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第一百五十三節生意(二)
接下來幾天。在沈范的奔走操持下。紫珍齋旁的的惠福街。依次興建起了幾棟一一樣的院。院牆高聳。院門緊閉。裡面是一排排磚木結構標準廠房。酒廠是先投產的。明代的蒸酒技術已經成熟。城鄉的各種坊極多。出產各式各樣的名酒和價格低廉的土燒。
郭逸從一開始舉沒打算從糧食酵開始釀酒。按照吳南海的酒業展計劃。穿越釀酒工業將在紅薯和蔗大批收獲之後才開始。直接在廣就的購糧釀酒成本未免太高:工序多。釀酒用的水酒曲都有一定的技術要求。相當麻。而且在釀酒過程中會牽涉到大量的糧食運入和酒糟處理的問題一般傳統的酒坊往往還附帶養豬。為的就是處理大量的酒糟。郭逸可沒打算在廣州城開養豬場。
因此他們采取的是一把土燒進精。土燒這種白酒全國到處都有。工藝簡單。價格廉。批量又。直接把土燒收購進來之後進行二次蒸。去除土燒雜質。提純酒液。增加酒度。就能做出高級品來。實際上現代的許多名牌白酒也是采用大量收購小酒廠的基酒。再進行勾兌而成的。比起這個時最好的酒坊來說。穿越眾還擁有可以量化的質量體系標準現代化的監測設備和效率極高的蒸設備的優勢。
蒸設備是在臨高由機械部門製造之後拆散然後由登瀛洲號運到廣州。蒸器是錫和木材的製造。這種蒸器比所有同時的蒸器在效率方面要好多。它不再采用直接加熱它配有一台穿越一式小型的鍋爐非常單的用生鐵和油桶製造出來的常壓鍋爐。產生出水蒸汽來對蛇形管進行間接加熱。土燒過這樣的精。最終產生的就是一種清澈如水。入口如烈火的高度烈酒。由於經過了二次乃至三次蒸各種雜的氣味幾乎全消失。留下純正的口感。
和蒸器同時運來的還有幾百個小型扁酒瓶。酒瓶上已經貼上印刷出來的商標上面大漢將軍,裝木刻圖下面印著個體漢“國士無雙”。下面又用小號簡體字標注了一番。商標最下面是:紫誠記榮譽出品。最後商標上居然還有容積標稱20毫升。這個看似多此一的做法是蕭子山提議的:新度量衡阿拉伯數字的推廣要做到“潤物細無聲”。許多後來成長起來的穿越國的新一代正是從當年各式各樣的“穿越貨”包裝上第一次知道了簡體字阿拉伯數字和度量衡。
酒出來之後。經幾個酒匠品嘗。都覺的比市面上的各種土燒要醇厚勁大。但是比起那最好的白只能算是伯仲之間。算不上特別的香醇。有酒匠惋惜的說有這麽好的鍋。他可以自己做曲再找處好水就能做成粵省第一了。郭逸笑而答紫誠的酒的不在酒本身。而是玻璃瓶郭逸要走是高利潤的禮盒路線。他吩咐人將酒裝瓶密封待用第一批酒數量很少將用作商號開時饋贈要人的禮物。
沈范的漆器店裡訂製了一百多個禮盒。內襯錦緞。
每個盒子裝上兩瓶酒和兩個玻璃小酒杯。這個意是從本時空的酒禮盒上抄襲來的。在明代絕對算是破天荒的創意了。連沈老掌櫃都讚歎不已說東主真是大手筆。
郭逸卻感歎中國傳統手工的精美。這些漆盒製之精。裝飾之華美。都是他從未見過就沈老掌櫃說。這還不上頂級的作品。不過是批量貨色而已。
崇禎二年的整個正。廣州遣上上下下比臨高還要忙碌同時要開張三家字號對何人來說都不輕松的事情郭逸每天帶著沈掌櫃孫常等人四出出拜客。方方面面都拜訪初來乍到禮數周全很重要-到一處。按對方身不同。分別饋贈不同的禮物。當初在人市上給過名貼的梁存厚家也特意去拜訪了一次。梁公子見他買賣開張。頗為高興。收了禮物之外。還贈了本家自製的燒臘。郭東主和梁公子之間的親密關系讓沈老掌喜出望外:
“東主好段。居然結識了梁公子。”沈老掌櫃悄聲讚道。
“梁公子很有名麽”郭逸聽劉過:梁公子是個世家子弟。平素急公。樂善好施而。“東主不知道?”沈范有些驚訝。“這梁存厚公子是故戶部尚書梁仁埔的嫡孫。他父
兩任知府。他自己身上有個舉人。在本的是赫赫有名大戶。”
這沈老掌櫃說。這梁家自詡詩禮傳家。對珠寶玩器這種東西一向不上心。做他家的買賣怕是沒門。但是他家在本的根基深厚。結交好了。有許多的好處。“以後就多多的結他好了。”郭逸隨口應道。然想到一個問題。“沈老掌櫃。廣州城裡的官員士紳大戶你是不是都知道?”
