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之大民國》406節 斯太林之死
潼關中有一隻河南人組成的部隊,他們在日夜訓練,抱定必死之心一定要打回老家去。

 前段時間他們還在陝西各地修橋鋪路,現在卻已經集合了起來,誰都看的出,恐怕打回去的時候就要來了。

 這些河南人雖然是陝西整府救助下才活了下來的,但是他們卻對陝西人沒有什麽好感,因為到處都受到了鄙視的眼神。陝西人顯然看不起他們,覺得他們沒種,覺得他們狡猾奸詐。其實這些河南士兵不知道的是,陝西人誰都看不起,在陝西人看來,河南人狡猾,山西人摳門,四川人窮的跟鬼一樣。但是陝西人也好不了哪裡去,外人給他們的評價是,八百裡秦川養了三千萬懶漢。陝西人很懶,尤其是男人,除了戰爭時候他們的好勇鬥狠還有些用處外,平時在家就是好吃懶做,抽空打老婆玩。

 說白了,這就是一種地域觀念,都認為自己才是最好的,最優秀的。可事實上,全國各地的百姓,都有各自的地域性格,如果換一種博大的眼光去看,事實都很美,這才是大中國中大字的體現。而形成這些性格,自然跟各自的歷史和文化有扯不開的關系,比如河南人的圓滑,絕對是歷史所造就。河南,地處中原之地,向來為四戰之所。中國一旦到了亂世,各個梟雄無不爭著要逐鹿中原,盡管這只是個成語,但是河南必定跑不了,河南人必然要陷入戰火之中。他們經理的亂世比中國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要多。久而久之養成了他們圓滑的性格,不圓滑就得死。可是這性格在和平時代就越發被人看成是缺點,圓滑意味著原則性不強,想方設法都想鑽空子。現在河南人只有兩千來萬。數量上還不及人口最多的四川人的一半,可是後世河南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並且移民後代遍及全國各地。顯然第一是河南的地方好,能養活人,第二就是河南人能鑽空子,起碼計劃生育阻止不了他們。

 同樣的道理,陝西的地理位置較好,關中之地四處都是險要。只要佔住了這裡,基本上就能保持長久的和平,並且有余力向外擴張。這養成了陝西人好鬥,自以為強大的意識。而這裡總的生產條件不錯,從秦漢以來就修築了大量的水利設施,使得他們不用太過辛苦就能有不錯的收成,於是又了懶惰的性格。

 四川人則是天府之國,更封閉的環境。讓他們享受了更加長久的穩定,於是人口大幅度增加,造成貧困的同時,因為人多地少。加上山地太多,要活下去就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所以四川人很勤快。

 另外廣西人凶狠,湖南人堅毅。北京人幽默,上海人吝嗇,這些獨特的性格才造成了獨一無二的中國。辜鴻銘曾說,中國人有法國人的浪漫,德國人的嚴謹,英國人的紳士,美國人的冒險,日本人的精致,幾乎擁有全世界的民族性格。

 其實辜鴻銘說的也不對,中國人的浪漫,絕對不是法國式的,嚴謹也不是德國式的。比如西北人沉靜、厚重,跟德國人的性格最為相似,但是絕對不一樣,因為德國人不僅僅嚴肅認真,他們還很善於思考,黑格爾、馬卡思等享譽世界的哲學家都是德國人。這倒不是說中國人就不及德國這個優秀的民族,只是中國人有自己優秀的地方,比如忠義,德國人就不會理解。簡言之,中國並不是集合了世界上所有優秀民族最優秀品質的一個集合體,而是有自己的優秀,有自己的缺陷,的獨特的美麗的民族。

 而貫穿著這些優秀品質的無非是幾年前來總結起來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品格,當然還有勇氣、正義等。在國仇家恨之下,甚至連從辛亥起,就作為不顯著的河南軍隊,也爆發了難以想象的勇氣。

