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之大民國》427節 對日最後1戰(一)
塞北軍沿長江而下,橫掃長江流域,假若此次作戰結束,長江以北的半個中國將得到徹底的解放。而蔣價石軍團也動了真格的了,滇緬公路打通之後,大量的物資用融入,老蔣的部隊老母雞變鴨硬家夥多了起來。

 此戰動用了四百萬中央軍,如果算上境外的駐印軍的話,那麽就有五百萬。杜聿明一部從以湖南為中心,進入江西後,徹底解放了江西。然後進入浙江,在浙江的水網密布之地,跟日軍苦戰不休。此時不知道為什麽日本人,死死守著浙江就是不放松。並且不斷的從其他地方調集援軍,甚至有南京的援軍趕赴浙江。

 衛立煌滇西遠征軍增加了兵力,達到了一百萬,組成一個大的作戰集團,從雲南出國,與駐印軍一道開始往緬甸東部攻擊。陳誠率三十余個集團軍,人數百多萬,進入湖北,同樣沿著長江進軍,策應下遊作戰的薛嶽。另外還有一些小規模部隊,在後方開始清剿日軍殘兵。

 李宗仁的部隊到了廣東,也遭遇了極度頑強的反抗,日軍死戰不退,援兵從海上不斷運往這裡。攻西江一役,李宗仁三次發動總攻,付出了十萬人的代價後,不得不停止了攻勢。

 還得說說塞北軍,從長江一路而下,勢如破竹,飛機大炮坦克車齊動員,威勢很猛。唯一的阻礙,是中國南方密集的水網。步兵集團還沒有到,可是飛機已經在上海上空盤旋了。定點轟炸一些特殊目標,為將來的攻堅戰做好準備。

 可是沒想到就在塞北軍步兵集團距離上海三十公裡之外,日軍撤退了,不知道是撤退的匆忙還是其他。沒有像在青島那樣,進行大規模的破壞,只是搶掠了所有的銀行,焚燒了帶不走的物資後,匆匆難逃。

 南京的日軍部隊竟然也趁夜色,突圍而出了。逃跑方向跟上海軍隊一樣,是往南方,經過浙江匯合這裡的部隊。打了杜聿明一個措手不及後,竟然還放棄了浙江繼續南下,在福建駐留了一部分兵力後,到了廣東才停下腳步。

 日本人撤退讓人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但是仔細想想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塞北軍一旦拿下上海,那麽卡在南京的三十萬日軍將失去退路,盡管他們海軍佔優勢,可是憑著海軍硬闖塞北軍空軍統治天空下的長江航道,那無異於找死。所以為了保全南京上海的近五十萬軍隊。日本人終於選擇退卻了。而之前他們死守浙江也就有了解釋,他們在給自己保留退路。可是為什麽在福建和廣東停下,福建山林密集,山區佔了絕大多數。八閩之地估計是山地面積佔比例最多的中國省份了,在這裡他們不用擔心飛機轟炸。不用害怕塞北軍的坦克集群,防守起來也是以一敵百。只要有不怕死的戰士,佔盡優勢。而在廣東停下恐怕是最終目標,在這裡可以和南方的越南連成一線,盡管陸路不通,可是有海南島做連接,海上想通。而且戰局了廣東,就等於阻隔了美國艦隊跟中國大陸的連接,有分散敵軍力量的作用。

 日軍跑了留下的局面卻很尷尬,南京薛嶽第一時間就攻進去了,肅清了數量不多的留守頑敵後,正式宣布中國光複自己的首都,薛嶽也成為第一名將。可是上海怎麽辦,塞北軍近在咫尺,是打還是不打。

 打吧,上海位於長江以南了,不打吧可是塊肥肉。

 原本趙書禮跟蔣價石的密約中就有規定,江南塞北軍將不染指,但是上海這個重要城市都不想放棄,這裡扼長江咽喉,又是最大的經濟中心,控制了這個地方,長江下遊的南方中國中心的經濟就能穩定下來。趙書禮可是知道,原本那個歷史上,就是因為上海問題沒有處理後,蔣價石才最終控制不了物價,導致民怨沸騰。他可不想看到這種情況,可是對這個地方蔣價石也是不想讓出的,雙方最後的交涉是,共同出兵佔領這裡,但是政權必須又中央來安排。

 現在上海空虛了,塞北軍攻下這裡沒有任何困難,可是附近可沒有中央的軍隊,聯合攻擊基本不可能。可如果塞北軍單獨攻擊這裡,蔣價石疑心怎麽辦,現在可不是鬧內訌的時候。不但關系到國際局勢,還關系到戰後中國的格局問題。

 但是戰局一日三變,是不能拖延後,在跟蔣價石通了個電話,表示自己仍然遵守雙方的約定後,塞北軍進軍了。僅僅一日就佔領了整個上海,不過此時的上海經濟紊亂,物價一日三漲,失業率也創造了空前的規模,所有企業幾乎都停工,逃難的人群一波接一波的。

 塞北立刻著手恢復這裡的經濟,運來了大量的紙幣,對這裡的市場進行規范和乾預。同時等待中央軍的進入,豈料塞北對上海經濟的恢復,也被看成是惡意的,有政治評論說這是塞北在上海的提前布局,掌控了上海的經濟,就掌控了上海,掌控了上海,就掌控了小半個中國。氣不得,輿論自由,什麽樣的言論都有。

 只是蔣價石那邊,肯定是心有芥蒂,不是說好了,上海的政權由中央決定嗎,為何你提前就開始插手上海的經濟了。趙書禮做了做了一番解釋,可是總給人一種此地無銀的感覺,在後方那些脂滿腸肥的中央大員看來,你真的就等不了幾天時間嗎,等不及中央調派官員前來接收嗎。

