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五百三十二章 徐驍當稱王
當李汝魚滿身是血出現在徐驍、王竹書和來臣俊以及那一百鐵騎面前時,徐驍崩的一聲拔出了腰間佩刀,而非鏘的一聲,可見拔刀之怒意。來臣俊依然在笑,只是手中把握的剔骨刀沁出寒意。

王竹書慌忙拉住兩人。

作為讀書人,想的多看的遠,忙道:“二位別急,先看看李大人怎麽說。”

李汝魚笑了笑,“沒事,不急。”

著人過來處理傷口時,細細說了這一戰。

幾人皆是面面相覷。

繡花枕頭王爺?

這就所謂的大理劍道第一人,如此一對比,大理這彈丸之地的江湖,著實是個笑話。

倒是來臣俊,作為一位酷吏,更是在仕途之中摸爬滾打,經驗遠超其他幾人,道:“如此這般的話,倒是不用懼怕段道星,反而是那白愁飛,著實不可小覷。”

又道:“這件事,估計大有可為。”

王竹書頷首,“不錯,雖然白愁飛隱藏的很好,但其實已經可以隱約感覺到,這位白愁飛並非甘於蟄伏之人,想飛之心已是仲春之芽。”

李汝魚齜牙咧嘴聽著,苦笑了一聲,“恐怕大理江湖真正的武道第一人,應該是這位白愁飛,從適才他出的那一指看,恐怕其指法高度不輸給青衣唐詩的劍十四了。”

王竹書頷首,“需要找個機會單獨和白愁飛談談。”

恰好軍醫處理好傷口,李汝魚上馬,“先回城商討後再作定奪。”

無論怎樣,徐驍和三千穿雲軍鐵騎不能拖在這裡。

矩州城裡眾人齊聚。

矩州知州黃志芳,通判劉方山,加上李汝魚等四人,時至今日,除了徐曉外,所有人都有預感,一旦拿下雲霧山的段道星,必將是大功一件。

皆有振奮之色。

就雲霧山局勢,眾人七嘴八舌,足足探討到大半夜,才最終形成共識:段道星既然是繡花枕頭,那麽江湖對他而言,無論是一場大戰還是一場大敗,都會失去魅力,既然李汝魚一劍“敗”給了他一場,那麽他的目標就剩下風城主、夫子、劍魔獨孤三人。

接下來便要查清段道星有沒有向這三人出劍的欲望。

如果沒有,那麽他的心思必然會全部落回大理,這是最好的狀況,若是有,不妨讓李汝魚再出手一次,讓他明白,他的劍道距離人間第一是何等的可望不可即。

除去段道星,則要想辦法和白愁飛達成共識,最差的狀況,撇開段道星,扶持白愁飛上位,以段道星為大旗,回到大理聯合一些不滿段道隆的部族,爭奪大理王權。

商討妥當後,眾人頓時發現,徐驍和三千穿雲軍,其實已經可有可無。

最終李汝魚拍板。

徐驍和三千穿雲軍鐵騎,休憩一日,第三日凌晨出發,前往漳州,剿滅在漳州作亂的將軍山的那位自詡“天下第三”的劍道宗師。

這位劍道宗師也是個妙人兒,好像憑空出現的一般。

倏然之間就出現了這麽一個人,劍法確實很高,直接將漳州江湖打得毫無脾氣,更是收攏了江湖群俠,加上散亂的青龍會成員,在將軍山建立了一個“小劍宗”。

一直在漳州和官府作對,興風作浪。

根據南北鎮撫司的查探到的消息,這位劍道宗師,很可能是一位女子,而且據南北鎮撫司的高手言稱,她的劍道很可能出自琅琊劍塚。

這就有些意思了。

如今琅琊劍塚自顧不暇,要準備承受李汝魚馬踏江湖的洗禮,反而有人跑到了漳州興風作浪,這裡面遮莫有什麽貓膩?

