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荊楚帝國》第67章 風浪
兩個月前,熊荊只能在長江的戰舟上窺望沙羨,兩個月後,他已經站在沙羨的北城牆上眺望長江。他的目光當然不可能隻望那滔滔江水,他的目光更多的望向江北的雲夢澤,以及雲夢澤北面的舊郢之地。

四十五年前,鄢城久攻不下,秦軍遂引水灌城,城潰全城皆死;四十四年前,白起拔郢,洗劫完的秦人四處縱火,建都四百余年的紀郢從此荒蕪……。每每想到此他就心臟欲裂,而史書上記載的更殘暴、更血腥的數幕仍不斷在他腦海裡翻滾,讓他不自禁的憤怒和震顫。

只是他現在什麽也做不了,不但做不了,還要率軍遠去齊國,去處理完全崩壞的楚齊邦交。

钜鐵有用嗎?或許有用,但在國與國的戰爭中,钜鐵的用處遠遠不夠;

戰舟有用嗎?或許有用,但天下並非處處都能行舟,最少三門峽以西需望河長歎;

火藥有用嗎?或許有用,但火藥不足以改變戰爭的形態,威力和數量都不能決定戰爭勝負;

秦國,最致命的是其首都,一旦鹹陽城破,郡縣官吏不是一哄而散就會自立為王。可鹹陽遠在群山以西,有山河之固。從東面進攻鹹陽是不可能的,從南面進攻鹹陽也是不可能,真正最適宜進攻鹹陽的是西面和北面,然而那是另一個世界,楚人難以染指的世界。

“大王,北風太冷,請下城吧。”熊荊站在城頭不動不語,長薑不得不輕喊了一句。

“知道了。”風確實冷,熊荊覺得臉上已經凍麻木了,只是他還是不動。

“當年先王至城陽,亦是長望。”伺候過熊元的長薑自然明白熊荊的心思。父與子能力雖有差異,但心思確是一樣的。

“哦。”熊荊側頭看了長薑一眼,他本以為自己的父親常縱情酒色,沒想到還會長望舊郢。

“然也。”長薑做了一個請的姿勢,熊荊一笑,下意識的往前度步。“先王當年亦想複郢,可令尹不許。東地敝薄,五尺至六十不過十余萬,加之吳地、越地,也不及三十萬。且諸氏各有打算,內尚且不穩,何以用兵於外?”

“確是如此。”熊荊長歎。秦楚聯姻數百年,親秦是傳統,正是這種傳統使得楚國搖擺不定,一會聽屈原的親齊,一會聽子蘭的:‘奈何絕秦歡?’

“大王乃楚國數百年未有之大王,我楚國有大王如此,何以不興?”走著走著的長薑忽然在城頭上對熊荊大拜頓首,如此相勸。

“你……”熊荊忍不住一笑:“你倒越來月阿諛奉承。”

“臣不敢。臣見大王憂心國事,卻不能分擔萬一,甚是不安。”長薑歎道。

“起來吧。”熊荊看向四周,左右史這次並無跟來。“你可知國中何人劍術最為高超,不佞要學劍了。”

“臣回郢便打聽。”長薑將這件事牢牢記下,他懂熊荊的意思:不想向趙人學劍。

郢師攻拔沙羨,擔心楚軍趁勢進攻南郡的秦國當即調三十萬甲士南下,攻趙一時間停歇。只是停歇還不及一個月,大河就結冰了,於是秦軍又開始攻城。趙國再度遣使入楚,請楚國發兵相救,並許諾將全力調停楚齊邦交,使兩國不至於兵戎相見。

伐齊,本非楚國所願,只是齊國做的事情讓楚國騎虎難下,不得不伐。因此朝中一些不願動兵的人又覺得趙使之策可行,若楚齊能夠重修舊好,那再好不過。不過熊荊倒是看清了楚齊外交的實質,如果不能誅除親秦的後勝一黨,楚齊永難交好。齊國是一定要伐的,秦國這一輪三年攻伐只能靠趙國自己硬撐,楚國救不了。

五日之後,

熊荊懷著這樣的心事班師回朝。已成空城的沙羨隻留下二十名郢都譽士以及他們的部下,成為沙羨封主的他們將負責招募人口,填充沙羨。人口是寶貴的,他們除了去江對岸拉人外,再就是去韓國‘買人’——韓國多山地,不如魏國富足,可賦稅兵役卻不比魏國少,故有奸民從韓國私賣丁口。大王拔沙羨而返,郢都萬人空巷,至南郊相迎。面對郢都民眾的熱情,郢師士卒不由臉紅耳赤。他們不過是在夏邑吃了一個月軍糧,參加戰鬥的那兩個師也只有少部分人參加了戰鬥,而戰鬥僅僅進行了一個下午,傷亡人數不及三百。正因為此,此戰未封譽士。

