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夢》第73章 製鹽學習
文城村,新建的學堂裡面,老師正在給大家講課,講的內容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說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人很自然想起一本小說,一本由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此刻,學堂裡講的並不是關於那本小說的故事,而是講鋼鐵是怎樣鍛煉出來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小說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其實這本小說所講的和真實的煉鐵非常的像,只有在千錘百煉之中才能鍛煉出鋼鐵來。

 讓孩子了解基礎煉鐵和煉鋼知識能夠讓他們學到不少知識,雖然他們只能聽個大概,但至少能留下一點印象,為了增長見識而學習。慢慢培養他們的興趣,一個學期的學習快結束了,學堂組織了一次考試。

 考試的科目有:拚音、算數和古詩詞,還有基礎化學和物理知識。

 另外,學堂還向大家傳授了製鹽的有關知識。

 食鹽,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同時也是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鹽在農牧漁業中有廣泛用途,在古代社會,鹽鐵是國家重要財政收入來源。給孩子們講述製鹽的方法,並告訴他們鹽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加碘鹽的由來。

 現代社會,大家都知道了碘的重要性,然而實際上食鹽本身並不含碘。

 碘鹽是指含有碘酸鉀氯化鈉代的鹽,鹽本身不需要加碘,但由於中國大部分地區缺碘,缺點會引起碘缺乏病,所以國家就強製給食用的氯化鈉食鹽中加入少量的含碘鹽,所以現在在商場上能買到帶有加碘鹽標志的鹽。

 孩子們學習了製鹽的幾種方法:

 第一種叫做煎熬法:煎熬法的工序為先製鹽鹵,然後熬鹽。

 首先是製鹵(刮泥淋漏),攤泥以鹹泥置漏碗中,待其鹹質瀝盡,乃用鐵鍬掘出,堆積於漏碗四周,此謂淡泥,亦稱生泥。

 堆積既多,遇天氣晴和或西風勁吹時,用擔箕挑至鹽田間,重鋪田面,讓海水流入鹽田,其鹽份即被淡泥吸收,日曬風吹,水汽蒸發,鹽份吸引而上,田面色白如霜,故稱白地(即鹽花)。

 刮泥待鹽田泛白後,以兩手壓平拖刀腰,依拖刀之架,倒退而行,將田面的浮泥刮起成片。抄泥刮起之泥,乾濕不勻,日曬使乾,再由兩人背拽搔扒,反覆抄動,使其乾松。

 集泥泥皆乾松,便由兩人對引裁板,使泥土集成一直線形,每線相距約3.5米,以便於挑土。

 集泥大多由婦孺操作。挑泥將鹹泥兜入土箕,肩挑至土基中央,堆積如阜,稱為泥蓬,壓使極堅,成尖錐形,使雨水不致滲入,隨時扒入漏碗,擔水瀝鹵,此謂泥堆。

 治漏漏碗的底,先鋪以一層乾槁或棱毛,再將泥蓬的鹹泥放入,使之與口平,用兩腳踏實,更以爬覆平整,光潔如鏡。

 淋漏治漏完成後,用擔桶自渠中汲取海水,傾注漏碗,隔數小時或半日,鹽鹵由漏底經草槁或棱毛淋入竹管,瀉至鹵缸。藏鹵鹵缸滿後,用鹵吊汲取,倒入擔桶,挑藏於他缸或鹵桶,以便煎熬之用。

 煎熬用鐵盤煎鹽,鐵盤為長方形,由厚約一寸的鐵塊3~8塊合成。接合處以石灰填塞。

 架於尖灶之上,再用帶形竹篾編成的,圍在鐵板四周,竹內外及竹與鐵盤接合處,亦以石灰塗抹,這謂砌盤。

 鐵盤的一端靠近火門,其後端灶上。尚有余地,則縱向排列鐵鍋2~4口,稱為溫鍋。

 盤砌成後,將鹵從鹵桶用竹溜瀉入盤中,同時注滿溫鍋,便將柴火投入火門開煎。溫鍋內的鹵燒熟後,交換吊入盤巾,再把冷鹵注入溫鍋。

 如此反覆進行,盤中鹽鹵水分蒸發,鹽份漸次結晶,再加高溫度,使盤中苦鹵全部熬乾,此時鹽已製成,用鹽鍬抄入籮中。

 煎一盤約用1.5~2.5小時。如此連續煎熬,晝夜不絕火。到第四日以至第十日始行熄火,稱為一造。一造的日致,各灶都有一定期限,由場官確定。

 熄火後即將鐵盤拆卸,以後再煎,重砌新盤。一擔鹵可熬鹽10公斤。其鹽含有多種雜質,味澀苦,色微黑,費用高,產量低。

 另一種方法叫做板曬法:

