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錢謙益最後的結局會怎麽樣?朱由校已經不關心了,如果錢謙益能活下來就讓他在台灣發揮最後的剩余價值,教化當地的百姓,台灣人也需要這樣的大儒。
在這個月之內,王良妃、襄嬪、恪嬪三人接連被確認懷孕,才將皇宮沉悶氣氛衝淡了許多。朱由校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很有種馬的天賦,簡直堪稱“人形播種機”,朱由校甚至在想,不會最後弄出上百個兒女出來吧。
為了在十二月份之前完成對遼東巡視,朱由校決定在五月份出巡。
朱由校此次的出巡計劃再次遭到了朝廷上下激烈的反對,而且反對的聲音比上次更為激烈。
“陛下,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遼東戰事未穩,建虜猖獗,乃兵凶戰危之地,還請陛下三思。”韓爌勸阻道。
“請陛下三思!”百官紛紛跪倒在地說道。
“朕也知道遼東是兵凶戰危之地,但是遼東朕必須去一趟,此事關系到遼東的局面。現在努爾哈赤剛剛去世,後金局勢不穩,不足以威脅到朕。朕絕不會深入遼東,最多只會留在山海關而已。”朱由校說道。
“建虜驍勇善戰,就算隻留山海關,也是極其危險的。”魏廣微也勸阻道。
“朕此次會帶五萬禦林軍前往以備無患,就算建虜突襲山海關,朕也可以確保萬無一失。”朱由校說道。
“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乃萬金之軀,如有任何閃失,則帝國危矣。”李起元也勸阻道。
“各位愛卿的意思朕明白,此事容後再議吧。”朱由校說道。說完,朱由校轉身就走了。
“陛下……”百官還想勸阻朱由校,只是朱由校已經頭也不回地走了。
雖然在朝會上沒分出個結果,但是在朝會之下,朱由校已經安排出巡的事情。這次朱由校準備將湯小紅訓練的三千女兵也一起帶上,如果有機會的話,朱由校想讓她們也殺殺人,見見血。
朱由校再次一意孤行,反對朱由校遼東巡視的聲音也越來越激烈,每天都有無數地奏章飛到朱由校面前,朱由校一律留中不發,每天請求面聖的人也是絡繹不絕,朱由校也一律不見。
張嫣也極力勸阻朱由校不要巡視遼東。
“寶珠,今年朕有大劫,朕必須去一趟遼東,如果能避過此劫,朕定可再活幾十年,如果避不過,朕這裡有一份密旨,關系到帝國的儲君,你要保存好。”朱由校說道。
“妾領旨。”聽到朱由校的話,張嫣淚眼婆娑,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朱由校輕輕擦掉張嫣的淚水,說道:“寶珠,朕又不是說一定會出事,你放心吧,朕一定會沒事的。”
“皇上洪福齊天,定會平安歸來的。”張嫣肯定地說道。
“寶珠,此次去遼東,朕準備讓小小一起去。”朱由校說道。
“皇上,準備讓小小進宮嗎?”張嫣輕聲問道。
“沒有的事,小小掌管的鳳求凰也算是皇家的產業,朕覺得有必要帶小小出去見見世面,不能隻待在京師,這樣對她不好。”朱由校解釋道。
“小小雖然出身不好,但這兩年小小的表現可圈可點,給她封個貴人還是可以的。”張嫣微笑著說道。
“小小現在是鳳求凰的掌櫃,朕可沒有這樣的想法。”朱由校說道。
“小小今年也十八了,她也不能為了鳳求凰終身不嫁吧,你也不能這麽狠心啊!要不你乾脆將她納為外室吧,皇上。”張嫣建議道。
“此事再說吧。”朱由校沒想到一轉眼小小也到了出嫁的年齡了,將小小困在鳳求凰,真的對小小很不公平,
朱由校不由得要去想著怎麽安排小小的事情了。“皇上,此次出巡帶上張妍吧。”張嫣輕聲說道。
“嗯。”朱由校點點頭。
……
四月三十日,臨出行的前一天,朱由校再次召集了內閣會議。
“朕此次出行勢在必行,眾位愛卿也一直勸阻朕,但朕有迫不得已的理由,朕留了一封密旨給皇后,如果萬一,朕是說萬一有什麽不測,你等可按密旨上的旨意行事即可。”朱由校叮囑道。
“諾。”眾人也不再勸阻了,也知道勸阻也沒有任何作用。
“陛下,朕請求隨駕。”楊漣躬身說道。
“不用了,朕此次不準備帶文官前去,如果有難以決斷的事情,可以用快馬送至山海關。”朱由校說道。
“諾。”
……
安排好京師的事情之後,朱由校於五月初一正式出行,隨行的五萬禦林軍由盧象生親自率領,熊廷弼被留在了京師。朱由校需要可靠的人來穩定京師的局面。
朱由校的隊伍還沒走一半的路程,就收到消息,第二次寧錦之戰爆發了。
“陛下,建虜出兵寧錦,遼東局勢未明,臣以為當速回京師為上。”盧象生建議道。盧象生驍勇善戰,如果是他一個人的話,他肯定會迫不及待地想建功立業,但是現在皇上在此,他不得不優先考慮朱由校的安全。
“建鬥,你怕嗎?”朱由校冷聲說道。
“臣不怕,但陛下的安危事關帝國的安危。”盧象生回答道。
“眾位將士,你們怕嗎?”朱由校高聲問道。
“臣等誓與建虜決一死戰。”眾將高聲回答道。
“朕告訴你們,朕也不怕,朕是帝國的天子,豈能聽聞建虜出兵消息就望風而逃?在帝國,只有戰死的天子,絕沒有逃跑的天子。朕當年能在大同擊潰林丹汗的大軍,朕今天也能在遼東擊潰建虜的大軍。朕也一定會擊潰建虜的大軍。”朱由校高聲說道。
朱由校雖不知道歷史上寧錦之戰什麽時候爆發的,但是他知道寧錦之戰最後是明軍取得了勝利。朱由校更明白,他不能退,他一退肯定會影響遼東大軍的軍心。
而且自從朱由校穿越之後,現在的遼東形勢遠比歷史上的遼東形勢要好,光是撥給遼東的糧餉,就比歷史上充足得多。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鳥書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