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一百一十四章 臨安有魚,欲成女帝之劍。
  許是知道自己失態,乾王不動聲色的收斂神色,淡然道:“此次去禮部的人中,盡是國子監太學中的俊才,翰林院畫師之首唐醜的侄兒唐持節,國子監祭酒杜儼高徒薛去冗,國子監以棋道稱雄的嚴卿,還有位國子監主簿的門生,在書法造詣上儼然將要青出於藍的周素懷。”

  周妙書倒吸了一口涼氣。

  唐持節,出身書香門第,其父是符祥年間進士,如今出仕外地,其叔父唐醜是翰林侍講,亦是翰林圖畫院掌院。

  唐持節自小幼喜讀書,更好丹青,永安十年落第後,一心沉浸山水,其丹青墨畫突飛猛進,尤其山水畫,已是直追唐醜,臨安讀書人圈子,便給其取了個“山水持節令”的雅號。

  今歲藝科,唐持節必然是要進入翰林圖畫院。

  薛去冗,師從國子監祭酒杜儼,但就連這位有著大涼第一宮廷琴師的祭酒大人,也在一次半醉之中笑稱,薛去冗之琴操,足以稱宗師,十年之後必將登頂大涼。

  曾有軼事,去歲國子監才子踏青郊遊,薛去冗撫琴而作《鳳求凰》,山巒合鳴,百鳥朝鳳,一時間山林裡群鳥畢來,旋繞低空久久不去。

  當然,或多或少是文人之間互相誇讚,多有浮誇成分。

  不過也可看出薛去冗的操琴技藝。

  嚴卿,僅從翰林院那些棋待詔的一句評價可看此人:當湖十局,當有嚴卿一席之地。

  比肩那兩位棋聖,雖然是提攜後輩,但能得此評價者,又能弱到哪裡去?

  至於那位周素懷,落魄世家子弟,屢第不中後,突然開竅,拜了國子監主簿為師,其後書法造詣一日千裡,尤擅草書,國子監主簿多次發出“吾愧為之師”的感言。

  這四人,囊括琴棋書畫,每一位都是當今年輕一代中的翹楚,未來少不得有人要從翰林院裡脫穎而出走入朝堂中樞。

  如今竟然全是試刀石。

  乾王趙驪好大的手筆,由不得周妙書不驚。

  看著口瞪目呆的禮部尚書,乾王很有些自得,笑眯眯的道:“其實,若是這四人铩羽而歸,本王還有一著後手,尚書大人可知柳隱?”

  柳隱?

  周妙書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直到乾王喝了杯酒,望著窗外柳樹時,才猛然驚醒,訝然失聲:“今歲懸名《詠絮錄》榜首的柳隱?!那個不輸鳳梧局江照月的柳隱?!”

  乾王笑了起來,說了句不輸江照月啊,可惜,僅才耳。

  柳隱是位醜女。

  極醜。

  在琴棋書畫上甚至比江照月更勝一籌,但姿色麽,當中約莫差了一個徐秋歌。

  一品江山裡,乾王趙驪和禮部尚書言不歸心的談話時,小朝會後默默不發一言的鐵血相公王琨離開垂拱殿後,沒有回尚書省,直奔太子東宮。

  得到鐵血相公王琨青睞的小太監張攘,自東宮大宦許都知身死後便一路青雲,短短數月時間內,從小黃門、大黃門一路扶搖,如今已是內謁者監,表面只是個從六品小宦,實際上卻主掌東宮內務事宜。

  是太子殿下的常侍。

  女帝陛下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區區小太監的爬升,只要太子喜歡,她不會太過上心。

  此刻張攘看見王相公大步而來,立即行禮,“王相公,殿下在書房,不過,讀的書是——”

  王琨揮揮手,打斷張攘,“豆蔻錄還是芳華錄?”

  張攘一臉尷尬,絲毫不猶豫的直接出賣太子,輕笑道:“芳華錄。

”  王琨點點頭,這樣的太子是自己樂於見到的太子。

  拍了拍張攘的肩膀,示意他做的不錯。

  張攘,如今是自己安排在東宮裡的一枚棋子,只要聽話,不介意讓他繼續扶搖而上,終將成為一位大貂寺。

  也不等張攘去通報,直接闖入書房,盯著慌不迭將一本書塞在屁股下的太子趙愭,連表面功夫的禮節都省了,徑直說道:“殿下怕是要準備些事,微臣估摸著,東宮裡會多一位太子伴讀。”

  趙愭訝然,“是老師您太忙,無暇顧及我的學業麽?”

  王琨搖頭,“陛下的意思。”

  趙愭尚青澀的臉龐頓生不爽,“那我不要!”

  王琨搖頭,“不好,陛下安排的,終究有陛下的用意,不過時間還早,得等到藝科之後,今日前來告知殿下,是希望殿下早做準備。”

  這話已經很明白。

  趙愭約莫懂了些,“老師您是說那個伴讀,是陛下安排來監視我的?”

  王琨笑了笑,沒有言語,臨走前留下了一句話,讓太子趙愭丈八和尚摸不著頭腦,嘀咕著自語,老師老糊塗了啊,既然是陛下派來監視我的,為何還要和他交好?

  一個太子伴讀而已,值得我大涼堂堂太子低三下四的結交?

  笑話!

  “唐持節, 薛去冗,嚴卿,周素懷,這四人我記得沒錯的話,都是國子監今歲藝科必中之人,乾王端的是大手筆啊。”

  垂拱殿裡,眾多太監都已被摒下,只剩下女帝和鳳梧局昭命司使江照月。

  此刻女帝陛下喝著茶,慢悠悠的說著,“乾王用心良苦呐。”

  正在整理折子的江照月嗯了一聲,輕聲道:“李汝魚只是個十四歲少年,過不了這四人,注定要飽受打擊,怕是連參加藝科的信心也沒了。”

  女帝陛下放下茶盞,沉吟了一陣,“倒是棘手。”

  江照月添了熱水在茶盞裡,知道女帝陛下有話要說,但不會親自說,需要自己說出口,於是淡然笑道:“然而正需要如此,李汝魚需要磨礪,若是連渡過這些許曲折的堅韌心性都不具備,又何才何德可為陛下之劍。”

  女帝陛下點點頭,“著人去禮部那邊看著。”

  江照月應諾。

  待江照月退下後,四下無人的垂拱殿裡很有些安靜,女帝陛下修長的手指輕叩桌面,許久許久,才輕聲自語了句磨一劍十年光陰。

  此時的臨安,怕是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禮部。

  臨安來了條魚,欲成女帝之劍。

  自己暗示禮部尚書周妙書以公事文宣召李汝魚應舉一事的用心,又怎麽瞞得過那些揣摩聖意到了爐火純青的仕途油條子。

  自然有如乾王趙驪這般人,欲要將自己的劍胚折斷於起爐之前。

  女帝難當。

  大涼的女帝更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