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道主》第六百八十八回 投石車的妙用
李達率領桑坦、周群一眾統領,對巨鹿城池發動了一整日的進攻,城內的守將,乃是公孫瓚的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范!另有嚴綱、田楷、單經三將。

 這幾人皆是公孫瓚得力的部將,在其嚴守之下,用了不到一萬的士卒,將巨鹿城守的是紋絲不動!

 李達所率領的三萬人馬,損失了將近一萬五千人,天色晚了,方才奉命撤回。

 回到趙國城內,桑坦和周群等一眾武將,皆是鬱悶無比。三萬士卒攻伐有著一萬士卒鎮守的城池,著實有些困難。

 李達指揮桑坦、周群一眾部曲,輪回衝擊,卻是一無進展,這是自袁軍大潰敗以來,最為沒有臉面的一戰。

 然而,劉辯並沒有對此對眾人多加責怪,而是開導眾人,並聲明,攻伐公孫瓚時間不用太過著急,先行處理掉黑山軍張燕,降低公孫瓚和張燕聯合的風險,一旦乾死張燕,那區區公孫瓚,不足為慮。

 接下來的日子裡,劉辯便是下令,讓趙國內士卒安穩的呆著,靜靜的等候著於禁傳來消息。

 然而,於禁所部接連衝進,卻是在高堅的邯鄲城下,停下了腳步,一連攻伐五日,也是如同攻伐巨鹿一樣,沒有得功,一時間,劉辯兩面大軍,皆是收到了阻撓。

 隨後,劉辯痛下決心,吩咐李達統兵,駐守趙國,自己則是連夜奔赴邯鄲城下。

 兩日後,劉辯和於禁所部回合一處,此時,上官賞也是趕到城下,與眾人回合。

 劉辯在大營之中,連夜商量對策,最終,上官賞提出了一個建議,那便是對張燕所部,發出招降令。

 的確,上官賞此言,的確是很符合當今這個局面。

 劉辯剛敗袁紹,氣勢如虹,那張燕的慶賀、廣平接連失守,如今更是困守邯鄲城內,兵力不足兩萬,若是劉辯狠下心來,不顧麾下士卒死傷,接連攻伐邯鄲,他張燕必定是落得一個身死道消的下場!

 對此,劉辯也表示讚同,當即親手寫了一封招降書信,交於信使,讓其交給城內黑山軍頭領張燕。

 但是,劉辯並沒有就此結束對邯鄲城的心思,若張燕一味的拖延時間,或者是直接拒絕,至少,劉辯還有b號戰鬥計劃。

 “諸位,眼下邯鄲城被我部兵馬盡數圍困,雖說邯鄲城內,物資豐富,糧草眾多,足可以讓張燕堅持一年之久,但是寡人沒有那麽大的閑心和他消耗!城內兵馬不過兩萬余人,諸位可知,四面楚歌之說?”

 “四面楚歌?”於禁上官賞等人皆是不知道劉辯是什麽意思。

 劉辯呵呵笑著道:“吩咐下去,讓陳琳寫一封張燕即將歸順於我的消息,讓造紙部和印刷部,加大印刷量,要在半日之內,刷印出兩萬份!”

 “諾!”自有士卒前去傳令。

 對此,於禁皺著眉頭道:“主公,不知道此舉為何?”

 上官賞也是出言道:“主公,眼下邯鄲城緊閉,便是將其印刷出來,城內的敵軍和百姓也是看不到,如何打擊敵軍士氣?”上官賞知道,劉辯此舉乃是為了打擊黑山軍的士氣,這就是所謂的政治煙霧彈。

 劉辯呵呵笑了笑,道:“這還不簡單,我們的投石車不是已經做出兩輛來了嗎?時間太過急促,加之邯鄲城牆高而密堅,別說是兩輛投石車了,便是再來十輛,效果也不大。但是讓兩輛投石車去投放這些紙張,問題不大。”

 當日晚半夜,工匠們的數萬紙張已經是印刷完畢,幾個士卒用扁擔抬了進來,劉辯看了一眼之後,很是滿意,當即下令,明日一早,讓投石車開進到邯鄲城外百米處,將這些紙張用繩索捆在沙包之上,通過投石車,甩出城中。

 次日一早,投石車便是已經到位,按照吩咐,將數萬紙張,盡數甩放進了城池之中。

 城頭上的張燕,見有著兩輛投石車過來,不禁為之一笑,哈哈道:“這個弘農王莫非是黔驢技窮了?竟然調用了兩輛投石車就想攻下邯鄲城!著實可笑!”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卻是讓張燕有些看不懂了,只見從投石車上甩過來的,並非是巨石,而是沙包,上面更是捆著厚厚的紙張。

 城頭上的所有士卒皆是看著天空之上飛來的沙包,落入城內的街道上,哢擦哢擦之聲頓起!沙包落地之後,當即散成一地散沙,捆在上面的紙張也是散落一地!百姓看著這些紙張,不知道究竟是何物,不禁探頭看了過來。

 匆忙從地上撿起來,匆匆跑回家,尋幾識字之人看去了。當天中午,城內關於張燕即將歸順的事情,就流傳開來。

 投石車從未停止,從早晨一直投放到了中午。

 身為邯鄲城的老大張燕,也是知道了這個消息,暗道劉辯真是卑鄙。

 張燕高坐堂下,堂下站著一眾麾下的得力將軍。

 白波、孫輕、王當、杜長四將,分左右列開排齊,其後,各有麾下大小統領,約莫二十多人,各個頭上裹著黃巾,象征著他們黃巾軍的身份。

 “飛燕(張燕又名),這個弘農王包圍邯鄲城不說,還用這等奸計,只怕城內軍民,早已沒了戰心啊!”張燕的心腹白波拱手道。

 張燕陰沉著臉,道:‘這個弘農王,手段果真毒辣,他能夠打敗袁紹,並非運氣使然。以諸位看法,我們該當如何為之?’

 白波拱手道:“大哥,邯鄲城池雖說堅固,但是我們兵力與敵方懸殊,眼下,我們只有兩條路可選!”

 “哦?說來聽聽。”對於白波,張燕一向很是尊重,此人腦袋好使,幾乎可以說是張燕,哦,部隊,是整個黑山軍的智囊所在,張燕能夠抓住時機,從太行山而下,連下廣平、清河等地,皆是賴白波之功勞。

 “大哥,這個邯鄲城我們是不能多待了,要麽趁早領兵衝出重圍,要麽,就只能像劉辯所說的那樣一般了。”白波很是泄氣的道。

 “飛燕,當年我們黃巾軍揭竿而起,只是想要求的一條活路。當今天下,要輸弘農王最為講誠信,加之此人又是漢室正統,我看,我們不如就此歸順了弘農王吧。”王當衝著張燕拱手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