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高歌》五百二十一 惹人羨慕了
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習慣,官場也一樣,像明清時期,官員要調任、升遷或遠行,同僚會送上程儀,名曰“添彩”,長安官場也有一個習俗,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同僚的宴會叫燒尾宴。

 燒尾宴聽起來有些奇怪,據說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老虎變成人時,要燒斷其尾;二說羊入新群,要燒焦舊尾才被接納;三說鯉魚躍龍門,經天火燒掉魚尾,才能化為真龍。

 舉行燒尾宴的主人,都會隆重其事地準備,極其豐盛,最有名的燒尾宴是景龍三年韋巨源升任尚書左仆射,依例向唐中宗進宴,韋巨源精心準備了五十八菜,冷盤、熱炒、燒烤、面點、湯羹、甜品一應俱全,相傳唐中宗吃得非常滿意,還想再升韋巨源的官。

 派了一苦差,又挖走一棵搖錢樹,鄭鵬有些欲哭無淚,不過李隆基和高力士都開了口,也不能拒絕:“難得皇上和高公公有興趣,這是我的榮幸,那我回去好好準備準備。”

 李隆基對鄭鵬招招手說:“鄭愛卿,來,坐下,陪朕聊聊。”

 “是,皇上。”鄭鵬有些受寵若驚地說。

 坐下後,高力士又送來糕點和酒水,還笑著說:“鄭將軍,這是禦膳房做的桂花糕,味道還不錯,陛下吩咐給你留的,一定要好好品嘗一下。”

 得寵就是不同,換作別的太監,肯定大氣也不敢喘一下,高力士卻替李隆基招待起鄭鵬,從而看出他有多受寵。

 兩人共過患難,感情早就超過主仆。

 鄭鵬謝過,拿一塊放到嘴裡,隻感到桂花糕又香又糯,入口即化,滿嘴都是那種淡淡的桂花香,忍不住說道:“好吃,比外面賣的好吃太多了。”

 “那是,宮中秘製,豈是那些小商販所能比較的。”高力士有些驕傲地說。

 鄭鵬連吃了二塊糕花酒,又很應景地喝下一杯桂花釀,然後高興地說:“餅也香,酒也醇,真不錯。”

 李隆基沒好氣地說:“行了,力士,給他準備一些,讓他回去吃個夠。”

 “是,陛下。”

 鄭鵬眼珠子轉了轉,突然笑著說:“皇上,都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其實微臣是沒什麽大志,就喜歡吃好點、喝好點,能不能賞幾個會釀酒的酒匠,這樣就不用天天掂記宮中的禦酒了。”

 水泥這條發財的路子沒了,要想賺大錢,只能把精力放在釀酒上。

 看得出李隆基得了水泥後,心情很好,又是升官又是安排肥缺來說,李隆基對水泥的習性很了解,也知水泥對大唐意味著什麽。

 一下子沒了一棵搖錢樹,鄭鵬有些不甘,李隆基開了金口,水泥肯定沒指望了,只能在別的地方挽回損失,乾脆向他要幾個釀酒的師傅。

 能在宮中釀酒的人,技術肯定差不到哪裡去。

 李隆基扭頭對高力士說:“力士,看到沒,這就叫得寸進尺,敢跟朕討價還價的,就他了吧?”

 高力士笑嘿嘿地說:“可不是,他就是登不上大堂的市流兒,知道陛下體恤臣子,又是快過年心情好,竟敢討價還價起來。”

 “力士,依你之見呢?”

 “聽說鄭將軍娶得一位博陵崔氏的美嬌妻,崔禦史對這位孫女愛惜極了,光是嫁妝就有三百車,現在鄭將軍可是富得流油,陛下,宮中造酒辦有些酒奴老得乾不動了,管事的提了幾次要換人,不如扔幾個給鄭將軍,就當讓他為宮中減負好了。”

 鄭鵬明白,高力士這是暗中助自己,忍不住給他投了一個感激地神色。

 聰明人說話就是不一樣,明明是挖人,可到高力士嘴裡,反而成了替宮中減負。

 高力士這點心思,哪裡瞞得過李隆基,聞言指著高力士笑罵道:“力士,你就寵著他吧。”

 “嘿嘿,老奴就知道,有什麽事都瞞不過陛下”高力士聞言檢討道:“看到那些忠於陛下又有才華的人,總是忍不住幫忙說幾句話。”

 李隆基揮揮手說:“行了,看他進獻水泥的份上,看哪個老得乾不動,就賞給他吧。”

 “老奴遵旨。”

 “皇恩浩蕩,微臣叩謝皇恩。”

 答應鄭鵬的要求後,李隆基忍不住問道:“鄭愛卿,朕真些好奇,平日你是怎麽想的,總有那麽多奇思妙想,你是怎麽想出水泥這個神奇的物料的?”

