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之大民國》402節 權力重組
此時美國的援助才到達了不到一半,還有一大半沒有兌現,其中重要的是優質燃油生產設備才到達了一半,而青霉素工廠由於塞北的焦急態度倒是第一批援助過來的,不得不說美國人在此事上很夠意思,當塞北要求他們優先提供這些設備的時候,他們表示鑒於人道主義,同意了。而英國人由於答應較早,他們的雷達技術也已經轉移給了塞北,現在塞北已經能生產出高質量的先進雷達了。過去塞北的雷達倒也能生產,可是技術落後,甚至跟日軍都有差距,完全不實用,現在有了英國技術,完全可以建立實用性的雷達網絡了。不過第一批的雷達網絡,卻不是建在塞北地區的,而是建在了湖南和重慶地區的山區,為了保護重慶免遭日軍的轟炸。而塞北由於強大的空軍力量,已經基本上不太擔心日軍的轟炸了。

 其實美軍斷絕援助,中國的形勢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麽嚴重,從1942下半年到1943年這一年多來,是塞北工業生產力最大的一段時間,經過戰爭初期的不適應,現在塞北的工業實力已經完全動員了起來。過去那些年修建的大量國營工廠,在賣給私人後,不但沒有降低產量,反而越發的活躍了,這是因為有能力購買這些產業的企業主,要麽是已經非常有實力的塞北工業家,要麽是從敵佔區遷到這裡帶著大量資本的商人,他們不但有能力購買產業。還能在看到效益後,大力增資擴產。到現在,塞北僅生產武器裝備的工廠就有三千多家大型工廠,另外還有不可計數的民用小工廠來生產其他軍用物資。總數超過一萬。

 而塞北的鋼生產量維持在了一千萬噸上下,在全世界范圍內,僅次於美國、德國和蘇聯,鋁產量三十萬噸僅次於八十萬噸的美國,鎂和銅等產量也相當龐大,煤炭生產僅次於美國,電力生產在美德之下,還高於被戰爭破壞的蘇聯。石油生產也只是輸於美英蘇三國。

 在豐富的資源支撐下,除了大量的武器彈藥等軍事裝備外,塞北的裝備製造業也開足了馬力生產,一年多來僅僅機床就生產了十萬台。是美國、德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大生產地,而此時美德兩國都生產了超過二十萬台。在大量的新增工業和老式工業工廠的努力下,塞北去年到今年生產了飛機一萬兩千架,預計明年還將繼續增長,達到年產量兩萬架。盡管還不能跟美國德國相比,但是已經可以完爆日本了。製造了坦克的數量達到了兩萬輛,低於美國的三萬輛和蘇聯的兩萬五千輛,可是日本只有兩千輛不到。各型大炮生產了一萬門。除去戰爭中消耗的和援助給蔣價石的,塞北軍保有大炮超過兩萬門。而日本卻不到一萬。生產了汽車三十萬輛,其中二十萬為卡車。其他為轎車和吉普車,也基本上都為軍用,而美國生產了八十萬輛,日本生產不到五萬輛。

 武器彈藥方面產量更是恐怖,一年多來步槍生產了七百萬隻,輕重機槍生產了十萬隻,衝鋒槍生產了八萬隻,各類子彈生產了一百億發,這些數據都是可以跟蘇德兩國相比的,更不用說日本了。這也是為什麽塞北能大量援助其他勢力的原因了,因為塞北軍根本就消耗不了這麽多,槍支自不必說那是人手一隻,就說彈藥,塞北軍去年生產了八十多億發,如果全力生產產量其實還能翻番,可是消耗只有六十億發,大量堆積在倉庫中。

 這就是趙禮在塞北十數年不間斷的苦心經營的結果,為了這些,塞北的經濟過去數年中大受影響,通貨膨脹,物價高企,百姓生活壓力山大,但是現在再也沒人說什麽了,包括最刁蠻的報紙,也認為過去的艱辛是有道理的,至於那些禦用的報紙,就更是一片歌功頌德之聲,盛讚趙禮等領導有遠見之名。

