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到明朝開特區》第二百八十章 30戰爭借鑒
曾徹向崇禎講起了戰爭生意經。打仗就是打錢,這些錢打到誰的口袋裡去了,當然是軍火製造商了。

 崇禎這個年代,有著強大的文明的無非就是歐亞大陸。南美、北美、非洲、澳洲,那些地方大多都是一些土著部落,沒有什麽強大國家存在。

 部落製讓那些地方的人有如一群散沙,一個部落哪怕再強大有個百萬人口的規模就已經頂天了,百萬人口也最多能夠集齊幾萬兵力,能有什麽做為?

 而且一個部落的強大必然是踩著其它部落的鮮血上位的,強大的過程中他們需要通過劫掠奪取其它部落的人口。掠奪人口也只能是女人與小孩,因為成年男子大多只會對自己以前的部落忠誠,是養不熟的狼,隨時可能會反叛恢復以前的部落。與此同時,雖然掠奪能夠讓一個部落快速的強大但也會帶一類大量的仇恨。很多部落因為祖先的仇恨可是世世代代老死不相往來的。

 這也造成了,這些部落在面對外敵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團結起來一起對敵。他們甚至會為自己身邊部落被屠殺而感覺大仇得報,甚至還會為侵略者帶去幫助。

 這也是為什麽西班牙王國能夠以少數人殖民一大片土地的根本原因,哪怕他們手中的火繩槍根本算不得多先進,哪怕沒有政府軍隊的大量加入。

 曾徹向崇禎普及著一些這個世界上的知識,攤開了一張天朝黨繪製的一張世界地圖。並從地圖中指出了一些較為強大的國家。

 在亞洲現在大明當數第一,其它比較強大的帝國還有剛才說的莫臥兒帝國,莫臥兒帝國旁邊還有個波斯帝國比較強大。至於逞羅與緬甸只是因為山高林密而被隔絕了出來而了。

 再往北就是一些遊牧部落國家,喀爾喀、準葛爾、哈薩克汗國,以及另外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俄羅斯。

 歐洲方面的強國大致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西班牙王國、葡萄牙王國、法蘭西王國、英格蘭王國、瑞典王國、以及丹麥和挪威王國。

 而且歐洲這個地方雖然說比較強大,但是也非常的混亂,他們剛剛經歷完三十年戰爭,有些地方的經濟甚至倒退了二百年回到了農奴製的年代。

 其中神聖羅馬帝國早已經名存實亡,三十年戰爭後分成了314個邦國和1475個騎士莊園領地、又因為《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各個公國享有著高度的自主權。

 神聖羅馬皇帝現在只能算是一個虛名,甚至連德意志邦國的盟主都稱不上,準備的說只是以奧地利為中心的哈布斯堡君主國的統治者

 威海特區的崛起也與這一場戰爭離不開關系,威海特區之所以在短時間內賺了那麽多金子、銀子,其中大多數都是靠賣給交戰雙方天朝步槍獲得的。

 天朝步槍的性能遠遠優於他們現在使用的火繩槍,無論是射速還是準備性都比他們的火繩槍要高出一大截,誰有更多的天朝步槍誰就能擁有更強大的火力。

 因此天朝步槍在歐洲非常的搶手,交戰雙方的新教聯盟與天主教聯盟以及後來參戰的法國、丹麥、瑞典、英國都購買了大量的天朝步槍,為威海特區輸送了大量的金子和銀子。

 可惜的是,這段時間大明也正處在內亂時期,曾徹忙於發展新軍、忙於對付滿清與李自成,沒有時間往裡面參一手,否則收益將更加的巨大。

 “說起這三十年戰爭。交戰以方分別是由西班牙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組成由哈布斯堡王朝同盟,並得到羅馬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諸侯以及波蘭立陶宛王國的支持,可以稱之為天主教聯盟。”

 “由法國、瑞典、丹麥、聯合省共和國(荷蘭)以及英國和俄國組成,並得到德意志新教諸侯和捷克、特蘭西瓦尼亞,意大利的反哈布斯堡王朝運動的支持。也可以稱之為新教聯盟。”

 “起初是因為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大公,壓迫新教徒引起的,新教徒最終選擇了反抗,並獲得了勝利成立宣布波希米亞獨立。然後引發了一連竄的事件。”

 “斐迪南不能容忍波希米亞人自行選出新國王、聯合天主教同盟之一的西班牙亦出兵進攻普法爾茨。接著信奉新教的丹麥王克裡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國的支持下與新教聯盟共同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發動進攻。接著丹麥戰敗。”

 “然後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領軍隊與勃蘭登堡和薩克森選帝侯聯合再一次向神聖羅馬帝國發起了進攻,先是小勝了一場,然後再一次戰敗。”

 “最終法國也出兵了,神聖羅馬帝國戰敗。但是法國、丹麥等國組成的聯盟也損失巨大。因此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締結了兩個和約《奧斯納布呂克條約》與《明斯特和約》,合稱《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最後神聖羅馬帝國成為了一個空殼,使德意志各邦國大約死了60%的人口,波美拉尼亞死了65%的人口。 法國取得了阿爾薩斯主權,並獲得了歐洲霸主的地位。瑞典興起、荷蘭獨立。”

 “這場戰爭因為德意志聯邦的新教與天主教之間的爭鬥而引起。就因為這一場戰爭,德意志各邦國死了近六成的人口,男子死亡過半。而得利的卻只有法國、瑞典。內戰之可怕可見一班。”

 曾徹向崇禎講述著歐洲這場規模浩大、待續時間長達三十年之久的戰爭。感歎著一場內戰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損害有多麽的致命。其實這也是曾徹選擇當一個內閣首輔而不是取崇禎而代之的根本原因。

 大明雖然喪失了大量的領土,但是在南方還是有很大的民意基礎,南方士人大多都是支持崇禎的。如果引發一場內戰,雖然天朝黨可以比較輕松的獲勝,但損失也是十分巨大的。

 而且曾徹是崇禎的女婿,崇禎又因為這一場戰爭死掉了除微兒之外所有的子女,他這麽一大把年紀了想再生出一個子嗣後代也不太可能。最後天朝黨黨派的凝聚力可是十分強大的,曾徹在天朝黨內有著絕對的威信,雖然曾徹這一次沒有登上皇帝寶座,但其擁有的權力並不會比皇帝差多少。甚至在財富方面曾徹絕對要甩崇禎幾百條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