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道主》第三百零一回 鋪天蓋地的聲討!
據傳遞到後世的記載,公元一九五年九月,弘農王劉辯制定了專利法,保護工匠、器人的發明法,並實現工農商三體全面化發展。商家引進工匠、器人的發明,就要付給工匠、器人專利錢財。農民工從商家手裡購買農具用品的價錢,有特定的一部分價錢是交到工匠、器人的手中的!

此法一處,揚州境內掀起了發明狂潮,出現了很多驚世駭俗的器具,比如領先西域國家數千年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車等。很多器具其中原理,即便是兩千多年後,仍自在社會生產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專利法的推行,讓揚州境內的生產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帶動了整個揚州的發展速度。短短數年期間,揚州成為大漢首屈一指的發達大城池!

……

身在丹徒學院的馬均,奉命組建了一隻專門服務於劉辯的秘密機構——馬均堂。這個部門比起秋香堂更加的神秘。即便是劉辯,皆是不知道其中有哪些成員,成員的資料統統密封,上印絕密,需要查看,要經過嚴格的幾道工序。劉辯自然是有資格查看的,只是劉辯懶得去查看。

論語、中庸、大學等書,通過神秘的馬均堂之手,批量的生產出來,成為了丹徒、廣陵、吳郡三大學院的供書。紙張和印刷術的出現,讓世人為之驚訝!

曹操、袁紹等勢力強悍的諸侯,紛紛派人向劉辯談判,承諾以金銀糧草為代價,與之交換印刷術和造紙術。

劉辯自然不會應允,曹操袁紹等人更是用以輿論企圖壓製劉辯,對此劉辯只是找來了有名的筆杆子界的老大陳琳,把曹操、袁紹在內的兩大諸侯,批的個狗血淋頭!書籍的大肆生產,百姓們自然是歡呼雀躍,然而那些個世家,卻是口誅筆伐,聲討劉辯!因為劉辯動搖了他們賴以傳承的重要根基——書籍和知識。很多自古流傳下來的書籍知識,傳承到現在,也就剩下的十幾本,大都被這些世家給壟斷,更是引之為大世家的身份標準和評判標準!

你陳家有哪些藏書?我朱家有哪些藏書!

歷史的精粹,被惡劣的人心所壟斷,從此埋光輝於某處閣樓的陰暗之處,再不見光!想之甚是可惜。

造紙術出現之後,劉辯吩咐下去,政府向百姓、世家征集書籍,租賃政策也在悄然之間出現。人多力量大,很多百姓自願將家中竹簡送交官府,交由官府複印制定成冊,還可以得到官府的賞錢,何樂而不為?

陳宮考慮到複印出來的書籍應該尋些大師的解讀語,作為百姓的輔助學習材料,劉辯自然是拍手稱快。後來,一位劉辯想不到的一個神奇的女子,出現在了廣陵學院之中。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蔡琰!著名大學士蔡扈的掌上明珠,字文姬,又字昭姬。此女雖為女兒身,學識見地卻是高深莫測,歷史上有名的才貌雙全之女。只是此女命運多舛,先是指婚給衛仲道,奈何衛仲道早死。後匈奴進犯大漢,好死不死的愣是把蔡文姬給擄了去,直到數十年後,曹操方才用重金將之贖回。

劉辯從於禁的口中得知蔡文姬的出現,很是興奮,當時正值晚間,劉辯迫不及待的尋來戰馬,一路奔往廣陵學院,求見蔡文姬。

蔡文姬不知堂堂弘農王那麽晚要見自己所為何事,心下緊張,在劉辯面前不免有些失禮。

看著堂下低著頭,強自裝作鎮定的蔡文姬,劉辯心頭不禁一陣感慨,蔡文姬就是蔡文姬啊,集美貌才華於一身的奇女子!“民女拜見大王。”

“昭姬不必多禮,起身吧。”

“謝大王。

”蔡昭姬緊張的神色,看的劉辯心頭直癢癢。也許感受到了劉辯火熱的眼觀,蔡昭姬的蓮白鵝頸,不免升上了一駝嫣紅嬌羞。“大王這麽晚來,不知所謂何事?”蔡昭姬終於是忍不住了,率先開口問道。

劉辯也感受到自己的失禮,唐突了美人,咳嗽兩聲,緩解下尷尬,“昭姬啊,本王此次前來尋你,是有一事,請幫忙。”

“大王有事隻管吩咐便是。”蔡昭姬低著頭,輕聲回應道。

“此事簡答的很。現在本王下令廣印書冊,奈何並無與書冊並用的注釋之詞,本王想請昭姬,行注釋之本,昭姬意下如何?”劉辯眼光灼灼的盯著蔡文姬看。這次是證明廣大的看,不用躲躲藏藏。

蔡昭姬微微蹙眉,隨後委婉的道:“大王,民女才疏學淺,只怕淺知拙見會誤人子弟, 解讀不了書中精髓……”

“哈哈!昭姬多慮了,對於書籍注釋之言,並非隻依賴昭姬一人。這只是本王對外的一個宣告罷了,所有飽學之士,皆可為書籍行注釋之權。昭姬,你就暫且答應下來,本王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劉辯就是個說風就是雨的人,過來不是和蔡昭姬商量,而是吩咐。

往日蔡昭姬身旁圍繞著的都是些世家才子或是一些紈絝子弟,皆是以討好賤淫之姿,以圖搏自己一笑。這個弘農王看著倫家的目光灼灼,好似烈火在灼燒,舉手投足之間更是霸氣萬分,男子氣概濃厚,果真是人中龍鳳。

還別說,蔡昭姬還真的吃這一招,當即行禮應允下來。

蔡昭姬答應了,劉辯心情大好,不免有著見識蔡昭姬才華的小心思,笑著道:“昭姬啊,此時此景,本王倒是想作首詞,以來助興,昭姬覺得如何?”

劉辯早期的詞,恢弘大氣,皆是戰場廝殺,憂國憂民的大氣概,蔡昭姬早有耳聞,更是在內心欽佩劉辯之才華。但是說起作詞賦來,蔡昭姬倒是不懼於劉辯,微微彎身細聲道:“大王請出題。”

劉辯點點頭,站起身子在堂中來回走動一番,隨後道:“如今印刷術、造紙術發明成功,三大學院又已經建築完成,百姓們皆是有書讀,揚州一派騰飛之勢,昭姬,就以此為主題,來首詞賦吧。”

昭姬微微頷首,沉吟一番,脫口而出:“王態成勢,紙軒躍然,塗中原之繁華,挽民生於凋敝!大王請。”

蔡昭姬長了個小心思,竟然是說了上半闕,留給劉辯下半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