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到明朝開特區》第二百二十四章 報應
結果一夥號稱是闖軍的土匪真的來了!

 這群人連三百人都不到,還穿得破破爛爛的,手裡連把像樣的長槍、腰刀都沒有。知縣與一眾鄉紳佬爺們都笑了,就憑這群乞丐還能拿下一個縣城?

 結果一句歌謠在城中響了起來,‘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就在知縣與一眾鄉紳老爺們摟著小妾睡覺的時候,那句歌謠的威力就暴發了。

 為了能有一口飯吃,那些守城的官兵們造反了。他們殺死了守城的長官,將外面的闖賊迎了進城。然後知縣找了一根繩子吊死了,各個鄉紳們的家都被那些闖賊們給攻破了!

 鄭西山的家也被攻破了,他的父親、兄弟、以及子女,全家上下老老小小幾十口人都落入了那夥反賊的手中,被反賊殘忍的殺害。多少年來費盡心思所貪來的財物也盡數落入了反賊手中。

 十萬畝良田、全部身家一夜之間就變了主人,要不是鄭西山本人稍微機靈一點,及時脫掉了自己的官服扮成平民混在民居之中也要成為反賊的刀下之鬼。

 全家被殺、家產被奪,鄭西山與反賊不共戴天。隻身逃出縣城,就在他立誓要報仇的時候,被一夥進關劫掠的八旗兵給抓起來了。從一個高高在上的典吏老爺,瞬間成為一個野蠻人的包衣啊哈,成為了一個奴隸。

 鄭西山的主人赫拉拉是一個十分野蠻的八旗兵,第一次見面識看就被他腰間掛著的五六個血跡斑斑的頭顱給嚇暈了,沒有任何反抗的就成為了別人的奴隸。

 奴隸,見到主子必須主動的跪下磕頭問安,不管要你做什麽都必須去做,沒有半點人格可講。

 剛開始的時候,鄭西山被關在一個羊圈裡與羊群為伍。

 每天,天亮的時候他的主子都為提著鞭子有事沒事的給他抽一頓的狠的,每次都要打得他頭破血流通。這是訓奴的第一步,給一個下馬威讓奴隸們吃一些苦頭。

 整整挨了大半個月的鞭子後,鄭西山的骨頭也被徹底的抽軟了。十幾次的死去活來,讓他明白了生命的卑微。,他被打斷了脊梁,成為了一條合格的哈巴狗、成為了一個合格的奴隸。

 無緣無故的鞭擊把奴隸打成可憐蟲之後,接著是第二步是訓練規矩。一套一套十分繁瑣的規矩,不能出半點差錯,否則就是拉出去一頓狠抽。直到這套規矩印入奴隸的靈魂、成為本能之後第二步才算結束。

 然後還有第三步,時不時的抽奴隸們一頓鞭子,讓奴隸們時候牢記自己的身份。這個訓練貫穿著奴隸的終身,直到死的那一刻為止。

 鄭西山的遭遇十分的淒慘,但是他善於阿諛奉承還會算算寫寫的總算是得到了主子的器重。然後再經常性的給自己主子出一些主意,漸漸的成了主子的心腹。可是再被主子視為心腹,還是一個奴才,而且是一個不能犯錯的奴才。

 身為心腹奴才一旦被主子感覺到你有一點不忠那就是活活打死的下場,就像他的前任那樣。身為心腹奴才雖然待遇好上了很多,但是每都要小心翼翼、提心吊膽的的。需要經常琢磨著主人的心思,需要嚴格的控制自己一言一行,必須時刻讓主子感覺到自己的忠誠、感覺到自己的溫馴,否則下場就只有死亡、十分淒慘的那種死法。

 這種生活讓鄭西山生不如死,可是卻又不敢死。尋死是一種十分犯主人忌諱的事情,如果當時死了還好,最多被鞭鞭屍然後丟出去喂狗。可如果沒死成,那些當主子的絕對會讓你知道什麽叫人間地獄。

 在遼東那裡,鄭西山當了二年的奴才,過了兩年生不如死的日子。這種日子甚至讓他忘了仇恨,滿腦子的盡是如何卑微的活下去。沒能了身為讀書人的那種高傲,沒有了身為人的尊嚴,有的只有抽斷了的脊梁、有的只是一個豬狗不如的奴隸。

 終於曾首長的新軍殺過來了,將所有的漢人奴隸們都給解救了出來。鄭西山因為讀過書,被扔到了預備役軍營接受預備役訓練,再這裡曾徹給了他鄭西山身為人的尊嚴,第一次有人會告訴他什麽叫人權。

 預備役軍營裡,鄭西山開始破繭重生。拋棄了過去那渾渾噩噩的日子,豎立了自己遠大的理想與抱負,成為了曾徹最忠實的信徒。

 深刻的感覺到了過去那種死讀書,讀書隻為當官的可恥。如果當年自己能夠有點魄力,用心的去勸說父親以及其它鄉紳們捐糧捐款,不讓那些守城的兵丁們淪落到快要餓死的地步。自己的父親、自己的家人還會死嗎?

 敵人只是三百多老弱殘兵,連兵器、裝備都不齊全!

 還是首長說得好!讀書就是為了學知識,當官就要為民做主,就是要為人民謀福利。至於當官,鄭西山是不想再當了。他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就是當了官也是想著如何多擁有一些田地。

 鄭西山把自己的眼光關注到了植物學之上。

 轟轟烈烈的預備役訓練完成之後, 鄭西山又被派往到文登學院學習。鄭西山將自己的專業選中了一個十分冷門的農業。在那裡鄭西山與人一起研究農作物的雜交。

 這個專業冷門的沒有導師,只有古人關於農作物學的一些論述,以及首長編寫的關於植物學雜交的片面理論知識。

 在這裡,鄭西山才知道原來植物的遺傳是靠昆蟲的援粉來完成的。就像人一樣,需要別的植物提供另一半遺傳因子。通過有選擇的援粉,可以改良下一代農作物收成。

 於是鄭西山像一個老農一樣,每天行走於山野田地之間。記錄各種農作物的習性,生長環境,以及種植技術。試驗著各種農作物的雜交技術。建立了威海特區第一個種子研究中心,利用雜交技術研究更高產,更能抵抗自然災害的種子。

 在這裡他收獲到了別人的發自內心的尊重,在這裡他找到了人生的奮鬥目標,雖然辛苦但卻是最快樂的時光。特別是他們研究出了一種能夠提高現有水稻產量百分之二十的水稻後,他有幸的獲得了首長頒發的榮譽勳章。

 在萬眾矚目之下,被所有人所崇拜那感覺實在是太爽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