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一百八十章 大唐薛仁貴,心懷故國
永貞元年戰事落幕之後,臨安樞密院、開封軍機處皆有軍機郎配合諸多將軍推演觀漁城戰事,始終無法複盤。

甚至連北蠻那位雄主也著人複盤推演,發現安梨花都沒有兵敗的可能性。

就連後世諸多兵家重複推演,也無法得出觀漁城有反敗為勝的希望。

所有的推演,都是觀漁城在兵盡糧絕後破城。

而按照李汝魚以攻代守的奇招推演,推算出來最好的結果是李汝魚能率領一兩百騎兵突圍到雲州,其余人盡數戰死。

根本沒有大勝安梨花的可能。

但事實卻是如此。

這是一場無法複盤的戰事,出現了於不可能之中的可能結果。

畢竟北蠻安梨花並非庸將。

當日安梨花所率之軍攻城之後,尚有六七千余人,而觀漁城李汝魚反攻的人馬,加上五百騎兵一共兩千出頭,再加上白馬銀槍君子旗所率四百余殘兵,滿打滿算都不到三千人。

然而破了六七千。

北蠻率軍之人還是新近幾年聲名鵠起的女將軍安梨花。

著實不可思議。

也有人推演過君子旗那四百余殘兵,然後得出相同的結論:以卵擊石。

縱然是哀兵,可縱然在北蠻安梨花沒有防備之下,也不可能一鼓作氣衝破北蠻左翼,然後和李汝魚匯合,再從右翼穿出,看似要突圍,卻強勢反殺向北蠻軍營。

這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君子旗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又是如何歸攏潰兵後,讓這些潰兵心甘情願聽他軍令的?

沒人知曉。

但不管怎樣,這個見龍在野的白馬白袍年輕人,以強勢而驚豔的姿態,走入大涼軍界圈子的視線裡,成為一朵耀眼新星。

要知道率四百余而穿過敵軍左翼防線,是何等巨大的難度,就算大燕兵聖百裡春香復活,也難以做到如此以少勝多的奇跡。

但是無論怎樣,永安元年的戰事在大涼女帝、北蠻雄主彼此之間心知肚明的旨意下落幕,北蠻沒贏,大涼沒輸。

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局面。

其後便是坐下來談判。

觀漁城依然是天下目光匯聚之所在,就在那日傍晚李汝魚和君子旗匯合大敗安梨花後,當夜,虎牙鐵賁連同雲州鎮北軍步卒,便拱衛著閑安郡王趙長衣前來觀漁城。

同來的還有樞密院狄相公。

北蠻大軍已盡數退到距離觀漁城二十裡外留人河的北岸。

雙方依然陳兵邊境。

但戰事卻不會有,至少今年不會再有。

坐鎮檀州的開封嶽家王爺,已經悄無聲息的帶著那位三世子回了開封,虎牙鐵賁交給了一位心腹大將——永安元年曾和樞密院狄相公共事打退北蠻的猛將許誅。

但這位猛將兄如今儼然已是嶽家人。

別說樞密院狄相公,只要嶽家王爺有令,大涼女帝的旨意他都敢忤逆。

鎮北軍亦是嶽家軍,隻知大涼有王爺。

不知有女帝。

留人河北岸,趙颯負手站在河畔,卻不望大涼山川,只是默默的望著水流向南方,留人河在此南流,從觀漁城繞一圈,然後一路向東,奔向無邊際的大海。

腳下即是大涼,何須南望。

身後軍營裡,將軍卸甲。

一頭青絲隨意披在肩頭,著了輕紗長裙的女子來到河畔,蹲在水畔,雪白而生繭的五指輕輕在水裡攪弄著。

女子面色紅潤,絲毫沒有北蠻女子的草原紅,顯然家世極好。

女子北蠻女將軍安梨花。

昨夜雖然大敗,但那位如今正在後軍的草原雄主並沒有降罪,反而說此戰非安將軍之過,是他太過輕敵,

不該隻用兩萬兵馬攻城。這事大家心知肚明,草原雄主不過是為安梨花找借口。

但安梨花又何需借口。

趙颯依然望流水,許久才歎了口氣,“此戰非你之罪,毋庸放在心上。”

安梨花笑了笑,很是孝順而乖巧的道:“父親可心安了?”

趙颯歎了口氣,“怎會心安,終究生在大涼。”

如果能下觀漁城最好,可以告訴臨安那個婦人,把我趙颯逼到北蠻,對大涼而言是何等重大的打擊,如果不能下觀漁城,也無妨。

北蠻損兵折將,對自己而言並不算壞事。

北蠻人,死一百萬都不嫌多。

畢竟自己啊……雖是大唐薛仁貴的意志,但骨子裡終究流淌著大涼趙室的血液。

這就注定了本身存在著如此矛盾的認知。

至於給北蠻雄主的誠意?

