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荊楚帝國》第84章 甲胄
風雪愈盛,帳外夜晚低於零下十度,帳內雖然燒著炭火,溫度也不過幾度。錚亮的甲胄就掛在熊荊榻旁,觸手無比冰冷。頭胄、身甲、臂甲、裙甲、脛甲,還有裡面鎖子甲,這些甲胄完整的拚湊在一起,乍一看好像一名甲士立在床前。

 愛惜甲胄如同愛惜自己的身體,臨睡前熊荊習慣性擦拭自己的甲胄,並給整套甲胄上油。與之前的甲胄相比,這套甲胄大概是钜鐵府最好的作品,造的精致,並且合身。頭胄也不再是易造難看的桶式,而是變得更加圓潤。它的頂部是圓的,秉承周人青銅胄和楚軍皮胄的傳統,胄頂從前額到後腦有一道粗粗的雞冠,雞冠縫隙裡夾著一叢五彩稚羽,極為顯眼。

 額上加了一條遮雨的凸簷,面甲上端依然鉚在太陽穴的位置,鉚釘緊松適度,使其可以在任意角度固定。為了使敵人懼怕,面甲不再是以往的素面,而是冷鍛出一個人面:

 外凸瞪圓的圓洞是眼睛,它夾著長長的鼻棱,鼻棱下是碩大的鼻頭。嘴裡的牙是鏤空的,牙齒上四下八,牙與牙的縫隙清晰可見。除了下部外側第二顆犬齒往上內卷外,其余牙齒全是長方鏟型。方形的耳朵位於眼鼻之間的位置,從面具兩側伸出;頭頂兩側又斜出一角,角端也如犬齒那樣向內卷收,其上陰刻著卷雲紋。

 面具猙獰、恐怖、詭怪,一看就是楚人的風格。熊荊在蘭台宮看過不少類似的青銅面具,巫覡們引神時用繩索穿過面具雙耳上的方孔,把整個面甲綁在臉上。只是與那些青銅面具相比,這副面具雙角沒有豎伸,而是斜伸,這樣面甲向上打開時雙角不會碰到頭胄;也沒有面具正上方那根圓柱,圓柱的作用為了插入稚羽。

 熊荊每隔幾日就會擦拭盔甲,但這一日的擦拭在長薑看來不同尋常。昨日大王對媯景說了要以重騎破陣,今日莊無地、鄧遂、彭宗等人聞訊前來勸阻,左右兩史也覺得熊荊不能犯險。

 秦軍很可能全軍都裝備了亞麻甲,輕騎弓矢的殺傷已然無用。輕騎既不能射殺軍陣內的士卒,陣列就不會混亂。重騎衝擊沒有混亂的陣列,這個陣列厚達百行且人人舉著酋矛,結果肯定是非死即傷。一國之敖作為前鋒確能振奮士氣,但如果傷亡則會沉重的打擊士氣。

 士氣之外,作戰司從未檢驗過重騎衝鋒加夷矛衝陣是否能擊破秦軍越來越厚重的陣列。重騎衝陣即便衝不破敵陣也能衝亂敵陣,這一點幕府謀士承認,可秦軍難道不會在後方補陣?秦軍一旦在後方補陣,重騎就白白犧牲了。重騎可以衝陣,但不是衝擊敵軍側背就是等敵陣陷入混亂後再行衝擊,而不是面對秦軍完整的陣列發起不一定有效的一次性衝擊。

 爭論中,事情又繞回到百議不得其解的老路上。決戰時炮卒會被秦軍的馬屍淹沒,矛陣將面對越來越厚且不斷補充的軍陣,可以擊破敵陣的重騎又會被秦騎糾纏擾亂。楚軍三種破陣辦法都被秦軍相應的克制,最後的勝利只能靠矛陣士卒艱苦的衝矛,或者盡快拖出被馬屍淹沒的火炮。

 但這兩者都是不確定的。士卒會疲倦,一旦疲倦便會被秦軍壓縮了衝矛空間,最後兩軍糾纏在一起,衝矛便將無效。而火炮,兩軍交兵時前衝,火炮必然在戰線之後。如果己方騎兵沒有擋住人數多於自己的敵騎,火炮即便從馬屍裡拖出來,也會遭受秦騎的新一輪衝擊。真正能阻止騎兵的是機關槍和密集矛陣,不是強弓勁弩,不是燧發槍或者火炮霰彈,它們要麽威力不夠強,要麽速度不夠快。

 勸阻熊荊的諸人說了種種理由,然而沒有任何人敢有把握的說楚軍一定能從正面擊破秦軍陣列。而側面,因為各軍難以在決戰前趕至,楚國二十個師只有兩千多列,加上趙魏兩軍也不過四千列。如果秦軍陣寬是六千列,還沒等楚軍勾擊就已經被秦軍兩翼步卒包抄了。

 諸人勸阻,熊荊堅持,雙方最後不歡而散。可熊荊是大敖,重騎又隸屬於郢師,最終的作戰陣列不得不作出修改——正對王翦羽旌位置將成為重騎的衝擊口,每兩個重騎旅,大約三百六十名重騎與一百六十九名輕騎組成一個五百二十九人的楔形陣。

 這個楔形陣縱深二十三行,第一行只有一人,最後一行則有四十五人,每行增加兩人。一百六十九名輕騎也組成一個縱深十三行的楔形陣鑲嵌在大楔形陣後方。因為騎弓無法殺傷身著亞麻甲的秦軍士卒,這一百六十九名輕騎攜帶的是擲彈,每人兩枚,衝鋒前由圉童給予輕騎騎士火源,衝鋒後距敵二十步時投擲。

 同時依照當年鹹陽塬的擲彈經驗,在楔形陣衝擊之前,百名輕騎會分成兩行奔跑在楔形陣之前。 他們雙手各提一個點燃的重型擲彈拋入秦軍陣列。這是第一波攻擊,第二波是楔形陣內輕騎的小型擲彈,最後才是重騎與秦軍步卒間硬碰硬的對撞和楚軍步卒接踵而至的衝矛。

 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擊破敵陣,熊荊的決戰思路便是如此,他不想等待矛陣衝矛或者炮卒從馬屍中拖出火炮。不管是秦軍步卒還是秦軍騎兵,數量都倍於楚軍,一旦矛陣喪失最初的銳氣不能破陣,騎士擋不住蜂擁而來的秦騎,結果便是戰敗。

 “先王若知大敖如此,定然欣喜。”熊荊擦拭甲胄,長薑和莊無地等人的心思一樣,但勸阻的話他又說不出口。

 “父王若知我……”提起父王熊荊免不了惆悵。他說不清自己是辜負了父王還是沒有辜負父王。

 “我楚國社稷已遷至新郢,先祖先君血食不絕,大王之功也。”長薑道。“然勝王子尚幼,諸王子未產,朝中老臣守成有余,諸童子不能披甲……”

 長薑說的委婉,熊荊還是聽出了他話裡別的意思。待熊荊轉頭看向他時,長薑道:“此戰若敗,大王亦當速返新郢,我楚國豈可無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