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大民國》441節 國內變局
這些軍隊是從哪裡來的,原來是德國人三年前俘虜了蘇軍沃爾霍夫方面軍副司令員兼第二突擊集團軍司令員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中將,一年前又受命弗拉索夫從俘虜的蘇聯戰俘中,挑選出了一百萬人,組成了一隻俄羅斯解放軍

 這隻部隊的目的是,幫助德軍佔領,統治蘇聯號稱是把俄羅斯從布什維克的奴役下解放出來可事實上,弗拉索夫是沒辦法指揮這支部隊的,真正的指揮官是大量充斥其間的德事顧問,德國人搜集到的白俄軍官,甚至是在俄羅斯境內拉攏過來的哥薩克武裝

 出人意料的是,這隻部隊在跟蘇軍的戰鬥中異常頑強這絕對不是出於什麽民族主義,也不是相信了德國人的宣傳,德國人對他們的狠辣他們心裡明白,俘虜了七百多萬蘇軍,可是真正活下來的也就一百來萬,現在大多數都在這隻部隊中,如果他們不死戰,恐怕他們的結局也是死;而對面他們的同胞呢,也早已拋棄了他們,只要是在戰場上遇到了他們,不管他們抵抗還是投降,都難免一死,而且死在同胞手裡,還要背負一個叛徒的罪名,他們是一群被購銷了的名字,是失去了生存權利的孤魂

 盡管作戰勇敢,但是德國人不信任他們,蘇軍又仇恨他們這隻部隊的地位十分尷尬

 弗拉索夫也非常尷尬,最後他們得到了恩琴整府的聯系,恩琴秘密得到了弗拉索夫的效忠然後開始跟希特勒整府密談,盡管遭到了大部分高級軍官的反對,可是已經獨裁到了極點,對自己的判斷力和軍事才能欣賞到了極點的希特勒根本不聽,反而認為他做了一個十分英明的決定於是弗拉索夫得以帶領他的部隊,悄悄從北方佔領區,一路水路相濟,終於從北方到達了俄羅斯帝國的領地上

 而德國人放這些俄羅斯軍人到俄羅斯複辟帝國的條件正是俄羅斯帝國開始向蘇聯和中國發動進攻,跟德國結成盟友弗拉索夫一回到自己故國的領地上,立馬按照約定向蘇聯背後發動了進攻前面有德國大軍壓境,背後突然冒出了另一股強敵蘇聯連續丟失城市,烏拉爾山以東地區全部失陷

 此時蘇聯還在計劃反攻呢,對此突如其來的打擊有些措手不及立刻聯系了塞北整府要求塞北整府按照當初的約定,懲罰在蘇聯東部發動攻擊的俄羅斯偽帝國

 塞北卻是自身難保,他們也擔心這隻部隊進攻自己呢而且在南方,蔣價石不但開始攻擊桂系勢力,而且加積極的挑釁塞北大有一口氣吃下整個中國的架勢

 各種局面緊張到了極點塞北崛起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爆發了

 各界十分緊張,股市開始震蕩,物價開始波動商人囤積居奇,老百姓哄搶物資

 現在塞北需要一個主心骨,一個強硬的主梁

 趙書禮沒辦法不站出來,他立刻宣布,塞北再次進行動員

 要求所有軍事工業企業員工取消任何假期,機器不能停止全力生產軍事物資

 並調集精銳部隊以突然之勢包圍了挑釁的整編74師,派出了上千架戰機、八百輛坦克,合圍這隻王牌軍用了三天時間,將其徹底殲滅而此時蔣價石派出的救援部隊,在塞北軍空軍的轟炸下,還沒能過江呢

 中國內戰全面爆發

 塞北軍往長江沿線調集了一百五十萬兵力,幾乎抽空了其他地方的部隊同時向楊虎城發出出兵協同的要求楊虎城猶豫了幾天,決定接受塞北軍的邀請加入塞北一方

 蔣價石大驚失色,他沒想到趙書禮的決斷這麽突然,在這種不利情況下,還能下這麽冒險的決斷於是立刻停止了孫立人軍團跟桂系的戰事,把進攻福建的杜聿明部,往北調動薛嶽的部隊,也不在南下進攻,而是就地防禦