計議定妥,散場,各回各屋。

待眾人在小廝牽引下,

各自回屋時,知州黃志芳和通判劉方山兩人依然在一起,面面惴惴,忐忑的看著州衙後院各處。兩人雖然是一方父母官,在矩州說一不二,甚至在整個廣南西路,說話也有那麽一點點分量,然而如今的矩州這些人,都是兩人惹不起的。

王竹書,升遷比車馬還快,真是踏著青雲往上爬。

如今天下誰不知道,這位王竹書將來很可能便是中樞相位人選,不說左右相公,副相公肯定是能拿下一個的。

這樣的人,黃志芳和劉方山惹不起。

秀氣青年隨時帶著笑意,但黃志芳和劉方山兩人甚至覺得他比王竹書還難惹,北鎮撫司第一屠刀,還掛著刑部天牢主事一職,酷吏之稱著實讓人心膽泛寒,落在他手上,生不如死。

瘸子徐驍,看似功名不高,但熟知蜀中這一場大戰的誰人不知徐驍和卓宗棠,這個瘸子的分量,哪怕整個矩州官場加起來,也不如他一隻腳。

更惹不起。

最後便是那女帝之劍,這才是真正惹不起的人……將來是要兼國的啊,搞不好就取趙禎而代之的任務,誰敢惹?

惹不起?

那就討好啊,多簡單的道理。

然而這樣的人只怕是不差錢,黃志芳和劉方山也不敢賄賂,既然不能賄賂,那就隻好用其他方式來討歡心了。

男人嘛,除了錢還有什麽?

女人!

是以今夜,整個矩州最漂亮的四位青樓女子,皆在州衙後面的大院裡。

當然,悄悄的來悄悄的去。

不敢讓百姓發現。

要不然黃志芳和劉方山倆人的官帽不穩。

李汝魚還沒進房間,就感知到了房間裡的氣息,很輕,平緩,不似江湖人,鼻尖已經隱約聞到幽幽淡香。

不是胭脂香味,似乎是女子體香。

略一思緒,便知道是怎麽回事,想來是黃志芳和劉方山兩人的那點小心思,倒也無可厚非,官場仕途本就如此。

大家都睜一眼閉一眼。

李汝魚思緒再三,本來想給黃志芳和劉方山面子,同時又不讓屋裡那位女子大家難看,最好的選擇是自己不進門,當做什麽都沒發生。

然而有傷在身,需要休憩。

於是推門而入。

其他三個地方亦是如此,王竹書、來臣俊、徐驍推門進去後,片刻功夫的樣子,徐驍房間裡的女子迤邐出門,模樣倒也是俊俏。

來臣俊房間裡的女子就沒那麽好運氣。

是直接被踹出來的。

王竹書進門之後,倒是無甚動靜。

而李汝魚進門不久後,那位樣貌身材最佳,當然,據說媚功也是矩州第一的青樓第一大家便一臉尊敬才胡來,關門後帶著其他兩位女子去見過黃志芳、劉方山,最後悄然離開。

黃志芳和劉方山面面相覷。

李汝魚還情有可原,畢竟憂傷在身,可徐驍和來臣俊兩人也不沾女色,這倒是讓兩人忐忑,不知道會不會是嫌棄女子的樣貌,這樣豈非得罪了兩人。

好在王竹書房間無甚動靜。

沒有動靜的意思,是真的什麽動靜都沒有,連女子叫床呻吟聲都沒有,讓黃志芳和劉方山兩人摸不著頭腦,最後隻得認為是讀書人儒氣,不似尋常人一般太過凶悍。

然而事實真相是王竹書看了一夜的書。

之所以如此,是不願意拂了兩位地方官的好意,但又潔身自好,是以隻好以禮相待,看了一夜的書,倒也是辛苦了這位讀書人。

但不得不說,這就是王竹書的老辣之處。

一方面告訴黃志芳和劉方山,我接受了你們的好意,另一方面又告訴了這兩人,這件事到此為止,今夜我以禮相待,下不為例。

這個處理手段,猶在其余三人之上。

只不過代價最大,第二日這位讀書人便是一臉黑眼圈,隨時都在打在呵欠,最後實在熬不住,回去睡了大半天的回籠覺。

讓黃志芳和劉方山二人頗為自責。

好在第二日無事。

第三日,李汝魚獨自一人,送徐驍和三千穿雲軍繼續南下去漳州。

三千穿雲軍鐵騎肅穆無聲。

實際上這三千鐵騎之中,不少人並不認識李汝魚,但認識徐驍,也打心眼裡佩服徐驍,然而看見他們佩服的人對李汝魚如此敬重,這些人著實有些吃驚。

好在有老兵給他們說了過往。

這些人其實多多少少有些不服,但當初的觀漁城老卒和襄陽老卒後人,如今皆已是穿雲軍的中低層將領,真正的話語權在這些人手上。

不服也得服了。

城外,風蕭蕭兮,麗日高照。

徐驍一身鐵甲,腰間佩刀,很有些粗獷氣。

李汝魚輕聲道:“此次去漳州,並不是只針對漳州的小劍宗,沿途之中,南北鎮撫司會和你聯系,當地若有江湖人士對朝堂不滿,以武犯禁,隻管鎮壓了了事,態度好的,可招撫,態度不好的,殺之。”

