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之大民國》399節 援助被人拿走了
..

 跟英美的援助談判很激烈,但是可以回旋的余地卻不大,因為很多東西都是必須的,換做蔣價石或許不在乎那些機器設備,他只需要槍支彈藥,可是趙書禮是一定要得到青霉素的批量生產技術,先進的雷達技術,高級燃油技術的。甚至為此,那一百億的美元援助倒是可以不要。

 盡管是蔣價石派去的人,但是在趙書禮以外交部長的身份告訴他們,如果達不到自己頂下的底線,那麽這些人全都要離任,同時還要被懷疑為通敵,吃回扣,要受到軍事製裁。這跟當年宋朝皇帝跟遼人議和的時候,告訴自己談判使者,只要遼人願意和平,給多少錢都無所謂,結果宰相寇準找到議和大使,告訴了一個底線,說超過了就用他人頭來頂的故事一樣。

 英國人倒是答應的很乾脆,跟他們此前的刻薄判若兩人,大概是因為他們處境最為不妙吧,德國的轟炸在繼續,非洲戰場一敗塗地,美國人無法參戰的情況下,他們在非洲完全不是隆美爾這頭獅子,帶領的一群意大利羔羊的對手,而日本也已經兵臨印度,似乎隨時能實現,他們所謂的君臨印度的幻想一樣。澳大利亞已經失陷,日本人的軍艦出現在印度洋,潛艇則已經馳騁在了大西洋,南非也不是安全的了。而英國人所要做的犧牲也較少,主要的就是雷達技術,這些技術反正也已經在美國的壓力下,轉移給了他們。那麽即便是在多給一家也無所謂了,至於其他的比如水冷發動機技術之類的,那都無所謂了。

 而美國人也妥協了,雖然從私人手裡拿到技術很複雜。但是沒有錢辦不到的事情,更何況這些私人也不是無懈可擊的,他們此時也依靠著政府,沒有政府采購他們的產品,他們發橫財的渴望恐怕就不能達成,此時是美國這些巨頭最依仗政府的時候,政府的聲音他們不能忽視。

 於是乎兩國同意了援助金額和內容,但同時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中國必須在短期內發動對日本的反攻。顯然這對於蔣價石是有困難的,但是對於塞北軍還是有可能實現的。而趙書禮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這意味著援助協議達成了。

 ————————

 黃山,蔣價石官邸。

 電報發的如同聊QQ。發電的雙方是蔣價石和他的夫人。

 蔣夫人道:“達令,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援助協議達成了,我已經代表中國跟美國政府簽訂了協議。”

 蔣價石大喜:“辛苦夫人了,這真是一個好消息。”

 蔣夫人道:“可是達令還要告訴你一個壞消息。美國人要求援助必須由塞北方背書,要求由塞北來分配這些援助物資。”

 蔣價石有些不悅:“為什麽?”

 蔣夫人道:“這些援助將以機器設備的形勢來支付,至於軍火彈藥不超過比分之一。”

 蔣價石徹底不高興了:“這是什麽意思。”

 蔣夫人道:“意思就是,援助被塞北軍拿走了。”

 蔣價石很氣惱。他下定決心不讓塞北軍得逞。他畢竟是中國最高領袖,而且趙書禮曾答應這些援助全部交由中央來分配。他決定扣押這批機器設備。盡管可能這些設備留在重慶的作用要遠小於在塞北,可是給了塞北他能得到什麽。只能得到一個更加強大的未來的競爭者而已。

 蔣價石決定扣押這批物資的幻想注定失敗了。

 在他看來,英美的援助現在只能走駝峰航線,翻越一系列山脈最後到達重慶,那麽這些物資就掌握在他手裡。可事實是這樣嗎,反正趙書禮是想使用正確的途徑解決此事的,他要求跟蔣價石會見。可蔣價石卻高傲的拒絕了,說是工作太忙,沒時間。