 這時候趙書禮邀請各大軍閥到北京開會,與會的有楊虎城、李宗仁,還有張學良

 會議討論後決定,重組建整府,整府中各個派別,甚至遊擊隊的代表,都是平等地位,打到蔣價石結束內戰

 之後塞北軍動作頻頻,調兵遣將不說,還向俄羅斯帝國派遣了秘密使者,跟他們秘密談判談判中,俄羅斯帝國表示,他們根本沒有想跟塞北,或者任何盟軍作戰的打算,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打垮蘇聯,恢復俄羅斯帝國他們根本不站在德國一邊,並且說明了現在他們軍隊的情況俄羅斯帝國本來已經組建了兩百萬軍隊,加上五十萬德軍俘虜軍,現在又有了一百萬弗拉索夫帶回來的部隊,軍事力量還是很強大的

 弗拉索夫一回來,立馬行動起來,在軍中清洗了德國黨衛軍顧問,徹底掌控了這隻部隊這隻部隊雖然是由俘虜組成的,但是卻都是經過血戰的老兵,用這些軍隊為骨乾,重組了俄羅斯軍隊弗拉索夫又被按照俄羅斯傳統儀式,封為伯爵弗拉索夫的忠心不用懷疑,因為蘇聯哪裡已經沒有了他的容身之地,而他的部下們的忠誠也不用擔心,他們同樣不會再被蘇聯接受了

 在德軍中的時候,他們戰鬥就很頑強,現在終於再次有了祖國,再次有了作戰的理由,戰鬥力就不用說了連續攻佔蘇聯控制的領土,就說明了一切

 而那些德軍俘虜,此時他們的心思也發生了改變,對俄羅斯帝國跟蘇聯發生的衝突,他們選擇了中立因為這些人現在已經對希特勒失望了,在希特勒將國防軍徹底變成了黨衛軍後,這些戰爭初期就被俘虜的職業軍人,就已經在心裡放棄了希特勒

 得知了俄羅斯帝國的訴求後,塞北采取穩住的方針,暫時不提強硬的要求,任由他們宣泄,集中精神處理國內事務而對蘇聯表示,一旦時機成熟,塞北軍將配合蘇軍,一舉消滅這隻軍隊也穩住蘇聯人於是一邊蘇聯跟俄羅斯帝國圍繞烏拉爾地區,激烈交戰,一方面塞北在向南調動軍隊而德國人則抓住機會同時向蘇聯和塞北進攻幾方各自的利益訴求都不一樣,就看誰能跑在時間之前了

 蔣價石大軍集結在長江沿線跟塞北軍對峙起來,卻沒有進攻的能力,只能塞北軍渡江

 而塞北軍也沒有選擇進攻

 而是組織了一次萬架飛機的大巡遊

 從塞北各地上萬個飛行員,同一時間起飛,在蔣價石中央的頭上飛了一圈,灑下了大量的傳單,卻沒有投下一顆炸彈而中央軍起飛迎戰的飛機無一例外都被擊落在空軍上,塞北軍有絕對的優勢

 這陣勢確實震懾了中央軍中的將領,讓他們明白過來,他們的對手是一個比日軍可怕的對手,一旦發生戰爭,他們只能是跟原來一樣,再次被趕到重慶的山區去,加上大量的塞北軍反內戰的傳單頓時蔣價石軍中的反戰情緒也高漲起來

 發動輿論大戰對比蔣價石統治區和塞北統治區的民生,爭取民心,拉攏其他派別勢力不到一個月時間,蔣價石幾乎是被孤立了起來不但軍事行動中,很多將軍存有保持實力的想法,按兵不動境內遊擊隊四起民主派別組織的遊?行示?威不斷,工人罷工學生罷課蔣價石這才覺察出他的統治是多麽的薄弱才明白沒有處理好經濟問題是多麽大的失誤