“不離十。”沈范頗為自。
“回去都寫出來。我想知道廣州城裡所有當官的的”
沈范哈哈一笑:“有何一會打人去書坊裡買部《紳》不就知道了。大明朝廷上到大學士。下到未入流。但凡是個官。無一不有。”
“有這樣的書?”逸還有些吃驚呢。別的不說。在原來的時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名錄》這書是肯定沒有的就算有。也不公開賣。
“東主要。我就派人去買。”
“不急。”郭逸想原本情報資料要遣站搜集廣東的官吏情況。他還覺的是件工程浩大的事情。現在看來並不複雜麽資料公開賣。
“還有沒有細一些的?比如那曾經當過官。現不當了。但是還有很大勢力的”“這個也。本省的《紳錄》。”
“好好。會派個人把這些都給買回來。嗯嗯。”他想了下。“我還想搞到朝報。”
“也不難。找個衙門裡抄出來就是。只是東主要這個做什麽?”沈范的奇怪了。要《紳錄》對生意有用。朝報都是些朝廷的奏折朝議之類。除了當官的有興趣。沒人會去看的。
“朝廷的動向。對我等也很要緊。誰知道朝廷對貿有什麽打算?”
沈范想這也對。東主的貨物多半是海上來的。朝廷若是嚴禁海貿。對東主就是很大的打擊了。不過這種消息。只要衙門裡的書辦師爺甚至小官通好氣。看到了及時漏消息出來就是了。沒必要費力氣去搞抄報吧?不過東主既然說了。辦就是了。反正也不算難事。
“總督衙門裡辦稿的李師爺和我很熟悉。許他些好處就是。”
“這事情你辦就是。用多少花銷直接報給我。不要在櫃面上開支。”根據經濟金融委員會的通知。派遣站的情報費能再攤在開設商鋪的經營支出成本中。須另外建帳管理核算。這讓郭逸很頭大了一陣:在人情開支這方面。很難確切的區分到底是為了情報還是為了生意。多半是兼而有之。最後經過商量。決定把人情開全部算在情報費裡。
“是。東主。”
回到紫珍齋。鋪面的裝修已近尾聲了。為了避免有駭物議。裝修還是比較傳統的做法。沿街三大間鋪面。磚埔的。磨磚對縫的青磚牆不塗石灰。木格條子頂。懸著四隻大紅宮紗燈籠。又有一排小型的義烏買來的玻璃燈。
四周紫木回廊環繞。廳堂內懸著的名家的詩文畫墨。風格迥異。顯華貴文儒仔細一看。作者不是本的世。就是當政的官宦。便是廳堂中間懸著的“紫珍齋”三大字。也是兩廣總督王尊德手下最紅的幕僚。總督衙門讚畫呂易忠的手筆這三個字就花了郭逸五百兩銀子。的當間擺設著一水的紫檀木的花幾條案八仙桌和官帽椅。配用的各色花瓶插屏擺件無不是精品全都從臨高運來的苟家的東西登,洲號最-次都向廣州運送大批這類物件。一則派遣站開張字號裝點場面可以少花錢。二來也能乘機銷贓。免的倉庫裡到處都是。鬧沈范心裡直犯嘀咕:這麽多好東西都是哪來?別真是從海盜那裡搞來的吧?
四個玻璃展示櫃位於正廳的兩側。分顯眼。為了確保安全。郭逸叫人在大櫃外側又額外做了一圈銅製欄杆。免一圍觀的人太多壓碎。
銷售的貨樣。都用外面訂製來的各色精巧盤盒托著。下面襯著黑紅金三種顏色的緞。再配以每個櫃子斜上方都吊著兩盞煤油燈改裝成的投射燈。櫃子的貨樣件件看起來都是流光彩。見慣了老式珠寶行裡昏暗幽深環境的沈范也連連稱奇郭東主還真有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