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大民國》243節 終於開戰了
[正文]二百四十三節 終於開戰了

 

 宋哲元聲明白堅武整府為非法整府,同時開始做出軍事威脅,包圍豐台,但是沒有進攻這裡的日軍。反而是私底下跟日本人頻繁接觸,顯然宋哲元最不希望發生戰爭,他要把他的河北王做下去。

 而在上海,從日軍海軍陸戰隊8月15日登陸上海開始,上海的國府軍就堅決抵抗了,他們沒有慣日軍的毛病,在他們向中國陣地進發挑釁的同時,就果斷的開火還擊了。因為蔣價石可不想剛剛獲得聲望因為一次退讓而失去,因此他決定在上海進行有限的抵抗,讓日本人打消佔領中國領土的美夢。不但要打,還要打勝,這樣子才能讓日本人得到教訓。

 蔣價石同時發表了第一個也是被日後認為是中國抗日之始的宣言《自衛抗戰聲明》。之後以京滬警備部隊改編為第9集團軍,張治中任總司令,轄3個師1個旅及上海警察總隊、江蘇保安團等部,擔負反擊虹口及楊樹浦之敵任務;蘇浙邊區部隊改編為第8集團軍,張發奎任總司令,守備杭州灣北岸,並掃蕩浦東之敵。還派出了中央軍為數不多的空軍部隊參戰,其中的主力是高志航率領的第四大隊,進第一日該大隊就擊毀了日軍18架飛機。

 蔣價石發表聲明後,日本人緊接著也發表聲明:“為了懲罰中隊之暴戾,促使南京政fǔ覺醒,於今不得不采取之斷然措施”。

 緊接著日本下達編組上海派遣軍的命令,以松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下轄第3、第9、第11師團等部,作戰任務為“與海軍協同消滅上海附近的敵人,佔領上海及其北面地區的重要地帶。”

 中日戰爭規模再一次擴大。

 由於雙方都做著在上海逼迫對手退讓的打算,因此紛紛增兵。

 蔣價石的主力部隊第一時間開赴上海。七個德械師盡數投入上海戰場,此時已經不是小規模的抵抗了,已經是大會戰了,史稱淞滬會戰。

 而日本人也不肯示弱,但是久攻不下,甚至常態上還是對方處於攻勢,日軍的面子上過不去,於是開始再次增兵。第101、第9、第13師團從國內調往上海戰場,總兵力達到了二十萬人,開始發動更大規模的攻擊。

 而蔣價石也不斷調兵遣將,中央軍陸續增援。)陳誠的第15集團軍。以張治中的第9集團軍,張發奎的第8集團軍,薛嶽的第19集團軍,羅卓英的第15集團軍和劉建緒的第10集團軍同時在上海作戰,作戰兵力達到了60萬人。

 這次戰爭從1938年8月15日開始。一直持續到了10月1日,最終以蔣價石撤出淞滬戰場所有軍隊為結束。歷時將近兩個月,日軍先後投入了10個師團28萬人的兵力,動用軍艦30余艘、飛機500余架、坦克300余輛;中國投入個61師62萬的兵力。其中有60以上的中央軍精銳部隊和全部德械師,動用艦艇40艘、飛機250架。中國官兵同仇敵愾。鬥志昂揚,以劣勢裝備與敵人拚搏。斃傷日軍5萬人,己方傷亡22萬人,但是影響力是十分巨大的,甚至影響了中日兩國乃至世界的歷史。

 因為戰爭的結果讓中日雙方都終於意識到,全面戰爭終於爆發了。

 雙方添油式的投入軍隊,真的很有迷惑性,讓人覺得始終只是衝突而已。尤其是西方人,因為雙方都沒有宣戰,所以更加以為這不過是一場衝突,他將會像前兩次東北衝入一樣,以談判結束。

 可是雙方互不相讓的增兵行為,讓戰鬥慢慢升級。開始是日軍陸戰隊對陣上海警備部隊,接著是日本精銳師團對陣中央軍德械師,緊接著是日軍大規模增援對陣中央軍的集團軍群。這種隱蔽的添油加醋式的作戰方式,迷惑了雙方,最終當蔣價石意識到戰爭不可避免的時候,下令撤軍時損失已經相當慘重了。

 而日本人也明白戰爭爆發了,開始是中下層軍人想打,軍部上層希望穩妥點,整府則希望談判,於是幾方權衡下才想在上海震懾中國人。可結果是規模越來越大,而且日本進行了動員令,像101師團就是在動員令下組建的,其軍人幾天前還不過是預備役而已。動員令一下達,軍人的意志就不能動搖了,轟隆的戰爭機器已經握在了軍人的手中。

 總結這次戰爭,當真是奇特無比。雙方已經打的不亦樂乎了,可是雙方的整府卻各自抱著各自的奇特想法,不認為法理上的戰爭,也就是整府層面相互宣布進入戰爭狀態,會出現。當戰鬥規模發展到了近百萬人的時候,才清醒過來,戰爭在實際上發生了。