 文能提筆寫出錦繡文章,武能舉刀馳騁沙場,能寫詞作歌,還有那麽多奇思妙想,像腳踏車已經足以讓人驚訝,現在又弄出讓人匪夷所思的水泥,李隆基都好奇起來。

 鄭鵬微笑地說:“皇上,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喜歡問為什麽。”

 “為什麽?”李隆基驚訝地說。

 鄭鵬就知有人會問自己這個問題,早就想好了答案,聞言馬上說道:“皇上,其實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智慧,處處充滿學問。”

 看到李隆基沒說話,而是一臉傾聽狀,鄭鵬繼續說:“舉個例,有經驗的百姓,看看田裡的泥塊乾燥程度就知什麽時候下霜;看到螞蟻搬家,就是快要下雨;微臣喜歡為什麽,例如看到馬車,會想為什麽要馬拉,能不能想辦法不用馬拉也能自己走,從水車找到靈感,做出腳踏車,至於水泥,簡單,就是從陶瓷哪裡找到靈感,陶瓷沒進窯時,很軟,碰下就倒,可用火燒硬後,變得堅強起來,那時就覺得從中想想辦法,就這樣。”

 高力士有些感歎地說:“對啊,那麽多人都看到的事,卻只有鄭將軍問為什麽,例如看一件陶瓷,鄭將軍會想為什麽變得這麽堅硬,而老奴只會看花紋漂不漂亮,造形美不美觀,這就是區別。”

 李隆基感歎道:“好一個為什麽,簡單明了,鄭愛卿,你以為要多問一些為什麽,這樣就能為大唐多做貢獻。”

 “皇上,只怕...以後,沒那麽多為什麽了。”鄭鵬小聲地說。

 “哦,這是何解?嫌朕賞賜不厚?”

 鄭鵬馬上說:“皇上,剛才的封賞很豐厚,主要是我這個人要有很多空閑時間才會有靈感,可進了右萬騎後,肯定很忙,哪個...能不能換一個清閑一點的職位?”

 別人搶破頭的差事,鄭鵬還真不稀罕,天子親軍不是那麽好做的,糟糕的情況是,越是節慶就越脫不開身,這對鄭鵬來說很鬱悶。

 “鄭將軍,你這是什麽話,這可是萬騎,天子親軍,知道多少人就是做一名普通的士兵也難嗎,你,你這是....”高力士都不知說什麽了。

 五品散官連升兩級之余,還能謀了一個右萬騎押千騎使的職位,除了進獻的水泥功勞,崔源努力遊說外,也有高力士的功勞。

 多少勳貴盯著這個職位啊,高力士都不知拒了多少請求,鄭鵬倒好,到嘴的肉還想吐出去。

 簡直就是...敗家。

 李隆基有些意外地看著鄭鵬,猶豫一下,最後一臉嚴肅地說:“旨令豈能朝下夕改,好好乾,朕心中有數。”

 “謝皇上恩典。”鄭鵬只能謝恩。

 君臣二人又討論了近半個時辰,李隆基有事要處理,鄭鵬這才得到脫身。

 “三弟,你終於回來了,好,這下過年又有得熱鬧了。”剛出宮門,郭子儀突然從一旁走出,笑逐顏開地對鄭鵬說。

 “大哥?你怎麽在這裡”鄭鵬看到郭子儀,有些驚訝地問道。

 郭子儀嘿嘿一笑:“忘了你大哥是幹什麽的,你回長安一進宮,就有兄弟告訴我了,下值後聽說你還沒出來,就到這裡等你。”

 說到這裡,郭子儀看到鄭鵬一手拿著聖旨,一手提著大包小包,好奇地說:“聖旨?怎麽,升官了?”

 “忠武將軍兼右萬騎押千騎使。”鄭鵬有些鬱悶地說。

 “什麽?”郭子儀吃驚地說:“忠武將軍兼右萬騎押千騎使?右萬騎?”

 本是隨口問一下,沒想到真的升官。

 鄭鵬點點頭。

 郭子儀一拳打在鄭鵬的肩上,憤憤不平地說:“你小子,故意在為兄面前顯擺是不是,你知不知道,為兄托了多少關系,想進萬騎營都進不了,你,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痛。”

 真是無言了,撿了天大的便宜,好像還很委屈的樣子。

 鄭鵬坦率地說:“大哥,你又不是不知我的脾氣,能躺就不站著,真進了萬騎營,那得天天訓練、巡邏,那不得累垮,對了,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你也聽過吧,我還怕站著進營,橫著出營。”

 慢軍者, 斬!

 懈軍者,斬!

 構軍者,斬!

 輕軍者,斬!

 欺軍者、yin軍者、謗軍者、jian軍者、盜軍者、探軍者、背軍者、狠軍者、亂軍者、詐軍者、弊軍者、誤軍者,都是一個字,斬!

 鄭鵬還真怕自己小命不保。

 郭子儀對鄭鵬訴苦視而不見,而是驚訝地說:“三弟,你到底做了什麽,竟得了如此厚賞。”

 也不是外人,鄭鵬簡單把自己“被進獻”的事說了一遍,然後苦笑地說:“大哥,你對官場很熟悉,你說說我這把是賠了還是賺了?”

 郭子儀沉思一下,然後拍拍鄭鵬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三弟,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誤解崔禦史和陛下的一番苦心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