 所以說再次情況下,趙禮並不是很怕美國人的斷絕援助,就是蔣價石也不是很在意,因為現在塞北方提供的物資數量足夠滿足他們的要求了。

 只是蔣價石對趙禮有沒有怨言,那自然有了。

 黃山官邸。

 蔣價石看著手下發來的塞北總援助清單,一腦門子不樂意。

 “什麽?一架p51飛機他們怎麽敢標價十萬加運費十二萬,美國人原產的也才五萬,而且還是他們自己運輸。”

 站在蔣價石面前的秘有些戰戰兢兢,他今天終於清理出了塞北提供的總物資清單,總價值三十億美元,足夠裝備蔣價石三百萬部隊的武器。

 “是這樣的委員長,他們說因為戰爭影響,塞北地區物價暴漲,所以才漲價了,美國人沒有經歷戰火自然便宜,這是他們的解釋,我們也曾經就這些問題做過交涉。”

 蔣價石很不悅,繼續看著清單,眉頭越來越皺。

 “那這個炮彈怎麽解釋,一門七五炮倒是不貴,只有一萬美元比美國人的便宜,可是為什麽這炮彈又是美國的兩百,一門炮彈五十美元,那能買幾發炮彈啊。這七五以上炮彈竟然要一百美元,這是金子做的嗎。”

 蔣價石老大不樂意塞北軍的炮彈昂貴,最不高興的是,塞北軍偏偏提供了大量的炮彈,僅僅是各型火炮的彈藥就耗去了大半物資援助額,塞北給的解釋是,中央軍和其他部隊火力太弱,無法對抗日軍,需要加強。如果可以選擇的話,蔣價石寧願大部折成步槍,因為塞北軍七百萬的兵力實在是讓他如鯁在喉。

 “怎麽這電報機也這麽貴!”

 “他們說這是高科技產品,塞北的產量也不高。所以——”

 蔣價石摔了清單,不想再看了。

 “委座,不知道您對於這物資分配有什麽想法,李宗仁等人可都是眼巴巴看著呢。”

 秘小心的問道。

 蔣價石道:“可以給他們一批火炮。對了小口徑的,炮彈可以少給一些。至於槍支拿來武裝新組建的部隊,一年內,要把我們的軍隊增加到五百萬。”

 蔣價石所說的‘我們的軍隊’顯然不包括桂系、粵系等的雜牌軍,更不包括川軍了。

 這時又有人敲門,是秘辦的另一個機要,他來傳達一份電報,說李宗仁邀請蔣價石去參加參謀總部的軍事會議。

 蔣價石卻並不怎麽想去。這段時間,雖然他從不出席軍事會議,可是這會議卻基本上在他的操控中呢,趙禮當初的計謀。在他看來是失敗了,為此甚為得意。只要沒有他的同意,軍事會議就休想通過任何一份軍令。只不過擬定作戰方案的時候,他無法插手罷了。

 但是突然他一摔電報,立馬動身了。

 原來電報上。李宗仁說,趙禮強行要參加會議,沒人敢攔他。

 蔣價石走到半道,又讓人驅車回了。他不想這時候跟趙禮正面衝突。於是不想見面,但是卻暗中派人去隨時匯報會議的進展。原來趙禮是要強行推動一項對日軍反攻的計劃。要求參謀總部制定出,包括塞北軍和其他所有軍隊在內的一項計劃。在整個中國范圍內,對日軍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打擊,力爭在1944年底前,將日軍趕出中國去。

 對於這份計劃,李宗仁本人都是極不讚成的,他心裡認為既然日軍現在正在暗中從中國戰場調兵到南洋作戰,那麽就沒有必要打亂他們這一行動,讓他們跟美國人英國人死磕不是比什麽都強。等著就能分到勝利果實,那麽何必自己動手呢。所以李宗仁才暗中去請了蔣價石,希望蔣價石出面對抗趙禮,而不是他來否定這份計劃。可是蔣價石顯然比他更精,開始是出了一頭汗水,不知道趙禮什麽意思,是要奪取軍權還是怎麽的,在路上卻就想明白了,終於沒有去會議現場。