頓了一下,“且需記住一點,勿要傷及無辜。”

徐驍笑了一下,頗有些梟雄的陰狠,“隻管放心,鐵騎過處,保管打斷江湖的脊梁。”

李汝魚頷首,親手扶徐驍上門,拍了拍馬屁股,“珍重。”

南北大戰,還需要你。

徐驍也知道,笑道:“如此,劍魔城外再相見。”

李汝魚頷首。

只怕這馬踏江湖,踏不了劍魔城,不過,總得試試不是……

徐驍率三千鐵騎遠去。

回到城裡,王竹書已經不在,李汝魚遍尋不見,連來臣俊也不見了,隻得去問黃志芳和劉方山,這倆語出驚人。

說王竹書去了雲霧山。

李汝魚一追問,才發現這位讀書人為何如此受女帝器重。

確實大才,而且有膽略。

在自己送徐驍出城時,王竹書也帶著來臣俊去了雲霧山,留下話的意思,他和來臣俊去雲霧山長期駐扎了,無比在最短的時間內,說服段道星率領蟻象門回到大理去爭奪王位。

順便看看能否徹底將白愁飛拉攏到大涼來。

李汝魚倒也不擔心。

既然段道星有了守成大理之心,那麽王竹書絕對是安全的,何況還有白愁飛,這位想飛之人指法驚神,若他真有野望,更不會讓王竹書死在雲霧山。

索性便不去管,只需在城中等消息便是。

這期間,徐驍的南下傳來了不少消息。

在桂州境內,配合當地官府州兵,三千鐵騎強勢出城,以絕對力量,橫掃了整個境內大小山頭六個江湖勢力——其實也就是土匪。

斬獲甚豐。

其中,僅是扶搖境的高手,便有四人死在鐵騎之下,扶搖境以下的憑虛境,十數人,至於憑虛境以下,大大小小得有百人死在三千鐵騎之下。

戰利品也是極其豐厚。

金銀財寶無數,更有諸多武道秘籍和名劍神劍,除了金銀財寶,武道秘籍盡數被徐驍拿去,名劍神劍分了些給三千鐵騎的中低層將領。

這也是女帝的意思。

其後在郴州,更是秋風掃落葉之勢,彈壓了當地最為著名的一座“問仙台”,殺人過百,幾乎是血流漂櫓, 最後又殺進了郴州城,將那位有著官府小吏背景的問仙台台首之府邸血洗,除了繈褓幼兒,其余盡數伏誅。

倒也不是徐驍沒有人性。

實在是問仙台太過忤逆,鐵騎未到之前半年,才剛剛截殺了一位坐著馬車吃貨火鍋來到任的郴州通判,著實膽大包天。

實際上鐵騎到時,郴州幾乎可以說是問仙台的郴州。

那位通判本就是去整頓郴州的。

可惜死在了路上。

過了郴州後,三千鐵騎幾乎是以橫掃之勢席卷南方,直撲漳州的小劍宗。

這期間,大小戰無數,從矩州到漳州之間,所過之處,那些聽從官府命令的江湖勢力得以幸存,但凡有以武犯禁的門派,皆被連根拔起。

偌大的南方江湖,如待宰羔羊。

可見鐵騎之威。

實際上三千鐵騎損失不少。

但徐驍並非頑固不化之人,在出矩州時,李汝魚給了他極好的提示:可招撫。

江湖之人,終究還是有怕死的。

從出了矩州一路橫掃江湖,徐驍就在有意招撫,不論你前面做了什麽事,只要願意聽從調令,那麽一切既往不咎。

當然,代價就是後半生都得和徐驍綁在一起。

倒也有收獲。

如今徐驍麾下,就有兩位扶搖境的高手,其中一人其殺力甚至可以媲美萬象境,更在郴州,收服了一位頗有大才的謀士。

這一趟江湖之行,李汝魚不在,倒是便宜了徐驍。

這位謀士一眼相中了徐驍,說將軍馬踏江湖背罵名,江湖不是將軍所在處,應有一日,將軍據西北而王,南望大涼,北拒北蠻。

謀士姓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