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戰國――常磐紅葉》第453章 年關
  永祿十二年(1569)12月,伊勢和伊予的戰事都逐漸塵埃落定。

  在伊勢,織田信長的部隊經過了將近半年的鏖戰,期間連秋收都沒有撤軍,終於拿下了北畠家的主城大河內城,完成了伊勢平定。

  北畠具教原本以為,只要拖到秋收,織田信長就不得不撤軍。誰曾想,織田信長手下的部隊中,常備兵的比例高得驚人,因此能夠忍受秋收不撤軍帶來的損失。而北畠家的部隊由於沒想到這一點,並沒有在前線各城儲備足夠的糧食以及檑木、滾石、羽箭,被織田軍接二連三地攻破了。在10月份開始,織田家各部就開始圍攻大河內城。

  然而,大河內城守備森嚴,身為劍道達人的北畠景家又身先士卒,極大鼓舞了守城一方的士氣,使得攻城戰變得極其艱難。織田家在戰鬥中付出了巨大傷亡,包括池田恆興、稻葉一鐵等多名高級武士負傷。織田軍在境外已經征戰半年,士氣低迷,足輕思鄉,厭戰氣氛開始在軍隊中蔓延開來。而原本被織田信長壓製的中伊勢豪族眼看大河內城久攻不下,心思也逐漸活絡起來。

  無奈之下,織田信長開始施展外交手段。他提出讓北畠具教之子北畠具房收養織田信長的嫡次子織田信雄作為養子,然後再由織田信雄迎娶北畠具教的女兒千代禦前,從而讓織田信雄以北畠家一門眾的身份繼承北畠家,北畠具教則必須退隱並讓出家督之位。

  對於這樣的議和條件,北畠家的重臣們紛紛表示抗議。他們指出,織田信長是眼看大河內城難以攻下才會妥協的,此時只要堅持抵抗,織田信長就只能撤軍。等到來年近畿戰火再起,織田信長無暇南顧,北畠家就有機會收回伊勢的失地。

  然而,北畠具教的兒子北畠具房卻不敢冒險。他力勸父親,此時投降還可以留下性命。若是拒絕議和,等到城破之後,按照織田信長的脾氣,北畠一族恐怕就要遭遇滅頂之災了。

  北畠具教一直以來也是個狠角色,也就是這樣的人物才能抵抗織田家數萬大軍大半年。不過,這半年來北畠家親族損失極其慘重,領地上也生靈塗炭。北畠具教不忍心再拚下去了,於是接受了織田信長的提議,開城投降。

  ·

  而另一邊,四國島的戰事,三好家的進展同樣非常順利。

  三好家大軍在包圍堅城鷺森城後,就開始圍點打援。由於鷺森城地理位置重要,是伊予的東大門,伊予國的河野家以及諸多小豪族都不願意輕易放棄。於是,河野家靠著僅剩不多的威望,組織了一支囊括了宇都宮家、西園寺家等諸多小豪族的聯軍,浩浩蕩蕩地前去援助鷺森城。

  雖然聯軍是組成了,但是這群烏合之眾的心裡卻都是沒底。三好家製霸近畿這麽多年來,也算是積累下了不小的名聲,麾下部隊也有善戰之名,和他們這些豪族部隊可以說是天上地下。然而,令他們感到驚訝的是,等到他們千裡迢迢,翻山越嶺感到鷺森城後,三好家卻依舊沒能拿下這座城。大喜過望的伊予聯軍立刻發動進攻,卻被等待已久的三好家在野戰中一舉擊敗。

  隨後,三好家直接放棄了堅城鷺森城,率領軍隊長驅直入,追趕著聯軍的潰兵一路西進,翻過了伊予國境內遍布的山川河流,一舉攻陷了伊予國的本城湯築城。河野家失去了本城,倉皇地帶著親族和家眷乘船逃向了毛利家尋求庇護。

  然而,河野家本身對伊予國境內林立的小豪族也沒有多少控制力,

河野家的撤離並不會對這些小豪族造成多少影響。由於伊予國境內多山,行軍不易,這些小豪族撤回領地後就各自防守,倒是讓三好家頗為頭疼。  由於時間到了秋收,沒有打下的鷺森城又扼住了三好家的糧道,三好家隻得在留下三好義賢防守湯築城後,大軍撤回讚岐國。在回師的路上,三好軍再次圍攻鷺森城,鷺森城眼看內無糧草、外無救兵,隻得開城投降,整個東伊予和大半中伊予都落入了三好家的手中。

  而在秋收結束後,三好家立刻再次揮師西進,進攻伊予國剩下的領地。不過,完成了秋收的毛利家此刻卻匆忙渡海而來,援助西園寺家等西伊予豪族抵抗三好家,同時帶著河野通直、河野通宣返回伊予,讓他號召東伊予的小豪族們配合毛利軍,趕走入侵者。毛利軍陸軍由名將吉川元春率領,實力雄厚,又佔據地利,一時間讓三好家的陸軍無從下手。

  與此同時,為了爭奪製海權,小早川隆景率領的三島水軍也和安宅冬康的淡路水軍在瀨戶內海展開對決。安宅冬康和小早川隆景都是聞名遐邇的海戰達人,雙方有來有往大戰了十余天,依舊不分勝負。在這戰局最關鍵的時刻,三好義賢卻派出說客,用重金和領地為誘,寢反了三島水軍之一——能島水軍的村上武吉。村上武吉不顧毛利氏和同族的一切命令,毅然決然地率領所部船隊返回能島。

