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夢》第26章 拋錨
  第二天,梅笑寒準備對他所住的這棟舊宅子進行修繕,另一邊者對人才進行招募。

  人才的招募,非常的關鍵。

  自隋朝建立科舉制度以來,歷代朝庭均開恩科招賢納士,這樣使得一些平民子弟也有機會'鯉魚跳龍門'。

  大批老百姓的子女都有機會進學堂接受平民化教育,此等教育風尚的建立為孔子。

  “學而優則士”,“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社會是一個大熔爐,在互相利用的同時,各取所需。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沒有一個人的力量而打天下。

  梅笑寒往“苦湖”投了一塊石頭,石頭慢慢的沉入了湖底,直到消失不見了。

  石頭沉入苦湖,消失不見,這讓他有些失落,一種莫名的傷感。

  當一個人的身份發生了轉變,他所要面對的問題也會變得截然不同。

  此刻,梅笑寒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這一塊石頭一樣沉入了湖底。

  一個人喜歡思考,未必不是已經壞事,但是想的又太多,未必是一見好事情。

  有人認為人的精神有三種境界:這三種境界分別是駱駝、獅子以及嬰兒。

  第一種境界的駱駝,它忍辱負重,被動地聽命於別人,命運**控,卻任勞任怨。

  梅笑寒的性格不可能是這樣的人,他也不可能會甘於聽從任何人的安排,哪怕是命運如此,他也勢必逆天而改命。

  第二種境界的獅子,作為深林之王,從來不會被動選擇等待,它會把被動變成主動,一切由我主動爭取,主動負起人生責任,為了能夠填飽肚子必須要付出代價。

  梅笑寒也是這麽做的,至少是朝著這個方向在去努力。主動出擊,才能不陷入於被動之中。

  第三種境界便是嬰兒,這是一種活在當下,享受現有的一切。

  享受生活沒有錯,安於現狀也沒有錯,但是這樣的人卻很難獲得成就。如此下去,多半會荒廢了人生。

  近代佛門大師弘一,他的摯友夏丏尊對其的評價是做一樣,像一樣。

  學生豐子愷對其這樣評價:

  少年時做公子,像個翩翩公子。

  中年時做名士,像個名士。

  做話劇,像個演員。

  學油畫,像個美術家。

  學鋼琴,像個音樂家。

  辦報刊,像個編者。

  當教員,像個老師。

  做和尚,像個高僧。

  而豐子愷者認為“人生有三層樓”:

  一是物質生活。

  二是精神生活。

  三是靈魂生活。

  物質生活便是衣食住行,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豐子愷認為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三層樓”。

  懶得走樓梯的人,就住在第一層,把物質生活搞好,該吃吃,該喝喝,並無所約束。這樣的人這佔世間絕大多數,無人古今都不缺少。

  其次,高興走樓梯的,就爬上第二層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這裡頭,這些人是已經填飽了肚子的人,用許多時間和精力專注於文學或者藝術上面。

  還有一種人,他的“人生欲”很強,當然他腳力也是很大的,對二層樓還不滿足,就再走樓梯,爬上第三層樓去。

  他們不肯做本能的奴隸,不願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對追究靈魂的來源,宇宙的根本刨根問底。

  他們走進的世界,與世俗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那便是宗教世界。

  每個人對人生的境界理解不同,所看待命運的態度也不同。

  大宋,對於文人來說,是天堂世界,文人的地位被空前的提高。強大的帝國對於有文才的書生的寬容程度達到了一個高點。重文輕文,重商重農。

  錦繡城,在大宋王朝的夾縫之中能夠生存下來並不容易。

  顧不得所謂的人生理想問題,當下要解決的是如何在這個地方立足下來,這才是梅笑寒現在人生的第一要義。

  梅笑寒出了門,一出門便遇到了一個人,此人手中提著一把短劍,倚靠在一棵大樹的旁邊,道:“梅公子,別來無恙啊!”

  梅笑寒呸了一句,道:“你又是哪裡冒出來的,怎麽倒是說上別來無恙這樣的話來了!”

  任何的人都不可信,任何的話都不能親信,這絕對是一句至理名言。

  “有話便直說,不必多繞彎子!”

  “我叫於楚平,是一個生意人!”

  梅笑寒樂了,道:“這可真有意思,我從未和生意人打過什麽交道,更不可能會認識你!”

  於楚平道:“你不認識我沒有什麽關系,若有人說不認識梅公子、梅大人便就是一個笑話了!”

  已經不止一個人這樣和梅笑寒說過話了,梅笑寒聽著心裡也有些小的波瀾,畢竟被人稱讚是一件值得說道的事情。

  梅笑寒道:“雖然聽不懂你在說什麽,不過聽起來你很會拍馬屁。”

  “你還是說說你的目的吧,這才是最實在的!”