 對待這些河南籍軍隊,楊虎城也有自己的地域觀念,他是陝西人,注定了不會把這些軍隊當成嫡系,但是他同樣是一個軍閥,注定了重視軍隊。於是一方面,隻把這隻軍隊當成雜牌,武器裝備都不如自己的軍隊,二來也是牢牢控制住,軍官從基層到高層,無一不是從自己的老軍隊中調過去的。而且此時,把這隻軍隊擺開在前線的潼關,也未必沒有讓他們打頭陣,當炮灰的意思。

 除了陝西在備戰,凡事跟塞北有聯系的勢力都在備戰,馬家軍已經出了青海,駐扎在外蒙,他們的目標是東北。而原本的東北軍,三個集團軍縮減為一個,在塞北軍的幫助下,在一千萬東北移民的支持下,再次恢復了戰鬥力,整天嗷嗷叫著打回老家去。只是張學良這個司令卻沒了鬥志,他現在所求的只是能回到老家,去掉身上的恥辱,至於國仇家恨能不能經他的手雪恥,他已經沒有了信心。宋哲元的第一集團軍,也到了塞北重新整編,不過對於沒有地盤,又沒有廣大群眾基礎的他們,塞北軍的控制力大多了,雖然絕大多數高級軍官都是宋哲元的老部下,但是基層和中層卻有大量的塞北籍軍官,更重要的是大多數兵員來自塞北,所以平時指揮起來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宋哲元一旦要調轉槍口對付塞北,恐怕就指揮不動一個人了。而宋哲元顯然也沒有了這個心思,此時的他已經算是雪恥了,對趙禮是心存感激的,因為在收復了北京後,趙禮安排他的部隊第一個進城,這算是很給他們面子了,這個情他得領。還有孫連仲的部隊,他是最近才下定決心與塞北合作的,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結束後,他的部隊就到了河南,結果這次日軍的攻擊,讓他們再次沒了立足之地。趙禮邀請之下,他下定決心到了也是收復不久的山西整編。要說他的部隊。跟中央軍對比算是好的,在河南駐扎期間,盡管湯恩伯有四害之稱,可是他的部下孫蔚如駐扎的地方。跟老百姓關系算是不錯的,老百姓幫忙運輸物資,組成救護隊救助傷員,因為他的部隊在大災的時候選擇了救災。

 不知不覺間,塞北軍聯合了許多過去的軍閥,以及其他勢力,隱隱組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而中央軍則越來越孤單,在自己物資也不充裕的條件下。跟其他勢力的競爭儼然大過合作。

 1943年的世界,顯得格外漫長,這是開戰以來,戰鬥最為慘烈的一年。

 美國人的加入還沒有顯現出改變局勢的態勢。他們的地面部隊依然沒能收復澳大利亞,在澳洲,日本人投入了絕大多數精銳部隊,並且裝備了仿製塞北的多款坦克,這些坦克的性能絕對不輸給美國的謝爾曼。裝備不差的日軍。讓美國人也頭疼不已。

 德國人依然沒有顯現一點敗亡之象,除了在非洲遇到了一點失敗外,在各個戰場上依然是進攻的態勢。不過非洲顯然不是德國人的主場,他們的軍隊在哪裡。完全是幫意大利在打仗。他們的主場在蘇德戰場,自從夏季開始。曼施坦因的部隊所向披靡,先後攻佔了斯大林格勒、莫斯科。並且在冬天來臨前,終於攻克了保守苦難的列寧格勒,實現了他對希特勒承諾的,一年內攻下三大城市的諾言。

 但是希特勒仍然對他很不滿,因為佔領了列寧格勒後,曼施坦因全面停止了繼續推進,讓德軍進入全面的休整,同時在全蘇搜集過冬物資,看樣子是打算讓德軍在蘇聯過冬了。而希特勒則希望他一鼓作氣,在冬季前拿下整個蘇聯,認為根本沒必要在給蘇聯人一個冬天恢復了,他們已經完全的徹底的失敗了。

