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洪荒之我意由心》第209章 神算子
眼看場面一時沉寂下來,女媧一言不發的又在封神榜上寫了十幾個名字,然後就不再動作了。事實上,六位聖人之中,唯一一個沒有立教的就是女媧。這封神榜之事,本來是輪不到女媧的,她前後在封神榜上寫下了二十多個名字,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而女媧又寫下了一些名字之後,眾聖的目光卻是都看向了原始和通天。

 六聖之中,女媧未立教,老子門下暫時只有玄都一人,西方教眼下尚未發展壯大,所以,門下弟子能夠填補這封神榜剩下的兩百多的空額的,就只有原始和通天二人。通天自不必說,主張有教無類的他,門下門人弟子無數,號稱萬仙來朝,而原始雖然收徒門檻頗高,只收了十多個弟子,但是昆侖上下各種外門弟子,三代乃至四代弟子加起來也為數頗多。

 只是,能填補上是一回事,願不願意填補卻又是另一回事。如果可以,誰又願意把自己的門人送上封神榜呢?因此,一時之間原始和通天都沉默了。而且,因為有了葉玄的存在,這個時期的原始和通天之間的關系要遠比原來歷史上兩人的關系好很多,因此,原始根本做不出來開口讓通天門下弟子填補封神榜上空額的事情來。

 良久,看著沉默不語的原始和通天,老子輕輕一歎,道:“既然封神榜上還有這麽多的空額,我等又不知該如何填補,那麽吾就出個主意,你們看看可不可行。”

 聽到老子這麽說,其余幾聖都是道:“大師兄(大兄)請講。”

 見狀,點了點頭,老子徐徐道:“吾知道,你們都舍不得讓自家弟子上榜,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都清楚,封神榜一事事關下一次天地大劫,卻是勢在必行,因此,吾倒是有一個提議,那便是這封神榜吾等暫且不再牽,等到大劫期間,吾等便把門下弟子派遣下山歷練。到時候,他們身處大劫之中,慧根深者自然可以保全自身,並且借著大劫的磨礪來讓自己更進一步,至於那些資質平平,被大劫蒙蔽了心智,連自己都無法保全的弟子,上榜也就上了,不知你們覺得如何?”

 聽到老子這麽說,原始通天,還有西方二聖想了想,最終都是點了點頭。

 ............

 封神之事商議完畢,六聖便各回道場了,回到道場之後,便都把封神之事和門下弟子說了,又分別派遣門下弟子入世去尋找那鴻鈞所說的天命之人。要知道,鴻鈞說了,天命之人執掌封神,天命之人入哪一教門下,封神就以哪一教為主,到時候封神之時執掌封神的那一教自然就會佔盡便宜。因此,無論是原始還是通天,亦或是西方二聖,對於尋找天命之人一事都是十分重視的。

 不過,且不談因為封神一事使得整個洪荒都暗潮湧動起來,卻說葉玄這邊,在他的別具一格的教導之下,袁洪已經成功出師了。

 雖然袁洪因為出師之後葉玄就離開了而感到有些傷感,但是很快這一絲傷感就被重歸自由的喜悅所取代,在葉玄走後,袁洪很快就離開了修行之地梅山,按照著記憶中的方向朝著桃山而去——正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桃山作為袁洪第一個留有羈絆的地方,可以說算得上是袁洪的家了,而桃山的那群猴子們,亦算得上是袁洪在這個世界上的第一批朋友,因此,前往桃山的一路上,袁洪都在想著等到了桃山該怎麽向那群猴子來顯擺他新學的神通法術。

 不過,等到袁洪抵達桃山腳下的時候,他卻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記憶中的桃山,仿佛被什麽劈開了一般,整個的從中間被一分為二,而桃山的山脈也因此受到破壞,整個桃山死氣沉沉的,完全沒有了昔日的生機。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在桃山上完全感覺不到昔日那群猴子的氣息了。

