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件事情,你必須牢記在心,第一,此事一定不能牽涉到正一教,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一人所為;第二,切不可貪心,所得的每一個銅錢除開花銷之後,一定要全部交出來,而且騙夠一億兩之後立刻收手。”張天師叮囑道。
“一億兩?!”張輝震驚了,他真的震驚了。他原本以為這個騙局只是隨便騙點錢而已,可沒想到會是一個如此巨大的騙局。
“怎麽啦?”張天師冷冷地說道。現在如果張輝反悔,那他馬上就會要了張輝的命。
“沒有什麽,弟子只是怕達不到師傅的目標。”張輝趕快說道。他沒有反悔,但他明白如果真的能騙到這麽多錢,那他肯定永遠也回不了正一教了,甚至整個大明都沒有他的容身之所。
“接下來的所有一切都要依靠你自己。你隻管辦好自己的事情,事成,為師一定會將你所有一切都安排好,也一定不會負你。”張天師說道。
“弟子明白。弟子走了。”張輝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叩了三個響頭。
張天師一直目送著張輝離開自己的視野,才喃喃道:“為了正一教,也只能犧牲你了,就算是為師對不起你了。”
……
在這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自古以來,女醫幾乎都是家傳的,根本不可能出外求學。朱由校送一百名宮女去太醫學院學醫的事情,頓時鬧得沸沸揚揚。當然最為難的是太醫院的院正周健,皇帝送來學醫的宮女他不可能不收,如果收了的話,肯定又少了那些老頑固的指責。
當然周健更不可能去死諫,作為一個學醫的人,他更明白生死的意義。
但好在明末社會風氣還算開放,再加上朱由校對這次送宮女去太醫學院學醫的事情解釋等很清楚,這是善舉,這讓他並沒有收到幾份關於這個事情的奏章。民間甚至還有人讚揚朱由校的善行善舉。
當然也有些老頑固公開指責朱由校的行為,他們高舉著“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旗幟。但對於朱由校這個油鹽不進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浮雲。
只是太醫學院在招生上,可就不敢招收女人了。周健可沒有朱由校的分量,更朱由校的厚臉皮。
太醫院的衛生局也正式成立了,首先要做的就是招募倒夜香的和清掃的人員。五錢銀子一個月,對於京師的普通百姓來說,可能不算多,但對於京師城外的流民來說,可就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衛生局的人直接就到城外的流民處招募,僅僅隻用了一天的時間,衛生局所需的人員就已經招募完畢。
……
錢一到位,山東的新兵招募立刻就如火如荼地開展。凡願意從軍者,一旦通過,立刻就可以獲得三個月的餉銀作為安家費。這樣的條件對於山東流民來說,從軍就意味著可以立刻獲得四兩五錢銀子,一家人的溫飽問題馬上就可以解決,一時間從者如雲。
新軍大營外排起長長的隊伍,不但有流民甚至山東各地的百姓都紛紛趕過來從軍。
陳四,山東濟南府人,家中排行第四,後面還一妹一弟,前面兩個哥哥早夭,而自己的父親、第三個哥哥以及弟弟因山東聞香教起義,死於被亂軍之中,現在家中僅剩他和老母以及妹妹三人。原本他家是準備要將他的妹妹買到大戶人家做丫鬟的,這樣最少在這個亂世也能活下來,但是現在碰到招募新軍,陳四毫不猶豫地決定從軍,為自己的妹妹和母親換來一口飯吃。
當然陳四從軍的路並不順暢,
最少現在他排隊都已經排了大半天了,早上吃得一丁點東西早就沒了,再加上現在天氣還冷,他現在可以說是又冷又餓。還好其他的人大多數都是這樣。 現在沒有政審,新軍招募也非常簡單,登記戶籍等信息之後,便是進行一項很簡單的測試——舉重。但如果有特殊才能的人可以免除這項測試,例如會騎馬或者習武的人等等。
陳四家徒四壁,當然什麽都不會,只能參加舉重這項測試。舉重就很簡單,將一塊重約幾十斤石墩舉高,達到評審官要求的高度就認為合格了。
陳四雖然又餓又冷,但憑借著一股信念,用著一股蠻力將石頭舉到了與胸平齊,卻是再也舉不上去了。
“合格, 去軍需官領取餉銀,一個時辰後,到軍營集合。”評審官面無表情地說道。
今天的考核就是這麽簡單,熊廷弼也是仔細想過的,他知道一個人長期吃不飽,又沒鹽吃,肯定是沒有力氣的,如果要求太高的話,那麽根本不要想招滿人。
這個時候,人還是很單純的,沒有一個人會想著拿著銀子就跑,甚至沒有一個人敢有這樣的想法。官員也不會認為誰敢拿了銀子就走,如果誰敢當逃兵,那是全家都要受牽連的。
陳四顧不得自己頭暈眼花,趕快去軍需官領取銀子。現在的窮,真的是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陳四的妹妹的都快十歲了,到現在還沒穿過一件完整的衣服。陳四領了銀子第一個想法就是趕快買點糧食,然後給自己的妹妹和母親買件衣服。
陳四是幸運的,他們全家因他當上了新兵暫時不會餓死了。然而還有很多沒有招募上的人,他們中有些人在軍營外面嚎啕大哭,有些人哀求著評審官再給一次機會,有些人會很木然地離開了軍營,甚至有人當場暈倒在了軍營中,然後像被丟垃圾一樣的丟出軍營。
這就是亂世!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
朱由校給的一個月期限已經到了,李永貞招募一萬五千新兵已經全部到位。而塗文輔的燧發槍還在製造中,他甚至找來湯若望幫忙,然而到期還沒有製造出來。
“李永貞招募新軍有功,擢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新軍招募完畢,李永貞成了新任的東廠提督。而新軍所有的事務全部交給了熊廷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