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大民國》201節 震懾牛刀殺雞(三)
~www..《》~ 二百零一節 震懾牛刀殺雞(3)

 又是杜月笙第一個收到消息,因為他時刻關注著此事。

 他內心極為矛盾,此時有些不知道該怎麽做了。即為黃金榮難過,畢竟黃金榮提拔過他算是他的恩主,同時又有點兔死狐悲的感覺,怎麽說黃金榮也是上海的風雲人物之一,就這麽被人像殺條狗一樣的乾掉了。他終於體會到了什麽是真正的力量,不是養幾個打手,拉攏一幫小混混,真正的權力是掌握著政權的權力。

 張嘯林則是第一時間親自趕到了杜月笙處,第一是感謝杜月笙當時對他的提醒,讓他沒有衝動,第二則是要聯合杜月笙收拾黃金榮死後的場面。黃金榮死後留下的空當,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塊大肥肉,可真正想在這肥肉上咬一口的恐怕不止他張嘯林一個,盡管風光無限,但是張嘯林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個人能吃得下。而且吃相太難看,恐怕也不會有好下場。更何況黃金榮的死對他的刺激同樣大,他覺得人還是不要太出風頭的好,黃金榮就是太囂張了,才死的這麽憋屈。

 趙書禮沒想到自己為了一個修腳女的事兒,竟然影響這麽大。有句諺語說,蝴蝶煽動的翅膀能引發一場龍卷風,趙書禮這麽大張旗鼓的行動自然比蝴蝶要大了,他直接影響了上海兩個大亨的下半生,準確的應該說是上海三大亨,其中一個被他直接弄的沒有下半生了。

 對其他人的影響同樣巨大,各個軍閥,包括蔣價石,突然驚醒過來,空軍是這麽恐怖。在東北發生的塞北軍空降兵空降保衛油田的事情,他知道,當時他讚歎趙書禮下了一步好棋。他一直在為東北油田的問題糾結,他甚至認為,這個油田是日本人在東北搞事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毫無疑問日本人發動九一八無非是為了利益,東北有什麽日本需要的利益,自然是資源,而對日本這樣的工業國家來說石油就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沒有石油,日本人火車可以燒煤,可以用蒸汽機,但是他們的飛機總不能用蒸汽動力,戰艦總不能再改回鍋爐吧。此事蔣價石仍然不認為日本人對東北有領土野心,真是冥頑不靈,好在他終於第一次體會到了空軍的威力,因為他感到了這玩意對自己安全的威脅,今天對方空降宰了黃金榮,明天難保不會空降來乾自己。於是一方面他開始增強自己在老家的安全措施,另一方面開始知會自己在南京的心腹,讓他們密切關注空軍的發展。其他軍閥也是人人自危,暗自度量自己有沒有得罪過趙書禮,但結果都是加強了安全措施,尤其是防空的措施。

 各大媒體也是紛紛報道這件事,有責罵的,有叫好的,而且讓人費解的是,批評的還多是塞北的媒體。這些年塞北的輿論環境是相當寬松的,媒體感受到了這種優越感,他們擔心失去,因為從本質上說,趙書禮這屬於濫用私權,因此此事紛紛譴責這是非法的,沒有經過法律審判的,軍閥利用權力的非法行徑,要求最高法院作出解釋。法院的回復是,上海不歸屬塞北整府管轄,無權對此作出回應,但是中央作出的決定,塞北是承認的。而中央整府會懲處趙書禮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趙書禮是他們剛剛選上來的軍事一把手,雖然名義上林森是總統,但是實權以前還是蔣價石說了,現在出現這個比蔣價石還蠻橫的家夥,讓自己製裁,這不是把自己往火力推嗎,中央法院的人正瞅著怎麽巴結呢。尤其是趙書禮剛剛才表露了一次他的蠻橫,在上海乾掉了黃金榮,自己現在去找他麻煩,不是作死嗎。

 國外對此也有評論,媒體也是褒貶不一,褒的自然是又聯系到了桃色新聞上,說什麽塞北軍閥與上海大亨爭風吃醋不惜動用軍隊之流,而貶的則是狠命批評中國的法制混亂,根本不專指塞北一家,把整個中國一耙子樓死了。

 而作為始作俑者的趙書禮則覺得自己很無辜,他此時還在自己的專列上,通過無線電已經知道了趙登禹的處理方法。他隻感歎了一聲,這丫真暴力,然後就沒什麽其他的想法了。在他看來,這種處理方式是可以接受的,快刀斬亂麻,他不知道黃金榮身後有什麽勢力,是中央軍裡對自己不滿的群體,還是有外國勢力參與了,這些不得而知,趙書禮肯定的認為,一個小小的流氓頭子,是沒有膽量跟他這樣的軍閥叫板的,後面肯定有人。但是他認為,不管後面站著是誰,現在都應該快刀斬亂麻,一下子打死這出頭來叫的狗,否則後面會麻煩不斷,至於他們背後的人,趙書禮不感興趣,引不出他們沒關系,引出來正面較量起來反而又是麻煩事。索性現在,打了他們的狗,不看主人,更簡單。

 他的火車正行進在津浦路上,已經過了山東到了江蘇境內,景色漸漸改變。兩旁的農田中,漸漸出現了種植水稻的農民的身影,聽聞南方有些地方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而北方則是小麥和玉米,或者土豆兩季,東北則是大米高粱。

 在過不久就要到長江了,過了長江就是南京,可惜現在長江上還沒有一座橋,導致了鐵路無法直接開到南京去。想到這裡, 趙書禮不由得想到了塞北的黃河大橋,那座大橋是茅以升修建的,當時塞北提出要修建一條聯通南北河套的鐵路橋的計劃,要修橋缺乏技術人員,趙書禮當時就想到了這麽一個人,讓人一打聽當時茅以升在交通大學唐山學校任教立馬就請到了塞北。而茅以升一聽說要在滔滔黃河上修橋,當時就激動了,放下了教學任務帶著一棒子學生就趕到了塞北地區,察看地形,一個月就提出了建設方案。可惜的是,當時建橋所用的低合金鋼塞北地區還不能生產,茅以升要從美國進口,結果趙書禮直接引進了一條生產線。

 想到這裡,趙書禮打算自己一到任,立馬就在長江上修條大橋,這也是政績啊。只要自己在位子上,大乾上幾年,搞些成績出來,就不信蔣價石還能死魚翻身。

 火車終於停了下來,又坐汽車到了長江碼頭上在改坐船,這才終於到了南京。

 南京,這還是這個時代中國的首都,交通狀況都是這樣,其他地區就可想而知了。勞頓之下,趙書禮改善整個中國交通的意願就格外強烈起來,在長江南岸,他終於見到了來迎接他的人。那陣容盡管有所準備,還是嚇到他了。

 ~www..《》~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