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大民國》391節 蘇德戰爭
自從珍珠港事變後,美國人就發現了,日本人的飛機比他們的要先進,完全壓製了他們的空軍。之後美軍在全世界尋找能克制零戰的飛機,可是結果並不樂觀,最後只有幾款飛機勉強能跟零戰交手。第一種是英國的噴火式飛機,第二種是塞北軍剛剛開始裝備的鷹式、雕式飛機以及改進型。英國人的飛機自然不用說了,面對德國發動的英吉利大空戰,他們的飛機自己都不夠用,還需要美國支援。而塞北軍也不會賣,因為此時這幾款新式飛機還沒有能裝備滿塞北軍的空軍呢。就在這時候,美方收到了一封推介信函,他們國內的道格拉斯飛機公司宣稱可以生產幾款對抗日本零戰的飛機。

 這個道格拉斯公司自然是趙禮和梅放以及美國人道格拉斯三人共同持有的那家飛機,話說這家公司這幾年的生存情況慢慢好轉了,但是還沒到發財的時候,他們賴以存貨的方式是通過技術輸出來獲取利益,比如從美國購入技術,然後轉讓到塞北。但是這個公司卻一直沒停止過自己飛機生產線的建設,趙禮作為大股東做的決定,在戰爭前就建立了好幾條生產線,儲備了相當的人才,但是一直空著,現在總算有用了。

 美軍接到了達格拉斯公司的公務函後,認真的做了一次考察,大為滿意,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這家公司都很完善。並且他們竟然在日本發動珍珠港戰爭前,就做了大量針對零戰的研發設計,現在已經有幾款開始進入試驗階段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生產線可以立刻生產塞北軍裝備的鷹式、雕式飛機。美軍當即就下了第一批一千架的訂單,他們不知道的是,這還只是個開始,最終在戰爭中,準備充足的道格拉斯賺了大錢,他總共生產了超過美軍三分之一的飛機數量。

 話說珍珠港已經過去了大半年時間。道格拉斯公司的訂單剛剛交割,美軍又給他們下達了更大的訂單,這次是陸戰飛機。因為美軍發現。零戰的陸戰型也可以完敗他們的霍克飛機,不得已美軍正在動員組建的龐大陸軍也要更新設備了。而他們又發現,道格拉斯竟然也做好了陸戰型飛機的設計,仿佛就在等待他們似的。值得一說的是。道格拉斯利用美國充足的智力資源,在零戰出現後,一股腦展開了四五款新式飛機的針對研發,比塞北的研發實力可強了不止一星半點,他們的研究成果跟塞北共享。也正是塞北能最快速的拿出針對飛機的原因之一。而且這種合作一直持續到戰後。

 美國陸軍在這個時代實在是不值得一提,沒人相信美軍陸軍是一隻強力的部隊,戰前他們的正規軍數量僅有十萬,而其他國家無不在數十萬之間,但是美軍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的軍費非常夠。人數少,軍費多,這意味著美軍單兵的軍事支出很高。士兵素養很高。結果是一發生戰爭,這些士兵轉身就成了軍官,軍隊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擴張著。

 開戰半年來,美國人高效的組建起了兩百多萬部隊,可是還沒有經過訓練,也沒有戰鬥經驗。很快他們最先組建的部隊就在澳大利亞接受了檢驗。遇到精銳死板裝備先進武器,有空軍優勢的日軍。美軍不堪一擊。開始還能從東海岸往西海岸增援,慢慢就變成了被日軍趕著走了。剛剛拿起槍成為士兵的美軍。一轉身走進了日軍的戰俘營。

 日本人發揮了自己的戰鬥極限,經過兩個月,沿著澳大利亞海岸線,奔襲數千裡,打到了悉尼。整個澳大利亞幾乎淪入日軍之手,而澳大利亞軍隊和美軍則被擠壓在東北澳的幾個偏遠海港,靠著海軍以及新幾內亞島的屏障在苟延殘喘。日軍在繼續進一步的作戰計劃的同時,已經開始針對澳大利亞的掠奪政策。

 而這時候趙禮心情相當不錯,甚至可以說狂喜了,不是以為你日本在南洋獲得勝利,他還不至於為了美英的失敗而幸災樂禍,而是因為歐洲戰場,他期待的另一件事終於發生了,德國人進攻蘇聯了。

 就在日本人在南洋瘋狂攻城掠地的時候,1941年8月初,德國也不甘寂寞了,籌劃已久的巴巴羅薩計劃終於展開了,比歷史上晚了兩個月。這大概是受到了日本突然對美國的攻擊影響,希特勒為了防范美國有可能對德國的宣戰而做的觀望,但是美國人始終沒有對他宣戰讓他放松了下來,專心致志的去實現佔領東方的夢想了。歷史到這裡已經變化的面目全非了,首先是日本提前進攻美國,而德國推遲進攻蘇聯,同時也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德國為了拉攏日本對美國宣戰,而美國無法通過國會對德國宣戰,因此世界上兩大軍事集團雖然形成了,但是卻很不明確。在歐洲,英國蘇聯對抗德國,而在亞洲是美軍英軍對抗日軍,德軍跟美軍沒有交集,蘇軍跟日軍也沒有交集。

