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覺得不能這麽簡單的處理,中國的老百姓是最能忍受的,不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根本不會造反。
“陛下仁慈,只是根據口供,聞香教的聯絡人很快就會到京師,而且還是王家的余孽。”熊廷弼說道。
“那就釣魚,朕要借著這次機會將北方白蓮教的勢力連根撥出。這十七人都不能動,他們依然是朕的新兵。朕要告訴白蓮教的余孽,只要誠心歸順,朕一定會寬大處理。”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臣明白,臣立刻去處理。”熊廷弼回道。
“去找駱思恭,和錦衣衛一起辦理此案,此次行動就叫‘除逆行動’,朕給你們三個月的時間,朕要白蓮教在北方徹底消失,同時也要打擊南方的白蓮教勢力。爭取在三年之內完全將全國的白蓮教清除。”朱由校嚴肅地說道。
“諾。”
等熊廷弼告退之後,朱由校想起後世軍隊可以借鑒的地方,那就是軍隊的思想文化教育是很重要的,現在的軍隊中,幾乎九成九的人都不識字,要識字,首先要推廣官話,而推廣官話,就要依靠後世的拚音,這個簡單易學,在啟蒙教育時期可以利用。
現在要軍隊的人去識字顯然不現實,不但投入太大了,而且效果很小。朱由校的計劃是在未來的軍官學校裡,推行識字,並且將識字率作為考核的一個標準。而現在只能依靠戲劇表演來執行思想文化教育。朱由校想到太常寺的太樂署,這是一個專門負責宮廷歌舞表演的部門。
“內閣今天誰當值?”朱由校問道。
“韓爌,李宗延以及王紹徽三人當值。”王禮乾回答道。
“傳他們進來,朕有要事商議。”朱由校吩咐道。
……
李宗延和王紹徽都是新入內閣成員,也是朱由校用來牽製東林黨的,尤其王紹徽是反東林黨的急先鋒。
“朕準備裁撤太常寺。”朱由校開門見山地說道。其實太常寺在清末的時候就被廢了。
“陛下不可,秦署奉常,漢改太常,掌宗廟禮儀,至北齊始有太常寺,自古有之,今預廢除,實在是不可。”李宗延首先站出來反對。
“漢改太常,掌宗廟禮儀,何來自古有之?何況今太常寺已經不同了,宗廟禮儀和祭祀可以交給光祿寺來負責,去年給事中解學龍疏言裁汰冗員,但實際上被裁汰的也不過幾百人而已,朕以為造成冗員是因部門重合太多,裁撤部門才能真正解決冗員的問題。”朱由校說道。
“不知陛下準備如何處置太常寺?”韓爌知道朱由校不可能是簡單地裁撤。
“太醫署、太樂署和鼓吹署獨立出來,分別成立太醫學院、太醫院和皇家藝術院、皇家藝術學院,而且朕準備將教坊司也並入皇家藝術院。至於其他的三個署全部裁撤。”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太卜署也裁撤嗎?”王紹徽問道。太卜署負責卜筮,驅鬼等等。
“當然裁撤。朕乃天帝轉世,朕的命由朕不由天。”朱由校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但朱由校在新軍儀式上的亮眼表現,讓其他的人對朱由校這句話現在也是半信半疑。
“臣以為其他三署可以擇優秀者並入光祿寺。”韓爌提議道。
“臣附議。”李宗延和王紹徽一起說道。
“既然三位閣老都這麽認為,那就按你們說的辦。現在還有時間,不如你們隨朕去一趟太樂署。”朱由校說道。
“諾。”
……
太樂署是有很嚴格考核的制度的,
太樂署很多的人俸祿都依照他們學的曲子的多少來發放的。朱由校來這裡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用戲曲歌舞表演這種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來對百姓進行思想教育。簡單地說,就是要照搬後世樣板戲的模式。 “朕此行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朕和內閣商議,決定將太樂署,鼓吹署以及教坊司三者合並,成立新的皇家藝術院和皇家藝術學院,皇家藝術院專門負責表演,朕會在京師建立一個可容納千人的大型戲院,供你們表演,而皇家藝術學院就是專門培養表演人員的地方,朕也會撥一塊地出來,給你們建立一家學院。”朱由校說道。
“臣等領旨。”太樂署眾人回答道。
“第二件事情, 朕要你們以武悼天王冉閔排練一個戲劇,這個節目要有屠殺的情節,要有雙腳羊的情節,更要有冉閔的《討胡檄文》,朕要求每一個看到這個戲劇的人都要義憤填膺,都要淚流滿面,朕給你們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將這個戲劇排好,朕有重賞。三個月之後,朕會安排你們在京師和南直表演,而且會要求帝國之內的所有戲曲班子都要學會這場戲劇,以後朕如果出巡,你們會隨朕一起出巡表演。”朱由校強調道。
“臣等領旨,絕不會辜負陛下所托。”
……
馮夢龍此時也進京了,他跟宋應星一樣,也是屢試不中,但一生著書很多,最有名的作品就是“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
朱由校記得他看三言的時候還是初中的時候,那時候他就將整個三言都看完了,裡面有些章節甚至看過好多遍,當然主要是裡面有些章節的描寫完全不下於《金瓶梅》。也正因為通讀了三言兩拍,讓朱由校覺得明朝遠比歷史評價要開放得多。
“子猶,可知朕此次招你進京所謂何事?”朱由校微笑著說道。能見到馮夢龍的本人,朱由校真的是開心的,他絕對算是朱由校的在一個方面的啟蒙老師了。
馮夢龍完全也沒想到能有機會覲見當今的皇上,緊張是難免的,但也很興奮,但朱由校的這個問題,問得他完全懵了,他真的不知道皇上為什麽招他進京,但他知道應該不會壞事,否則的話,皇上肯定是不會親自接見他,只要一紙聖旨就能解決問題。他老實地回答道:“草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