 趙書禮很無奈,這丫怎麽想的。

 直到按約定,第一批物資秘密通過蘇聯的領土,駛入了霍爾果斯口岸,大量的設備在新疆新建工業區就地安裝,趙書禮的計劃是,數十項新技術,就新建近百架大型新工廠來實現產品化。蘇聯當初拒絕了援助物資從他們的國土上通過,時間甚至是在德國進攻他們之前,等蘇德戰爭爆發,因為擔心日本的進攻,蘇聯更是不同意了。他們對自己國土十分看重,或許是因為自己也知道自己霸佔的領地太多了,時刻有一種危機感,擔心失去她。所以蘇聯人對領土問題很敏感,當年跟德國還在蜜月期,德國大批專家在蘇聯援助,大量貸款支持著他們的建設的時候,他們也拒絕德國的飛機飛越他們的領土,導致了德國政府跟蔣價石和塞北分別成立的中歐航空公司,最後只能飛行在中國領土上。而當初由於大量的物資積壓在印度的卡拉奇港口無法運輸到中國,緊靠一條駝峰航線實在難以滿足要求的時候,蔣價石命人去開辟一條新路。中國人也真是能克服困難,在國家危亡的鼓勵下,幾個交通部的年輕專家竟然開辟了一條穿過喜馬拉雅山和喀喇昆侖山到達新疆的新路,用駱駝來運輸物資。可是當趙書禮得知他們開辟的這條路太過困難,將來也不可能修建公路,因為人在上面呼吸困難,而專家分析的結果是,汽車發動機在那樣的條件下也無法啟動時,趙書禮叫停了這條路線,因為太過危險,而運輸的物資重量卻不能大,只能給蔣價石為數不多的汽車運點輪胎,對掌握了粗製的人造橡膠的塞北來說完全沒有意義。

 因此中國外援不得不繼續依靠著駝峰來運輸,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在趙書禮跟英美達成的援助協議的時候,要求英美負責運輸,英美同意了。此時讓中國人運輸也實在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說機器設備跟產品是雞跟蛋的關系,雞的數量自然是遠多於它生出的蛋的,所以一百億的軍火是巨量不可能通過空運走危險的駝峰航線,可是一百億的機器設備也不是那麽容易從駝峰走的。當然也是因為塞北的要求,他們開始給蘇聯人施壓。不但施壓也誘惑,誘惑蘇聯,如果這批物資通過他們的領土支援到中國,那麽中國就會發動反攻日本的行動,到時候英美就有更多的力量支援蘇聯,同時也承諾給了蘇聯人巨額的援助,才讓蘇聯人許可了物資從阿富汗進入他們領土的要求。但是蘇聯人很謹慎。計劃很秘密,各種交通工具,甚至到了蘇聯境內連列車都是晝伏夜出。蘇聯這種國家往往秘密工作做的很好,結果就是幾個月後。消息才走漏,而蔣價石知道情況還是趙書禮派人通知他的。

 等蔣價石得知蘇聯人竟然允許這些物資通過的消息的時候,援助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一,不得不感慨在壓力下,資本主義國家的效率也是很高的。這時候輪到蔣價石著急了。而此時他接到了趙書禮的辭職報告。

 趙書禮要辭職了,不是要離開重慶,在辭職報告中他聲稱,他已經完成了在外交部中的工作。此時他留在外交部的作用已經不大了。蔣價石一時間還真有些不舍,說實話趙書禮在外交部的工作他是認可的。第一是弄走了那些讓他都頭痛的各種白吃戶,第二是讓他的國際地位大大提升了。英美大使對他的態度簡直太爽了,第三他想到了趙書禮那句話,亂世用人才,盛世用奴才。他覺得趙書禮就是一個人才,放在外交部盡管有些不聽話,可是真心是為國做事的,不像其他那些人,完全的混吃等死,根本不在乎國家興亡。

 出人意料的是,外交部這樣的重要部門,蔣價石沒有趁機拿走,反而是挽留了一下趙書禮。趙書禮打蛇順竿上,提出了另一個要求,表示這個要求答應,他就留任,否則他就不伺候了。他提的要求,能把蔣價石氣死,他要求組建一個新的高級部門,全權指揮領導全隊,而這個部門的領袖不能是蔣價石,而隻對蔣價石負責而已,蔣價石不能乾預這個部門的運作。這讓蔣價石認為是奪權,憤然拒絕了,表示他願意辭職就辭職,願意去哪裡就去哪裡。

 結果趙書禮竟然真的辭職了,賦閑在家中,天天不是遊玩,就是享樂,似乎放棄了工作。

 但是他的戲份顯然沒完呢,蔣價石可以跟他僵著,但是英美不能啊,趙書禮不發話,塞北軍就不會動。塞北軍不動,蔣價石更是指望不上的,那麽中國的反攻要拖到什麽時候,而日本也在觀望,如果一旦認定中國人不會在背後攻擊他們,他們就要大膽的去進攻印度了。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意思,中國人一旦發動對日反攻,那麽意味著,中國跟日本間可能的妥協將破產,只能不死不休下去,英美就可以安心了。可現在蔣價石跟趙書禮別氣,一個辭職在家不管政事,一個雖然還繼續積極努力,可是力量太小掌握的資源不夠分量。