 巴巴羅薩,對蘇聯人來說這是一件令人遺憾和痛苦的事情,盡管事前通過各種渠道斯大林受到了各種消息,表明德軍即將進攻蘇聯。甚至德軍中有不少士兵甚至軍官冒險越過邊境,向蘇聯人通告這一情況,而德軍在往西線增援的部隊調動也是無法隱藏的,而德國對此的解釋是在東線有大量老兵需要複員進入生產領域,這些調動是為了替補那些士兵的。盡管德國人的借口顯得幼稚且沒有任何可信度,沒有一個蘇軍高級軍官相信,可是斯大林就是信了。對斯大林來說,從任何數據上都無法證明德軍對蘇軍有任何優勢,人數、武器裝備上蘇聯人並不差。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來攻打蘇聯,除非是希特勒瘋了,而希特勒在後來就是被認為是個瘋子。在加上自從德國發動對其他國家的入侵以來,斯大林每天都能收到好幾份德國要進攻蘇聯的情報,甚至有人確鑿的告訴他,德國要在6月份進攻蘇聯,而事實是當時只有日本在那個時期發動了對美國的戰爭,因此他對於這些情報早都麻木了。於是一個瘋子,跟一個極度盲目自信的強人,導演了一番好戲。

 德軍勢如破竹。開戰一個星期內就消滅了大部分蘇聯空軍和機場,向前推進數百公裡。

 而對於這種情況,不僅沒有人同情。反而高興者多了去了。除了趙禮外,美國人高興了,英國人高興了。對美國人來講,蘇聯人的參戰將有力地改善同盟國的人力物力資源。對英國來說。德國進攻蘇聯,意味著在歐洲英國將不再被迫承擔起獨自抵抗納粹的責任。而日本人也高興了,德國進攻蘇聯,這讓他們送了一口氣,這意味著蘇聯人再也騰不出手對他們在東亞大陸進行的戰爭進行乾預了。唯一遺憾的大概是蔣價石了。蘇聯跟不跟德國打仗他是無所謂的,反倒是德國攻打了蘇聯讓蘇聯人撤走了援助給他的那些飛行員和飛機,這讓空中本來就極度劣勢的他的部隊將更加困難。

 德軍攜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匈牙利、芬蘭等國友軍,共150多個師總兵力達300萬,卡車60萬輛,還有3000多輛塔克,7000多門大炮,3000多架飛機。龐大的軍隊分三個方向。中央集團軍群以圍殲白俄羅斯的蘇軍為目標。兵源達50個師另2個旅,挺近方向為蘇聯的心臟莫斯科,北方集團軍群的兵力是29個師,以及挪威和芬蘭兩個集團軍,以殲滅波羅的海沿岸的蘇軍為目標,並進攻列寧格勒。南方集團軍群,則已任務則以整個烏克蘭為目的。最終要攻入斯大林格勒,兵源達57個師另13個旅。

 開戰後的二十四小時。德國擊毀了蘇聯飛機1500多架,其中絕大多數是在地面被擊毀的,原因跟當年張學良的飛機北日本人繳獲情形類似,那就是人機分離,蘇聯上層不相信他們的士兵。而地面部隊,當德軍的坦克群突進的時候,他們的邊防軍的槍支彈藥還鎖在倉庫中。掌握了空中優勢的德軍,開始狂飆突擊,閃電戰再次顯示了強大的威力。開戰十八天后,蘇聯損失2000列火車的軍火,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以及30萬被俘的軍人。

 25天后,德軍挺近到距離莫斯科三百多公裡的地方,而且前面一馬平川再也沒有任何關隘阻擋他們的腳步,全世界所有人都對蘇聯失望透頂,認為蘇聯將步波蘭法國的後塵, 丟掉首都然後向德國屈服,世界籠罩在一片恐怖之下。但趙禮卻堅定的認為,蘇聯會最終獲得勝利,他對蘇聯人盲目的信心,就像他當初認為法國必敗一樣堅定。

 塞北的軍官質疑認為德軍必然要攻佔莫斯科,趙禮沒有否認,但是他問了一個問題,南京丟失了,中國滅亡了嗎。他告訴自己的手下,蘇聯別說損失一個莫斯科了,就是損失掉整個西部,那也能在西伯利亞打遊擊。

 可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就在蘇聯軍隊可以望見克裡姆林宮的時候,德軍收到了新的命令,暫時停止向莫斯科挺近,調集中央集團軍群部分兵力,南下攻擊基輔,他要先攻佔烏克蘭然後再佔領莫斯科。

 這個命令直接來自希特勒,沒人能解釋他為什麽下達這個命令,因為這不是此前德軍的風格,此前的德軍總是擰成了一股繩,而在蘇聯他們分為三個集團軍群不說,現在又出現了這個奇怪的命令。只是此時的希特勒已經沒人能阻止了,攻佔波蘭法國後,他在軍中的聲望空前高漲如日中天,膽敢反對他的將軍只有被解職一條路。

 於是盡管將軍們很質疑這條命令,可是他還是被十分堅定的執行下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