 顯然希特勒跟曼施坦因此時的處境很類似於中國古代的某一時期,要是希特勒熟讀中國歷史就該知道一個典故,當年樂毅帶領燕隊幾乎攻佔了整個齊國,只有臨淄即墨等兩三個城市還沒有攻破。而樂毅選擇了穩當的圍城,而沒有選擇冒險強攻,最後燕國新王即位,在讒臣的挑撥下,撤換了樂毅,結果新任將領上任後,冒險攻擊,大敗於田單的火牛陣,兵敗如山倒,一個個佔領下的齊國城市多米諾骨牌般的被田單收復,燕國人一敗塗地。

 此時顯然在德國曼施坦因就面對著名將樂毅的處境,蘇聯人已經失去了大多數城市,可是並不是毫無戰鬥力,蘇軍完全是哀兵,眾志成城希望複圖。而這時候佔盡優勢的德軍,卻已經是一隻疲憊的軍隊了,稍有不慎很容易被人反擊。相比之下,佔優勢的德軍,更應該小心翼翼,不能犯錯誤。可是希特勒顯然不明白這一點,這往往就是後方領袖,跟前方將領從古至今不可解開的一個矛盾。在冬季來臨前,希特勒撤換掉了曼施坦因,同時還解除了當時曼施坦因要來很多將領,比如隆美爾,比如古德裡安。如果一個人有先見之明,那麽就可以大膽預言,希特勒此舉會為他們招致失敗埋下種子了,就像趙構召回嶽飛,燕王調走樂毅一樣。

 可是沒有一個人敢於這麽大膽的預測,因為德軍依然強勢,而他們的對手卻突然發生了最大的變數,斯太林病死了。

 自從莫斯科被佔領後,據說斯太林就病了,甚至有種說法是,他是在昏迷的情況下,被警衛們送上飛機逃離莫斯科的,因為這個強人一直在聲稱與莫斯科共存亡,號召全體蘇聯居民起來包圍莫斯科。好在逃到了喀山的蘇聯中央沒有遇到德國的緊追不舍,他們在這裡重新組織了整府,再次抵抗。但是斯太林的病情卻沒有好轉,但也不至於到死亡的地步。只是在他死亡前三天,傳來了一個消息,一個讓世界很為難的消息,恩琴男爵在葉卡捷琳娜堡發動了政變,並且受到了這裡的軍官的擁護,成立了新的沙俄政權,擁立在英國的沙皇后裔伊麗莎白為新女皇,複辟了俄羅斯帝國。

 恩琴男爵之所以能得到這裡的蘇聯軍官擁護,不是他的魅力太大。根本原因還要歸結於蘇聯殘酷的統治傳統。大清洗已經讓軍官們沒有了骨氣,人人自危。而這裡的駐軍此時的情況很特殊,他們的軍官和士兵都是前線了犯了錯誤,尤其是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失敗的軍隊。在他們從莫斯科退到這裡後,就有大量謠言說,他們要被打發到西伯利亞受苦役。這謠言是誰造的不好說,但是大多數人深信不疑。於是從軍官到士兵,在極端的恐懼下,受到了恩琴的誘惑。他們在自己將領的帶領下,宣布脫離蘇聯,加入到了新的俄羅斯帝隊。

 這件事是不是斯太林死亡的最直接誘因不得而知。甚至斯太林到底是怎麽死的,是謀殺還是病死,也沒人說的清楚。因為他一死,蘇聯人立馬就再次表現出了他們的傳統。高官們紛紛傾軋,都開始指責自己的反對派是謀殺犯。一場更大規模的清洗和血腥鬥爭開始了,最後的勝利者是赫魯曉夫,他清洗了所有對手,成了新的領袖。高調表示自己是斯太林的繼承者,要堅持鬥爭到底。

 巧合的是,赫魯曉夫在奪權的過程中,基本沒有受到外界的打擾。首先是德國人在進行高層的調動。天氣又慢慢嚴寒,他們停止了進攻。而反叛者恩琴一幫人。還沒能力對他們進行攻擊,只是困守在葉卡捷琳堡一隅整合力量。並且在西伯利亞地區活動。