 可是已經晚了,在長江戰線上雙方都不想渡江作戰,每日以炮火互相射擊

 但是塞北的海軍已經行動起來了,塞北軍幾十萬軍隊,通過海路登陸了福建、廣東然後開始幫助桂系反攻

 蔣價石做出了收縮兵力,集中防禦核心地區的決定,放棄雲貴,力保兩湖江浙和四川可是他的命令被孫立人拒絕了,孫立人在雲南按兵不動,也不拒絕執行,也不行動,一副坐看風雲變幻的架勢

 孫立人不去四川,結果楊虎城軍從陝南進入四川盆地,被蔣價石收編沒多久的川軍倒戈投降川軍將領發表通電,表示反蔣不到十日,全川丟失桂系聯合塞北軍,一面往北防禦薛嶽,一面向西進攻江西此時江西的主力已經調到了長江防區,比較空虛,一擊而下,威脅湖南

 這時候,趙書禮突然宣布停止戰鬥,發表通電要求蔣價石下野

 楊虎城附議,李白附議,陳濟棠附議,張學良附議,其他各個小軍閥同時附議

 蔣價石起起伏伏多次,每次下野都能上台,這次他不知道怎麽處理了,於是再次下野

 塞北軍強行開進南方,盡管蔣價石下野前,叮囑過手下的將領,一定不能把地盤丟了可是沒幾個將領遵從,即便想遵從的,當塞北軍打著中央的名義南下後,他們的部隊紛紛投降放下了武器

 接著塞北軍開始對中央軍進行了整編,首先,對於想回家的士兵,發放路費鼓勵他們回家一下子裁撤了一大半軍隊,接著老弱裁汰,發放了一大筆退役金後,把這些人提出了軍隊幾經折騰,隻保留了三百萬中央軍,分別是孫立人、薛嶽和杜聿明三大重兵集團,人數大致都是一百萬人

 當然過程沒有那麽容易,兵變、鎮壓、剿匪,沒個幾年是停息不下來的但是對於裁撤沒有戰鬥力的部隊,趙書禮決心很大,不容置疑

 裁撤了中央軍後,趙書禮繼續要求裁撤部隊這次目標放在了其他軍閥勢力,楊虎城和李宗仁首當其衝但是他們面對強勢的塞北軍,知道沒有抵抗的能力,即便他們聯合了中央軍殘余,頂多再次打一場中原大戰,那沒有任何意義

 趙書禮鄭重承諾,裁軍,不是削藩,而是精乾軍隊中國遲早要統一,軍閥割據勢必不能永遠同時組成權力委員會,邀請他們參加, 享受權力楊虎城首先妥協了,陝西的方方面面跟塞北軍聯系太緊密了,尤其是經濟,是嚴重依賴塞北

 但是楊虎城提出了一個條件,他要帶兵去跟德軍作戰作為一個軍人,能帶兵跟世界第一強軍,戮戰於歐陸,對他來說滿足了杜聿明、孫立人、薛嶽提出了同樣的要求楊虎城帶領裁撤後,不到三十萬人的陝西部隊,進入疆,趙書禮還給他調撥了五十萬人的塞北軍薛嶽等人,帶領各自部隊進入疆,塞北給他們提供了大量軍事裝備

 桂系孤掌難鳴,只能接受了

 李宗仁受邀到北京擔任民主權力委員會副委員長一職,作為趙書禮的副手而裁撤後,剩余的五十萬桂系武裝,也到了疆

 疆局勢穩定下來,接著通過民族權力委員會,對全隊進行進一步的整編不分派系,隻考慮戰績和能力,將軍隊打散整編為滿編的五十八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平均二十萬人,中隊總數一千一百多萬人而且這一千多萬人,都是經過戰爭洗禮的老兵組成,裝備在塞北的支持下,較為精良

 做完這一切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第二年的春季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