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荊楚帝國》第54章 財政
第一天視朝互相撕逼,第二天視朝風平浪靜,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直到熊荊也記不起是第幾天,羋玹懷孕所形成的余波就漸漸漸漸的淡了。

楚秦兩國雙雄並立,兩國的戰爭是全天下的戰爭,兩國的矛盾也是全天下的矛盾。趙政大婚已有八年,膝下子嗣沒有八個也有五個;熊荊今年才大婚,產下眾多子嗣毫無疑問,誰料結果卻變成不住寢宮住軍帳,不愛王后愛野妻。

市井裡間輿論紛紛,但也僅限於市井,尤其是齊魏兩國的市井。楚國也就只有魯宋之地時有議論,但多是私底下議論,王廷私事又豈是庶民能夠誹議的?

熊荊不在意、也不重視民間的輿論,他只在乎軍隊的輿論,大司馬府主導的宣傳和辟謠集中在軍中進行。

羋氏來自秦國不假,但羋氏姓羋,歸根結底還是楚人。至於羋戎作為秦將攻伐楚國,斬殺楚人,這就涉及公仇和私怨的區別了。

羋戎食秦王之祿解秦王之憂,率堂堂正正之師伐楚,無可厚非,這是作為臣子本該履行的義務;羋戎如此,白起亦然。白起殘忍,白起攻伐鄢郢淹死數十萬楚人,可這是戰爭,換作他人為將照樣會在謀士的建議下灌城。依據戰爭慣例而犯下的罪行是公罪,也是楚人的公仇。公仇當公報,報仇的對象不應該羋戎或者白起,而是整個秦國。

反而像景驊那樣的,雖未屠殺數十萬楚人,但他食先王之祿卻行叛逆之事,此不忠不義;未食秦王之祿卻助秦王脫困,此非賊即寇。這才是楚人的私怨,他日楚國滅秦,白氏無罪,贏姓或許可赦,但秦國景氏絕不可赦。羋氏先祖與楚國有公仇,楚軍大破秦軍攻入鹹陽,已報此仇,彼此再無仇恨。

羋女公子乃楚女,大王愛楚女無可厚非。再說大王相識羋女公子在前,而非大婚在後;行夫妻之實是在大婚以前,非在大婚之後。而今大王也未違夫妻之義,與羋女公子相敬如賓。

——軍中將率譽士大多識字,故而如此宣傳;譽士以下甲士大多一字不識,便不做文縐縐的解釋,簡單粗暴就說羋女公子是楚女,大王承諾娶她為王后,不料小人作祟、蒙蔽太后……

宣傳是一門技術活,謊言說一千遍就是真理。宋玉主持的大楚新聞不斷登載隱射文章,挑動民議,軍中則一直在辟謠,以求澄清真相。

真若有人執迷不悟,非要以大楚新聞所言為準,卒長、譽士直接拔劍與此人決鬥就是了。這種人識字且心思細膩,文人脾氣十有八九會拒絕決鬥,結果被所有甲士恥笑。

素來奉大楚新聞為圭臬的魯地師旅,那就沒有辦法了。熊荊覺得魯人越來越像飯菜裡的蒼蠅,他很想將這隻蒼蠅從楚國這鍋羹裡剔除出去,但這明顯做不到。齊國已岌岌可危,齊國真若亡了,東線就只能靠魯人防守,把魯人剔除出去,應當在楚秦分出勝負以後。

除了關注軍中輿論,熊荊還關注軍中後勤,尤其是補給。此時正寢裡召開的正是與補給有關的財政會議。

楚軍軍服、軍靴、被褥、軍食、醫藥本與趙軍、魏軍各不相同。楚軍本來也和趙魏兩軍一樣,這些物事全由士卒自備。然而大司馬府幾近斟酌,最後決定軍服、軍靴、被褥、行囊、軍帳、炊具……,全部統一定製。

倒不是為了美觀,而是士卒自備達不到作戰司的標準。比如最簡單的炊具,平均二十個人便有一輛馬車,短途行軍時炊具由伍內士卒背著,長途行軍當然是放置於馬車上。士卒自備的炊具有銅有鐵,有大有小,有造府新造,

有繳獲秦人,如果炊具大小、形製完全相同,就可以像酒盞一樣套疊在一起,佔不了多大地方。空間能夠節省,重量也可以確定。絮製的寢衣,棉製的寢衣,皮製的寢衣,這些重量不同的寢衣被褥靠行李車隊運輸。馬車載重皆有定製,重量不一的被褥要麽超重,要麽造成一定程度的空載,造成運力浪費。

空間、運力、士卒各方面的保障,標準化的好處數不勝數,然而這些好處都要花錢。

從頭到腳,一套夏季軍服大約需要八百錢,一套冬季軍服則要三千錢,騷包一點再算上常服、禮服、作訓服、戰服,還有雨衣、被褥,沒有一金是置辦不來的。一人如果一金,二十萬人就是二十萬金,僅僅裝備軍服,財政就要破產。

