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也是產糧的地方,而且中原內亂,長年戰爭不停,反而是江東這個地方,享受了多年的太平,積累下不少的糧草。
江東軍自從建立以來,不僅僅平定江東,能對外征戰,是因為江東多年下來的積累,讓糧草充裕,所以才造就了江東軍的強大。
但是一次次的征戰,也消耗了江東不少的底蘊。
這一次洪災太凶猛了。
江東如果救災。
糧草肯定是不足了。
但是如果不救災,那麽就會失去民心,民心要是被挑撥起來了,肯定會造成動亂。
“借糧吧!”
孫堅咬咬牙,道。
“問世家門閥借?”張昭搖搖頭,低沉的的說道:“主公,不妥,要是向他們借糧,我們把治城移至建業,那就一點效果都沒有了,而且這些人貪心不足,他們肯定獅子大開口的,到時候恐怕主公會被他們所脅迫!”
這個時代,不管是那一個政權,其實都是在和士族鬥爭之中。
世家門閥,影響力太大了。
哪怕是袁本初,他依靠袁氏威名成就了他的霸業,可有得有失,他的政權之中,也被世家門閥所的掌控了,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自我的。
歷史上袁紹在官渡上敗給了曹操,或許也有一份是袁紹根本掌控不住河北的局勢,才會導致自己的兵敗黃河岸邊上。
江東政權的建立,孫堅雖用了不少心,而且去年抓緊了機會,從吳郡脫身,在建業建立新都,把吳侯府的影響力,直接擴大開來,把世家門閥的影響力,撇除了一大半。
移都是孫策主張的,這就造成了孫策和世家門閥的對立。
現在關系還僵硬著。
江東的世家門閥影響力比之荊州益州還要深厚幾分,孫策在這半年時間,都遭遇了不下三次的刺殺,但是憑借著自己強大的武藝,來犯刺客,被一一的乾掉了。
雖然沒有證據。
但是他們心中都很清楚,這是世家門閥對孫策的教訓。
可想而知這些世家門閥的猖獗。
“可我不能眼睜睜看著我們的子民,在天災之下,還要被人禍所牽連!”孫堅站起來,眸光堅定:“我執政江東,當為子民考慮,為了他們的生存,自然要付出代價的,我願意為此低頭!”
“主公英明!”
眾人站出來,俯首行禮。
孫堅能在這時候,撇除自己的尊嚴,向世家門閥低頭,不僅僅是為了民心,也是仁心,他可以和世家門閥繼續鬥,但是最後受罪的終究是那些遭禍的百姓。
“主公,此事暫且先壓下!”
張昭抬頭,拱手說道:“即使我們最後都不得不向他們借糧,也不能讓他們太過於的張狂,在此之前,我們可以向外面借糧!”
“哪裡?”
“朝廷!”
“曹操?”孫堅眸子微微一眯:“曹孟德在徐州的大軍,盼不得這時候拿下吃掉某家,他會在這時候給我們接糧?”
“曹操願不願意,我不知道,但是朝廷未必不願意的,只要朝廷堅持,曹操起碼也得遵從一兩分,他可不是董卓,董卓乃是西涼匹夫,朝廷上不尊陛下,無人可言,但是曹操要是敢如此明目張膽,他也掌不住這朝廷!”
張昭分析說道。
“言之有理!”孫堅點頭。
“另外,明侯府的制度,對商道多有偏袒,明侯此人對商賈多有庇護,我們可以讓人偽裝成商隊,前去西南購糧,只要不大宗購買,積少成多,還是有機會送一些糧草回來了!”
張昭道。
“這倒是沒錯!”孫堅也研究過明侯府的制度,包括新政,士農工商,即使他也是認為對了,畢竟千百年下來的規矩,但是明侯牧景對商道明顯是偏袒的,這倒是明侯府境內,商業中興,商隊縱橫,經濟發展的很快,同時也給了很多人渾水摸魚的機會,各方探子想要進入西南,還真不需要太過麻煩。
“此事某親自去做!”
張紘請命。
“那就勞煩子綱了!”
“為江東,當赴湯蹈火!”張紘拱手說道。
“為了江東能挺過這一次的天災無情,勞煩諸君了!”
