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荊楚帝國》第5章 彌留
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楚軍攻入關中,拔下鹹陽焚燒太廟,這些都是不可抹去的恥辱。向來諱敗為勝的秦國史官不敢在史書隱匿,只有原原本本的寫上——太廟被焚,幾個月乃至半年不能祭祀,或許能騙得了人,卻騙不了鬼。

 “寡人聞之,荊王準譽士殺人而不死,可有此事?”曲台宮裡,趙政問向衛繚。出生鬼谷的衛繚從楚國而來,趙政常常將他當作楚國通。

 “然也。”衛繚點頭。譽士殺人不死不但在楚國造成影響,也很快傳至天下。一片罵聲。

 “寡人常聞,荊王,賢王也。然,殺人不死,國無法紀,君無仁心,民多怨言,荊國弱也。”秦王政說著自己的判斷,似乎是在為自己不伐楚找心理上的借口。

 衛繚聞言並不出聲,久久沉默,忍不住的趙政不得問道:“當不是如此?”

 “請恕臣直言無罪。”衛繚立起,鄭重揖告道。

 “恕你無罪。”趙政衣袖微拂,打算聽一聽衛繚的高見。

 “臣聞昔年趙武靈王欲伐中山國,使李疵觀之。李疵返趙後進言道:‘可伐也。大王弗伐,恐將落後於天下他國。’

 武靈王問:‘為何?’

 李疵言:‘中山之君,所傾蓋與車而朝窮閭隘巷之士(把車蓋放在車裡去拜訪住在窮街窄巷的讀書人),七十家。故當速伐,晚之中山亡於他國之手,大王悔矣。’

 武靈王大訝,曰:‘此賢君也,安可伐之?’

 李疵卻曰:“不然。舉士,則民務名不存本;朝賢,則耕者惰而戰士懦。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

 衛繚一口氣說完趙武靈王伐中山之往事,故意頓了頓好讓秦王政有時間思考,而後才道:“昔年中山,重儒墨而賤壯士,若此不亡,天下未有。臣聞荊王曾與人言:‘行仁義者必亡國’,斯偉哉!如此年幼便知治國之大道,假以時日,必成為我秦國大患。”

 趙政並沒有恍然大悟、寡人受教的表情,他臉色變幻,陰晴不定。話已至此,且剛才已恕罪,衛繚不得不硬著頭皮說下去。

 “荊國大而不強,何也?非其政亂,乃其民弱。然荊民何以弱?好詩賦,崇儒墨,輕壯士。臣聞:國之興廢,在士而不在民,社稷存亡,在武而不再文。德者,武之美也,武之莫強曰之仁,武之有序曰之義。道術已為天下裂,今士人得其形而舍其意,讚其美而惡其釁。

 荊王新政,以武為要,重壯士而輕庶民,若其真能一改民風,掃盡儒墨之氛,荊國必強……”

 衛繚說的很有道理,正因為說的很有道理,趙政才在想要不要殺了他——你說的這麽有道理,那豈不是說我是昏君,你既然敢罵我是昏君,那我為何不能殺了你?

 衛繚不知自己的小命僅在一線,可他感覺到了恐懼,言罷,他伏地頓首道:“臣荒謬之辭,不敢再言,請大王恕罪。”

 “恩。”趙王目光閃後再次揮袖,示意衛繚離開。

 衛繚急拜,趨步而退,如此一直退到了寢外階旁。他轉身正要下階時,緊張中腿腳根本就不聽使喚,順著台階便摔滾了下去。一個人葫蘆般滾了下來,當即惹得階下的寺人、甲士大笑。台高一丈,好在是個斜坡,衛繚只是摔得有些狼狽,他顧不得憤恨這些譏笑自己的人,掙扎著起身,匆匆出了王宮。

 *

 “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簷笠,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

 大梁廷獄,晏食時分,獄吏送飯的時候總會唱這首歌,這是個頭髮花白的瘸子,人生唯一的樂趣便是唱歌了。聽聞歌聲,獄中人犯皆伸手討食。食物很簡單,不過是兩塊粗礪的麥餅,三五個野芋,羹是沒有的,醬也不可能有。最多,破木桶裡的清水給人犯們舀上一杓,免得他們的噎死渴死。

 獄如牢籠,兩兩相對。越往裡越昏暗,越越往裡越有一股惡臭。行到最末一間時,並不見人犯伸手討食,獄吏停止了歌手,拿棍子敲了敲獄欄,喝道:“晏食至,接水接食。”

 獄欄敲得當當作響,獄吏正要舉燈看看裡面人犯是否活著時,一隻手從門欄下面伸出來接食,接食便接食,虛弱中他偏偏低語念道:“我,相邦也,壯士可否帶言於大王……”

 “你是相邦?哈哈。”獄吏一陣大笑。他當然知道這裡關著是前任相邦,可他這樣的小人物除了唱歌,就喜歡譏笑這些位高權重之人,“你可知道你對面曾囚何人?”