 一股不好的預感漫上心頭,但是袁洪還是強忍著這種感覺上了桃山——相比較於那個猜測,他寧願相信是自己的神識出錯了。

 然而,數日後,袁洪還是無可奈何的離開了桃山。

 他把整個桃山徹徹底底的搜了一個遍,但是卻絲毫沒有發現那群猴子的蹤跡。這樣一來就只有兩種可能,要麽,那群猴子已經死在了桃山之前的劇變之中,要麽,它們因為桃山山脈受損,不再適合生存而搬遷到其他地方去了。

 袁洪只能相信是後者了。

 不過,袁洪這幾日的桃山之行也並不是一無所獲,至少,他從桃山附近的人口中得知了兩個名字,楊蛟,楊戩。劈開桃山,使得桃山山脈受損的,就是這兩個人。

 袁洪暗暗地記住了這兩個名字,然後一個人孤獨的回了梅山。

 ............

 時光荏苒,大禹之後,夏啟繼位,人族正式進入了家天下的時代。

 夏朝傳十三代,至夏桀。

 夏桀乃是帝發的兒子。他雖然文武雙全,但是為人極為殘暴,而且荒淫好色,在夏桀繼位之後,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並且網羅天下美人收於后宮,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政事。而且,夏桀還經常無故攻打其他部族,殺戮成性,因此,在夏桀在位五十二年之後,因為天下人民皆苦於夏桀的通知,於是成湯揭竿而起,率眾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商朝建立之後,為了穩住統治,頻繁遷都,直至盤庚遷殷之後,商的國都才穩定下來,定在了殷地。

 商傳十六世,至帝乙。

 帝乙乃是商王文丁之子,從小就極為賢能,因此,文丁死後,帝乙繼位。

 事實上,在帝乙繼位的時候,整個商王朝已經處在了逐漸沒落的時期,對於人族已經沒有了昔日的人皇那般絕對的統治力。或者說,從大禹之後,人族的人皇,已經只是名義上的人族共主,其實對於四方部落並沒有足夠的統治力了——不然的話,也不會有商湯代夏的事情發生了。

 商湯代夏之後,迫於當時商王朝強大的實力,因此在當時四方部落對於商王朝還是十分順從的,但是等到了帝乙繼位之後,因為商王朝國力的下滑,因此商王朝對於四方部落的統治已經是名存實亡。甚至於,在帝乙繼位之後的第二年,四方諸侯中最為強大的西方周部落,悍然出兵攻打商王朝,想要效仿商湯行那篡位之舉,但是,雖然商王朝國力已經沒有昔日那般強盛,但是底蘊卻還是有的,再加上帝乙亦是一個賢明之君,因此,周部落的這一次叛亂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但是,雖然周部落的叛亂失敗了,但是商王朝的國力已經不足以支持帝乙吞並或者消滅周部落,因此,最後帝乙雖然擊敗了周部落,但是還是迫於無奈釋放了周部落的首領姬昌,而且還把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了姬昌,與周部落進行聯姻。而周部落經過此戰也明白商王朝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此也是欣然接受了聯姻,並且再次臣服於商王朝,而看到實力強大的周部落都被帝乙擊敗了,而且商王朝和周部落還進行了聯姻,因此,本來躁動的四方部落再次平靜下來,不敢再輕舉妄動。

 然而,就在平定周部落叛亂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帝乙繼位之後的第三年,北方的昆夷部落又發生了叛亂,雖然最終仍然是被商王朝擊敗了,但是,國力日益下滑的商王朝卻依然沒有滅亡昆夷部落的能力。而在昆夷部落之後,因為看到兩次叛亂,無論是周部落還是昆夷部落都沒有受到嚴厲的懲處,在一些有心人的暗中挑唆之下,四方各個部落的叛亂此起彼伏,雖然大多都是一些小的叛亂,但是,卻也使得商王朝的國力因此遲遲難以恢復。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

