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三百八十八章 可惜少年不姓趙
在李汝魚出發去蔡州,趙颯前往蜀中,安梨花佩刀下江南時,壽州,亦有人南下。

 也無甚大陣仗,僅有車馬兩駕,隨行的約莫有一標禁軍精銳——這是真正從臨安皇宮裡出來的禁軍精銳,非一般禁軍士卒可比。

 除去這一標五十禁軍精銳,尚有十二三位佩劍掛刀的高手。

 最醒目的,當屬兩位身穿道袍的欽天監供奉,顯然這一批佩劍掛刀的高手中,有趙房四房中的異房異人,欽天監供奉隨行是為了斷驚雷。

 由此可知,女帝對南下之人安危的看重。

 居中車駕極其豪華,車簾上甚至繡有皇家飛鳳,顯然是臨安皇城裡的大人物,隨行的另外一輛紅色車駕,亦是奢華至極。

 在那輛紅色馬車裡,有位身穿紫紅便服的耄耋老人斜躺在靠背上,眸子裡滿是經歷過歲月沉澱出來的睿智,只是精氣神明顯缺失得厲害。

 馬車裡燃了爐火,以防老人染風寒。

 旁邊跪了兩個宮裝丫鬟,盡心盡力的服侍老人,不敢發出絲毫聲響,兩個丫鬟已有些年齡,都是三十出頭近四十的少婦,並不以美貌身材見長,只是心細。

 從十六歲就侍候老人,整個臨安大概沒人比她倆更知曉老人的性情。

 事實上老人對她倆也不薄。

 甚至有些如女兒一般。

 親自牽線,為兩位丫鬟找了個讀書士子,又動用手中官場人脈,給她倆的夫君在臨安府衙謀了個書吏的職事。

 平日裡兩人換班侍候老人。

 這一次北上穎昌府,怕老人經不住路途艱辛,兩婦人便一同北上侍候老人,對於這位仁宗時期的皇室老人,兩婦人打心眼裡充滿尊敬。

 車馬搖晃,老人的身軀也隨著搖晃。

 其中一婦人蹙眉,掀開車簾對趕車人怨道:“慢些。”

 寧願多花些時日回到臨安,也不願意讓老人飽受顛簸之苦,畢竟老人的身體很可能熬不過這個寒冬——尤其是這一趟北上,消耗了老人不少精氣神。

 趕車人應諾。

 婦人剛回身跪坐好,老人就睜開眼,輕聲道:“春梅,冬雲,你倆的孩子也該有十三四歲了罷,可曾拜師求學?”

 先前探身出去讓車夫慢些的婦人笑道:“回老爺的話,都在求學,可不曾拜得名師。”

 老人便點點頭,“臨安大儒啊,若說教書育人的倒是有那麽幾位,可老夫真正看得上眼的,還是續修道藏的黃裳,不過這人性格高傲,不會輕易收門生,況且是位異人,也需提防著些,拜他為師說不準便受到了牽連,如此罷,待回到臨安,老夫去太學知會一聲,讓你倆的孩子去太學罷。”

 春梅和冬雲喜從天來,但多年跟隨老人,知道老人並不喜歡奉承那一套,於是也便淡淡的說了聲謝謝老爺。

 老人確實很喜歡這種淡如水的主仆關系。

 感情麽,在心裡就好。

 所以自己這一生,最喜歡的便是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這還是數十年前的那場爭儲風波後自己領悟出來的道理。

