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群烏合之眾,平田增宗打算一舉擊潰,不給鄧青松任何機會。
只見平田增宗手一揮,薩摩藩的軍隊率先發起了衝鋒。數千人一旦喊著“突擊”的口號奔跑起來,還是極有威懾力的。兩千東瀛軍明顯出現了輕微了騷動。
“後退一步者,死!”有人說著日語大聲喊道。
“準備……”
“第一排,放!”
“第二排,放!”
……
鄧青松的軍隊中軍和左翼率先開火,他們都是準備的燧發槍,而右翼裝備的卻都是火繩槍。
右翼本來都是剛入伍還不到半個月的新軍,再加上又是火繩槍,平田增宗的軍隊第一輪衝鋒就引起了鄧青松的右翼的混亂。這時五百執法軍發揮了作用,他們一邊喊著“後退一步者,死!”的軍紀,一邊接連槍斃了十來個人才穩住陣型。
鄧青松原本希望右翼能堅持一個時辰,現在看來不動用大炮,右翼可能連半個時辰的堅持不下來。鄧青松當機立斷,立刻啟用大炮。
右翼的火炮率先開火,緊接著所有的火炮都開火了。隨著一聲聲巨響,在一輪炮擊之後,薩摩藩的軍隊留下一地屍體緩慢地撤了回去。
平田增宗完全沒想到這群海盜居然攜帶了這麽多火炮,讓他吃了個暗虧。但在剛剛一輪的衝鋒中,他也看到了海盜的弱點,他決定加強對鄧青松右翼和左翼的攻擊,尤其是右翼,他預計在三到五輪攻擊之後,就能將鄧青松的右翼完全擊潰,而左翼他也有信心在兩個時辰之內擊潰,只要將鄧青松的兩翼擊潰,吃掉中軍就不是問題了。
平田增宗在稍微修整之後,又發起了新一輪的衝鋒。這次平田增宗啟用了他手中僅有的火繩槍隊伍,與鄧青松左翼開始對射。
鄧青松也看出了平田增宗的意圖,他將中軍的五百機動部隊調到右翼,同時傳令中軍前進,他要在右翼完全崩潰之前,將平田增宗的中軍擊潰。
這一輪交鋒平田增宗投入他九成的家當。薩摩藩的軍隊也都是職業軍人,絕對是訓練有素的,在第三輪炮擊的之前,薩摩藩的軍隊已經突入了右翼。
鄧青松的右翼瞬間大亂,薩摩藩的士兵遠比兩千東瀛新軍凶悍,東瀛新軍被殺得毫無還手之力,執法軍也已經無法阻攔東瀛新軍潰逃。
“就地結陣。”負責右翼執法軍的千戶長大聲吆喝道。
“就地結陣。衝陣者死。”千戶長又接連喊了幾句。緊接著這兩句話又被翻譯成了日語在陣地裡響起。
一千執法軍本就在右翼的後方,聽到千戶長的話,他們迅速拋棄了二千東瀛新軍集結成新的軍陣。
“準備,射擊……”
一聲令下,一千執法軍不分敵我地開始射擊,原本向著執法軍衝過來的潰軍,瞬間就倒了一片。
“衝陣者死!”這句話再次在陣地上響起。
此時的東瀛潰軍已經完全失去了鬥志,有些人乾脆躺在地上裝死,有些人在尋找新的逃生方向,當然也有極少的人被逼著再次重新衝向敵人。本來幾乎已經接近崩潰的右翼,暫時又穩住了陣腳。
而此時的左翼也已經被薩摩藩的士兵突入。海盜的天性決定,打順風仗的時候,可能勇猛無敵,如果稍有不順,極易全軍崩盤。
三千海盜也算久經沙場,輪單兵作戰的能力完全不下於薩摩藩的士兵,但被薩摩藩的士兵突入之後,士氣迅速下落,海盜頭子楊六,也是三千海盜的指揮官見勢不妙,
居然率先撤退。 “後退一步者,死!”執法軍的千戶長面無表情地說道。
“前面都頂不住了,你們怎麽不上去頂?”楊六絲毫不給面子,他可算是這群執法軍的老板之一。
“後退一步者,死!”千戶長也絲毫不給楊六的面子。這名千戶長原本是鄧青松手上的百戶長,跟隨鄧青松一起加入了顏思齊的隊伍,是鄧青松最信任的人,這次鄧青松就是考慮到這種局面才將這名千戶長派到這裡來了。
“老爺我還走定了。”楊六不信這群執法軍非對開槍。
只見這名千戶長一揮手,五百名執法軍全部端起了槍。
“六哥,我看算了。”楊六的親信勸阻道。
“狗入的,你們拿的餉銀,大爺我可出了一份的,我看你們誰敢開槍。”楊六可是二十六巨頭之一,他見這群執法軍居然連他面子都不給, 可想而知,心裡有多氣。
顏思齊為了在東瀛起事,與楊天生,鄭芝龍等二十六人結拜,所以被稱為二十六巨頭。
“後退一步者,死!”千戶長盯著楊六冷聲說道。
“老爺我看你誰敢……開……開槍……”楊六毫不示弱地向後方撤回,而這千戶長也絲毫沒有猶豫,他一聲令下,楊六一句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成馬蜂窩。
“狗入的,你還真敢動手啊!”楊六的親信紅著眼睛大喊道。
“準備……”這名千戶長手一抬,第二排人舉起了槍。
“疤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待我們殺退這群倭寇再來計較。”旁邊的人這下知道執法軍真的是敢開槍的了。
“你跟老爺我記著,老爺我還回來的,七爺是不會放過你們的。”疤臉惡狠狠地說道。
這群海盜此時隻得掉過頭衝向敵軍。這群海盜現在已經是無路可退了,已經到了破釜沉舟的局面,殺退薩摩藩成了唯一的選擇。
兩軍交戰,如果在武器裝備戰術素養接近的情況,悍不畏死的一方自然能佔據上風。左翼再次佔據了上風,殺退了薩摩藩的進攻。
而此時鄧青松的中軍正在推進,為了保持陣型,中軍的推進速度不如平田增宗的兩翼。鄧青松的中軍訓練有素,在炮火的支持下,平田增宗的軍隊始終都無法接近鄧青松的軍隊,而且被鄧青松的中軍逼迫得不停地在後退。
兩軍現在呈現出焦灼的狀態。鄧青松的右翼處於崩潰的邊緣,而左翼勉強與敵軍平分秋色,只有中軍取得了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