 只能說,帝乙不愧是以為賢明之君。在帝乙的領導之下,盡管四方叛亂不斷,但是商王朝不但一一平定了各方叛亂,而且商王朝的國力也漸漸的開始有了起色,因此,等到了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帝乙率軍平定了南方夷族的叛亂之後,整個商王朝,終於迎來了難得的平靜,而就是在這個時候,帝乙為了進一步鞏固整個商王朝的統治,把國都從殷遷到了朝歌。

 遷都朝歌之後,因為四方叛亂已平,因此帝乙就開始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發展國力上來,一時之間,整個商王朝仿佛都重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

 朝歌街頭。

 一個普通的攤位擺在街頭,而在攤位前面則是排了一條長長的隊伍。

 攤主是一名面相極為年輕的青年人,攤位擺設也極為簡單——一張木桌,桌上甚至空無一物。青年坐在桌後,攤邊掛著一塊小幡,上面寫著四個大字“算無遺策”,方才讓人明白原來這是一個算命的攤子,桌前也放了一張椅子,卻是讓前來算命的人坐的。

 只是,這個攤位雖然簡單,攤主雖然年輕,攤前還排了這麽長的一個隊伍,但是無論是排在前面的人還是排在後面的人,臉上都絲毫沒有不耐煩的神色,原因很簡單,這個看似年輕的攤主,乃是整個朝歌城都大名鼎鼎的神算子——算無遺策這四個字可不是青年自封的,而是所有來過青年這裡算過命的人發自內心的讚揚。

 而且,雖然青年乃是整個朝歌城都大名鼎鼎的神算子,但是卻為人十分和善,從不擺架子,而且做人十分有原則——只要你是來找他算命的,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要老老實實的排隊。因此,青年在普通百姓之中卻是名聲極好。至於達官貴人——只能說,有些人的確是有些賤骨頭的,青年姿態擺的越無所謂,越是不在乎這些達官貴人,這些達官貴人越是覺得這才是高人風范,對於青年也越是推崇——不過,這也是建立在青年的確是有真本事的基礎上的——自從青年在朝歌擺起了這個攤位之後,還從沒有過青年算命不準的消息傳出來過。

 比如,西街的王大媽養的母雞丟了,來找青年問卦,當天王大媽就在本街遊手好閑的李二狗家找到了一地雞毛。而且,雖然李二狗因此被王大媽追著跑了三條街,但是李二狗對於青年還是不敢有絲毫不敬——因為李二狗最怕他媽李老太太,而李老太太最疼愛的那隻貓又一次跑丟了就是青年幫她找到的。

 再比如,城西守城門的趙哥兒來找青年問卦,想知道自己怎麽才能升官,沒過多久趙哥兒就離開了城門樓子,成了一營的統領。

 等等等等,像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在整個朝歌城的人心目中,青年就是活神仙一般的存在,有事問青年,準沒錯。

 當然,有信的,自然也就有不信的,但是往往來找青年麻煩的人往往都是氣勢洶洶而來,灰溜溜的走開,因此,久而久之倒也是沒有人敢再來找青年的麻煩了。

 但是,這個世界上什麽人都卻,卻從來不缺膽大的人。這不,這一天,就在青年剛剛給南街的錢家媳婦算了一下什麽時候能夠懷上孩子之後,一名排了半天隊的健壯青年就急不可耐的大刀闊斧的坐在了小攤前,開門見山的說道:“人人都說你算無遺策,可是我不信。”

 聞言,擺攤算命的青年還未說話,後面正在排隊的離得近的人已經是一片嘩然——時至今日,居然還有人膽敢質疑青年算命的本領?

 消息傳開,本來正在後面排隊的人隊也顧不上排了,紛紛上前圍到了攤位前——這種事情對於一些常來問卦的人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這個前來挑釁的年輕人會怎麽被青年灰溜溜的給打發走了。

 而攤位前,算命的青年看著坐在攤位前的年輕人一臉我不相信你的樣子,不由高深莫測的笑了。

 “你不信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