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到明朝開特區》第二百四十五章 是福是禍
將近七百萬人一起用威海幣,這麽大的市場可是能夠超發很多的威海幣的!威海特區的財政又可以重新變得充裕了。

 曾徹笑得像老狐狸一樣,對那些難民們噓寒問暖。在了解到百姓們缺衣少食之後,毅然的、以大無畏的精神代表所有百姓找到威海銀行要求給每一個難民貸款。

 貨款,沒有東西抵押如何能貨款?

 曾徹展開了三寸不爛之舌與威海銀行總經理辯論了三天三夜,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終於說服了威海銀行的總經理答應給難民們無抵押貨款。

 然而問題又來了,按照威海銀行的利息,借一元威海幣每個月需要一分五錢的利息。

 這個利息百姓們還是能夠接受的,畢竟那些放高利貨的人都是三分利的,而且還是利滾利的。而威海銀行只有一分五的利息還不用利滾利的不斷增加。

 但是曾徹卻不答應了!

 “百姓們這麽窮,剛剛被那些女真野豬皮搶光了所有的財產,你們怎麽還能放這麽高的利息!”

 曾徹再次展開了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與威海銀行的總經理展開了辯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把利息一厘一厘的不斷往下壓。

 在老百姓們的期待中,這些利息每天都有所下降,每天都有一個新的期待。終於在首長不眠不休的辯論之下,威海銀行總經理終於投降了,給了九厘的利息。

 從一分五厘的利息降到八厘的利息,百姓們可是見識到了首長的辛苦,足足跟那威海銀行的經理扯了大半個月的皮呀。天朝日報裡可是匯聲匯色的,講述了首長如何如何跟威海銀行總經理講道理,如何如何與威海銀行總經理鬥智鬥勇,如何如何給威海銀行總經理下套,讓他處於人道的對立面不得不降息的過程。

 其中過程之艱辛、其中門門道道之多,其中無數聖人聖人語錄與道理,天朝日報這篇關於首長借錢的報道讓百姓們聽得如癡如罪。

 八厘的利息,還不用利滾利,如此低廉的貸款成本是這些難民們完全能夠輕易的負擔的起的。利用這些貨款、百姓們有了暖和的衣服、有了充足的糧食、有了種子,有了勞動的工具,一切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發展。

 首長借錢的傳說成了民間關於首長一大非凡功績!這一功績讓百姓們從赤貧成了小資產者,擁有了起家的資本。

 而首長另一大非凡功績就是土地租賃製。

 而且因為大量的人死於戰亂,特別是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皇親貴族以及大地主們因為被李自成的大順軍而盯上了而出現了大量死亡,使得北方五省出現了很多很多無主的土地。

 於是首長就把這些土地租賃了給廣大貧民,而且地租超低,只有以前地主的一半。

 有了土地、有了起家的資本,百姓們就擁有了一切。

 在志願者們的幫助下,百姓們迅速的離開了難民營,種地、養殖、外出打工一個個的都奔向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百姓們有了工作就可以創造價值,又給官府帶來了大量的稅收,這是一種十分良性的循環。

 五個月後八旗兵給北方五省百姓們帶來的創傷隨著第一批農作物的成熟逐漸的消泯。

 在志願者們的幫助下,難民們利用農閑的時間修建好了水利;在志願者們幫助下難民們獲得了更多各類的農作物,以及更好的耕作技術,這一波農作物獲得了大豐收,產量比以前足足翻了一翻。

 不僅難民們的生活也開始變得富足起來,官府也收到了第一筆地租,這筆收入足足是以前和平時期的五倍。

 與此同時志願者們與難民們的關系越來越好,難民們都十分的信賴志願者,住賴天朝黨。讀書人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漸漸的不如天朝黨的萬一,漸漸有一呼百應之勢。

 “嗨,劉叔。正在蓋房子呀!”

 曾徹總是一有時間就會帶著人下鄉,與百姓們拉拉家常,順便深入基層做調查。

 “首長!劉老倌給首長請安了!”

 劉老倌見到是首長立即興勿勿的向首長下跪。心裡的感激,簡直無法用語言表達。

 幾個月前他才被八旗兵給搶掉了所有的財產,一家人無所依靠面臨被活活餓死的危險。是首長給他們發放免費的救濟,雖然只是一些薄粥但也保住了他們一家人的性命。

 然後首長又以極低的地租給他們租賃土地,還親自找威海銀行的總經理給他們帶來了低息的貸款,這才讓他們一家人能夠吃飽穿暖,才讓他們有點閑錢可以蓋房子。

 “起來!起來!”曾徹笑吟吟的要扶起劉老倌。

 “不!首長!請讓我們叩完這三個響頭。要不是首長,我們一家老小都要活活的餓死了!”劉老倌那叫感激涕零。

 “哈哈,劉叔,我們天朝黨不興跪拜這一套的。”曾徹說。

 “可是磕頭感恩卻是我們百姓們感謝的最好方法。 ”劉老倌十分的固執,硬是帶著全家人給曾徹磕了三個響頭。

 “呵呵,紅磚、鋼筋、水泥,劉老倌你的生活過得還不錯啊!”曾徹說。

 “都是托首長的福。我的大兒子在威海特區打工,每個月也能獲得五百威海幣的工錢。二兒子在馬尼拉跑船更是每月能夠得到一千威海幣的工錢。”

 “現在我們家可比那劉老財主有錢,做房子當然也要比他劉老財主做得更好。這鋼筋水泥房子又結實又漂亮,絕對比他劉老財的老房子好。”劉老倌笑呵呵的說。

 “去年他劉老財還嫌我家窮,嫌我那小兒子沒讀過書,每天一看見我兒子接近他的女兒提著大棒子出來追打。可是今年,他劉老財卻主動帶著他的女兒來我家提親。”劉老倌笑眯眯的對現在的生活十分的滿意。

 他的小兒子接受過預備役的訓練,不僅學到了一身過硬的本領,還學會了很多的字、很多的知識。更是有幸的被一個大商家看中,成為了一個小小的管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