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銷店實則就是清代的爐房,各種弊端自然也是一樣少不了。什麽剪子吃銀子、抹油蠟、平碼、升色、加稱不一而足。不過這也還在一般商民容忍范圍之內。何況開這種買賣並不容易,事關錢財,沒有大門檻,硬背景開不了,還得有很強的鑒別能力,灌鉛元寶這種東西歷史源遠流長,在沒有破開之前是很難鑒別出來的。現實中有時候又不能將元寶剪開,全靠傾銷店夥計掌眼。
廣州城裡的傾銷店並不多,字號最老,招牌最亮的是“聚豐號”。這家傾銷店是地道的百年老字號,當年佛朗機人來做生意,拿出來的付帳的十字銀餅據說就是他家主持看色的。不但城裡許多大字號商戶在他這裡傾銷銀錠,廣東的布政司的庫銀也大多是出自他家。
傾銷店的門臉不大,還沒到門裡面就能趕到一股熱浪撲面而來。雖說銷金化銀是在門臉後面的工場裡作得,其實也就是前後屋那點距離。起不了隔絕熱氣的作用。
傾銷店的櫃台比一般的店鋪要高,但是又不如當鋪那麽高到要舉起胳膊才能夠得上的。一是為了讓顧客看到裡面剪銀子,化銀子的場面,免得有糾紛,二來防止強人躍身翻入櫃台搶劫銀子――所以店堂內不設其他大店鋪內常有的招待客人的桌椅。
今天在櫃面上掌事的是申老掌櫃的兒子小申掌櫃。他打小脖子有些歪,人送外號“申公豹”。別看“申公豹”年齡不大,看色的眼力卻不下於乃父,大多數銀子他只要一入手看一看便能說出大概的成色來,八九不離十。
小申掌櫃正在櫃面上忙碌。傾銷店的生意是很忙的。銀子在流通過程中越剪越小,到最後就成了一堆成色份量都亂糟糟的碎銀塊,不管是盤帳還是支付都非常麻煩。所以每隔一段日子各處商戶都要將收到的散碎銀兩送到鋪子裡來鑄錠。衙門裡收到的各種散碎銀兩也得來改鑄成官錠。
瞧見有澳洲人的“官差”到來,“申公豹”趕緊上來迎接。
“……不知差官到小店來,有什麽事情要小店效勞的?本店傾銷,看色特別克己……”
李子玉說不用客氣,我來這裡是為了請你們鑒定銀錠的來歷,順便再看看成色如何。說著就把銀錠拿了出來。
“申公豹”接過來一看就覺得有問題,為什麽呢,因為這銀錠上的字號他不認得。
照規矩,只要是傾銷店出來的銀錠都會有鑄上本店字號和銀錠成色。這相當於商標,也是一種信譽的保證。但是這十兩的錠子上鑄的字號他卻沒聽說過。
當時的社會上的傾銷店是不多的,銀錠流通很少的小地方不用說是沒有的,只有在大商埠和行政中心才有傾銷店。就整個廣州府來說,也只有這府城裡和佛山鎮有傾銷店,大小同業不過十五家。就算放到全國,傾銷店也沒有多少家。所以傾銷店的掌櫃夥計大多能通過辨認銀錠上的字號看出銀錠是在哪裡鑄造的,知道該字號的信譽如何。
信譽好的字號,商鋪和百姓見了樂於使用,若是信譽一般或是字號很陌生,收到了這樣的銀錠,就不大放心,要來傾銷店或者錢莊當鋪之類的地方請夥計掌眼看色了。我是傳奇
字號既然如此重要,便有不法之徒偽造知名傾銷店的字號戳記,偽造銀錠這種事古已有之。各家字號為了維持信用起見,便於同業鑒定,戳記上各有暗記,外人瞧不出來,真假同業一看就知道。
銀錠上的字號叫“三江茂”,小申還是頭一回見到。就廣州城裡來說,除了大小同業鑄的銀錠,外來的銀錠要麽是兩京的,要麽是蘇州、杭州、漢口、九江等大商埠熔鑄的。基本上這些銀錠的字號小申掌櫃都知道。唯獨這家沒見過。
陌生的字號往往蘊含著風險,小申掌櫃不得不慎重起見。
“這銀錠的字號,小店從未見過。”小申掌櫃說道,“應該不是本地的同業所鑄。亦非本地常見的外地字號,大約是哪一家外地的新同業傾銷的。”
“成色如何呢?”
“申公豹”端詳著銀錠,上面的成色標得是九三五。這大致符合他看過去第一眼的印象:這銀子絕非足色。放在戳子上一秤,份量倒是分毫不差。
“差爺,這銀子就這麽瞧著,九三五看色沒多大問題。”小申掌櫃說,“不過,總覺有些不妥之處,不知可否容小店將這銀錠夾開仔細瞧瞧?”
