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學霸開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鷺鳥莊園
陳桐再次被唐覺曉的構思震驚……不過他也習慣了。

 森林火災難以撲滅的根本原因,在於一些地方無法把水弄過去,那麽滅火員用的工具就只能是風力滅火器。

 這玩意兒優勢是單兵作戰能力還可以,以及可以持續工作很久。

 一看就知道的缺陷是必須人精準的走遍每一個角落,確保每一寸地方都滅火了,這樣工作量就極大。

 它還有一個很致命的隱藏缺陷,不出人命的時候很容易被忽視……

 假設滅火員已經滅火2公裡,目前已經到了山腰,還有2公裡到山頂,以風力滅火器的工作原理,他就必須繼續上山把火全滅了,不然複燃等於做了無用功。

 要是這會兒風向忽然轉變,本來是順風走,逆風把火往他身後吹,或是有燃燒的樹葉往他身後飛,那麽後邊滅掉的就可能複燃。

 身陷在4公裡火場最中央,特別是山裡,再怎麽精通救火也不行了。

 最近唐覺曉思考“互聯網+”,思考之後的5G如何運用,他發現了自己有辦法抑製森林火災,甚至隻用4G也行……

 只需要在事情沒惡化之前,把問題給解決了就行。

 目前護林員一人看管數千上萬畝山林,他處於製高點的時候,自然可以把事情看得清清楚,但當他下了製高點去巡山的時候,有五六個小時他是顧及不到全面情況的,而哪怕燃燒兩三個小時,那也很危險了。

 如果火災是發生在高山上,上去也要很多時間,難度更大。

 如果是用無線網絡傳輸圖像,人們最遲只要5分鍾就可以發現火災,互聯網+的森林火警思路比原有思路強許多。

 只需要在山林裡的製高點放置電子眼,哪怕一分鍾照一張照片,傳送到中央電腦……

 森林火災發生的時候必然是天干物燥的,濕度大、下著雨的時候很難起大火,所以火起照片必然清晰。

 白天看煙,燒烤的煙、燒秸稈的煙、森林火災的煙,是完全不一樣的,火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如今的電腦已經可以在演唱會精準抓逃犯,人工智能不可能判定不出火災。

 再則火災之所以是災,是因為它會擴大,哪怕最初版本的人工智能在頭幾張照片的判斷上錯漏了,等到火勢變大,人工智能也可以發現。

 甚至最初可以不那麽依靠人工智能,森林警察自己看圖就行。

 而火沒燒大的時候,一部直升飛機就可以完成滅火工作。

 陳桐毫不猶豫的就接受了指派,將來做監控視頻+人工智能+森林火警,盛唐方面主事人就是陳桐。

 目前還是要在南桂先做,認識某個做警察的老鄉,有個剛好到羊城辦事,一通聯絡後,唐覺曉請客吃飯。

 這也是傅爸、唐爸的老朋友了,老熟人。

 就像是一般的吃飯聊天,拉拉家常什麽的,南桂這垃圾經濟形勢,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萬5,一個月一千多的收入夠幹什麽呢?南桂倒沒什麽珍貴木材,盜伐也有,比較少,嚴重的問題是走私和跨國獨品運輸。

 唐覺曉笑道:“我能幫你們把路封鎖起來,不管是牛肉、油,甚至是毒……我能讓這些進不來……”

 在場傅爸、唐爸、警察叔叔的都是愣住……

 “準備怎麽做?”反倒是唐爸先開了口。

 唐覺曉就把他的那套監控火警的思路說了出來,只是又升級了一次……根據他的計算,5年內借助5G實行製服森林火災是沒問題的,而解決95%森林路線的走私貨物、獨品偷渡最多也就花10到15年。

 一桌人震驚的看著唐覺曉……

 裡邊操作難度極大,但把終極目標拆分成許多階段的話,好像每個階段又挺可行的。

 唐爸說:“你的確可以忽悠政府跟你買東西度過最初階段,但最初階段人工智能誤判怎麽辦?”