孫堅站起來,拱手向著眾人,行一禮,這一禮,不是他自己的禮數,是為了江東百姓,他能代表江東的所有百姓。
…………………………………………
明侯府也在救災,荊州的災情不小,但是明侯府的糧草充足,糧道而很通順,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多的問題。
當然,也有一些心有不甘的人,想要趁著這個機會,重新翻轉荊州的局面,但是不說六扇門增強的力度,單單是暴熊軍和長沙軍的調動,就讓他們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動作了。
荊州的新政,還在推行之中。
新政先鋒,衛覬,徐庶等人,漸漸的也開始揚名整個荊州,他們被譽為新黨爪牙,不知道被多少地方的鄉紳豪族惦記。
至於士族。
荊州士族雖也不是很認同新政,雖也有反對新政之心,但是一開始已經失去了機會,而且當世大儒蔡邕坐鎮荊州,他們就算有心,也要考慮一二。
蔡邕來了荊州之後,一直住在鹿門山。
之所以住在鹿門山,是因為這裡的氣氛他比較喜歡,而且這裡還能有與他論道談的人。
清晨的陽光,傾灑在鹿門山上。
鹿門山一直都是的荊州士林的聖地,不說幾個大儒,就說學子,學子之中,能為之標榜的人物,當屬湘州總督的徐庶。
年紀輕輕,出仕不過幾歲,卻能執掌一方。
而且徐庶還不是什麽名門士族子弟出身,不過只是一方遊俠,匹夫而已,從書院數年學習,居有如此的能耐,當讓無數學子敬仰。
不管徐庶現在是新政的先鋒,還是其他什麽的,他能做到這個位置,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成就,這也讓鹿門山書院的名聲鵲起。
而且去年到今年,鹿門山被舉薦之後,成功出仕的學識,起碼數十青年,這就讓很多人看到了機會,通向仕途的機會。
所以想要拜入鹿門山的青年學子,自然是越來越多了。
鹿門山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本來是維持的不太容易的。
但是別忘記了蔡邕可是執掌教育司了,教育司大筆一揮,把鹿門山書院算進來了,直接從教育司批錢下來了。
這讓鹿門山書院越發興旺起來了。
半山腰的涼亭,這裡還是很清靜的,一般只有的司馬微他們幾個人能來這裡,學子們是不允許上來了。
“這段時日,多謝德操兄的招待,老夫得離開了,今日前來告辭!”
涼亭內,蔡邕對著司馬微和龐德公敬酒。
“伯喈兄為何行之匆匆?”
司馬微皺眉,輕聲的問。
蔡邕來了荊州,不需要做什麽,他只要坐在荊州,就是一種震懾,所以他一直在鹿門山,這段時間,他和蔡邕切磋學問,略有所得,無關政治之外,他把蔡邕當成多年好友了。
“今年水患嚴重,荊州已遭災了,昭明閣有令,命我為救災大臣,巡視荊州,牧龍圖還下了一道密令,不許一個人餓死,糧食已經從益州送過來了!”
蔡邕對牧景可沒有這麽好聲好氣的,即使是在鹿門山,他也毫不猶豫直呼其名,他沉聲的道:“不管是上面的命令,還是為了荊州的秩序和百姓的生死,老夫都得走一趟!”
讀書人以大義為先。
百姓的生死,永遠都是最大的事情。
“此事可需要我幫忙的地方?”
司馬微眸子微微一亮,問。
他不得不承認一點,牧氏治荊州,不管是新政也還,舊政也罷,起碼他們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中了。
單單是這一點,已經足以讓他不用去後悔,自己當初站出來給牧氏新政支持了。
“天災易治,人心難安啊!”
蔡邕拱手說道:“我治災尚有法,可安心難平眾,此事還需要德操兄多多的出力,不管你們什麽立場,最少不能讓荊州,在這時候出現亂子,這對誰都不好,是不是!”
新政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即使司馬微他們,包括蔡邕自己,都不過只是站在了大立場,穩住大局的方面來支持新政而已,新政到底能不能成就太平,誰也沒有的把握。
所以蔡邕也不會勉強司馬微他們一定要支持新政,只要他們穩住大局就可以了,荊州不能亂,亂的話,終究是百姓受苦。
“伯喈兄放心!”
司馬微點頭,拱手說道:“我會親自拜訪一些的老朋友,不管他們想做什麽,最少不要讓他們在這時候做,荊州這時候不能亂!”
