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之大民國》371節 沈陽會戰(三)
~-~ 三百七十一節 沈陽會戰(3)

 遼寧戰場,塞北軍為阻止日軍增援,派遣胡田帶領三個師編為一個兵團在連山關阻擊日軍。胡田在1929年的時候,還只是李三江軍中一個團長而已,與英軍戰後擢升為旅長,現在不但是師長級別,還是老資歷,要不是塞北軍的番號一直很小,否則恐怕他能升到軍長去。

 盡管塞北軍番號很小,但是所有的編制都是實打實的滿編,並且在戰時狀態下,一個師最多可以到三萬人,但那也是特種師的情況,普通師戰時編制一般為兩萬人,像胡田帶領的這三個師都是一般師,加上一些直屬部隊,一共只有八萬人。

 這八萬人雖然不是塞北軍中的精銳,但是確實主力軍第二軍的主力部隊,戰鬥力決不可小覷,經過這麽些年的備戰,軍中多是老兵。並且武器裝備先進齊整,士兵作戰素質較高,比之日軍也不遑多讓。而他們要面臨的日軍人數只有他們的半數,並且不是什麽主力,是駐扎朝鮮的二線部隊,而且已經不是原來駐扎朝鮮的常備師團了,只是普通的新兵組成的部隊,據說其中還有不少朝鮮人。在武器裝備上,這些二線朝鮮部隊也不怎麽出色,除了沒人一支槍外,只有迫擊炮機槍這些支援武器,大炮沒有超過八零口徑的野炮。但胡田軍,卻至少有一百門一百口徑的大炮作為支援,這還是因為運輸不便的原因,否則他們完全可以裝備更多。

 胡田完成部署的時候,日軍也到來了,按說優勢這麽明顯,日軍應該不堪一擊才對。可是雙方卻叮叮咣咣的打了三天沒分出勝負,日軍一直在猛攻,他們軍隊的作風不管強弱都是那麽生猛,尤其是越弱的部隊卻顯得越猛似的,其實就是不要命的助突攻擊,完全沒什麽章法可言。日軍主力部隊或許在配合掩護上還有幾手,可是這二線部隊現在的表現完全像是在送死一般。

 戰鬥了三天,傷亡了近萬人後,他們終於醒悟了,終於發現快要被包圍了,除了正北方出現的敵軍外,在他們的東面和後方都出現了敵軍,只有西面還沒有被包圍的跡象。這個情況他們的指揮官立馬向上級反映,並且在電話中信誓旦旦的表示,寧可全體玉碎也一定要突破連山關。倒是他們的上級比較理智,或許是知道這股軍隊不過就是起牽製作用的炮灰而已,不指望他們突破塞北軍陣地去解救沈陽,他們的全部希望是放在哈大線的突破上的,於是給這股日軍下達命令,讓他們向西突圍跟松井石根的東北方面軍會合,然後共同增援沈陽。

 日軍一突圍,塞北軍自然是緊追不舍,而且竟然出現了裝甲軍團,顯得有些牛刀殺雞了。

 “哼,陳馳這家夥,什麽順便不順便的,他要破壞計劃了!”

 奉命追擊的胡田被陳馳的裝甲軍超越,心裡有些不高興,他倒不是怕自己的獵物被陳馳搶了,他還看不上這些不入流的朝鮮軍隊,但是萬一要是把上面制定的作戰計劃破壞了,那就難辦了。

 “給上面發電,匯報陳馳的做法,我說了這家夥恐怕不會聽,還是要讓司令收拾他的好。”

 當胡田的電報發到塞北後,趙書禮目瞪口呆,按說陳馳不會是那種不懂事的人啊,盡管有些亂來,可不是傻子啊,如果他們的動向被日軍發現那恐怕會提前暴露塞北軍的企圖啊。

 趙書禮立馬讓人詢問陳馳,陳馳的回答讓他哭笑不得,陳馳說不是他的命令,而是手下一個團迷路了,碰到了日軍就打了一家夥。迷路恐怕不見得,事實恐怕是他手底下的家夥跟他一樣,是自作主張的行為,而陳馳用迷路來包庇手下人。

 “哈哈,這家夥還真是聚集了塞北軍中一幫人渣啊。給陳馳發電,讓他把那個團長調回塞北,到中學去補補課,好好學學地利知識,然後再去軍校深造深造,得學會看地圖啊,沒文化真可怕。”

 趙書禮給陳馳回電也夠意思,鬧得陳馳也是哭笑不得,但是再三的申訴不果後,只能讓手下這個不守規矩的團長回家了。這件事在塞北軍中迅速傳播,不是因為這是什麽傳奇,而是當做笑話傳送的。不過之後的陳馳軍老實了很長一段時間。

