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穿越之大民國》364節 冬季戰爭
三百六十四節

 冬季戰爭

 山西防禦順利部署,嚴陣以待日軍,形勢比較樂觀;他們面對的是經過激戰後的日軍疲兵,而且還進行了分兵,一部南下佔領了山東並往蘇北運動。山西防禦軍隊信心滿滿,各個軍官有信心把來犯日軍留在山西。.

 此時南方戰局則不太理想,山東的韓複榘的不戰而逃,給正組織蘇北防禦的李宗仁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他不得不面對從南方來的南京日軍和北方的華北派遣軍的夾擊。

 韓複榘到了河南,蔣價石也倒了河南,並邀請他去參加河南防禦的軍事會議。

 “我們有一個將領,在國難當頭之際,不顧防區的百姓,保存實力,私自放棄自己的防區。大家說說,這個責任該怎麽算!”

 在會議上,蔣價石不指名道姓的說道。

 韓複榘臉上掛不住了,他雖然這次逃的不光彩,但是這是軍閥的本性使然,這樣乾慣了,沒覺得什麽了不起。而他又是一個剛烈的漢子,立馬反唇相譏道:“山東丟失的責任我來負,那麽南京丟失的責任該誰來負責呢。”

 南京國家首都,按照西方慣例丟失南京等於戰敗了,這個責任自然是要由蔣價石這個軍事最高長官來負的。

 不知道是借機發飆還是真的被激怒了,蔣價石大怒,立即站起來指著韓複榘大罵,細數他的罪責,同時讓衛兵把他帶出去就地槍決了。

 韓複榘被乾掉了,但是由於他真的做的很不地道,國人共討之,他所部的第三集團軍也沒有嘩變,手下軍官沒人敢在這個時候給他鳴不平,沒有發生大家擔心的山東部隊嘩變的事件。蔣價石隨即把於學忠任命為第三集團軍新任司令長官,很快就穩定了形勢,老蔣抓住時機在抗日期間滅掉了一個軍閥。事實證明,這僅僅是他第一次出擊而已。

 相較南方的不利局面,東北的戰局則要用可喜來描述了。

 繼攻陷了四平後,塞北軍幾隻部隊匯合,經過不到一個月的休整,再次南下輕取開原,在鐵嶺激戰後成功佔領這裡,然後進逼撫順威脅沈陽。而利用塞北軍在北方大舉南下,日軍不得不把防禦的重心放到北邊的機會,東北軍再次抓住時機,攻佔了遼陽,也進逼到了沈陽。

 此時趙書禮除了為塞北軍的戰績感到高興外,對國際形勢則憂心忡忡。

 此時的地球上,除了塞北在冬季進行著一場戰爭外,遠在東歐,蘇聯也在冬季向自己的一個鄰國芬蘭發動了進攻,因為是冬季發生的戰爭,這場戰爭也被叫做冬季戰爭。

 戰爭的起因是因為蘇芬邊境的卡累利阿地峽問題,兩國間對這裡其實並不存在領土爭議,可是這裡的地形十分複雜,易守難攻是芬蘭防禦蘇聯進攻的堡壘地區,這裡的存在對芬蘭來說仿製蘇聯人的要塞,但對蘇聯人來說就如同一個遇刺噎在喉嚨裡一樣。於是隨著國際局勢的持續緊張,蘇聯對芬蘭提出要求,希望芬蘭把這裡交給蘇聯,蘇聯會用自己西北方的領土補償雙倍給芬蘭。但是芬蘭拒絕了,因為蘇聯人的做法實在是很可疑,尤其是他們先後已經吞並了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愛沙尼亞等數國後,現在僅剩芬蘭這一個國家存在的情況下,更何況蘇聯最近剛剛攻擊了波蘭。

 芬蘭拒絕後,蘇聯人立刻在邊境製造了摩擦,詐稱芬蘭軍隊炮擊蘇聯邊境村子造成了蘇聯防軍的傷亡,於是蘇軍大舉進入芬蘭。這個借口跟日本發動侵華的借口如出一轍,但是真實的歷史上,一個是正義的一個是邪惡的,只因為蘇聯人是勝利方,他們打敗了德國人,而日本輸給了美國。

