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到明朝開特區》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展
黃海艦隊是新組建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海軍戰士。上至文登特區首長曾徹、黃海艦隊的大隊長唐有炮、下至每一個海軍士兵,沒有一個真正懂得海戰的。

 所有的一切都在摸索著前進。雖然憑著先進的戰艦護住了從文登特區到台北基隆這一段航線,但是始終無法挺進台灣海峽半步。

 台灣海峽內島嶼眾多,隱藏著幾十萬的土匪,再加上那裡荷蘭人的艦隊的配合,黃海艦隊兩次進攻都铩羽而歸。

 第一次進攻在五月份,黃海艦隊中了敵人的埋伏,傷亡了二百多人後才衝出重圍。黃海三號、黃海五號、以及蛟龍號都受創嚴重,連黃海艦隊大隊長唐有炮都身負重傷。

 第二次進攻在八月份,黃海艦隊大隊長把胸脯拍得啪啪的響,一再保證這一次一定會清理掉台灣海峽的土匪。結果衝進去不久後再一次被土匪和荷蘭人的聯軍給包圍。傷亡一百多人後倉皇撤退!

 自此曾徹對黃海艦隊徹底無語,嚴格下令禁止黃海艦隊駛往台海海峽,只是讓他們守護文登到基隆的這一條航線。

 台灣海峽在荷蘭人與那些土匪的牢牢控制之下,在他們的威脅下,來往的船隻都不敢跟文登特區做交易。剛剛打開的對外通商通道又被死死的捂住。

 首長的火氣一天比天大,唐有炮被羞得現在是見了人都是低著頭走!

 與陸地上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海面上的情況實在是太讓人糾結啦!

 在曾徹的管理下,台北地區的原住民們一天比一天生活得好。相比其它地方的部落一天到晚為不餓死人發愁,台北的原住民們有煙抽,有酒喝,每人還都有幾件漂亮的新衣服。

 經常載歌載舞的,可把台灣其它部落的人給饞死了。特別是那些煙,那些酒,讓其它部落首領們都開始人心思動。

 在去過一次噶瑪蘭人那裡做客後,台灣地區最大的部落聯盟阿美族派人在八月份找到了曾徹首長,協商阿美族歸附文登特區的事宜。

 文登特區有更多更好的生產技術,歸附曾徹能夠讓他們的田地生產更多的糧食,讓他們買到更多更好的衣服、更美更亮的瓷器,更香更美的煙酒,生病也能得到更好、更完善的治療。

 而且曾徹不僅保護他們的財產,不讓人欺負他們,還使得他們的財富得到不斷的增值,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好此好的事情就是傻瓜也想做啊。

 因此在阿美族歸附了之後,看到阿美族的生活日新月異,其它所有部落也都動了加入文登特區的心思。一個個的派出了代表找到曾徹要求加入文登特區,要求趕走荷蘭人還台灣一個天下太平。

 侍到九月份時整個台灣除了荷蘭人佔領的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外,其它地方都已經在曾徹的實際控制范圍之內。在猛虎特種大隊和鯤鵬特種大隊的打擊下,那些荷蘭人只能據城而守不敢踏出城池半步。

 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剛開始移民的一百五十萬流民逐漸變得不夠使用。不得已曾徹又再次從文登特區移民了一百萬流民,大開荒、大建設始終就沒有停止過。

 與文登特區欣欣向榮相比,大明的局勢卻是一天不如一天!

 隨著曾徹這個異數出現,雖然解救了幾百萬難民,但卻也變相的加速了明朝瓦解的態勢。

 李自成派往文登特區的探子裡,有一個活著回到了起義隊伍。他把文登特區搞宣傳的那一套帶進了農民軍隊伍,使得李自成的農民軍人心齊聚、實力大增。

 李自成也開始變得信心滿滿的,不斷侵蝕著周邊隊伍,鞏固起自己的地盤。而不像以前那樣總是急著搶地盤、急著拉人充實自己的隊伍。

 漸漸的倒是有了一股明君的風范,居然還奇跡般的獲得了一批文人的支持。

 這一現象可把崇禎給愁壞了,於是下旨派人到文登特區征調了一萬隻01式天朝步槍來充當賦稅。同時為了表揚曾徹的傑出貢獻將曾徹六品的特區首長越級提撥升為了四品的特區首長。

 在得到曾徹戰勝西班牙人收復台灣的消息後,又越級提級曾徹為三品的威海特區首長,有揚威海域之意。將整個台灣和文登都劃入了曾徹的管轄地。命令曾徹擴充新軍,並盡快的送一批糧食到京城解京城的燃眉之急!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從六品升到三品,可謂是做著火箭升級的,讓天下文武百官們都羨慕嫉妒恨。

 可是好好的一萬隻步槍從文登特區運出,待到走出山東時就已經剩下七千隻了。農民軍裡反而率先出現了一批裝備01式天朝步槍的軍隊。

 待走到京城附近時,又有一大批滿清野豬皮進關,將這最後一批01式天朝步槍也給劫走啦。

 崇禎聽到這個消息後頓時氣得直吐血,那可是整整一萬隻天朝步槍以及數十萬發步槍子彈,價值幾十萬兩白銀呢!

 當然銀子方面那還只是小事,最大的禍患還是有了這批武器官軍和滿清野豬皮的實力都會大增,讓本來岌岌可危的局勢變得更加危險。

 而且一萬支01式天朝步槍可是文登特區大半年的產量, 想要等到下一批又要好幾個月呢!

 崇禎下旨徹查,可是旨意剛下達就有十幾個官員跳起來指責崇禎的不仁不義,公開或宣布投降李自成的農民軍,或宣布投降滿清野豬皮。

 這下好了,察都不用察啦!

 從此崇禎看誰都戴著一幅有色眼鏡,見誰都要思考一番這人到底是不是忠於自己。

 崇禎變得更加勤奮了,君臣關系也開始變得越來越遠!

 曾徹開始聞到了一肌腐朽的味道,大明真的還能挺到崇禎十七年嗎?

 九月,是一個豐收的年月。曾徹那三百五十萬畝良田獲得了大豐收,平均畝產五石比比預想中的要高了很多,總計獲得了稻谷1750萬石。

 略一合計,留下一千二百五十萬石應該特區所有人生活所需還綽綽有余。於是曾徹請旨,繳納五百萬石糧食作為明年的賦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