二十余萬楚軍對後勤器具進行統一定製時,各縣邑根據貧富不同出不超過三分之一的錢,士卒出三分之一的錢,剩下全由王廷解決。二十多萬士卒,雖然後物資不是一年一發——冬季服、被褥、雨衣、行囊是兩年乃至三年一發,炊具、軍帳是五年一發,仍將財政壓得喘不過氣。

楚軍的裝備已是一個負擔,南遷的十萬趙軍則是另一個負擔。經年累月戰爭的摧殘下,南遷趙人財產極為有限,此前正靠三國的資助才得以維持,南遷後更是如此。

生計如此窘迫,趙軍士卒仍然希望能有楚軍的裝備和器具。十萬人如果全部配齊要數萬金不止,此後每年又要一萬金補充。這些錢雖然是以低息、無息借貸的方式借給趙國,但仍然要要由王廷支付。

戰時財政會議上,大司馬府送上的是戰時軍費匯總總表,從去年五月開戰到現在,共計花費十六億七千三百二十萬錢,即十七萬四千二百九十一金。(1金=9600錢)

這些錢不包括前置費用,僅僅是戰時發生的費用,包含軍食費、被服費、兵甲費、彈藥費、馬匹費、病傷費、陣具費、輸運費、建築費、外交(收買)費、船隻車輛購置費、祭祀費、賞賜費、親雜費等項目。

其中軍食費佔總軍費的六成,為十億一千兩百五十萬錢;輸運費佔一成半,為兩億五千七百一十七萬錢;被服費為一億五千八百一十四萬錢,接近一成;剩下則是其他費用,佔比一成半。

軍費十六億之多,實際上要支付金銀楚錢的主要是被服和馬匹兩項,加起來不會超過三萬金。但這只是去年到今年的戰時軍費,戰前購置費用不包括在內,且隨著戰爭的持續,軍服器具的損壞、兵甲彈藥的消耗、戰馬挽馬的庾死,軍費將逐年遞增。

趙軍如果要購置和楚軍一樣的後勤裝具,今年的軍費支出最少要增加三萬金。這筆錢是預算外的,現在要編入戰時預算,財政壓力巨大。

薄薄的一張楚紙,熊荊看了良久才放下。他看著軍備司的景藪不解道:“趙人為何一定要我軍服具?趙軍士卒本有戰袍被服。”

“大王有所不知。”景藪早就知道熊荊會這麽問。“十萬魏軍盡墨後,魏軍建制皆如我軍,唯軍服之色不同,其余皆同。趙軍士卒見我軍與魏軍皆是新式裝具,不免羨慕。南遷後趙軍士卒皆無家可歸,秦人侯諜又於大梁謠言歸趙者不懲,為穩軍心,司馬大將軍隻得請趙王依我軍樣式購置裝具……”

趙軍留在大梁可以幫魏國守土,但長遠看趙軍留在大梁並不妥當。大梁距趙國太近了,思鄉心切的趙人很難克制回家去看看的念頭。至於購置裝具,趙人最怕被別人輕視。雖然他們的裝具好於齊國士卒,但比楚魏士卒仍是不如。換裝肯定是想的,但以換裝來穩定軍心,也就只有趙人才能想得出這種辦法。

“去歲我與塞琉古人交惡,貿易所贏不足萬金。此前所贏亦是入不敷出,若非去年得鹹陽之金,大府無錢也。”石尪這個鐵公雞一臉嫌棄,若不是熊荊急召,他根本不會參加這個會議。

通過四國銀行,楚國一直借錢給趙國。當然,這錢借得值。趙國雖亡,但趙人兩敗秦軍,將秦國折磨的精疲力竭。精疲力竭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攻伐節奏。

秦國是一伐三年,前年、去年、今年,今年是第三年,以最新的情報分析,秦國最多拖到明年就要停戰,必須休養生息一到兩年才能再戰,而楚國去年才參戰,沒有東洲谷也能支撐兩年零八個月。

以前秦國是想打誰就打誰,想什麽時候打就什麽時候打,完全掌握戰略主動,整個國家機器在官吏的管理下以最順暢的節奏運行。複郢後的楚國能夠挑戰秦國,趙人的犧牲又促成了這樣的機會。秦國想要停戰是不可能的,楚國將繼續攻伐,以打亂秦國戰爭機器的固有節奏,使農業生產、畜牧生產、兵器生產跟不上戰爭需求。

這樣的秦國是很虛弱的,沒有充足的糧秣、布匹、兵甲、箭矢、車船、馬匹,秦軍軍資無法得到保障,戰鬥力變得羸弱;同時這又很容易涸澤而漁,一旦發生這種情況,下一年的生產將更少,軍資更加不足,戰鬥力更顯羸弱,丟城失地後局勢又再度影響生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