 “何人?”鍾鳴鼎食的子季怎麽吃得慣粗礪的麥餅,不到一個月,他便虛弱得要說不出話了。

 “相邦子曲。”獄吏答完又是一陣大笑,再問,“你可知你這間囚室此前囚的是何人?”

 子季這次不問了,他這間囚室此前囚的是前前任相邦司馬泉。獄吏見他不答話更是大笑,扔下糲餅芋頭,水也沒有給就一瘸一拐,推車去了。

 “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簷笠,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歌聲再次在廷獄裡響起,只不過這次越來越遠,直至最後漸漸不聞。

 從陳郢到穆棱關,即便選擇最近的道路,也有一千一百余裡,即四百四十多公裡。好在真正要騎行路程只有三百四十公裡,到達下邳便可坐船北上穆棱關。減去行船的時間、再減去預留的時間,每日大概要騎行五十公裡。對成人來這說並不困難,可對熊荊來說,這不是去年的一日騎行,這是要連續騎行七日,而且是野外行軍的方式。

 最開始的兩日他感覺甚好,雖說‘宋無長木’(宋國大樹都砍光了,無長木),可看慣了王宮樓台的他初見鄉村風光倍感欣喜,不少時候還會縱馬狂奔,享受騎乘的速度感。第三天開始便覺得不行了,全身酸痛,上馬下馬要人攙扶著,而且他老是擔心這一路跑下來會變成羅圈腿,居說蒙古人因為騎馬都是羅圈腿。

 如果真是一個孩童,第四天他估計就鬧著讓人去找馬車。好在他是大人,第四日一早,他居然不要僕臣墊腳,自己一躍就上了馬,而後一言不發,策馬前行。莊去疾立馬緊跟,百余名宮甲騎士也策馬緊隨。左右二史落到了最後,靠著馬鐙馬鞍,兩人勉強能夠騎行。

 夏日炎炎,每日也就早上騎行兩個時辰,大約三十公裡,之後休息喂馬。馬不是牛,無法反芻,需要不停的喂,且必須喂精料,以節省喂食時間。下午懸車之後,再騎行一個半時辰左右,天黑前宿於沿途驛站。只是這一日因為渡河,早食時分,眾人已至蘄邑之南。

 蘄邑是古宋地(淮北宿州蘄縣),對楚國而言它似乎有著特別的意義:另一段歷史中,十三年後,王剪於此擊破項燕率領的楚軍,楚國滅亡;又過十五年,陳勝吳廣於此殺秦尉,揭竿舉義,秦朝滅亡;又過了六年,劉邦率漢軍駐扎於此,籌備垓下之戰,一年後,西楚滅亡。

 蘄邑見證了歷史,可在熊荊眼裡,蘄邑只是澮水北岸的一座城池。城池能看到的兩面最長不過六裡,整座城周長大慨二十裡。因為是淮北要津,臨碼頭的南郭也顯得繁華。但澮水南岸的熊荊一行必須先渡河,才能進入蘄邑。

 一百二十多名騎兵突然出現在碼頭很是惹人注意,尤其是其中一些騎士掀開了鬥篷,裡面全是明鏡一般的钜甲。钜甲之名出現在上個月的大楚新聞上,大王曾言以後家家都有钜甲,頓成楚國奇聞,不但傳遍楚國各地,也傳遍了天下。

 南面碼頭並無城邑,有的只是一個不大的野市,幾間客舍和數間賣酒食的酒肆,還有一個破破爛爛的土壘,前門插著旗,應該是嗇夫(地方官)的居處。百余名騎馬的甲士雖然引來人們的關注,但這些人並不害怕,看了看這隊騎士,便開始各忙各的。

 “稟大王,此地渡舟一個時辰一次,暫無舟, ”莊去疾帶著一名商旅打扮偵騎過來,此人前日便到了此地。“且多墨者。”

 “墨者?”熊荊看向那個野市,履席粟麥、肉魚雞鴨,甚至還有曲陽出產的煤炭,這和郢都大市一樣,買什麽的都有,很平常的一個集市,而且其中多是婦女,幾乎看不到丁壯。

 “正是。”偵騎也揖一禮。“蘄邑乃淮上要津,對岸尚屬官府管轄,這南岸……”

 對岸是蘄邑,自然受蘄邑管轄,南岸隔著澮水,歷史上屬於山桑邑,但山桑邑遠在七八十裡之外,這裡雖有嗇夫,但這些官吏管不了從北岸過來的豪戶和劍士。為了錢把命丟了,不值得;不賣命也能撈錢,何樂而不為?

 “渡船為何不見?”熊荊沒管什麽墨者,宮甲有一半穿了環片甲,雖無钜鐵夷矛,但有钜刃,沒有什麽兵刃能與其大力對砍。他關心的是船。

 “晏食之後舟至。”大王的行程保密,偵騎並未掏出符節要對岸蘄邑邑尹派舟,而是花錢雇了一些舟筏,約定的時間就在今日晏時。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