  村上武吉的退出讓三島水軍陣腳大亂,士氣低迷,安宅冬康趁機發力,一舉擊敗了小早川隆景。吉川元春眼看海軍戰敗,擔心毛利軍因為失去製海權而被三好家困在四國島上無法返回中國,隻得倉皇撤退。小早川隆景的水軍為了掩護運輸船隊的撤離,陷入苦戰,最後靠著洋流的變化才僥幸逃脫。而因島水軍的得力乾將乃美宗勝,為了掩護船隊撤離而親自斷後,最後戰敗被俘。

  在毛利軍撤走後,伊予國的豪族們徹底失去了抵抗的欲望。西園寺家等大大小小的豪族們接二連三地獻上誓書降服。三好義賢以乃美宗勝和被俘虜的毛利家將士為籌碼,向毛利家交換來了依附於它的河野通宣,並宣布擁立河野通宣重新擔任家督。三好義賢把河野通宣迎回了湯築城軟禁起來,以他的名義控制伊予國,大權實則落在了三好家的手上。

  隨著伊予國36萬石領地落入三好家的手中,因為京都合戰、志紀合戰失去了大量領地的三好家重振聲勢。除了三好長慶和安宅冬康坐鎮四國消化領土、同時提防毛利家和河野家的反撲外,十河一存和三好義賢則率軍返回攝津、播磨,匯合了荒木村重、神吉賴定等人的部隊,總兵力達到了25000人,意圖不明。

  ·

  在京都的西邊有著一隻如此巨大的三好家軍隊,織田信長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他再次率領30000大軍上洛,匯合了南近江和京都留守的18000人,總兵力接近50000。

  在這段時間裡,足利義輝也在為了重振幕府權威而不懈努力著。他先是派人先後調停了大友家和毛利家、三好家與毛利家的戰爭,隨後又說服丹波的波多野家、丹後的一色家加入了反三好聯盟。三好家由於之前火燒皇宮,驚擾天皇的惡行,在天下武家間已經是臭名昭著,這些小豪族自然倒向了另一側。

  為了向世人彰顯織田家對京都的控制穩如泰山,織田信長力排眾議,破天荒地要在京都舉行三場大規模活動。第一場是圍棋比試,第二場是茶會,第三場則是去年舉行過的:武家子弟們的摔跤大賽。織田信長以足利義輝的名義向畿內和近畿各大大名發出了上洛邀請,讓他們一起來參與織田家組織的活動。

  得知了這個消息後,雨秋殤的心裡就一直癢癢的。不過他也明白,作為人質的他,是不可能離開若江城而去參加摔跤大賽的。索性他一直都是沉迷寡言,即使心情不好仍然不會被那些侍衛們察覺。田沈健太郎倒是對徒兒的煩惱了然於心,卻也沒有說破。

  11月29日那天晚上,畠山高政忽然叫雨秋殤到他的書房去一趟。雨秋殤不明就裡,跟著幾個侍衛就去了。畠山高政不是愛兜圈子的人,看到雨秋殤來了後,開門見山地問道:

  “雨秋殤,你是不是想去參加今年你們織田家的摔跤比試?”

  “回稟殿下,是的。”雨秋殤不明白畠山高政為什麽要這樣問,但也沒有裝模作樣,而是老老實實地答道。

  “那我允許你去了,不過比試完了立刻回來。”畠山高政坐在桌案邊,一邊借著燭火翻閱著文案,一邊隨口說道,仿佛在說一件無足輕重的事情一樣。

  “什麽?殿下?”森田惡翔一聽到畠山高政的話後,直接驚訝地叫出聲來:“殿下, 雨秋公子可是我們的人質啊!殿下把他放回雨秋家去是要幹什麽?”

  “我沒有要放他回去,只是讓他去參賽罷了。”畠山高政淡淡地答道,“這是出於對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武家子弟的起碼尊重。”

  “那萬一他趁機跑回去了怎麽辦?我們手上沒有了人質,雨秋平豈會放過我們?”情急之下,森田惡翔也顧不上禮節,即使雨秋殤還在邊上也直接開口道。

  “我敬重雨秋治部,雖然他的舉動離經叛道,但他卻是一個了不起的武士,斷不會做出背信棄義的事情。”畠山高政依舊沒有讓雙目離開文案一眼,“而我也相信雨秋殤,他不會趁機逃亡的。”

  “殿下豈可把畠山家的生死存亡寄托於他人的人品之上?”森田惡翔邊說邊四處張望了幾眼,似乎想找到幾個附近的人和他一起勸說畠山高政,但是另外幾個侍衛卻都面面相覷,不敢開口。

  “平安時期,武士間的諾言比性命還重要,尊敬與信任是我們身為武家的榮耀。”畠山高政緩緩停下翻書的手,抬眼瞪了一下森田惡翔,“世間就是多了你們這些人,法紀綱常才會敗壞至斯。”

  “殿下,大人,在下願意發誓,絕對不會私自潛逃。”默然不語半天的雨秋殤忽然開口道。

  “我憑什麽相信你的話?你拿什麽保證?”正和畠山高政爭論的森田惡翔不耐煩地嘟囔了一聲,轉過頭來瞟了雨秋殤一眼,卻發現後者從懷裡摸出了一個用布繡的手狀娃娃,遞到了他的身前。

  “這是我最珍愛的東西,留在這裡作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