 在沒人干擾下,打擊了所有政敵後,奪得最高權力的赫魯曉夫,他接下來要幹什麽,是先打擊恩琴分子,還是以德國為第一目標,局面很複雜,紛繁迷離,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一個艱難的問題擺在了塞北面前,是支持赫魯曉夫還是支持恩琴,按說恩琴是自己支持去蘇聯鬧事的,他現在鬧出了名堂,那麽塞北理應支持不是,可是赫魯曉夫的實力顯然更強大。由於戰爭中,蘇聯把西伯利亞大多數部隊調到了莫斯科,而在後撤中,最遠處也僅僅撤到了葉卡捷琳堡在內的烏拉爾山附近,所以現在大多數部隊還是在蘇聯的勢力范圍內,總數起碼有一百多萬,而恩琴隻得到了葉堡的不到十萬軍隊的效忠,加上他自己的幾千部隊,勢力太弱小。要不是赫魯曉夫還沒完全掌握部隊,恐怕早就對他進行打擊了。

 這兩方現在也都派代表到了塞北,赫魯曉夫的態度很明確,要求塞北立即斷絕對恩琴分子的武器援助,否則就視為蘇聯的敵人,而恩琴則是千方百計的要求援助,為此不惜放棄很多俄羅斯的利益,比如同意將十九世紀中沙俄奪取的中國土地全部歸還。

 塞北對赫魯曉夫的代表采取了拖延的做法,表示一切都要考慮事態的變化,畢竟現在蘇聯自己也還沒安定下來,而塞北過去雖然對恩琴做了一些援助,可是完全是出於人道主義,只是為他們提供了政治避難而已,他們到了蘇聯後,這些援助已經斷絕了,至於以後會不會在繼續援助,都要看形勢而定。而對恩琴表示,他們完全沒有跟塞北合作的誠意,因為沙俄掠奪的中國土地,現在一部分在日本的佔領下,一部分在幾個斯坦,那是蘇聯的控制區域。

 塞北要求恩琴拿出更多的誠意,同時對他們提出了一個很難接受的要求。

 終於在大雪漫天后,德軍徹底不可能在對赫魯曉夫控制區發動進攻後,開始采取對恩琴的軍事行動了,而此時恩琴終於妥協了。

 恩琴答應,允許西伯利亞的布裡亞特蒙古人建國,國土面積即為布裡亞特共和國的范圍,布裡亞特後,恩琴將代表沙皇整府予以承認。但是恩琴要求,塞北軍立刻出兵西伯利亞地區,干涉蘇聯對俄羅斯帝國的侵犯。 同時要求,中國承認俄羅斯帝國複辟,並且立刻建立外交關系。

 對於出兵,趙禮立刻就同意了,駐扎在邊境的本來是應對日本人的部隊,立馬從烏裡雅蘇台開進了蘇聯的圖瓦共和國,在塞北地圖上標注為唐努烏梁海轄地的薩彥嶺以南地區。另一隻部隊則開進了恰克圖,立即對喬?巴山等反叛分子進行了緊急審判,並且就地處死。同時大軍開始向赤塔、烏蘭烏德、伊爾庫茨克等地運動,以防止日軍進犯的借口,要先一步把這些已經幾乎沒有了蘇軍的城市納入塞北軍控制。

 但是趙禮對於承認俄羅斯帝國複辟一事,以幫忙遊說中央推托過去。

 其實也不是完全推托,現在對於恩琴複辟的俄羅斯帝國如何應對問題,已經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了,只有德國第一個承認了這個政權,而日本意大利跟進外,全世界的主要國家對此保持了沉默。美國、英國、自由法國都沒有什麽表示,對外都宣稱還要看事態發展,蔣價石中央自然也只能如此表態。

 由於斯太林之死,引起的國際問題,還遠遠沒有結束,現在大家要看的就是蘇聯能否在冬季,完成消滅這個不自量力不合時宜出現的怪胎政權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