 當年高宗陛下有子數人。

 最有資格成為儲君的大兄平日裡和自己極其交好,反而是後來反敗為勝的仁宗——也就是三皇兄和自己關系淡漠。

 當年自己也有希望成為儲君。

 因和大兄親近,於是便屢次陰謀詭計陷害能力最為出眾,心性也最為仁厚的三兄。

 只不過在最後爭儲時,那位和自己好得能穿同一條褲子的大兄毫不猶豫的將自己出賣,差點被父皇問斬,好在那位平日裡對自己極其淡漠的三兄關鍵時刻幫了自己一把。

 再後來,大兄作繭自縛,被三兄後來居上,成為大涼君王。

 大兄最後竟然還意圖謀逆,而自己也鬼迷了心竅,恩將仇報的聯合大兄,欲要傾覆三兄的帝位,只不過最後功虧於潰。

 大兄被心性仁厚的三兄貶謫到地方後鬱鬱而終。

 反倒是自己,三兄只是輕描淡寫的象征性處罰自己,依然待自己如手足。

 在那之前,三兄曾說,九弟你心性不堅,胸懷大涼江山,初衷為善,只是耳根子軟,總是經不住大兄勸說,才走上歧途,皇兄不怪你。

 又說,王爺之位皇兄是不能給你了,畢竟要服臣子心,但只要九弟你今生忠心趙室,皇兄必然給你一個安盛之生。

 那之後,自己才明白君子之交淡淡如水的真正意思,竭盡心力輔佐三兄打造了一個中興盛世,可惜終究能力有限,不能成為大涼肱骨重臣。

 而皇兄執掌江山四十年後,英年早逝駕鶴仙去。

 待侄兒順宗繼位,又天妒英才,偏生自己這個一無用處的老人,苟延殘喘到了今日,如今已是垂垂老朽,這八十幾年的人生倒也沒有虛渡。

 大涼天下,經皇兄的中興盛世,再接侄兒順宗的嘉定、符祥之治,在侄媳婦登基後又一手打造了永安、永貞盛世。

 江山繁華在目,這一生無憾。

 然而唯一放不下的是,待女帝百年之後,大涼的江山交給誰。

 滿堂趙室宗親子弟裡,找不出一個有仁宗、順宗才華的子弟,大多年輕人都聲色犬馬,享受著女帝帶來的盛世富貴。

 承繼江山?

 也就趙愭和趙長衣有此大才。

 然而趙長衣出身不正,且如今反涼,這大涼天下萬萬是不能交給他的。

 在女帝未曾告訴自己趙愭是異人的真相之前,自己也曾覺得,大涼的江山交給趙愭是最好的,隻不曾想這一切都化為泡影。

 想到這,趙芳德有些愧疚。

 江山儲君未定,自己有何面目去見皇兄。

 趙芳德又想起臨出臨安時女帝說過的那番話:“皇叔,今日之言,不是君臣,而是家人之談,事關我趙家家業承繼,趙長衣已不作望,趙愭更不能,那麽叔父以為還有何人能承繼?”

 趙芳德囁嚅了很久,竟然說不出一個名字來。

 這是趙室何等的悲哀。

 如果趙芳德沒有目睹仁宗的中興盛世,沒有目睹順宗的嘉定、符祥之治,沒有目睹女帝的永安盛世,那麽在趙室裡隨便找一個庸碌子弟當君王也無不可。

 可趙芳德已經看見了大涼無盡輝煌的未來。

 只要能承接女帝的盛世,趙室將來必然能夠平北蠻收大理,打造一個連大燕太祖多不曾建立的千古帝國,那是何等的輝煌壯氣。

 趙芳德答不出,但女帝早有定奪,道:“若我沒記錯,皇兄趙麟半月前又添一字,皇叔親自為之取名趙禎。”

 趙麟是趙芳德的小兒子,如今在臨安國子監任職,無功無過也無雄心壯志,生兒誕子的事情,按說不至於被女帝惦記。

 趙芳德心中卻開始顫抖,他隱然猜到了女帝要說什麽了。

 果然,女帝繼續說道:“如今已及冠或者將及冠的趙室子弟中,皆無才德者,庸碌者眾,若是趙家交給他們,我不安心,只怕順宗陛下也不安心,但是——”

 女帝深呼吸一口氣,“若我趙家從小便培養禎兒,拜名士名師,習六藝,善明辨,觀天下,體民情,將來未嘗不能為儲君。”

 趙芳德的心在顫抖。

 他做夢也沒想到,女帝竟然有意栽培自己的孫子為大涼儲君。

 但是旋即女帝的話,讓趙芳德陷入沉思:“雖然我很想皇叔一直安好,但你我皆知天命如此,皇叔也是風燭殘年,而我這個大涼女帝,也不知還能章國多少年,有些話就不瞞皇叔了,我確實想去看看世界之外的世界,就怕那一日,我離開大涼天下時,禎兒還沒及冠,或者及冠了也不曾穩定心性,那時候大涼江山讓誰兼國?”

 趙芳德沉默了一陣。

 若真是出現那種情況,只怕大涼生內亂,必將一蹶不振。

 女帝也沉默。

 最後說了句皇叔多想想,便起身回福寧殿,在出門時,女帝又回頭,認真的說道:“皇叔此次北上,若是有機會,不妨多看看那少年。”

 趙芳德口瞪目呆。

 他怎麽會不明白女帝話中的意思……

 但這合適嗎?

 那少年身上沒有一絲趙室血脈啊,女帝為何會生出這種想法?

 趙芳德從沒見過李汝魚。

 但這一次,那夜在穎昌府見過趙颯後,趙芳德便和西皇后去了壽州,其間,關於摘星山莊所有的事情,都通過穎昌知府杜源的人傳到了壽州。

 趙芳德確實有些心動。

 摘星山莊裡有美貌丫鬟無數,還有不少西門大官人的妖媚人妻,那少年養傷期間,卻將那些妖嬈人妻散去,更不曾調戲丫鬟行那巫山雲雨之事,每日裡只是讀書善其身,和那個叫阿牧的女子也守禮秉性,著實是個不錯的孩子。

 想到這,趙芳德對其中一個少婦道:“冬雲,你去請西皇后來一下。”