暗中有多少人想要反牧景。
他心知肚明。
有多少大儒發對的新政推行,他也知道一些的。
不管他們準備坐什麽。
這時候司馬微都得給他們直接按下去,不能給他們機會,不是為了明侯,而是為了荊州,天災之下,再來人活,無疑就是一場黃巾動亂。
黃巾動亂過去這麽久了,它創造了多少破壞,讓多少人無家可歸,讓多少人喪命,他可是一清二楚的。
“伯喈兄,有什麽是我能做的嗎?”
龐德公斟酌了一下,問。
“若德公能與吾同心,那想必此事並不難!”蔡邕的名聲天下而之,朝廷的大賢,士林的大儒,讀書人皆然仰慕,但是在荊州這一畝三分地上,他比不上龐德公,即使司馬微也比不上。
龐德公是士族清流。
本身就得代表一方勢力。
他在荊州的影響力,絕對是根深蒂固的。
“行!”
龐德公沉思了一下,應了下來,能成為大儒了,得眾人是敬仰,為讀書人之精神,除非是浪得虛名之輩,不然心胸都沒有那麽狹隘,即使當年龐季是因為牧軍而亡,可終究已經是過去了,他也不能一直記恨明侯府。
…………………………
荊州的救災很順利,對於明侯府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今天牧景的心思,不在荊州。
他接見了回來敘職的甘寧。
甘寧跪在堂下,畢恭畢敬的行禮。
他那張臉,明顯在日曬雨淋之中,變得很粗糙了,本來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如今倒是變成一個粗漢子了。
“興霸,起來吧!”
牧景親自上前,把他扶起來。
“諾!”
甘寧豈敢讓牧景來扶,連忙自己就站起來了。
“坐!”
牧景轉身,直接坐在了一個台階上,很隨意的讓甘寧坐在自己的身邊的位置。
甘寧有些受寵若驚。
“當年的錦帆賊,在江上挑釁我的氣魄去哪裡了,連坐都不敢坐啊!”牧景是坐在台階上了,他翹起二郎腿的樣子,有點好像潑皮無賴。
他的說話倒是讓甘寧那張粗糙的臉,有些漲紅。
當年在江面上,他挑釁牧景的事情,可沒有忘記,那時候他還是一個的獨行俠,行俠仗義,一人一船,萬裡孤傲,別說他不知道牧景的身份,就算知道,也敢挑釁。
只是經歷了這麽多,家破人亡,在困境之中成長,自然是學會了一些謙卑的。
不過牧景都這麽說了,他要是連坐,都不敢坐,那就太讓人失望了。
他小心翼翼坐在牧景身邊。
“說吧,心裡面有沒有一點點怨恨我!”
牧景不管他職務上的事情,先把他心結給解開了再說。
“不敢!”
甘寧咬了一下牙齒,沉聲的道。
“不敢,那就是有!”
牧景笑了笑:“其實也應該有些的,你本事一員良將,又沒有犯錯,在戰場上也算是立下功勞,結果我一腳把你給提去了那鳥不生蛋的朱崖洲,你要是沒有點怨恨,也說不過去了!”
“屬下絕無二心!”
甘寧低沉的回應。
“沒說你有二心!”牧景拍拍他肩膀:“人都不是聖人,七情六欲,誰能免得了,比如我,賊討厭胡昭那廝了,殺了他的心都有了,可沒辦法,我還得用他啊!”
“所以呢!”
牧景歎聲的說道:“你也別怨我, 不是我想要把你一腳踢出去,而是只能你去,侯聰我本身就不放心,能為明侯府建立一支縱橫天下,所向披靡的水師,只有你甘寧,不會有第二個人!”
甘寧心中微微一暖。
其實說怨恨,他的確有些怨,怨牧景把他一腳踹去哪個破地方,多年連一個音訊都沒有,好像把他給忘記了,把他麾下的水師兒郎都不記得了。
可心裡面絕對沒有恨,在明侯府,牧景從不虧待他,而且是相當的抬舉他,他一歸順就把他提拔為一方中郎將,執掌景平水師,這可不是一般的器重,是知遇之恩。
想他甘寧,不過一介水賊而已,這個出身,可是連及格都不到線,人家寒門,都還算是良民,他賊身,到哪裡都不受重視的。
但是牧景卻對他另眼相看。
這一份知遇之恩,足以讓甘寧後半生為他血流沙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