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朱由校的話音剛落,底下響起了一片咳嗽聲。
明朝時有規定,大臣要奏事,必須先咳嗽一聲,提醒皇帝。
朱由校看著下面的大臣,絕大部分的人都上了年級,尤其是前面這些人,朱由校真怕這些假咳會變成真咳,到時候一下刹不住車,真的會咳得只剩半條命。
“停,停……”朱由校大聲喊道,“有事要奏的,請舉手。”然後朱由校示意怎麽舉手。
有些人很快就明白了,楊漣第一個舉手。
“楊禦史。”朱由校點了楊漣的名字,在朱由校印象中,他是非常認可楊漣的,楊漣為人清廉,舉全國廉吏第一。
楊漣走到禦前,跪倒在地,說道:“臣參東廠提督太監魏忠賢,魏逆共犯二十四條大罪,條條當誅。”
“楊禦史平身。”
“阿。”楊漣答道。
朱由校聽到“阿”並不奇怪,這個也是明朝早朝的一個規矩。朱由校待楊漣站起來之後,說道:“以後列位臣工奏事,不用跪奏。漢唐盛世,早朝也從無跪奏之理,朕欲複漢唐之盛世,就從今天開始,列位臣工以後出班承旨,也不要用‘阿’,我們統一用‘諾’,朕覺得更有氣勢。我們大家不妨現在就試一試。”
“諾。”顧秉謙第一個回答。
“諾。”第二個回答的是葉向高。對於這些老胳膊老腿大臣來說,不用跪奏可是說一種恩賜,至於用“諾”,還是用“啊”,這樣的事情根本就無傷大雅。
有了兩名閣老帶頭,其余的人自然也隻得跟著,尤其是原屬閹黨的眾人跟得最快。
朱由校覺得似乎有點惡趣味,但是他真的覺得用“諾”比用“阿”有氣勢。
朱由校對王體乾說道:“將楊禦史奏章呈上來。”
朱由校翻了翻楊漣的奏章,發現看不太懂,主要是沒有標點符號,再又是繁體字。而原本的朱由校也沒讀過多少書。
“楊禦史,你先下去吧,魏逆的事情朕已經下旨讓錦衣衛徹查,這次朕絕不會放過魏逆和客氏一族。”朱由校乾脆懶得看,反正關於這個案子他打算完全按自己的想法來辦。
“陛下,臣還有本奏。”楊漣說道。
“楊禦史,還有何事?”朱由校問道。
“臣參大學士顧秉謙是為閹黨……”楊漣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朱由校打斷了,“關於魏逆一案,朕自有主張,楊禦史暫且退下。”
“閹黨結黨營私,為禍極深……”楊漣繼續說道。
“朕說了,你先退下。”朱由校不耐煩地說道。
楊漣隻得悻悻退下。楊漣剛退下,左光鬥迫不及待又舉起了手。
“臣參大學士魏廣微結黨營私……”左光鬥說道。
“閹黨結黨營私,難道你們東林黨就沒有結黨營私嗎?你們的所作所為不要以為朕不知道,今天朕就要你們看下你們東林黨是個什麽樣子。”朱由校冷冷說道。
朱由校的話,不但讓東林黨人感到震撼,而且其他的人也都被這一席話給震住了。所有人都意識到東林黨人也有把柄落到了朱由校手裡。
“來人,傳汪文言和熊廷弼。”朱由校說道。
汪文言現在是內閣中書,被皇帝傳召,很快就趕到了皇極門。當他進來的時候,隻感覺到氣氛有點壓抑,居然沒有一個人說話,這和平時的早朝完全不同,他敏銳感覺到事情有點不對勁,他試圖用眼神和其他人交流,可他發現在場東林黨人都不敢與他交流,
他意識到他出大事了,“臣叩見皇上。” “還有人沒到,你就跪著等吧。”朱由校冷冷地說道。
“阿。”汪文言答道。
熊廷弼現在被關在大牢,從大牢到皇極門的時間自然更長一些。熊廷弼關在大牢,但他也可以算是東林黨人,魏忠賢被抓的消息他昨天也聽牢中牢頭提起過,現在皇帝要見他,他第一個想到的是皇帝要赦免他,所以整個人都顯得精神抖擻。
等他進宮之後,才發現朝會氣氛有點怪異,汪文言跪在地上,而邊上的大臣卻無人說話。當然他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罪臣熊廷弼叩見皇上。”
“熊愛卿,朕問你話,你要如實回答,如果有半點隱瞞,就不要怪朕不給你機會。”朱由校威脅道。
“罪臣一定如實回答,絕不敢欺瞞皇上。”熊廷弼恭敬地回答道。
“天啟二年四月,三司會審,當時判你和王化貞兩人斬刑。後來快到行刑之時,你是不是準備拿銀子出來請求緩期執行?”朱由校冷冷地問道。
聽到朱由校的話,熊廷弼不由得冷汗直冒,這件事情進行非常隱秘,他雖不知道朱由校怎麽知道的,但他絲毫不敢有半點隱瞞,“回陛下,罪臣罪該萬死,確有此事。”
但此時更害怕的是汪文言,他終於知道皇上因為什麽事情找他了,他跪著禦前,整個就像篩糠一樣開始發抖。
“熊愛卿,隻要你如實回答,朕會免你死罪,你是個有才能的人,朕是知道的。”朱由校許諾道。熊廷弼還是有才的,朱由校也準備重用。
“謝陛下,臣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聽到朱由校的話,熊廷弼真是長舒了一口氣,心中大石頭終於落地。朱由校在大庭廣眾之下許下這樣的承諾,他絕對相信朱由校不會騙他的。
“你將這筆銀子當時準備交給誰?”朱由校繼續問道。
“回陛下,當時臣原本打算送點錢,救回這條老命,有人給罪臣介紹了汪文言,汪文言當時告訴臣,隻要臣願意拿出五萬兩銀子,即可免去臣的死罪,但是這筆銀子數量太大,臣一時無法拿出來,所以臣才一直被關押至今。”熊廷弼如實地回答道。
“汪文言你有什麽話說?”朱由校看著汪文言冷冷地問道。
“陛下,臣冤枉,臣見熊廷弼乃國之棟梁,便有心挽救,而當時魏逆要見銀子才肯放人,所以臣才出了這樣的事情。”汪文言狡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