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之大民國》236節 情報
[第四卷 抗日烽煙]二百三十六節 情報

 

 二百三十六節 情報

 教主走了。

 和以往一樣,教主跟沈瑞麟的關系依然很好,他的走只有沈瑞麟知道。

 其實教主是一個和善的人,只是沒有人知道罷了,他外表表現出來的孤傲,只是因為他很孤獨。用孤傲來掩飾內心的孤獨,來慰藉自己不被人理解,寂寞的心。

 教主李宗吾走了,他臨走還有一個使命,去說服四川軍閥同意修築通往蜀中的鐵路,讓千古蜀道變通途造福川中百姓。

 沈瑞麟看著手上教主臨走時給的留的紙條,上面畫著一隻活躍的金魚,他苦笑了,他明白這老朋友的意思,鼇魚脫卻金鉤去,搖頭擺尾不再來,教主不會再回塞北了。

 說教主對塞北失望吧,是的,教主給趙書禮出了個主意,說借這次所謂的經濟提攜會議立威,威逼中央進行公開選舉,各省派出代表票數相同。這樣的話,塞北有四省,而中央只有五省,塞北只要在拉攏幾方勢力很容易就能在政治層面上打敗蔣價石,從而再次把趙書禮送到頂峰。在李宗吾看來,這件事操作起來實在是再容易不過了,蔣價石樹敵太多,他一直在南方發展,但是南方卻遍地是他的敵人,南方的兩廣是他的死敵,雲貴跟他貌合神離,川中軍閥對他戒備重重,在李宗吾看來蔣價石實在是一個失敗者。而趙書禮雖然在北方發展,也打過不少軍閥,包括閻錫山和張學良,但是塞北軍的威勢已經達到了讓這些人不敢反抗的程度,加上趙書禮向來比蔣價石更有信用,因此通過投票來選舉的話,幾乎是穩操勝券。所以李宗吾才出謀劃策舉辦了這次大會,但是趙書禮滿口答應的好,可到了實際操作的時候,卻拉稀了。大會上,他根本沒提選舉的事情。

 事後李宗吾質問趙書禮,趙書禮回答他,現在內有憂患外有強敵,實在不是一個爭權鬥利的好時機,現在發動內部爭鬥實在是沒有意思,真的很不好玩。得到這樣的回答的李宗吾,雖然在沈瑞麟面前大罵趙書禮是個笨蛋,孺子不可教庶子不足謀,然後拉著沈瑞麟宿醉一場。沈瑞麟了解他這個朋友,他知道這個朋友只有在高興的時候才會喝酒。但是既然他高興,可為什麽要走呢,這就是民國啊,這裡的文人性格太鮮明和難以捉摸了。

 反正不管用什麽方法,李宗吾回到四川後,很快說服了各個土軍閥,同意了塞北修建通往四川的鐵路。但是就像沈瑞麟猜測的那樣,他真的沒有回來,不久媒體界也發現這個情況,去采訪他的時候,他告訴媒體,趙書禮沒前途,不能成大事,所以他才離開的,可惜了他的升官發財的機會了。

 ————————————————

 “哦,情況已經這麽嚴重了嗎,雖然我曾經想到這是必然的,可是沒想到這麽快的墮落啊!果然是不加節製的權力,意味著絕對的啊。”

 趙書禮可沒空理會李宗吾這樣一個小人物的去留,他此時正在處理一樁奇案,他的案頭擺著幾份秘密文件。這些是他的情報組織提供的,沒錯他終於有了情報組織了,很強大的情報組織。

 成員只有不多的幾個人知道,除了他之外,軍方和政界只有不超過十個人了解真相。

 這些人是在他遇刺期間顯威的,他不在的時候,這些人沒有了製約的力量,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充分發揮了每個人的特長。政界軍界都滲透了進去,而且是如魚得水,這回到塞北的趙書禮第一次感到了黑暗中的力量,在很肯定他們成績的同時也生出了一點恐怖。否則他根本不需要讓太多人知道,他一個人知道就更好了。

 這些人不但自己是特務,而且有些人還受命培養新的間諜人才,在軍校中劃分出來一個十分神秘的分院,對外名稱為學院,名義上是培養外交人才的,實際上主要功能是為了培養間諜。在學校中,這個學院的學生就開始了隱藏自己身份的課程。

 除了在學校中培養外,還從社會上招募,當然是隱秘的招募了。幾年過去了,從東北到四川,從新疆到廣東,中國各個重要地方都有這些人的存在,布下了大大的一張網絡。

 但更多的則是在塞北境內,因為發展比較方便。

 趙書禮倒不是有意要監控,因此也沒有過多的重視,只是這份文件太過敏感了。

 這是貪汙腐化!

 塞北地區的民生雖然不至於像地獄般,比起中國其他地區,這裡的生活還是要好很多的,但是跟所有發展中的地區一樣,高速發展中的塞北生活壓力其實相當大。首先就是通脹一直居高不下,十年前塞北幣剛發行的時候,票面價值可以等同於銀元,可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對貨幣的要求增多後,白銀的攻擊不能滿足,只能發行越來越多的紙幣,甚至最後乾脆禁止了白銀的流通。而紙幣的發行又大量超發,流入市場的貨幣量增加後,自然引起了通脹。

 跟全國對比,糧食、肉食、牲口這些物產由於產地差異大,尤其是塞北這些基礎物質並不缺乏,對比起來有失公允,拿跟國際市場緊密相連的汽油做一個對比,十年前一噸進口汽油只有八十元,而現在已經漲到了八百,漲幅為十倍。其他產品也大概在這個幅度上浮動,糧食漲幅七倍算是最低的, 因為這幾年塞北耕地面積持續擴大,肉類增加了八倍也是同樣的道理,布匹增加了九倍,鐵礦石需要進口,因此增幅更大達到了十二倍。

 物價增加的幅度太大,但是工資的漲幅只有十五倍,盡管增幅是大於物價漲幅的,但是民怨卻越來越大,原因很簡單,隨著經濟尤其是工業化的進展,塞北市場上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多。當是農業社會的時候,大家只需要解決衣食住行問題,可是到了工業社會,提供的產品多樣化了,並不是所有的產品所有人都能夠消費的起,因此才感到了自己的貧窮。這是一種對比之下的落差,只有社會轉型到了以消費為主的時候,大部分人才能消費的起大部分的消費品,而現在塞北卻是一個建設型的社會,大量的資源不是用於消費而是用於投資再建設,要轉型需要時間。

 但是民怨卻不能等,而且相當重的民怨集中在上,大家都認為有些公務人員的素質和作風太讓人不能接受了,老百姓生活困苦,而當官的奢侈無度,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這裡積聚了太大的民怨。

 這份秘密文件正是關於官員的一份詳細情報,情報來源於在整府任職的亓一年,他的代號是貓。

 Y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