機,轉眼間就能和萬裡之外的人毫障礙地聊天。

 可是,這些對郭子儀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弄不好還找個郎中幫自己看,要不要關瘋人塔

 一直以來,鄭鵬都盡快可能遵循歷史發展的軌跡,不去破壞這種平衡,然而,到西域短短幾天的時間,內心的美好被殘酷的現實打敗,終於忍不住要出手,盡快結束這種慘無人道的遊戲方式。

 無論如何,一定要那夥自以為聰明、把普通人性命視作玩物的畜生盡快正法。

 看到鄭鵬少有認真的表情,郭子儀沒有再說什麽,只是輕輕地點點頭。

 西域四大軍事重鎮,於闐鎮與吐蕃接壤的邊界最長,所受的“匪患”也最重,雖說唐寬不願意承認,可現實告訴他郭子儀的提議是對的,當晚他就召集人手商量,率先由盡快剿滅轉變為戰略防禦。

 開完會後,於闐鎮的軍械房就開始忙碌起來,開始大量製作用於監視的熱氣球。

 像開會、防務這些,鄭鵬作了甩手掌櫃,一概不理,帶著阿軍和幾名親信,在營房旁邊的山洞裡開始搗鼓起來,眾人看到不時有人把各用器械、材料送進戒備森嚴的山洞。

 李顯城很好奇鄭鵬要幹什麽,嘗試進去觀看,卻被阿軍強行攔截後,也放棄了,只是揚言,要是鄭鵬要是弄不出有助目力的東西,會考慮追究鄭鵬怠軍之罪。

 “去,軍中的鐵匠按這個圖式打出來,速度要快,明天一早就要打好。”

 “這裡安一個風屜,風力要猛。”

 “這一份是采購清單,用快馬去買。”

 “要沙幹什麽?這裡濕乎乎的,給我鋪一層二尺厚的細沙,速度要快。”

 鄭鵬不斷發施號,讓部下跑腿,還從於闐鎮的工房抽了不少工匠前來幫忙,很快按自己的想法,把征用的山洞變成自己的秘密工坊。

 鄭鵬要做的,是後世廣泛應用於軍事、科學的望遠鏡。

 1608年,荷蘭的一位眼鏡商漢斯·利伯希偶然發現用兩塊鏡片可以看清遠處的景物,受此啟發,他製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望遠鏡;1609年意大利佛羅倫薩人伽利略·伽利雷發明了40倍雙鏡望遠鏡,這是第一部投入科學應用的實用望遠鏡。

 望遠鏡的原理很簡單,由兩位透鏡倒映成像,鄭鵬前世在科學興趣小組做過這個項目,對它並不陌生。

 要做望遠鏡,就要透鏡,要做透鏡,就要用到玻璃,鄭鵬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玻璃搗弄出來。

 古法玻璃的製作很簡單,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用爐子溶化就能得到,沒什麽難度,鄭鵬只要把玻璃弄出來,像打磨這些事,指點那些工匠做就行。

 在唐寬的推薦下,西域的戰略計劃由郭子儀負責制定。

 重新規則營地、巡邏路線,勸導百姓聚居、組織鄉勇抱團等工作,郭子儀每天都忙得團團轉,也不知是運氣好還是流匪覺得最近行動太頻繁,半個月過去,西域風平浪靜,那夥流匪一直沒有再出現。

 郭子儀的提議被采納後,一直在於闐城內協助唐寬就戰略防禦的方向努力,重新調整營地、防區還有巡邏路線,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還要分心兼顧各堡壘、哨所,此外對郊外百姓抱團防禦的事上心,足足忙了半個月,被借用的郭子儀才回到猛虎營的營地。

 回到營區,正想問鄭鵬那麽個助目力的工具做得怎麽樣,唐寬還一直掂記著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大吼一聲:“好,太好了,終於還是讓我弄出來了。”

 三弟?

 大唐人自稱時,大多喜歡用“某”,鄭鵬不同,喜歡用“我”表達,還解釋說是自己的俚語,一聽到熟悉的聲音還有那個獨特的“我”字,郭子儀就知是鄭鵬。

 抬眼向旁邊的山洞一看,只見鄭鵬正在洞口手舞足蹈地跳著,手裡拿著一杆一尺多長的奇怪東西。

 弄出來了?

 郭子儀心裡一個激靈,也不顧騎了幾個時辰的馬,撥腿就往山洞跑去。

 “咦,大哥,你回來了?那個計劃完成了嗎?”看到郭子儀回來,鄭鵬楞了一下,很快高興地說。

 郭子儀隨口應付道:“完成了,也不是大事,對了,三弟,你剛才大叫什麽弄出來了,是什麽弄出來了,就是你手裡那怪玩意?”

 鄭鵬舉起手裡的圓筒望遠鏡,有些得意地說:“大哥,這不叫怪玩意,它叫望遠鏡,有了它,你的目力大增,增到你不敢相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