 戰後不管是後悔也好,懊惱也罷,蔣價石終於不得不認真對待了。在德國顧問的建議下,他開始把中國劃分為不同的戰區,梯次防禦步步抵抗,以消耗戰對抗日軍。第一戰區東北戰區,張學良為戰區司令,總領東北軍抗戰;第二戰區蘇魯戰區,宋哲元為總司令,下轄河北和山東的軍隊;滬杭地區為第3戰區,將馮玉祥請了過來任司令長官,目的是想借助馮玉祥的關系,把過去屬於西北軍的山東韓複榘、河北宋哲元的部隊能拉到上海來,繼續下一階段的防禦戰,同時任命親信顧祝同任副司令長官,任命陳誠為第3戰區前敵總指揮,其實是為了架空馮玉祥的權力。否則讓馮玉祥做蘇魯戰區的司令,讓他下轄他過去的老部下恐怕更有戰鬥力;第四戰區為南京戰區,蔣價石自任司令,防備日軍有可能的下一步進攻行動;第五戰區廣東福建戰區,司令為陳濟棠,防備日軍可能從這裡發動的攻擊。

 而其他地區則因為是內陸,戰爭暫時無法波及,還沒有編入戰區序列。但是蔣價石向各個勢力都發出了命令,要求配合前方戰區作戰。要求廣西李宗仁部隊配合支援廣東福建戰區,要求塞北趙書禮支援東北戰區,要求山西閻錫山支援華北蘇魯戰區的宋哲元部,川滇黔軍則統一歸中央軍指揮。

 其他軍閥還都好說,除了閻錫山依然做著雞蛋間跳舞,在幾方甚至包括日本間玩平衡外,都表示要抗戰到底,而閻錫山的做派大家都忽略了,因為他現在掌握著半個山西的勢力實在是不足為慮,現在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塞北,他們急切的希望趙書禮做出表態。

 而趙書禮也終於到了選擇的時候了。

 在歐洲,1939年9月1日4時45分,德軍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波蘭,而英法向德國宣戰,趙書禮期待的歐戰爆發了。

 中國戰局的發展也符合趙書禮的心理期許,中日間雖然沒有互相宣戰,但是雙方發表的各個宣言,已經把雙方逼到了死角,尤其是蔣價石戰區劃分過後,抵抗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而日軍則不可能停下繼續的擴大侵略了。

 最重要的是,塞北軍已經完成了戰前的準備工作。

 一共八個軍,第一軍高鳳舉為軍長,第二軍李三江為軍長,第三軍黎行恕為軍長,第六到第八軍,傅作義、孫楚、李生達分別任軍長,脫歡的蒙古騎兵軍和新組建的陳馳的裝甲軍,全都做好了戰前的演練準備,軍隊士兵狀態調整到了戰時狀態,取消了一切休假,槍彈分發到手中。可能有人發現,一到八軍中缺了第四第五軍,這兩隻軍隊由楊愛媛和王靖國指揮,現在都投靠了閻錫山,只是閻錫山夠謹慎,他沒有改變這兩個軍的番號,因為他仍然宣布自己從屬於塞北軍。

 1939年10月28日,塞北軍終於行動了。

 陳馳的裝甲軍搶到了先鋒的位置,因為此前德國閃擊波蘭的戰役,證明了裝甲軍團的力量。陳馳軍從索倫鎮出發,在飛機做了第一波打擊,確保了製空權之後,裝甲軍團攻入了東北。

 陳馳之後的是高鳳舉軍,度過大凌河進入錦州跟萬福麟軍匯合,接受東北戰區張學良司令統一指揮。黎行恕軍則從張家口入關,逼迫猶豫不決的宋哲元部讓他們做出抗戰的選擇,或者是漢奸的選擇。

 脫歡從外蒙進入了黑龍江,先要匯合在大慶的五萬步兵,然後繼續南下吉林。他們軍的作戰目標,是匯合馬佔山將部分日軍拖在吉林,給其他方向的部隊減少作戰壓力。

 傅作義、孫楚、李生達軍,則作為預備隊部署在靠近東北的邊境地區,隨時準備進入東北作戰。

 塞北軍參戰了,目標毫無疑問是日本,這讓日本人失望的同時,讓中國老百姓終於松了口氣,這時候他們卻在心裡內疚起來,覺得怎麽當時能懷疑塞北軍跟日本人合作呢,這真是扯淡嗎,誰都可能和日本人合作,塞北軍也不會啊,這不是他們的作風。

 塞北軍參戰了,把中日戰爭推向了一個高?潮,而且看他們的樣子是選擇進攻作戰,而不是防禦作戰,所有軍閥都覺得,這下子有好戲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