 蔣價石不出面,李宗仁只能做惡人了,他現在比蔣價石更想保存實力,他帶出來的子弟兵是打一個少一個,萬一都打光了,以後怎麽打回廣西去,沒有兵沒有地盤他的地位將來如何保證。最終沒有通過塞北軍提出的這項大范圍攻擊計劃,可是卻通過了一項,由美國人提出的,希望中國派人,美國出物資,在印度武裝起三十萬人的中隊的要求。

 然後這計劃提交給蔣價石,蔣價石痛快的同意了。並且通過飛機往印度送去了幾十號軍官,先去那裡考察情況。軍官們報告很樂觀,蔣價石才開始行動,在重慶作動員,大量的有知識的青年奮勇報名。為什麽要有知識的,因為美軍的裝備較為先進,而且藍姆伽的教官都是美國人,需要大量懂得英語的士兵。

 大量知識資源就這麽派出去了,真是可惜。

 而此時趙禮也不在寄希望於跟這些人扯皮了,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不用他調動這些人的積極性,就能讓這些人拚命的主意。隨即電告李忘川,繼續制定軍事作戰計劃,但是不在局限於北方作戰,而要把整個中國囊括進來,告訴他從現在起,塞北軍將擔負起解放全中國的重任。

 很快李忘川送來了第一份作戰計劃,計劃名稱西風烈,是從塞北往東北地區進攻的一個計劃,計劃中塞北軍將在明年開始反攻,並且在三個月時間內結束東北戰事。緊接著的作戰計劃,因為趙禮的更改要求,李忘川暫時沒有制定好。這份西風烈計劃,很快得到了參謀總部的批複,塞北軍的作戰他們向來不阻攔,但是他們自己就是不主動攻擊。

 在中國人的內鬥中,蘇德戰場德軍再次發動進攻,中國局勢淡定了下來,從七月份開始,戰火再次停歇了下來。但是很快一件大事再次惹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林森死了,國府主席林森死了,時間是8月份。

 林森從來都是只是個象征,從來沒有拿到過實權。而他自己十分明白自己的位置,也從來不去爭權,所以他才始終做了這個影子主席。可是象征有時候也是極為重要的,有他在那麽中國的權力架構就是穩固的。他甘願做個影子,而蔣價石在前台操控一切。可是他現在死了,那麽誰來做這個總統呢。

 這個問題蔣價石最為頭痛,他自己當當然是最完美的,可是反對者必然很多。比如說他集軍政兩權為一身,這豈不是說中國是軍政了嗎。那麽蔣價石不當,他自己推出一個人去做過去林森的角色,而他繼續在背後操縱如何。自然也行,可是不是這麽容易的,他手下有拿得出手的人嗎,有既能蓋住李宗仁等人。又能壓住趙禮的手下嗎,如果有恐怕蔣價石早一統天下了。

 更何況就算是蔣價石不顧非議親自出馬,那麽也不是那麽容易的,現在各個反對他一手遮天的人已經開始活動了起來,有的圍繞在李宗仁等人身邊。有的自己跳出來,更多的是向趙禮投懷送抱。當然這不排除有人居心叵測,想讓中國發生內鬥,當然更多的則是投機。但總歸讓蔣價石頭痛不已。

 8月7日。林森葬禮,戰爭期間一切從簡。林森的葬禮並不隆重,但出席者大有來頭。

 蔣價石、趙禮、李宗仁、楊虎城、馮玉祥、何應欽、沈瑞麟。國府的軍政大員無數。

 葬禮上蔣價石痛哭流涕,他應該是出自真心的,最不想看到林森死的人就是他了。

 趙禮主動上去勸他,這讓人聯想到了當年在西山,馮玉祥去勸撫著先總統靈柩痛哭的蔣價石的場景。當年馮玉祥是除了蔣價石外的二號人物,軍事力量第一強大,現在趙禮是除了蔣價石外的第二號人物,軍事力量第一強大。只是歷史總在重演,可是時間不會倒退,早已物是人非了。