 唐覺曉說:“一開始可以人和人工智能一起判斷,人工智能每1分鍾判斷一次,而人可以10分鍾,甚至15分鍾判斷一次。一開始可以設置幾十萬個觀察點來觀察,護林員兼職做林下養雞和電腦觀察環境。等到人工智能多升級幾次,正確率就會完美,到時候可以慢慢減少觀察員,甚至不減少也行,反正他們也在養雞。”

 唐爸思考了一會兒,笑道:“大家吃菜。”

 沒再繼續問,也沒有必要問……

 大夥吃著東西,閑聊著說起物種泛濫,有些沙雕亂放生東西,清道夫什麽的……

 “盛唐有一個研究,課題是‘清道夫為什麽能壯陽’。”唐覺曉說。

 這叔叔一愣:“清道夫還能壯陽?”

 “必須啊。”

 明白唐覺曉的意思了……

 好人也得奸詐才行,還好眼前的是自己人。

 現在物種泛濫,但若是泛濫的物種好吃,不人工飼養根本就活不下去。

 哪怕是螞蚱這種害蟲,現在很多地方都被吃到瀕危了……

 不過還有一種東西,現在被很多人忽視,還挺貴的,那就是牛蛙。

 所以唐覺曉經常去吃蛙小俠,只要吃的人多了,入侵物種泛濫也就不存在了……

 至於清道夫泛濫……將來估摸著也不存在的,只要研發出吃法……

 傅爸說:“有些人信佛,其中不少還挺有錢的,他們這種亂搞的方式積德,其實不行,賢婿你有沒有辦法把他們積德的錢用在真正積德的事上?”

 唐覺曉笑道:“微聊公益裡隨便捐啊,不管是捐錢種樹,還是捐錢給孩子吃免費午餐,都是積德。”

 傅爸搖搖頭:“那都是小打小鬧,而且有錢人他已經有錢了,想要的是名聲,你真當他們是修福報嗎?只有沒啥錢的小老百姓才會修福報,有錢人本身有錢,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有福了,所以真正想求的是名。如果這名有助於他們獲利,那做的人就會主動。”

 有錢了還想求名,求名為的還是求利,這……

 不過如果真是做好事……

 唐覺曉琢磨了一會兒……

 “也簡單。”

 “哦?”

 “川省有一個‘鷺鳥莊園’,那可能是蓉城平原最大的鷺鳥棲息地了,它是私人的。1998年,一個姓廖的人做苗木生意,在蓉城租了一塊地,大概30畝。隨著樹越種越多,慢慢的有各種鷺鳥前往棲息,廖先生愛惜鷺鳥,就不砍樹了。樹越來越多,鷺鳥每年建窩繁育,最高峰時期有上萬隻鷺鳥居住。廖先生有時候夜起防護人們盜獵,他的妻子女兒每天光是掃地就要掃三小時,以及廖先生也要下河清理河道……我認為他愛惜鷺鳥的心是真的, 這鷺鳥莊園絕對也給他帶來了名氣,助長了他其它的生意。”

 現場諸人各有所思……

 這鷺鳥莊園在唐覺曉眼裡……可以複製,就是必須考慮好位置、樹種,以及確定自己是否真心喜愛環保,以及可以承受每年砸多少錢進去建招牌,還要考慮該地區的基建規劃等等。

 苗木生意,也可以鹹魚著做,如果不考慮回報的話。

 現在米蘭有一個神建築叫做“垂直森林”,把它簡單理解就是陽台種菜,高深的理解就是多種植物高樓層混種,把光利用率提升,並且天熱的時候樹木幫助降溫,噪音大的時候防噪音,甚至可以防塵。

 裡邊各種灌溉技術、防風技術,以及不讓植物根系破壞建築結構……非常貴,但不代表不可行,金陵、蓉城、柳城就有這類的研究。

 世界變化是很快的……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