 車隊短暫的停滯。

 片刻後,性格比較溫厚,又稍有軟弱的西皇后掀開車簾,溫婉的上車,對趙德芳行了禮,安靜的坐下,“皇叔若是無聊,婉秋願侍奉膝前。”

 趙芳德笑了笑。

 侄兒順宗這輩子生兒子不行,倒是找了兩個好皇后。

 一個皇后成為大涼女帝,打造出偌大的盛世,一個皇后恭謙孝順,哪怕是女帝登基後,也沒曾依靠西皇后的身份在后宮折騰。

 著實讓人省心。

 笑道:“且坐罷,也無甚事,就是有些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姓陳名婉秋的西皇后出身詩書世家,只不過她的家族並沒有因為她成為西皇后而輝煌騰達,這也是大涼趙室的一貫宗旨:絕對不讓外戚專權。

 西皇后有些不解,“皇叔有什麽事?”

 趙芳德猶豫了下,還是沒有讓春梅和冬雲離開,畢竟這兩丫頭是自己看著她們變老的,對西皇后道:“臨出臨安時,女帝曾說過,有意培養禎兒為未來儲君。”

 西皇后口瞪目呆。

 趙芳德就知道她會如此反應,歎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趙長衣反涼,趙愭是異人,而其余趙室趙室子弟皆是庸碌之才。但饒是如此,我也從沒想到陛下她會選擇趙禎。”

 西皇后許久才歎氣,“也只能這樣了。”

 趙芳德知道西皇后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她也沒有看遍天下的能耐,但既然是大涼的皇后,自己如今也只有和她商量了,於是輕聲道:“但陛下遲早是要去看看世界之外的世界,就怕那時候趙禎還沒登基為帝的才德,那時候的趙室又該如何?”

 西皇后啊了一聲,“妹妹她就不能多等等幾年麽?”

 趙芳德苦笑,“她不會。”

 她是千古奇女子,她現在的目光在大涼天下,等天下一統以後,她的目光必將落在世界之外的世界上去,那時候的她又怎麽會虛度光陰。

 而且,恐怕她的離開也等不到趙禎及冠了,按照當今天下局勢,南北平定,蜀中降服,接下來必然是平北蠻收大理。

 最遲十年的時間,天下將徹底歸涼。

 而那時候趙禎還是個稚童。

 西皇后有些茫然了,“那可如何是好。”

 趙芳德沉默了許久,直到馬車一陣顛簸,才將他的思緒拉回來,咳嗽了一聲,春梅慌不迭倒了杯溫水遞給老人。

 趙芳德淺抿一口,示意春梅端開,這才對西皇后道:“你看那少年如何?”

 西皇后一時間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

 趙芳德點頭,索性說了出來,“可兼國否?”

 西皇后毅然而絕然的搖頭,“當然不可!”

 趙芳德歎了口氣,“我也認為不可,但這段日子在壽州,知曉那少年在摘星山莊的行事,我倒是覺得,這少年心性確實上佳。畢竟趙驪已死且不提,還是個異人,而趙颯麽,大家心知肚明,趙長衣必然是要死的,否則大涼不平,至於愭兒……”

 說到這,趙芳德不再言辭,趙愭畢竟是陳婉秋的親生兒子,說得太直白,她終究會有些傷心難過。

 西皇后越發茫然。

 感情偌大的趙室,竟然找不出一個可以在女帝離開後,趙禎不能章國之前兼國的人?

 趙芳德長歎了口氣,“我大概是見不到永貞三年的春日了,趙室那邊,待回到臨安後,我會一一叮囑,至於此事究竟若何,你們將來看著辦罷。”

 西皇后沉默不語。

 趙芳德揮揮手,“就這樣罷,先再看看那少年,莫要再為大涼養出個王琨,倒寧願他是大涼的又一個嶽精忠!”

 西皇后欲言又止,終究只是幽幽歎了口氣。

 我不是妹妹。

 沒有她那般的魄力,若非是順宗之皇后,我大概也就是個普通官宦人家的夫人,持一家尚可,持一國難,所以將來趙室君王怎麽樣,我這個小女子真的只能相信妹妹——相信這個自己一度害怕得要死的千古奇女子。

 這一次聽她之詞出臨安來穎昌府後, 西皇后第一次覺得,她其實是個好君王。

 順宗將江山交給她,很好。

 至於江山不交給趙愭,她雖然一度怨念無比,但如今知曉愭兒是異人,心中的怨念早已消散,只剩下一些介懷。

 但將大涼江山的命運,交給一個外姓人兼國,這樣真的好嗎?

 西皇后不知道。

 她只能選擇相信。

 相信女帝,相信趙芳德。

 一旁的趙芳德當然能理解西皇后的心思,只不過他和西皇后陳婉秋不一樣,他一直覺得女帝很好,這一次,也覺得那少年挺好。

 可惜,少年終究還是個少年,不能看透他今後的心性,所以還需要趙室再觀察數年。

 更可惜的是,少年終究不姓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