 芬蘭是一個小國,全國人口不到五百萬,經過徹底動員兵力也不會超過三十萬,更何況極度缺乏武器裝備。而他的鄰國蘇聯,此時經過了兩個五年計劃,已經是一個工業強國,總兵力可以達到五百萬人,比芬蘭的總人口還多,按說這樣的戰爭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可是芬蘭這個國家十分特殊,他本是沙皇時期沙俄的領土,扼控芬蘭灣這個蘇聯出入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因為這樣的地理條件,他受到西方國家的關注,把她看做遏製蘇聯向北擴張的橋頭堡,從開始,英法德國就十分熱血的扶持芬蘭的軍事力量,三國的軍事顧問幾十年沒有斷過,並且也提供各種軍事援助。雖然軍事力量不多,但是芬蘭的軍隊卻是一隻職業化比較高的軍隊,軍官素質甚至要高於蘇聯。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可能戰勝蘇聯人,但是英法卻在這次戰爭中對芬蘭表示了支持。

 在蘇軍進攻芬蘭不到一個月,英法主持下,就把蘇聯開除出了國聯,並把蘇聯行為定性為侵略。除了這些外交上的援助外,英法還做出承諾向芬蘭派遣軍隊。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英法有可能向蘇聯宣戰,在跟德國宣戰後再次跟一個軍事強國蘇聯宣戰,由此造成的國際形勢是不可估量的。

 同時這也是趙書禮極為擔心的情況,他擔心一旦英法向芬蘭派遣軍隊,勢必把蘇聯推到德國一邊,而此時國際上也確實把黑特勒和斯的太林看成同盟者,看他們的表現,先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然後合作瓜分了波蘭,在波蘭問題上,他們事實上達成了攻守同盟。而因為波蘭事件英法已經向德國宣戰了,但是並沒有向蘇聯宣戰。此時蘇聯的進攻芬蘭,很有可能引起英法把他們列入作戰對象中。一旦這種顧慮成為現實,則世界大戰的走勢很可能變成,蘇德聯盟跟英法作戰,而對中國的影響將是致命的。因為世界大戰的局面將變成,德意蘇三國同盟,攻擊英法同盟,而日本則在東方自行其是,並很有可能被拉入英法的一方。

 德意蘇聯盟顯然不能完全戰勝英法,盡管法國不值一提,但是英國卻有強大的足夠保護自己的海軍,已經立於了不敗之地,加上日軍的海上力量,那麽完全可以做到德意蘇三國佔領陸地,而英國佔領海洋。最後只等待美國的參戰了,美國參戰將是關乎戰爭結果的,顯然不管是意識形態還是歷史淵源,美國很有可能站在英國一方。到時候形成英美日法等國跟德意蘇三國間的世界大戰的話,中國怎麽辦,中國肯定被打入了德國一邊。那麽日本侵略中國的土地恐怕在戰後就要不回來了, 甚至中國要背負一個戰敗國的名聲。從而永遠的站在非正義的一邊被列強永世踩在腳下,什麽是正義,勝利就是正義。

 當然這是美國能夠參戰,並且最終勝利的情況,那麽按照最壞的情況來計劃。英美日三國同盟沒能打敗德意蘇同盟的情況,中國也得不到什麽好處。在陸地上,或許英國人乾不贏德國,但是德國也戰勝不了英國的海軍。但是美英日三國聯合的話,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恐怕乾中國是綽綽有余的。且不說美國的龐大動員力量,僅僅就是日本,如果在美國龐大財力,英國殖民地豐富資源的支持下,就能給中國帶來無法權衡的破壞。

 所以一旦蘇聯被英法逼到了德意兩國一邊,恐怕中國的局面不管怎麽說都好不了了,這是一個對中國最為不利的局勢。除非英法向蘇聯宣戰後,德國不願意跟蘇聯站在一邊,反而也去打蘇聯。但是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畢竟他是一個政客,不是一個純粹的憤青。仇視蘇聯歸仇視蘇聯,既然為了攻擊波蘭,可以跟蘇聯結盟,那麽為了對付英國為什麽不能再次合作呢。

 因此此時在遙遠的西方發生的這場蘇芬之間一場恃強凌弱的戰爭,竟然神奇的可以影響到遠在萬裡之外東方的大國中國的未來,世界局勢就是這麽微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