 懶得跟這群蠢貨解釋,他們的江山就是因為經濟問題丟的。趙書禮繼續派人去穩定上海經濟,因為日軍將這裡的大量硬通貨搶掠,導致了銀行幾乎破產,金融幾近崩潰。徐新六親自出馬,第一時間封閉了大大小小的銀行。接著宣布上海過去使用的日本貨幣、日本軍票和銀行私票通通作廢,銀行間不能流通這些貨幣。但是為了挽救銀行,讓市場再次運轉起來,向各家銀行貸了一筆維持經營的無息款項。平民間流通的貨幣。定點回收,以十天為期限,十天后將結束兌換,過去的貨幣真正成為一堆廢紙。為了此次兌換,塞北付出了三億多元的現款。

 對上海的工廠,也進行支持,通過貸款、提供訂單,先讓一大批工廠先運作起來。讓工人們有工作了,這個市場會慢慢自我恢復的,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當然還得提供大量救援物資,主要是糧食。在街頭開放了大大小小上千個救濟糧發放點,以街區為單位,按照人頭領取。這又是一筆不小的花費,而且時間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

 好在塞北軍暫時停止了行動,南方的戰事基本上不用塞北軍出手了。可以騰出手來做這些,也有能力做這些了,否則的話,恐怕從北往南的道路都得用於運送軍火。哪裡有運力運送民用物資呢。

 塞北軍在上海的救濟,沒想到竟然吸引來了大量的南京難民。這些南京的難民,絕大多數都不是南京人。而是日治期間從其他地方遷移過去的,其中大量的生意人,官員和他們的家屬,脫去了軍裝的偽軍官兵等等各色人等。

 據說是,因為薛嶽一收復南京,重慶大大小小的接收官員都蒼蠅撲屎一樣撲到了南京,房子、店鋪、黃金、鑽石、女人,凡是他們看上的東西,通通一一個敵產的名義,然後收歸囊中,大發其財的同時立刻就愛造就了大批的赤貧階層。

 當然南京還說的過去,南京大屠殺基本上把南京人殺絕了,後來那批人確實有很大比例是為日軍服務的。可是上海就不一樣了,這裡戰前就聚集了大量的富人,很多戰爭中確實跟日軍合作,可還不能簡單的定義為漢奸。也有一些是躲在租界裡的富人,他們可沒有為日本人服務,躲在這裡只是在等戰爭的結束。沒收他們的財產就有些說不過去了,而現在這夥子蝗蟲在吃光了南京後,跟著軍隊一起往上海撲了過來。

 一到上海後又是一個德行,仗著有權有勢,有軍隊撐腰,他們大肆把魔掌伸向了無辜的人群。趙書禮跟蔣價石交涉過此事,希望他製止,可是蔣價石表態,他相信他的接收官員是秉公辦理的。顯然蔣價石護著他的手下,至於民心嗎,蔣價石認為比不上他的軍心,而他的軍心顯然不是狹義的軍隊士兵的心念,而是那些為他辦事的人的心念。

 實在有些看不過去了,趙書禮將塞北軍集中起來,跟中央軍分開,過去的租界最為繁華的地方,全部被塞北軍佔領,而華界則交給了中央軍去折騰了。在塞北軍佔領區內,立刻展開行動,將所有的固定資產的產權明晰起來,是私產的給與發放憑證,以塞北軍的名義使其合法化,也證明跟日軍沒有關系。其實很多資產者,確實跟日軍有聯系,可是塞北軍都放過了。原因是,趙書禮認為戰爭跟私人沒關系,政府用任何理由去剝奪他們的產業都不是合法的。而且盡管他們跟日軍有聯系,甚至是為日軍服務,可是責任能讓他們各人背負嗎,難道國家不應該負起主要責任嗎,不是軍隊退卻了,輪得到這些人跟日本人接觸嗎。如果日本人不打到上海來,他們有可能受到日軍的逼迫嗎,受日軍逼迫他們有拒絕的權力嗎,他們拒絕了,老婆孩子怎麽辦?

 趙書禮在租界的行動讓蔣價石很惱火,認為趙書禮撈過界了。立刻也向租界派了官員,這官員要求重新核查租界內資產狀況,被塞北軍拒絕了。雙方為此,又是一番激烈的口水戰。

 作為一個穿越者有時候就是這麽操蛋, 明明知道錯誤,當你去改正的時候,卻不被人理解。明明穩定上海是為了上海的百姓,也是為了老蔣的民心,可偏偏老蔣不領情。但是趙書禮還必須這麽做,他擔心上海的失控影響到其他地區,要是再跟歷史上一樣,爆發那麽嚴重的經濟危機,塞北可吼不住啊。

 上海問題暫且不提,塞北軍佔領的其他地方,倒是比較正常穩定的。當然代價是復出了大量的物資金錢,大半個中國的地盤確實讓塞北軍一時間勢力空前,力量也空前了,比如征兵原來一千萬就已經是極限了,現在在征個幾百萬是沒有任何困難的。

 當然戰爭進行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塞北軍並不需要那麽多士兵了,甚至現在已經開始從前線往回撤部隊了。新的戰爭方向第一是朝鮮,第二是新疆。

 德國人在哈薩克斯坦等地的進軍十分順利,佔領了蘇聯的中亞地區,將再次切斷一條國際通往中國的援助線路。塞北軍隨時準備出兵中亞,維護自己的安全。

 而在南洋,美英對日軍的總攻,也在中國人發動攻勢的時候開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