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道主》第六十五回 煥然1新的北海
  自劉辯得上官賞的輔助之後,劉辯立馬就擁有了一個強大的情報組織。上官賞將搜集情報當成興趣,早在投靠劉辯之前,利用自己的各種人脈和關系,建立了一個規模可觀的情報網。現在上官賞追隨劉辯,這股力量也呈現在劉辯的身前。

  很快,幾個月的時間悄然而過,典韋柱子從徐州提親回來了,已經確定婚禮日期為六月六日,也就是下個月六號,取一大順之意,距離大婚之期,不足一個月。對此,陶謙並沒有異議。劉辯即將與陶謙女兒陶芷配婚的消息,傳遍了大漢。這個消息更是被有心人利用起來,散發劉辯乃假仁假義之人!

  因為北海由於受到嚴重疫情的衝擊,盡管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先後仍然有八百多人由於病情纏身而死,加之,劉辯沒有回到北海之前,百信更是死了足有五千多人!

  但是,上官賞也不是吃乾飯的,在這個消息散發出來的當天,就查出了背後散布這消息的人就是關東盟主袁紹!原來自從劉辯退出追繳董卓之後,袁紹等諸多諸侯也紛紛撤兵退回各自屬地,因為董卓火燒洛陽之時,接受了一謀士之言:分封天下諸侯為異姓王!

  這一分化諸侯的毒計,劉辯自然知道是那短命鬼郭嘉的計謀!而上官賞竟然也知道,這不禁讓劉辯更加的相信上官賞能夠管理好秋香堂。只是劉辯不知道,這個秋香堂後期會發展成明朝東廠般的存在,頭領上官賞更是權傾朝野!當然,這只是後話,暫且不多說。

  回過頭講這北海,經歷過幾個月的時間,城北圈地之中只剩下了三百多個身患‘肺癆病’的百姓沒有治好,其余一萬多身患眼中疫病的百姓已經徹底被醫治好,劉辯的名聲更上一層樓,袁紹的言語攻擊,在百姓們的口相交傳之中,灰飛煙滅,反而袁紹給自己惹了一身騷。

  劉辯更是讓上官賞四處散布袁紹暗裡陷害劉辯的消息,一時間兗州青州,徐州北海四州之地,紛紛流言四起,而身處分口浪尖的自然就是袁紹和劉辯了。

  劉辯卻是絲毫沒有將之放在心上,這情報和口水仗自然是交給上官賞和名嘴陳琳了。而袁紹手下的逢紀和許攸二人也是不甘示弱,雙方口誅筆伐,力爭自身陣營立足正義不敗之地。

  這幾個月的時間,在盧植的全力督促下,北海學堂也已經建成,共分作四個分學堂,並且開始招生。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學堂就已經人滿為患,更有著其他州境的百姓將孩子送到北海學習!北海學堂本來預計招收五百人,也隻建造了六百多人的住所,然而現在來到北海求學的人,已經達到五千多人,整整上升了十倍!

  另外還有一個極好的消息,那邊是陳宮已經徹底康復,如此一來,劉辯對下一個目標,更加的有信心!

  在百姓們的疫情得到徹底的醫治之後,劉辯依舊實行這以工代賑的方法,四處難民也相繼湧入進來,自劉辯入主北海的這一年時間,北海總人口已經從八十萬人上升到一百二十萬人!

  人口的急劇增加,也讓劉辯的軍隊從四萬多人擴充到八萬人,可謂是軍力雄厚!然而士卒的增加,勢必要對百姓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比如賦稅,比如糧草。然而劉辯畢竟是從後世而來,讓於禁率領四萬士卒進行屯糧政策,而來到北海的難民也靠著勞動換取糧食。

  盡管劉辯實施了一系列的仁政,奈何生產糧草想要時間,養活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也給北海的發展,帶來了難題!然而,

劉辯的老丈人陶謙,可是盛產糧食的徐州的老大,二話不說就為劉辯運來了足夠多的糧食!  陶謙此舉,無疑讓劉辯對其徹底改觀,北海的快速的發展著,但是劉辯的目光已經鎖定了青州的其他地方!雖然現在自己控制住了青州的極大部分地區,比如北海,泰山,東萊,牟平等郡縣,但是青州的‘省會’臨淄可還不屬於自己。

  劉辯的死對頭袁紹也將目光看向了青州的臨淄,所有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劉辯和袁紹之間必有一場大戰。劉辯在短短時間之內,將大軍數量提升到了八萬大軍,但是戰鬥力還需要時間鍛煉。反觀袁紹,坐擁兗州司隸二州之地,軍卒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數量,都遠遠比劉辯強大太多!

  但是劉辯名聲在外,陣斬華雄,三人勇敵鬼神呂布,大漢弘農王,這些個頭銜,讓袁紹並不敢輕舉妄動。劉辯深知時間不等人,自己要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將青州境地全部納入麾下!

  嚴格意義上,泰山郡都不是青州治下,而是屬於兗州袁紹的。奈何劉辯太過強勢,為了取北海,直接繞路將泰山給取下來了!當時沒有想那麽多,現在準備攻伐大計之時,劉辯方才注意到這個問題。笑著對眾人說道:“我說這個袁紹怎麽一直跟我過不去,原來是我搶了他的泰山啊,哈哈!”