  “我已經說了,我是與梅公子來做生意的!”

  “既然是做生意,那必定有做生意的條件,說說想與我做一個什麽樣的生意呢?”

  於楚平道:“我想要買下梅公子所在三縣治理下的自由商貿權!”

  梅笑寒道:“你倒是說說,你想做什麽樣的生意?”

  於楚平道:“錢莊!”

  武德四年唐高祖發行開元通寶,結束了漢武帝以五銖錢一統天下的局面。

  逐漸取代了以絹帛和谷物作實物錢幣的情況,商品經濟繼續發展。

  兩稅法推行以後,在商業較為繁榮的城市,錢幣開始進入了全面流通。

  開始接受私人和商號錢貫的存放以及發放信用貸款的錢號,俗稱為飛錢的生意,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應運而生了。

  由於大宋錢莊系列錢幣自身所攜帶的信息,從材質、形製、錢文看,大宋錢莊系列錢幣都符合宋錢特點。

  這些錢幣均為青銅材質,采用的是中緣窄郭的銅錢形製。

  因為面背文字比較的多,便有意的縮小了銅錢的穿孔。

  面背錢文都是同一風格的楷書,這個時候已經寫明大宋、開封等字字。

  面文穿上下“通寶”兩個大字和穿左右“開封”、“清園”四個小字集中傳遞了如下信息:這枚通寶錢幣是開封府地方代用幣;

  錢幣僅限於在京師所在地開封府范圍內行用;

  錢幣的發行管理機構——錢莊位於開封清園,清園應該是當時京城的一處地名。

  再次,錢背穿孔上下大字“當十”、“當二十”“當百”為錢幣的面值,“當五十”錢幣雖未見錢圖,估計亦應存在。

  最後,錢背“大宋”、“錢莊”四個小字,表明兩層意思:一是這枚錢幣是大宋朝國家發行的;二是錢莊是官辦的金融機構。是大宋錢莊系列錢幣的作用。

  宋代的貨幣流是一種割據的局面,各地區所使用的錢幣都不一樣,除了紙幣以外,另外還有銅錢和鐵錢之分,銅鐵錢又有大小之分。

  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這些都替兌換業的發展準備了條件。

  宋朝已經有了所謂兌坊,宋代的匯兌業務,初年還是由政府機關辦理,和唐憲宗時的辦法差不多;允許人民在京師向左藏庫付現款,到各州去取現,叫做便換。

  宋代官辦的匯兌機構稱“錢莊”而不是“兌坊”。大宋錢莊或者就是左藏庫附設的辦理具體業務的機構。錢莊不但辦理在京師付款到外地兌現的“變換”業務,而且辦理用京師不能流通的錢幣(紙幣、鐵錢等)兌換大宋錢莊系列錢幣的業務。

  兌坊是民辦的金融商鋪,官府本不可能允許其承辦地區間的匯兌業務,充其量也只能是承辦一些民間的銀錢兌換業務。這和宋代不同的貨幣區有關。

  宋代時四川、陝西等地通行鐵錢,既有歷史的淵源, 也關防止銅錢流入周邊國家的策略。

  但由於鐵錢購買力低下相對沉重,流通不便,於是紙幣交子又應運而生。

  “所以交子的流通范圍,除四川外,不外河東路和陝西路,換言之,即鐵錢流通區域。後來的錢引,流通區域比較廣,除四川外,還有京東、京西、淮南、京師等路。”

  上述地區進京辦事人員只能攜帶鐵錢或者紙幣。但這些錢幣在京師是不能流通的,會被拒收。所以,大宋錢莊系列錢幣就是為不同貨幣區域進京人員準備的地方性代用幣。

  進京人員憑鐵錢、交子或錢引等按一定比率兌換成大宋錢莊系列錢幣,可在開封府范圍內花銷。

  大宋首府開封府是汴京所在地,下轄17縣,汴京也在開封府的行政管轄范圍之內。

  進京辦事人員的活動范圍不會隻局限於汴京城內,所以代用幣已書明“開封”字樣。

  為了防止外來人員趁機多換銅錢,然後將花銷後剩余銅錢帶回去,造成銅錢流入鐵錢區。

  而大宋錢莊系列錢幣不是足值錢幣,幾種錢幣均只有折三錢大小,幣值是硬性規定的。

  這種錢幣只能按行政命令在開封府范圍內行使,其他地區是不會按面值接受的。所以進京人員返回前還需將其兌換成本地錢幣,才能不受經濟損失。

  大宋錢莊系列錢幣是地方性代用幣,僅為不同貨幣區域進京人員在京花銷提供方便,所以貨幣投入並不大。

  “為來在梅公子治理之下的三縣一定會蓬勃向上,我這也算是一種投資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