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奮鬥在晚明》第44章 初釀葡萄酒
  寧修從張家買來幾百斤葡萄,便立刻開始釀製葡萄酒。

  第一步便是挑選葡萄。

  張家送來的葡萄中有稍顯青澀的,快要成熟的,也有徹底熟透的。

  熟透的葡萄往往更適合製酒,故而寧修特地將熟透的葡萄挑出。

  接下來他把摘下的葡萄去梗放到事先準備好的鹽水裡進行清洗。

  過了約摸一炷香的工夫寧修把葡萄全部取出,將鹽水瀝乾。

  寧修選出的葡萄有五十斤,雖然不多但還是能夠釀出一小桶酒。

  寧修把這些葡萄倒在一個大盆裡,用手把葡萄捏碎。

  一旁的十郎直接哭出了聲。

  “三哥哥,你這是做什麽,這麽好的葡萄都被捏碎了。”

  寧修轉過頭來笑道:“三哥哥要拿這些葡萄釀酒呢。”

  說完他又放進八斤白糖進行攪拌,攪拌均勻後將葡萄漿倒入一個壇子中,刻意給壇子留出三分之一的空間。因為葡萄酒的釀製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如果沒有空間葡萄酒就肯定會溢出。

  之後就是密封發酵了。

  具體來說就是酒精發酵。

  糖分和酵母菌反應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放熱。

  得到了酒精,葡萄酒的釀製便成功了一大半。

  等待酒精發酵的時候寧修也沒有閑著,他去找來上次賣給他柞木的趙木匠,與他說明了柞木桶的製作方法。並讓他嘗試做出樣桶。

  趙木匠手藝都十分精湛,隻用了兩天便按照寧修的要求做出了樣桶。

  寧修驗貨後很滿意,趙木匠做出的柞木桶跟他想要的橡木桶基本差不多,雖然達不到後世葡萄酒莊園那種美觀的程度,卻也足夠使用了。

  接下來寧修要求趙木匠給自己的雇工講授製作柞木桶的方法。

  每教會一個雇工,趙木匠可以得到一兩銀子的獎賞,故而其沒有任何藏私毫無保留的向雇工們講授製作工藝。

  木桶的製作本身並不複雜,因為其是框桶,只需要編框加固即可。

  很快雇工便都學會了木桶的製作,一天就做出了三十個桶。

  以寧修手中現有的葡萄存量肯定是不可能做出這麽多葡萄酒的,但這並不影響,等到大批量進貨購買葡萄後便是量產葡萄酒的時候。

  雇工和趙木匠都得到了可觀收入,可謂皆大歡喜。

  寧修對趙木匠表示今後還會需要更多的柞木,會和他保持合作。

  趙木匠聞言大喜。寧修在他看來就是一顆搖錢樹,只要砍伐柞木就能換來白花花的銀子。這樣的買賣他自然願意做。

  二十天后,葡萄漿便發酵的差不多了。

  寧修取開密封的壇子,用濾網把葡萄籽、葡萄果肉、葡萄皮全部濾掉。

  接下來就是進行陳釀了。

  寧修把初期葡萄酒倒入柞木桶進行保存,最快半年就可以出桶。

  當然如果要口味更加醇香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

  但寧修等不起,他需要葡萄酒快速釀成,最好在臘月前就進行銷售。

  直到這一刻七郎和十郎才明白了寧修的意圖,紛紛感慨三哥哥行事果敢,必成大器。

  寧修也沒有被這兩個馬屁精衝昏頭腦,他知道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他能做的東西也十分有限,絕不是念句口訣就能變神通的造物主。

  就拿這葡萄酒來說,他也只能讓葡萄漿帶皮發酵製作紅葡萄酒。

  這是因為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是發酵的必須品,

而明代又沒有酵母粉這種替代天然酵母的釀酒原料,故而隻得看碟下菜了。  而如果有乾酵母,寧修便可以去皮用純葡萄汁輔以酵母粉釀製白葡萄酒了。

  經過酒精發酵的葡萄酒其實就已經可以喝了。只不過這一階段的葡萄酒酒味還很淡。

  寧修在把葡萄酒裝入柞木桶進行陳釀之前取了一小杯嘗了嘗,確實口感還沒到可以銷售的程度。

  寧修雖然希望葡萄酒可以快速銷售,但該有的流程還是要走的。不然若是砸了招牌就得不償失了。

  寧缺毋濫是寧修的標準,寧記推出的產品必須都是質量過硬的。

  葡萄酒陳釀也有很嚴格的環境要求,酒樓的環境顯然不行。

  寧修不敢大意,叫人把柞木桶搬到新宅子地窖中。

  雖然比不了專業的酒窖,但濕度溫度都很接近,也算可以接受了。

  忙完了這一陣,寧修終於可以靜下心來好好讀讀書了。

  按照張懋修對他的要求,他要每天寫一篇時文。這些日子欠下不少,寧修隻得埋頭苦乾。

  好不容易將文章補齊興致衝衝的拿予張懋修看,張三公子又變了新花樣,開始讓寧修研讀翰林院學士、朝中一些鴻儒以及湖廣提學官作的文章。

  寧修自然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考官也是人,那麽就會有自己的喜好風格。如果能夠吃透考官的風格並投其所好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而如果一味的悶頭苦練,哪怕寫了幾千篇文章,最後考試的那一篇不被考官所喜,一樣難以中式。

  張懋修現在讓寧修做的便是針對考官的喜好形成幾套風格,隨機應變。

  譬如鄉試的考官是提學官和由京師委派的大儒。

  那麽就要選擇這些人喜好的文風。

  提學官好說,便是秦老大人。

  京師委派的官員卻是鄉試前夕臨時決定的,這便只能猜了。

  但也不是全無線索。

  一般這些大儒都是翰林院的官員,而除去翰林編修,修撰等初級官員,翰林院供職的高級官員並不多。

  拿到這些官員作的文章一一研讀,將風格分類總結便成功了一大半。

  寧修不由得一陣感慨。

  官宦子弟比寒門子弟更容易登科不是沒有原因的。

  父輩給他們帶來的隱性資源實在太多了。

  便說這些翰林學士作的文章,官宦子弟可以輕松拿到研讀,取巧投機。而寒門子弟是絕不可能拿到的,只能下苦功夫走題海戰術。

  當然也有成功的,但更多的成了‘陪太子讀書’的陪襯品。

  寧修能夠遇到張懋修實在是一樁幸事,至少他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準備幾套行文模板,接下來的便是比拚基本功了。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