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最強小書生》第56章:誰的錢袋子?
  陽德文把學校,就設在了老地主的宅院裡,自己在明河村住的家裡,整個明河村,除了他這裡,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地方了。

  村子其時並不太,百十來戶人家,適齡讀書的人卻不少,盡管陽德文是免費教孩子們讀書,但仍然有很多人,並不願意讓孩子來上學。

  最後報名來上學了,只有不到三十個,並且全部是男孩。

  陽德文並沒有在這個時代讀過書,也不知道這個時代的啟蒙教育,是怎麽回事?

  不過他的腦海中有部萬能的手機,裡面卻什麽都有,千字文,弟子規,百家姓,三字經,隨便哪一部,都是經典的啟蒙教材。

  不過這個時代,是另一個平行的世界,沒有強漢,也沒有盛唐,沒有三國,也沒有南北朝。

  但也有春秋,也有戰國,還有諸子百家,孔孟之道。

  所以三字經用不上,弟子規雖然很符合這個時代,但這卻不是陽德文想要的,弟子規宣揚的是愚忠愚孝,封建思想太過於嚴重,總之,陽德文不喜歡。

  剩下的也就千字文和百家姓了。

  不過在教這些時,陽德文覺德,還是先教一些常用的字,效果應該會更好一些。

  陽德文先教會了二丫,認識二十六漢字拚音字母。

  至於大寫的字母,陽德文並不打算教他們,反正不學英文,教那些也沒什麽用。

  至於為什麽要教他們二十六個拚音字母,雖然歷史上幾千年,都沒有用過拚音字母,但不能不否認的是,有了拚音字母之後,認字會變得更簡單一些。

  這二丫一開始的時候,十分的難以理解,陽德文為什麽要教這些奇怪的字,不過在陽德文解釋了,這些拚音的妙用之後,馬上便能夠理解了。

  當孩子們放學之後,家裡的父母問他們,在學校今天都學了什麽的時候,孩子們念著a,o,e,時,家長們完全弄不懂,他們說的是什麽意思。

  學會了拚音之後,陽德文便讓二丫教他們讀千字文了,陽德文發了不少的功夫,將這些千字文抄錄了下來,並標注了拚音,以及注解。交給了二丫。

  有了標注的拚音,即便是有些字,二丫並不認識,但一讀拚音,也就認識了。

  陽德文有空時,也會親自給孩子們上課,但他教的是算學,首先教的便是十個阿拉伯數字。

  認識了十個阿拉伯數字之後,便教他們一百以內的加減法。

  水車在康德縣令黃明義的推廣之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個時代是沒有什麽知識產權,專利保護法的,所以做為發明者,陽德文並沒有撈到什麽好處。

  大秦國的京城皇宮內,大秦皇帝陛下的禦案上,擺著的便是陽德文所畫的,水車的圖紙。

  康德縣令黃明義在奏章中,極力的推薦朝廷,想整個大秦推廣水車的應用,以緩解乾旱少雨,以及不易灌溉的地方。

  經過了近一個多月的推廣,由於時間十分的倉促,大秦國仍然有許多地方,沒有及時製造出水車。

  但已經有了水車的地方,乾旱對於這些地方的影響大大的減少了許多,已經開始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