李子玉事先已經得到許可,當即答應。
小申掌櫃將這銀錠拿到夾剪旁。這夾剪就是專門用來剪開銀錠所用。當時凡有銀子出入的地方必有此物。這是一把刃口很短,剪柄很長的剪刀,一面的柄固定在一條寬大沉重的木凳上,另一邊可以開合。“申公豹”左手持銀錠放在剪刃口上,右手扶剪柄,瞅準了欠著身子屁股猛然往剪柄上一坐。只聽“當啷”一聲,銀錠便被破為兩半了。
小申掌櫃將銀錠拿起來,仔細的瞧了瞧,裡面不是灌鉛的,再看茬口,也有蜂窩狀的斷層,瞧著銀色大致也不差。
然而這錠銀子拿在手中,小申掌櫃總覺得有些“唔系幾妥”,這大約是算他們這一行的直覺。
這下“申公豹”為難了,若說“沒問題”,且不說萬一出了事情官府要追究自家吃不了兜著走,光“看走了眼”這個風評便對自家聲譽影響極大。
可是說“有問題”,對方自然要問是什麽問題。他又說不上來。
“申公豹”思來想去,只有把他爹叫來出來掌眼了。當下叫來一個學徒,要他趕開把老掌櫃叫回來。
申掌櫃本不在店裡――出去拜訪客戶去了。聽說店裡來了自己兒子也不敢下定論的銀子,趕緊往回趕。到店裡瞧見在澳洲官差在,少不得又得敷衍一下。這才到一旁聽兒子說了這麽一碼事。
申掌櫃拿過已經破開的銀錠,又合上仔細瞧了瞧字號,臉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看了許久,方才放下銀錠,問道:“敢問差爺,這銀錠是哪裡來得?”徒不嫁,師之過
李子玉說道:“這是查案中起獲的贓物,特來請你們鑒定來歷和成色的。”他看了申掌櫃父子的表情,便覺得這裡面可能有問題,又問道,“怎麽?銀子是假得?”
“是真是假,小老還不敢說。”申掌櫃道,“不過這三江茂的字號,小老倒是知道它的來歷。”
原來這“三江茂”也是一家傾銷店,店面不在城裡,而是在佛山。佛山是“天下四大鎮”之一,工商業繁榮,人口眾多。自然銀錢流通也很發達,三江茂有這個天時地利,買賣做得很不錯。
不過,“三江茂”幾十年前遭遇了一場大火,不但店鋪被燒個精光,店裡的掌櫃夥計也沒逃出性命,連掌櫃的家眷據說也在大火中喪命。這家鋪子就被徹底的從地上抹掉了。一點痕跡都沒留下。
店鋪即沒了,打著其字號戳記的銀錠自然也越來越少。漸漸的市面上就完全消失了。不過,老一輩人,特別是佛山周邊的百姓,還是留有“三江茂”的記憶的。老申掌櫃自然也記得這碼事,認得這字號的戳記。
“……戳記是真得。這個我瞧得出來。”申掌櫃道,“可是這銀錠,可就不見得是三江茂出的了。”
白銀是極容易氧化的金屬,古人雖然不懂金屬的物理化學變化,但是白銀日久會發黑的現象是知道的。申掌櫃說,時隔幾十年三江茂字號的銀錠重新出現,要麽是有人當年存了這些銀錠沒有用――這是有可能的,窖藏白銀幾十年上百年都不是稀罕事。但是年深日久的“老銀錠”和李子玉拿來的銀錠,在銀色上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二種,也是最有可能性的,便是有人不知怎麽的弄到了當初“三江茂”的戳記, 自己鑄了一批銀錠。
“成色真偽呢?”李子玉在筆記本上記下申掌櫃的話。
申掌櫃不言語,拿起銀錠又仔細的看了看,把玩了許久,才道:“這是朱提銀。”
“什麽銀?”李子玉沒聽懂,追問了一句。
“朱提銀。”申掌櫃緩緩道,“據說是出自雲貴一帶洞蠻的銀子。據說漢時就有了,只是一直不多。本朝……明國自奢安之亂後,流出的朱提銀也是幾乎斷絕,小老兒也是跟隨先父見識過一幅洞蠻土司貴人用的銀飾。”
“申掌櫃,這朱提銀,是銀子麽?”
“不是我們這裡的銀子。”申掌櫃說話很謹慎,因為朱提銀打造的首飾在市面上也是有流通,自己貿然一句話斷了別人的財路可不妥,“只聽說是洞蠻用幾種不同的礦石摻雜熔煉,但究竟是什麽礦石怎麽熔煉的便不知道了。那都是那些溪洞土蠻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的秘法,咱們廣州府中一介坐商,既沒興趣,也沒本事去弄清楚。”(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