  站在一旁的典韋罵罵咧咧的說道:“主公,你該不會忘了之前你逃亡東萊,遇到的重重困難吧。”

  聽得典韋提起與那袁紹舊帳,劉辯的雙眸陰冷起來,對眾人道:“現在,寡人的目標是在二十天之內,將整個青州吃下,臨淄是重中之重!諸位有何建議,盡管說來。”

  經過幾個月的修養生息,總算有仗打了!還沒等陳宮,盧植,上官賞說話,典韋就捏著拳頭,大嗓門爆炸道:“主公,我打頭陣,臨淄這地方,就交給我吧!”

  柱子也不甘示弱,大聲道:“憑什麽交給你?主公,柱子請戰!”

  劉辯哈哈大笑,道:“你們兩個不要著急,先聽聽三位軍師怎麽謀算再定誰為主將不遲。”

  典韋和柱子面色訕訕的笑了笑,退到一邊。

  隨後劉辯習慣性的將目光看向陳宮,從這一個細節可以看出,劉辯最為看重的還是陳宮。陳宮心裡感動,向劉辯拱拱手,隨後走上前,指著身前的沙盤,道:“主公,臨淄內有青州兵近五萬人馬,雖說戰鬥力不強,但是人數眾多,又是守城以防,此戰不宜強攻,而需智取。”

  沙盤是劉辯吩咐工匠特意做出來的,在這個時代,沙盤的出現,讓陳宮等人紛紛驚詫,包括上官賞在內,都將劉辯當成了半個聖人,佩服不已。

  劉辯好奇道:“如何個智取?”

  陳宮笑了笑,胸有成竹的分析道:“青州守城之人乃是黃巾余孽,又無人物統領,他們現在有兩個選擇,其一投靠袁紹,其二,便是投靠主公!如果我們妄動乾戈,只怕會逼著青州倒向袁紹,如此得不償失也。

  宮建議,當有高官厚祿誘惑城內守兵,定然會分化他們,屆時依靠秋香兄的手段,策反城中守兵,如此取下青州當輕而易舉耳。同時也可用計,黑化袁紹,可謂一舉兩得。”

  劉辯聽完陳宮建議,心中已經傾向了陳宮的主意,還是看向了盧植和上官賞。而盧植和上官賞仔細斟酌一番之後,皆是點頭,讚同陳宮此計。劉辯剛要下令,孫紹卻是出列拱手言道:“大王,紹以為,此計稍有不足。”

  劉辯看向孫紹,已經許久了,劉辯對孫紹已經不再像之前那麽重視孫紹,但是此時孫紹提出意見,自己還是好好聽取才是,“哦?子邵有何言,快快請講。”

  孫紹道:“相信袁紹遲遲不攻打臨淄,也在想著同樣的手段,得到臨淄。青州兵暗弱,若是一味的以高官厚祿許之,只怕後會幾次反覆。故而紹以為,當用武力將之徹底震懾!如此以來,也可向袁紹震懾,將此時拉到明面上,依靠大王的身份,迫使袁紹畏手畏腳。在正面強攻的同時,再通過上官的情報部門,進行滲透分化,如此當為萬策。”

  不得不說,孫紹此言也有一定道理。陳宮皺著眉頭,問道:“子邵此言,著實更為萬策。只是,若是我們正面對青州強硬,萬一讓他們心懷驚懼, 倒向袁紹,該當如何?”

  孫紹微微低著頭,目視自己胸膛,道:“如果直接使用分化之策,敵方將領沒有危機感,不一定倒向誰,更可能來兩相權衡,坐地起價,拖延時間,有違大王二十天內取下臨淄方針。不如直接使用正面武力,迫使他們做出選擇!如此以來,臨淄之內,恐怕更容易傾斜於我們!”

  孫紹說到此處,陳宮面色恍然,道:“不錯,相比而言,大王的勢力比袁紹,距離臨淄更近,發兵不用一日就可趕到,而袁紹少說也有五日才能到達!主公,宮讚同子邵所言!”

  劉辯點點頭,表示對孫紹的計謀的讚賞,同時看向了上官賞和盧植,二人皺著眉頭在對比著。劉辯心想只怕也沒有比孫紹提出的計謀更好了,當即道:“好,就如子邵之言,正面硬撼臨淄!孫紹、典韋、柱子聽令!”

  “末將在!”

  劉辯面色果決的道:“你二人各領一萬兵馬,分左右兩路大軍直奔臨淄,孫紹統領兩萬大軍,克日出發,直取臨淄!”

  “臣領命!”孫紹三人聲音果敢領命。而孫紹內心很是歡喜,因為劉辯已經重新重用自己了!孫紹知道,為什麽劉辯著幾個月來,很多事情並不向自己問事兒,原因就在於自己婉拒了承辦北海學院一事!現在自己靠著敏銳的目光,翻身了!此次機會,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劉辯可不管孫紹此時心裡想的是什麽,接著說道:“你三人共四萬大軍,相信吃下臨淄不是問題,寡人就要好好防備袁紹了!”說著,劉辯的雙眸再度陰沉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