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之大民國》423節 絕望的日本
新加坡海戰過後,美國人就沒消停,簡單的休整後,他們開始在印尼海域,蘇祿海域,泰國海域頻繁出動,圍剿日本海軍力量。哈18 m不徹底清剿了日本海軍在馬六甲附近的存在,美國人就沒辦法徹底的放開手腳去進攻菲律賓或者台灣。

 班達亞齊、佔碑、居港等地在黃鳳府軍、英國殖民地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聯合作戰下,一個個攻佔,馬六甲徹底控制在了美軍手裡。接下來是坤甸,坤甸之後是對雅加達發動攻擊,作為日本在印尼統治的中心,雅加達遭到了很強的抵抗,在絕對力量下,這裡也毫無疑問的被收復了。沈鴻烈一路跟隨,秘密的攛掇當地人,或者華人組建政府,穩定局勢。雅加達的政府最有效力,作為經濟繁榮之地,這裡的華人數量眾多,原來跟新加坡一樣,也是南洋華人的一個聚居地。

 在美軍大西洋艦隊在印尼海域展開行動後,美太平洋海軍也調集了主力,從臘包兒開始,往西攻擊,雙方最後在帝汶會師。整個印尼海域掌控在了美軍手裡,同時澳大利亞通往日本的航道,徹底被封鎖。倒不是澳大利亞到了困境,相反是日本的局面更加惡劣了,澳大利亞不缺少資源,現在在澳洲的兩百萬日軍,雖然被孤立了起來,可是這裡的鋼鐵生產在繼續,澳大利亞本來就有不弱的軍工生產能力,日本佔領這裡後,又建設了一批。現在完全能自給自足。

 日本本土就慘了,此戰過後,不僅是失去了澳大利亞的鋼鐵供應,而且印尼等地的石油資源也被切斷了。他們面臨的是。坦克開不動,艦隊擱淺的命運。而這種命運的結局,只有兩個字,戰敗。

 日本絕不會坐以待斃,他們調集兵力,要孤注一擲,打一場反擊之戰了。他們把戰場選在了越南東南方沿海地區,這個地方是美軍必攻之地。這裡扼控南洋之角,是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必經之地,只要日本艦隊存在這裡,那麽美國人就不能從容的開去菲律賓海。或者台灣海域,在整個南中國海的行動也隨時要提心吊膽。

 日本決定防守,美軍只能進攻。而這裡的海軍基地,十分適合日本人防禦,因為這裡有個地方叫做金蘭灣。1904年的時候。法國人曾經把這裡開放給自己的盟友沙俄,當時沙俄百艘各種船隻雲集這裡,證明了這裡作為大型軍港的潛力。1935年開始,法國人開始在這裡修築海軍基地。五年後的1940年,這裡被日本人接收。日本人繼續加固修築,此時這裡已經是東南要塞了。是其侵入馬來和印尼的基地,現在又成了他們防禦西南的屏障。

 金蘭灣大海戰一觸即發,此戰還有一個變故,中國海軍將作為一個助力,第一次出現在二戰的舞台上。

 航母還沒有修複完畢,但是美國人的運輸艦和巡洋艦已經移交了,中官帶著一幫子生疏的船員,加入了輔助作戰行列。不求立下戰功,只要不撞沉友軍或者自己的船隻就行。這樣難得大海戰,世界第一海軍強國,和第三強國之間的較量可不是那麽容易見到的。

 ————————————

 “上個星期東京地區有十三戶人家集體自殺,據統計開戰以來,自殺人數成直線上升狀態,累計已經超過千人”

 “據軍方人士透露,目前戰況不利,南洋方面面臨全線崩潰之局”

 “昨日支那飛機轟炸地方增加到十三個城市,涵蓋上千萬人口”

 “糧食價格明日將再次漲價”

 東條英機看著這一個個消息,頭大如鬥。這些消息都是日本各大報社的消息,當然是沒有發出去的,普通人看不到,但是英機還是能看到的。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各種負面消息就開始滿天飛,從中國飛機轟炸,還是美國人反攻澳大利亞,又或者是緬甸戰爭開始,英機已經記不清了,反正軍方的審查是越來越嚴格了,任何不利消息別想有一絲泄露出去。可嚴峻的情形是不可能完全瞞騙過百姓的,老百姓可以不知道海軍的勢力,可以不知道陸軍的退卻,可是不能阻止他們知道物價的上漲啊。現在民間怨聲載道,軍方放出去的不斷勝利的假消息,也難以抑製民憤了,只是靠著高壓政策,維護著統治而已。

 可是老百姓的壓力,哪裡有他大啊。

 這一兩年來,明明日軍的意志力沒變,兵力還增加了,可是為什麽在對手面前,就是止不住的退卻,一個個玉碎的消息,一個個失利的戰報,讓英機覺得他面對的敵人就仿佛壓路機一樣,眼看著慢悠悠可就是毫不遲疑的往前開著,碾碎前途的一切。

 這種無力感是他從沒有過的,他曾經以為,只要意志上永不認輸,失敗的命運就永遠不輸於日本,可是在絕對的強力面前,他快要崩潰了。一個個敵人前進的戰況,仿佛一把把正在往他心頭逼近的利刃,明明看的見就是躲不開。

 他曾考慮過跟英美何談,可是對方開出的條件太高了,連戰前的佔領地都保不住。

 現在他不得不在此考慮何談了,讓人經過各種渠道私下裡聯系英美,他認為盟軍不可能是鐵板一塊的,至少英美跟中國不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至於中國,他從來就沒想過,他不認為日本和中國可以和平的站在東亞的大陸上,兩國只能有一個存在,不是日本就是中國。

 初次接觸的結果是,英美要日本立刻無條件投降,什麽是無條件投降,就是不能談條件,立馬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的手上, 是個人能答應這種條件嗎。起碼在日本沒有被打的站不起來前,他是不會考慮這種選項的。他希望的是,停止跟英美的對抗,日本可以撤出菲律賓,緬甸等英美的殖民地,同時停止軍事行動,讓英美去歐洲專心對付自己的盟友德國去。而日本則專心的跟中國分出雌雄,等佔領中國大陸後,解決了德國的英美也未必敢再來惹日本了吧。

 這一廂情願的想法,英美沒接受,讓日本人頗為受傷。

 而中國人逼近長江中下遊地區,緬甸戰場面臨全線潰敗,太平上上的戰線在向西太平洋接近,印度洋上已經沒有了日本艦隊,日本人亞歷山大啊。在英機看來這已經是死結了,日本不可能接受無條件投降,卻也承受不起戰鬥到底的結局,英美還好說,頂多日本淪為殖民地,可是中國人呢,中國人會怎麽對待日本,種族滅絕或許做不出來,但是當你法國人對德國人失敗後的待遇,恐怕是最輕的,德國人還能在列強國利益的夾縫中重新崛起,可是面對中國日本有崛起的希望嗎,國力上、軍隊上,中國人都將是戰後的日本無法抗衡的,不想德國人雖敗基礎仍在,而這場戰爭,顯而易見打到最後,日本將是一片廢墟。

 接受了也不行,不接受也不是,日本真的到了絕望的時候了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