 於是英美開始給蔣價石施壓了,雖然那一百億美援蔣價石能分到的不到一億,可是過去跟他達成的援助協議還在,駝峰航線依然在日夜忙碌著,兩兩相加其實蔣價石獲得的援助還是不少的,要知道原本的歷史上,他總共也就得到了四五億,而且大多數還是戰爭進行到最後一年,美國生產力過剩時候給他的。哪像現在這樣,戰爭中間就給與了這麽多援助。

 可跟塞北得到的一百億機器設備一對比,他就來氣,眼裡就覺得這批物資實在是不足為奇。可是另一件事就讓他有壓力了,不但是英美以斷絕援助相威脅,就是塞北也開始斷絕了往重慶的供應,所有的軍火槍支彈藥全部壓在了成都,不在往東運輸。塞北答應的三十億美元的物資,可是完全足夠武裝蔣價石三百萬軍隊,而且標準還相當高,要知道塞北的步槍一支換算成美元也就是四十塊,三十億美元可以有數千萬隻步槍,當然不可能都要步槍,否則塞北也拿不出,塞北供應的東西,可是有大量的昂貴裝備的,價值數萬美元的戰鬥機三千架,中央軍列裝的捷克式機槍十萬挺,蘇式重機槍兩萬挺,各型大炮一千門,防空武器若乾,電子設備若乾,至於步槍其實隻提供了三百萬隻,有三百萬隻步槍,蔣價石完全看做自己多了三百萬士兵,同時因為那些技術裝備的列裝,這些部隊的戰鬥力可能還更強。但是現在塞北的物資壓在了成都,不在繼續運輸了,而成都卻不是他的地盤,而是軍閥劉文輝的天下。為此跟劉文輝交涉了多次,劉文輝根本不鳥他,卻跟趙書禮打的火熱。

 最終蔣價石不得不妥協了。

 他答應了趙書禮的要求,同意組建一個新的軍事部門,戰時參謀總部,全權負責制定作戰方略,統一指揮全隊。人員組成由各方勢力派出專業有能力的將軍和參謀人員來組成,第一個入選的是李宗仁,他領導了台兒莊會戰威望夠,同時薛嶽通過長沙會戰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可此時湖南依然面臨著日軍的威脅,他脫不開身。白崇禧向來以足智多謀著稱,於是他也入選了,桂系勢力一下子兩個巨頭都入選,頓時有種桂系再次崛起的假象。廣東的陳濟棠也入選了,雲南的龍雲,貴州的王家烈都入選。川軍則是劉文輝,可是這丫拒絕了,因為他不願意離開成都,擔心自己走後,背後被人捅刀子,自從中央軍入川以來,盡管停留在東川的重慶,可是西川的劉文輝已經擔心不已了。本來他還打算派兵繼續出川作戰提升聲望的,可是看到劉湘自己出去結果病死的下場也放棄了。有人拒絕就有人積極,盡管已經被日本人打到山區打遊擊的閻錫山也不忘挖權,他派心腹剛剛失勢的王靖國到了重慶代表自己。

 一時間這個參謀總部無疑成了各大軍閥頭子重新弄權的部門了,而蔣價石因為趙書禮堅決反對他不能直接出任,於是派了何應欽、胡宗南, 調回了衛立煌,塞進了陳誠、杜聿明等自己的心腹,無疑是最大的勢力。同時蔣價石也堅決反對趙書禮出任,他的理由是趙書禮身兼外交部大任,其實很簡單,如果趙書禮進入這個部門,還有誰能跟他搶奪參謀長的職位。趙書禮很生氣,跟蔣價石一樣,他也認為自己很有軍事才能,盡管他所謂的才能被陳馳嗤之以鼻。但是蔣價石已經妥協了,在這麽僵下去對國家不好,更何況他已經得到了外交部的權力,這次又削弱蔣價石的權柄,也算基本達成了目的。

 只是事情不是那麽簡單的,這個部門的長官可是要對蔣價石負責的,只不過蔣價石不直接領導而已。而且蔣價石塞進了那麽多的嫡系,恐怕這部門還是無法完全擺脫蔣價石的乾預,或許蔣價石不願意看到的作戰方案也是通不過的。唯一值得肯定的是讓蔣價石這個軍事外行,不在直接指揮了,這樣恐怕會專業很多。畢竟陳誠、杜聿明等人還都是有能力的。

 年底前,中國戰時參謀總部完成組織,而第一份命令就是塞北軍在一個月內完成在北方反攻日軍的軍事準備,最晚於1943年春季開始反攻日軍。(。。)

 p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