  “這小子,朕給了你一個三年之期承諾,你馬上就給了朕一個大大的驚喜,難道你想要朕,馬上就把你提到京城來嗎?”陛下笑了笑,自言自語的說道。

  “雖然你這一次的功勞,的確很大,但朕既然說了三年時間,總不能自食其言吧!朕倒要看看,

把你放在下面三年,你能給朕多少驚喜。”  一切都在按照著陽德文的計劃前進,時隔半年多之後,陽德文終於又可以吃到辣椒了,只可惜的是,青辣椒他並不敢吃太多。

  因為這一次栽種的辣椒並不多,所以他要盡量的等到,辣椒成熟了之後,將辣椒籽留下來做種子,只有這樣,來年才可以,大規模的種植。

  其實不僅僅是辣椒。還有很多的萊,比如長豆角,黃瓜,絲瓜,西紅柿,苦瓜,佛手瓜。

  最令陽德文驚喜的是,種子站的工作人員,不知道什麽原因,居然混入了十幾顆西瓜籽。

  經過陽德文的悉心培育,西瓜籽也順利的發芽,並且長勢挺不錯的,再過幾天就可以成熟了,有西瓜吃了。

  為了防止發生意外,陽德文雇傭了幾個村民,日夜看護著這些,陽德文親手培育的寶貝疙瘩。

  陽德文己經正式的到任了,康德縣縣尉的任上。

  這個時代的民風,大抵上非常的淳樸,作為一縣的縣尉,肩負著明州城內的治安巡查,緝拿盜匪。

  基本上屬於治安方面,打架鬥毆的問題,抓到縣衙之後,都是由縣尉審理案情的。

  至於一些非治安性質的案子,或是大案和重案,才會由縣令親自審案。

  二十一世紀的影視劇中,動不動就跑到縣衙門口,擊鼓鳴冤的事情,那純粹就是誤導觀眾的。

  如果什麽案件,都需要由縣令來審的話,那縣令這個職務,恐怕真沒有人願意幹了。

  不僅縣令不用事事親力親為,作為一縣縣尉的陽德文,其實也不用什麽事都過問。

  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想欺負他是新來的,總是將案子直接推到他的手裡。

  記得他上任後的第三天,巡街的衙役,在街上帶回來了兩個人犯,一個一臉的凶相,長得五大三粗的。另一個恰恰相反,一副書生的弱小樣子。

  原來一臉凶相的大漢,名叫王魁,而一副書生樣子的人,名叫黃魁。

  兩人幾乎並排進的客棧,當時是吃飯的高峰時候。

  書生模樣的黃魁,家裡應該是有點錢的,所以點了菜,還叫了酒。

  而這個一臉凶相叫王魁的壯漢,明顯是家庭比較窮苦的,所從他只要了幾個包子饅頭,就著一小碟鹹菜,便狼吞虎咽了起來。

  叫王魁的壯漢先吃完了飯,準備付帳時,一摸,發現自己身上的錢袋子不見了。驚的大聲的叫了起來,他懷疑是誰偷了他錢袋,再加上他性子比較直,說話就難免有些難聽了。

  後來沒過多久,在店門口的角落裡,客棧的掌櫃,撿起了一個錢袋子,王魁大喜之下,便說是他丟失的錢袋。

  王魁一邊走過去,一邊大聲的說道:“俺這個錢袋子裡面,有十兩銀子,還有三十二文銅錢,袋子上面繡了一個魁字,那是俺的名字,是俺媳婦幫俺繡上去的。 ”

  本來什麽事都沒有,那掌櫃的一看手中的錢袋子,上面的確繡了一個魁字。

  再打開錢袋子一看,裡面有兩銀子也是沒錯,可在一數裡面的銅錢,就有點不對了。怎麽數來數去,都有三十三文錢,要比大漢說的三十二文錢,多出了一文。

  本來這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事情。記錯了了一文錢,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可就在這個壯漢,抓耳撓腮的都想不出,怎麽會多了一文錢的時候。

  另一個書生一樣的人站了出來,指認那個錢袋是他丟的,並且說出了錢袋子的特征,以及裡面所裝有的銀兩和銅錢數。

  於是兩人便爭執不下了,壯漢指那書生,是因為聽到他剛才,大聲的說出來的,錢袋子的特征和銀兩的數目。

  書生就反駁著說道:“一定是剛才在街上的時候,錢袋子被你順手偷走了,然後你又數過裡面的錢。

  可惜的是,你走進客棧來的時候,那錢袋子又不小心弄丟了,而你剛才數錢的時候,又把銅錢數錯了。”

  客棧裡的眾人一聽,覺得好像也有道理。

  叫黃魁的書生,見了眾人的反應,心裡暗暗的高興。

  “大家都來評評理,看著他這一副穿衣的打扮,還有吃一頓中飯,也就是幾個包子,饅頭,就著一點鹹菜的樣子,你們大家說,他像是一個身上有十兩銀子的人嗎?

  所以這個錢袋子是他從我身上偷走了,然後又掉在了地上的。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叫黃魁的書生,冷嘲熱諷的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