民眾對此一無所知的,他們只知道郢師出師一個月就攻下了秦國一個縣,這樣的戰績似乎比三年前的稷邑之戰還要大,那稷邑聽說只是一座凋敝的邊城。

民眾的熱情無法抑製,全師在熊荊的王命下最終唱起了愷歌,好像真的大勝了秦人。入城以後各師解散,士卒各自回家,以致這一晚全城的燈火都熄得特別早。然而大司馬府的燈火好像永遠也不會熄滅。回宮簡單的梳洗了一番,熊荊就來到大司馬府。

“……上月黃海浪高七尺,大風時浪高兩丈乃至三丈,尤以養馬島、成山角海浪最甚;本月風浪更急,平時浪高八尺,大風時或有四丈之浪,翻天倒海,甚是險惡。”大司馬府府內,已經是朱雀號艦長的紅牟細說黃海冬季風浪情況。從番禺北上後,他就指揮朱雀號頂風駛至黃海勘察海況,現在是回報的時候。

對齊國不能大戰、也不能久戰。最好的方式就是斬首式的進攻,即從琅琊港出海,繞過成山角,進入萊州灣後從緇水溯水而上兩百余裡至臨淄。緇水源於泰山,東流經臨淄而入海,更確切的說,緇水實際就是臨淄西面的護城河。

可惜,冬天是黃海風浪最急的季節,正常情況下浪高便有一點五米,寒潮過境時浪高有時甚至高達八米,與台風北上毫無二致,要想在這個時候繞過風浪最急的成山角,幾乎不可能做到。而為了達成突襲的效果,戰舟除了要繞著山東半島行進,還要躲避齊人巡邏的舟師。

兩百多年前吳國和齊國曾在琅琊台附近海面進行了一場海戰。楚國善用舟師作戰,齊國不可能不對此加以提防。而要避開齊人舟師,整個舟隊估計要劃行兩千多裡才能悄然抵達萊州灣。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戰舟有兩種航程,一是緊急情況下日夜不停的劃行,但這僅僅是一天,第二天航速便會大減;二是均速劃行,五人三漿的卒翼戰舟可做到四百裡一日,晚上欋手要良好的休息,並且持續時間不能超過五天,超過五天要徹底休整。

即便卒翼戰舟能用五天時間劃到萊州灣緇水入海口,能溯水而上兩百多裡抵達臨淄,他們也沒有力氣戰鬥了。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抵達臨淄的郢師必會被齊人大敗。

“大浪可有時日間隔?”熊荊問道,“氣壓如何變化?”

“有。”朱雀號在黃海待了快兩個月,巫覡橫對黃海天氣已逐漸熟悉。“每月或有六七日大風,風級多為七、八級,亦有十二級者。靠近時氣壓先降,天有卷雲,而後低雲密布,或而有雨。雨停雨小時天氣遂定,風向不變。然這不過一、兩日,兩日後風向再變,狂風大浪,氣壓大升,氣溫大降,大雨滂沱,雨停風浪方歇。”

巫覡橫不愧是第一期裡學得最好的, 他總結的這些連一同經歷過的紅牟都不能盡述,更不能像他一樣將風暴說的這麽富有層次感。

“年後風浪將歇否?”熊荊點頭表示讚許,而後問了一個誰也沒辦法回答的問題。

“臣不知。”去年三月登陸養馬島,可正式記錄海況信息要到四月。正月、一月、二月黃海海況如何,諸人一無所知。

“大王,以去歲觀之,三月黃海當浪歇。”紅牟想起了去年三月黃海海況,建議三月出師。

“三月太晚,最遲二月。”熊荊說了一個理由。“三月浪歇齊人也知。不佞以為或可如此。”

拿著重新測繪修正的過黃海海圖,熊荊指著琅琊道:“舟師從郢都順淮水東下,至東海後北上琅琊,至琅琊後往東……”

琅琊的東面就是朝鮮半島,熊荊的手指落在半島的某處:“在此休息數日。而後沿島北上,至廟島緯度後徑直往西,進入海灣,如此航程幾裡?”

地圖仍然是不精確的,熊荊無法判斷從琅琊台到朝鮮半島有多少裡程,但從整個地圖上看,把兩千多裡的航程分成兩段,哪怕加了幾百裡,也要短於此前的兩千多裡。特別是中途的休息可以讓士卒不至於那麽疲憊。且橫渡黃海去朝鮮也是一條古航路,差別在於古人是從登州出發橫渡,現在熊荊是從琅琊台出發橫渡。

“或一千三百裡。”地圖沒有比例尺,紅牟只能猜一個距離。

“可。”熊荊聽聞只有一千三百裡,當即表示可以橫渡。“朱雀號即刻尋覓合適落錨之地,並預備煤炭柴草,並度量琅琊台至朝鮮,朝鮮至廟山群島航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