 這種方法在家中也可以進行,用家中門板盛鹵試曬,板曬之鹽,雜質少,色白味鮮,費用低,產量高。

 采鹵在傍海返潮之地,削去草根,光平如鏡,稱為灰場(指土細如灰)。

 灰場分上中下三節:近海處以潮水時浸,不易日曬,為下場;

 其中部以潮至即退,易受日曬,此為中場;

 遠於海者,以潮小不至,必擔水灌曬,故稱上場。

 潮汛:農歷上半月13—18日,下半月自27日至下月初三,潮水以此6日大滿。

 潮大之日,三場皆沒,自初三、十八後,潮勢日減,先曬上場,次曬中場,後曬下場。

 故上、中場每月能曬兩次,下場僅曬一次。

 待地起鹽霜,用鐵鏟收起,此稱刮土。將土堆積墩塔,中貫竹管,旁開一井,下埋瓦缸。

 每塔一井者居多,亦有兩塔一井的。墩塔堆就,澆水其上,鹵便由竹管流入井內,再將井中之鹵吊出,儲於大桶,以備曬鹽之用。

 製鹽每逢晴天,早晨5~6時,將鹽板分攤地上,然後將儲鹵用木杓澆於板上,至平口止。

 經陽光曝曬,至下午2~3時,板底出現白色顆粒,用木板扒刮聚集,並將尚未成鹽的鹵貯於籮中,鹵水滴盡後即成白鹽。

 春、冬兩季陽光薄弱,每板日結鹽0.25~0.75公斤不等。夏、秋旺產之時,每板日結鹽2公斤左右。

 灘曬:把海灘劃分成若乾格子灘田,直接利用海水,由高而下,按灘田走水製鹵,然後由結晶池曬鹽。此灘曬製鹽法,省時省力,產量亦高。

 現代化的製鹽,從海中汲出海水,通過精密的工序將其過濾。

 此時,過濾後的海水比起原先海水的清潔程度達到了10倍以上。

 之後,用薄膜濃縮法濃縮海水,這種專用的薄膜不僅負有一定的電荷,其上還有數以千計直徑1毫米的小孔,鹽分就是通過這些小孔透過薄膜完成鹵水濃縮的工序,這種方法就是膜透析法。

 在此過程中,使用直流電作為薄膜透析過程的能量來源。這種海水濃縮的方法是日本製鹽工藝所用的采鹵方法。

 濃縮後的鹵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普通的海水中鹽分含量不超過3.3%,然而通過膜透析法處理後的海水中鹽分含量能夠達20%!!!

 而且通過使用這種附帶電荷的薄膜,可以除去海水中的汙染成分和各種細菌。

 通過膜透析法,鹵水的濃度達到了原鹵濃度的20倍,此後將鹵水引入蒸發罐,通過加熱高溫蒸發結晶製鹽。通常情況下,蒸發罐的體積在直徑5米、高15米左右,製鹽過程中要同時使用4個蒸發罐。

 鹵水在蒸發罐內部受到高溫加熱,並且被不停地攪拌。蒸發罐內部形成真空,這種能量可以完成3倍於原有蒸汽量的蒸發結晶過程。這種方法既可以稱作真空式蒸發法,也可以稱作多重效用式蒸發法,是一種能夠節能降耗的生產方法。

 在蒸發過程中,還可通過精心的規劃調整控制蒸發罐中鹽晶的顆粒大小。從蒸發罐中排出的濕鹽需要經過離心機將鹽晶與苦鹵分離。之後,將潮濕的鹽通過高溫加熱烘乾,製成食鹽和特級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