 經過十天的追擊,路上發生了十幾次戰鬥後,胡田兵團終於追上敵軍,而此時日軍也已經跟松井石根軍匯合了。

   

 在做了周密準備後,終於接應到了朝鮮派來的這股日軍,但是松井石根卻不打算就這麽結束,他可不想放棄這股送上門的塞北軍。

 “塞北軍,好大的名頭啊,真把我們大日本帝國皇軍不當回事了,該給這些支那軍閥一點教訓了,不然還真把皇軍都當成關東軍那種蠢貨部隊了。”

 松井石根一直對日本軍中對塞北軍研究的熱潮很不屑,在他看來,要不是軍部中一些人意志不堅定,九一八的時候日本怎麽可能失敗。

 在接應到了被追擊日軍後,松井石根立即著手進行下一步的計劃,在鞍山戰事膠著的時候,他不介意拿這股塞北軍來祭旗。而且據他接受到的情報,這段時間進入鞍山的運輸車隊就沒斷絕過,而這些物資全都來自塞北軍,所以松井石根也認定,東北軍能在鞍山跟他對峙這麽久的原因也是因為塞北的支持,要是沒有塞北的物資援助,他可不認為失去了地盤的東北軍還能作戰,更別說現在儼然可以壓製他們的炮火了。

 可是松井石根沒想到,剛剛下達了作戰命令,去傳令的副官又急急忙忙跑了回來。

 “報告司令官!南方,南方出現了支那軍隊。”

 “什麽?”松井石根立即拿過了軍用地圖,讓副官給他指出位置。

 中隊出現的位置是大石橋,這裡盛產鎂礦,但也只是一個小城,有清朝時期修複的唐朝古橋,但是地利位置還算重要,有兩條鐵路在這裡相交。最重要的是中隊出現在這裡,很顯然將切斷圍攻鞍山的日軍和大連日軍的聯系,而且很有可能中隊從這裡南下攻擊大連的話,那麽東北日軍跟日本本土的聯系也將被切斷。

 南方出現了數量不明的中隊,而東方還有追擊朝鮮軍隊而來的八萬多塞北軍,松井石根頓時就明白了過來,原來塞北軍追擊朝鮮日軍的不是根本目的啊,他們真是的想法是用這追擊給他們調動軍隊做掩護,真是的目的其實是切斷他們的退路,很明顯是要包圍他們。

 想到這裡松井石根腦門子上的汗水就流了下來,現在他的處境是,東面被塞北軍追兵阻斷,而南方也有中隊出現,北方是距離三十公裡的鞍山,只有西方還沒被包圍,可是西邊要麽進大海,要麽去遼西走廊逃亡錦州。錦州就不用想了,九一八時候哪裡就是東北軍的最後陣地,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已經固若金湯了,即便日軍的攻勢順利,恐怕哪裡也是最後能打下來的。

 “哈哈,支那人瘋了嗎,他們憑什麽認為他們能構築一百多公裡的包圍圈,他們有那麽多的兵力嗎。在一百多公裡的戰線上展開進攻,支那人也真敢想,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是出自塞北軍的手筆吧。趙書禮果然是個狂人啊,不過你的傳奇該終結了!”

 松井石根經過短暫的短路後, 已經看出了這個計劃的破綻,他根本不能想象那麽大規模大范圍的作戰,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見過。老實說日軍其實是一隻久經和平的軍隊了,他們歷史上經過的最大戰爭也就是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了,甲午戰爭就不用說了,他們得到的完全是榮譽而已,日俄戰爭才是真正的惡戰,但是那時候距離現在也已經三四十年了,軍中經歷過那場戰爭的老兵自然是沒有了,就是當時的指揮官恐怕也不多了。新一代的日本人,還真的沒打過上百萬人的大戰役呢。

 但是他們的對手中隊,從辛亥開始,就一直處在動蕩中,經歷過的軍閥戰爭數不勝數,尤其是中原大戰,五六百萬軍隊在上千公裡的范圍內作戰,放之世界恐怕也是空前絕後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國的指揮官經歷過的大戰經驗要遠比日軍豐富。

 但是松井石根不相信這些,於是他之後做出的了讓他悔恨終身的指揮。他對圍殲胡田兵團的作戰計劃不做更改,同時調遣一個精銳師團南下攻擊一百多公裡外的大石橋,而且繼續保持對鞍山的壓力。幾乎是做出了一個三線作戰的低級決定,而他面臨的局勢很快就發生了他無法理解的變局。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