不存在的。

我大唐薛仁貴,又何需投名狀。

實際上在那白馬銀槍君子旗帶著散兵潰勇出現之前,自己就預料到或許會出現這種局面,只是當時不敢相信,現在看來,當夜應該殺了李汝魚。

這人太詭異。

觀漁城內雷劈不死,雖不是異人,但卻和異人有千絲萬縷關系。

今日更是讓讀書人上城頭,以薛去冗的碧血飼城,將觀漁老兵的殺伐之念徹底激蕩起來,這才有一兵當十的奇跡。

可以說,這一場今後很可能無法複盤的戰事,白馬持槍的君子旗是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但最重要的,還是薛去冗之死。

薛去冗本來可以不死,但他先拒絕了女帝旨意留在觀漁城,又在最後的決戰裡上城牆慷慨赴死,這前後映照下,是激壯人心的天下大義。

大義蕩人心,足以留青史。

讀書人的碧血對沙場老兵的激勵,遠非言語可以形容。

李汝魚這一招違背常理,極度的冷血無情裡卻透著對俗世的清澈認知,趙颯自己都不敢相信,會有守將如此行事。

此計何異自殺?

在不會死的情況下,讓一位讀書人慷慨赴死。

縱然過得了一時,可今後還有誰敢和他一起共事,今後有將遭受多少罵名和唾棄?

得失之間,孰重孰輕?

這是一招有今日無將來的自殺之招。

安梨花笑了,“其實銀槍白馬的年輕人和李汝魚匯合之後,欲衝右翼時,女兒本可以讓右翼收縮並歸中路,同時歸攏左翼殿後,擺一字長蛇陣,他們便只能等死。”

安梨花真的敗了麽?

說話的女子,用手捋了捋鬢發。

沾著留人河河水的手指濕潤了青絲鬢發,倏然顯出女兒忸怩。

趙颯怔住。

安梨花依然在笑,眸子望南方,“父親,你不覺得銀槍白馬人,很像一個史書上的某個人嗎?”

趙颯動容,看向安梨花,兩人同時脫口而出:“陳慶之?!”

如果是他就難怪了。

也就這位不出世的兵家天才,敢用四五百潰兵衝擊數千北蠻精銳,當年這位白袍神將,可是帥七千白袍軍取城三十二座而攻克洛陽的絕世天驕。

更是留下了“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神話傳說。

若非白袍陳慶之,誰能輕勝大唐樊梨花?

那得大唐李靖那般天驕。

趙颯看見安梨花鬢發間隱隱的忸怩,忽然明白媳婦兒昨夜為何大敗了。

在她未嫁入薛家之前,這位女中豪傑便分外崇拜白馬陳慶之,對這位前人仰慕至極,婚後兒子甚至為此吃醋,還差點鬧出休妻之事。

長歎了口氣,罷了罷了。

“若是真有那一日,為父不反對,你順心意便好。”

安梨花忽然間就臉紅了。

這一刻,安梨花只是個芳華少女,不再是草原叱吒風雲的北蠻女將軍。

趙颯抬頭,回望北方,“也許明後日,樞密院狄相公大概就會和那位草原之主談判,其後不出所料,大涼大概會施舍些錢銀,北蠻大軍喜滋滋的回草原,這一場戰事就這麽雲淡風輕落幕。”

言辭間,對北蠻多有不屑。

不論是大涼趙颯,還是大唐薛仁貴,對北蠻都透著蔑視。

大涼若無女帝,嶽家王爺若無野望,我趙颯和樞相公聯手,大涼雄師開春出兵,秋收便可殺至北蠻上京痛飲青稞酒。

然造化弄人,順宗陛下偏生讓那婦人章了國。

高宗陛下又偏生給大涼留下了一個世襲罔替的一字並肩王,大涼就此被束縛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

嶽家王爺一日尚存,大涼趙室就永遠不會真正的北伐。

北伐,必然繞不開嶽家王爺,他若是揮師攻下北蠻,盡得草原戰馬,再以大涼北方、燕雲十六州和草原為圖,完全可以調轉兵馬,徹底滅涼而帝。

安梨花輕笑,很貼心的道:“父親不用擔憂北方寒冷,陛下對您極為看重,無論發生什麽事,女兒甚至女兒背後的安家,都是您最忠實的支持者。”

趙颯笑了笑,不置可否,“你我皆異人,北蠻雖無北鎮撫司,但你們那位陛下,對異人的忌憚一點不輸臨安那個婦人,今後在人前還是忌憚著些。”

安梨花輕輕嗯了聲。

趙颯轉身,“走吧,該去北方了。”

白衣飄飄的大涼叛王,身影落寞的走入重重軍營裡。

安梨花望著父親背影,輕聲喃語了一句。

昨夜故意兵敗,一者是因為白馬銀槍人,二者,是知悉父親的心裡,依然還惦記著大涼,大涼不是大唐,卻是他出生的地方。

父親,大唐真的不在這裡,您這是何苦呢?

這一日,大涼白虎將要真正蟄伏於北蠻草原之上,伺機而動意圖重回大涼。

大涼已無坤王。

但有白虎趙颯。

趙颯的心中,是意圖等待太子趙愭登基之後,為大涼統一整個天下的大唐薛仁貴,因為他也想去看看,在世界的盡頭,何處是大唐。

大唐薛仁貴,心懷故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