 蔣價石哭的那個傷心,怎麽拉都拉不住,最後趙禮說了一句話他立馬不哭了。

 “明天選舉,我選你,其他人那裡你去搞定。”

 這次選舉是一個非正式的選舉,隻局限在少數幾個人,李宗仁、陳濟棠、馮玉祥等大員共十人,其中蔣價石嫡系佔了四席,現在趙禮說自己選他,那麽意味著蔣價石至少不敗了。他只需要在搞定一個兩個人,就可以穩住權力了。

 趙禮做出這個決定自然不是因為同情哭的死去活來的蔣價石,而是出於大局考慮,要是他參加,或許也有希望,起碼只要努力,李宗仁那些人沒準會選他,但是後果是不能接受的,蔣價石要是瘋了,完全可以在重慶把他們這些人一網打盡,然後中國爆發大規模內戰,然後就是錯過了世界大戰後分享果實的機會。

 投票日,封閉式秘密投票,而投票大廳外,記者雲集。

 用了一個上午,緊張的選舉就出了結果,蔣價石毫無爭議的高票當選。

 九票支持他,一票棄權。

 看來不止趙禮是理智的,其他人也同樣理智,知道這個時候中國不能亂。

 蔣價石當選了主席,然後是投桃報李,對那些支持他的人自然是高官厚祿,馮玉祥分得了一個水利部長的職銜,而趙禮竟然被他任命為副主席,李宗仁等有軍職在身的則繼續在軍中任職沒有變更。

 趙禮以副主席的身份,兼外交部長,權力在上一層,看來他在重慶的官當的不錯,官運亨通啊。

 國際上形勢繼續發生變化,非洲戰場上,隆美爾這頭狐狸在遇到蒙哥馬利這個冷靜的獵手後終於失敗了。英軍開始掌握非洲戰場的主動權,徐圖反攻

 意大利在非洲一敗塗地,不得不緊跟著德國的腳步,把主要精力放到了蘇聯。可是墨索裡尼很不安,自從英國人突襲塔蘭托以來,意大利就慢慢失去了地中海的製海權,他現在非常擔心英軍會登陸意大利,於是對蘇聯的作戰也就不那麽上心了。而且意大利的國內環境開始急劇惡化,各種反抗組織活動頻繁,都在謀求結束他的統治。

 在德國,隆美爾被希特勒召回柏林後,可是很快在蘇聯確定了地位的曼施坦因卻請求希特勒把隆美爾調到了蘇聯戰場。那是在曼施坦因發動第二次庫爾斯克會戰之前的事了,他當時得到了希特勒給與的蘇聯最高權力後,又向希特勒要求了很多東西,其中包括在蘇聯戰場上被希特勒免職的包括古德裡安在內的好幾個高級將領。一切希特勒都滿足了曼施坦因,但是內心中的不滿肯定是有的,高級曼施坦因如果做不出一點成績,恐怕會死的很難看。

 同時德國的工業動員結果很理想,在這年他們的軍工生產能力達到開戰以來的最大,唯一可惜的是燃油的生產仍然受到製約,導致了大量生產出來的裝甲車輛無法全力開動。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再次乾預戰場,給曼施坦因提出了要求,要他盡快佔領蘇聯的巴庫油田。

 東方戰場上,中隊繼續在跟日本靜坐戰。

 美軍開始在太平洋上反攻,轟炸機開始常規性的轟炸澳大利亞,潛艇已經出沒於印度洋和南洋海域了,英國則籌備反攻緬甸,從中國征召的十萬青年軍到了印度受訓。英國人把希望寄托於這批來自中國的知識分子,他們能如願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